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疏样本下冬春季月平均气温空间插值研究——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耘 李陇同 +4 位作者 刘艳 刘帅令 王彬泽 王丽霞 程雪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248-253,共6页
针对我国典型高寒山区--新疆天山中段玛纳斯河流域积雪-融雪过程模拟中气温空间数据的制备问题,以气象站点稀少的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最小二乘相关分析法开展了冬、春季(2015年11月-2016年4月)气温环境变量分析,通过共线性检测... 针对我国典型高寒山区--新疆天山中段玛纳斯河流域积雪-融雪过程模拟中气温空间数据的制备问题,以气象站点稀少的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最小二乘相关分析法开展了冬、春季(2015年11月-2016年4月)气温环境变量分析,通过共线性检测确定了纬度、海拔、坡度、坡向、NDVI 5个环境变量组成了最优因子集,构建了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月平均气温空间插值模型。采用区域内139个站点中的119个观测站点数据作为训练数据对GRNN模型进行训练,确定了冬、春季6个月的区域气温空间插值模型。利用剩余的20个观测站点数据作为检验样本,以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相对误差(MRE)为评价指标,对模型的回归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6个月的平均RMSE值为1.46,优于传统的地理加权回归克里金(GWRK)方法(其平均RMSE值为2.22)。此外,从不同月份的气温空间插值分布图来看,本文模型空间插值后的气温变化趋势与实际变化趋势一致。从气温的空间分布情况来看,各空间点的气温与其海拔高程呈正相关,且随地表覆盖类型变化。这也表明本文提出的插值策略并组合建立的GRNN模型对于稀疏气象站点条件下的气温空间插值精度更高,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 气温 空间插值 稀疏样本 玛纳斯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稀疏核极限学习机的柴油机故障在线诊断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敏 张英堂 +1 位作者 李志宁 范红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7-224,共8页
为实现柴油机故障在线诊断,提出了基于增量稀疏核极限学习机(ISKELM)的快速在线诊断方法.针对核在线学习中的样本稀疏化与模型膨胀问题,提出了基于瞬时信息测量的稀疏核函数字典构造策略,根据最小化字典冗余和最大化字典元素自信息量的... 为实现柴油机故障在线诊断,提出了基于增量稀疏核极限学习机(ISKELM)的快速在线诊断方法.针对核在线学习中的样本稀疏化与模型膨胀问题,提出了基于瞬时信息测量的稀疏核函数字典构造策略,根据最小化字典冗余和最大化字典元素自信息量的原则实现样本前向稀疏与后向删减,在最佳阶数内对字典进行在线扩充与修剪,从而建立阶数有限且结构稀疏的诊断模型.针对模型核权重矩阵更新问题,提出了增样学习与改进减样学习算法对核权重矩阵进行在线递推求解,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模型在线更新速度.UCI标准数据与柴油机故障数据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几类现有在线诊断算法相比,ISKELM在保证较高分类精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在线建模速度,更加快速准确地实现了柴油机故障在线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稀疏核极限学习机 样本稀疏 瞬时信息测量 稀疏核函数字典 减样学习 在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集SVN惩罚校正方法及其种质评价应用研究
3
作者 谭文学 赵春江 吴华瑞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6-243,共8页
针对支持向量学习网络(sVN)学习稀疏样本数据集时,稀疏目标和非稀疏目标的分类器错误率严重失衡而实用性大大降低的问题,在拉格朗日乘数渐近分析基础上,引入惩罚校正因子、逆向训练样本和错误训练率等概念,提出了惩罚校正支持向量网络... 针对支持向量学习网络(sVN)学习稀疏样本数据集时,稀疏目标和非稀疏目标的分类器错误率严重失衡而实用性大大降低的问题,在拉格朗日乘数渐近分析基础上,引入惩罚校正因子、逆向训练样本和错误训练率等概念,提出了惩罚校正支持向量网络学习算法和校正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以CT图像特征数据集为基础的小麦籽种品质定级。等值分析说明该学习算法能有效地等级化籽种特征数据,准确率达95%;和其他同源方法的对比试验显示:针对稀疏样本集,该算法在获得可观综合预测准确性的同时,能显著改善稀疏样本集各目标分类器的预测错误率的极性分布,并展现良好的学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罚校正 支持向量网络 错误训练 稀疏样本 逆向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稀疏化的粉尘图像深度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贾慧敏 王园宇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3-860,共8页
【目的】针对粉尘环境中单幅图像深度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特征稀疏化的粉尘图像深度预测网络。【方法】使用粉尘图像的直接传输率与深度的关系设计预估计深度网络,利用图像颜色衰减先验原理进一步获取粉尘图像的稀疏深... 【目的】针对粉尘环境中单幅图像深度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特征稀疏化的粉尘图像深度预测网络。【方法】使用粉尘图像的直接传输率与深度的关系设计预估计深度网络,利用图像颜色衰减先验原理进一步获取粉尘图像的稀疏深度特征。将该稀疏深度特征与粉尘图像一起作为深度预测网络的输入。深度预测网络以“编码器-解码器”为模型框架,编码器中使用残差网络(ResNet)对粉尘图像进行编码,设计融合通道注意力机制的稀疏卷积网络对稀疏深度特征进行编码。解码器中采用反卷积以及多尺度上采样的方法,以更好的重建稠密的深度信息。使用最小绝对值损失和结构相似性损失作为边缘保持损失函数。【结论】在NYU-Depth-v2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从粉尘图像中有效预测深度信息,平均相对误差降低到0.054,均方根误差降低到0.610,在δ<1.25时准确率达到0.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图像 稀疏深度样本 深度预测 颜色衰减先验 残差网络 稀疏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优化与非对称信息扩散的海表温度插值算法
