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龙一号核仪表系统定期试验方案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银丽 张芸 +4 位作者 罗炜 李文平 黄有骏 陈智 朱宏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53-57,共5页
核仪表系统是核电厂重要的核安全级专用仪控系统.为确保核仪表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与核电厂整个寿期内的设计要求始终保持一致,需要对其进行定期试验和监督.通过对华龙一号核仪表系统功能和配置的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系统设备设... 核仪表系统是核电厂重要的核安全级专用仪控系统.为确保核仪表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与核电厂整个寿期内的设计要求始终保持一致,需要对其进行定期试验和监督.通过对华龙一号核仪表系统功能和配置的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系统设备设计,确定了本系统的定期试验方案,制定了详细的可执行的定期试验要求,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龙一号核仪表系统定期试验实施方案充分利用自动试验装置优势,通过在电厂正常运行期间和换料停堆期间对核仪表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验证,确保了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仪表系统 定期试验 分段交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核仪表系统安装与布置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银丽 罗炜 +5 位作者 李文平 胡劲 赵俊 郑帅 黄有骏 张芸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3-177,共5页
基于核仪表系统的设备组成,对设备的安装与布置进行了详细论述,结合已运行核电厂的经验,对安装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核电厂建造阶段,应确保核仪表系统各个组成设备的正确安装与布置,使得投入运行后的系统设备能做到对微弱信号的准... 基于核仪表系统的设备组成,对设备的安装与布置进行了详细论述,结合已运行核电厂的经验,对安装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核电厂建造阶段,应确保核仪表系统各个组成设备的正确安装与布置,使得投入运行后的系统设备能做到对微弱信号的准确监测和可靠运行,从而发挥核仪表系统在核电厂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仪表系统 探测器 安装 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测量系统数字模块FPGA移植工程应用研究
3
作者 吴兵伟 胡义武 +2 位作者 刘志凯 梁成华 李宝成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0-593,共4页
为进一步提升核电厂核仪表测量系统的保护功能和控制功能,选取核仪表测量系统的一个核测量仪器柜的源量程、中间量程、功率量程,搭建FPGA移植工程验证系统,并完成典型功能的验证。其中所有数字处理模块的核心芯片选用成熟、标准厂家FPG... 为进一步提升核电厂核仪表测量系统的保护功能和控制功能,选取核仪表测量系统的一个核测量仪器柜的源量程、中间量程、功率量程,搭建FPGA移植工程验证系统,并完成典型功能的验证。其中所有数字处理模块的核心芯片选用成熟、标准厂家FPGA芯片。其功能性能指标满足工程技术指标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表测量系统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R1000+核电厂RPN通道改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常有 韩嵩 +2 位作者 沈华韵 石秀安 付学峰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0-255,共6页
CPR1000+核电厂反应堆堆腔土建结构、反应堆压力容器保温层等设计相对传统二代加核电厂进行较大改进,本文对改进前后的RPN处中子注量率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RPN定值及功能等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CPR1000+核电厂RPN原有功能和系统冗... CPR1000+核电厂反应堆堆腔土建结构、反应堆压力容器保温层等设计相对传统二代加核电厂进行较大改进,本文对改进前后的RPN处中子注量率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RPN定值及功能等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CPR1000+核电厂RPN原有功能和系统冗余性要求仍能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外核仪表系统 探测器 蒙特卡罗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中间量程信号处理及应用探索
5
作者 王婷 李明钢 +3 位作者 田亚杰 李晓飞 侯祺 郑文广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0-1437,共8页
“华龙一号”作为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站,与国内二代及二代加核电站相比,堆外核仪表系统(RPN)的探测技术存在较大的不同。首堆示范电站上,RPN系统中间量程采用了裂变室中子探测器,在此之前国内核电站的使用裂变室作为堆外核测仪表应用... “华龙一号”作为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站,与国内二代及二代加核电站相比,堆外核仪表系统(RPN)的探测技术存在较大的不同。首堆示范电站上,RPN系统中间量程采用了裂变室中子探测器,在此之前国内核电站的使用裂变室作为堆外核测仪表应用较少,相关经验欠缺。通过深入研究裂变室的工作原理、硬件构成、信号处理方式,充分识别中间量程测量方案中的潜在风险。坎贝尔模式下的自动增益和量程切换仿真验证,裂变室的重叠性检查策略的模拟推演等,都是基于风险识别,提前做的积极应对。相关研究,验证成果能够为后续新堆型的裂变室设计应用、调试以及运维阶段提供重要参考。首次将裂变室用于高中子注量率停堆保护的后备手段,这是全新的实践探索,可为后续堆外核仪表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外核仪表系统 中间量程 裂变室 坎贝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