5
作者 王敏 石明航 +3 位作者 洪梅 谷文杰 黎永顺 郭晓峰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496-503,共8页
针对如何利用稀疏样本填补数据缺失造成的空白问题,根据信息扩散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与非对称信息扩散相结合的插值算法。在信息扩散插值的基础上,对经验窗宽进行优化并与非对称扩散... 针对如何利用稀疏样本填补数据缺失造成的空白问题,根据信息扩散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与非对称信息扩散相结合的插值算法。在信息扩散插值的基础上,对经验窗宽进行优化并与非对称扩散函数结合,解决了信息扩散插值法对非正态资料插值不精准的问题。以西北太平洋2019年的月均海表温度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样本容量的海表温度作为已知数据,分别采用克里金插值、正态信息扩散、非对称信息扩散、PSO与非对称信息扩散结合4种算法进行插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已知样本容量为30的情况下,对4个月份的插值误差取平均值,可知所提出算法的均方根误差为0.979,平均绝对误差为0.623,在4种方法中误差最小;在样本容量为100的情况下,所提出算法的均方根误差为0.735,平均绝对误差为0.430,同样为最小误差。故提出的插值算法相较于其他插值方法,在样本稀疏情况下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可为海表温度以及其他类似稀疏样本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样本 正态信息扩散 海表温度 克里金插值 PSO优化算法 非对称信息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discriminative sparse parameter classifier with iterative removal for face recognition
6
作者 TANG De-yan ZHOU Si-wang +2 位作者 LUO Meng-ru CHEN Hao-wen TANG 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226-1238,共13页
Face recogni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The methods based on sparse representation have made great breakthroughs,and collaborative represent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CRC)is the typ... Face recogni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The methods based on sparse representation have made great breakthroughs,and collaborative represent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CRC)i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However,CRC cannot distinguish similar samples well,leading to a wrong classification easily.As an improved method based on CRC,the two-phase test sample sparse representation(TPTSSR)removes the samples that make little contribution to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testing sample.Nevertheless,only one removal is not sufficient,since some useless samples may still be retained,along with some useful samples maybe being removed randomly.In this work,a novel classifier,called discriminative sparse parameter(DSP)classifier with iterative removal,is proposed for face recognition.The proposed DSP classifier utilizes sparse parameter to measure the representation ability of training samples straight-forward.Moreover,to avoid some useful samples being removed randomly with only one removal,DSP classifier removes most uncorrelated samples gradually with iterations.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different typical poses,expressions and noisy face datasets ar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DSP classifie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DSP classifier achieves a better recognition rate than the well-known SRC,CRC,RRC,RCR,SRMVS,RFSR and TPTSSR classifiers for face recognition in various sit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borative represent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 discriminative sparse parameter classifier face recognition iterative removal sparse representation two-phase test sample sparse represen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