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斯样本模式混淆度分析及其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作英 赵蕤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8期11-13,共3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非统计地分析具有高斯分布样本的模式之间混淆度的方法,并将此种方法应用在语音识别中。实验表明,由此种方法得到的模式之间的混淆度信息对提高模式识别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高斯样本模式 混淆度分析 语音识别 模式识别 高斯分布 贝叶斯判别准则 语音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识别非平衡样本模式的网络优化方法
2
作者 李光林 吕维雪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2-125,共4页
本文基于多目标代化的思想,分析了用神经网络实现非平衡样本模式识别与分类时,网络优化过程中基本BP算法收敛速度低的原因,给出了两种相应的改进算法,并利用这两种算法研究了两例非平衡样本模式的分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算... 本文基于多目标代化的思想,分析了用神经网络实现非平衡样本模式识别与分类时,网络优化过程中基本BP算法收敛速度低的原因,给出了两种相应的改进算法,并利用这两种算法研究了两例非平衡样本模式的分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网络优化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多目标优化 非平衡样本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信号成形规律的样本体系描述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孟祥豪 罗景青 刘凯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9,共7页
针对多功能雷达工作在搜索方式时,其工作模式的转换以及同一模式下的脉冲信号均有规律可循的工作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雷达信号成形规律的样本体系描述技术。该方法利用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的转换规律和脉冲本身的时频域参数变化规律,建立... 针对多功能雷达工作在搜索方式时,其工作模式的转换以及同一模式下的脉冲信号均有规律可循的工作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雷达信号成形规律的样本体系描述技术。该方法利用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的转换规律和脉冲本身的时频域参数变化规律,建立搜索模式转换样本、脉冲样本图和样本脉冲的层级数学模型,对多功能雷达脉冲信号成形规律进行提取和准确描述。仿真实验表明,样本体系描述技术不仅能够提取其对应的复杂体制雷达工作模式和脉冲信号,而且对噪声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规律 样本体系 搜索模式转换样本 样本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类思想的联想记忆神经网络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集林 赵怡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40,共3页
根据分类思想设计了2层反馈自联想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它符合大脑联想记忆的分类思想,能保证每个样本模式为稳定状态,其吸引域在平均意义上达到了最大值.
关键词 分类思想 联想记忆 神经网络 样本模式 吸引域 HOPFIELD网络 自联想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阻抗技术和BP网络的结构健康监测 被引量:16
5
作者 沈星 吕娟 +1 位作者 章建文 王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8-422,共5页
以装有多个螺栓和多片压电元件(PZT)的铝梁为实验对象,研究激励频率对PZT导纳值的影响以及PZT传感器感知较近螺栓松动与较远螺栓松动的灵敏性。构建BP网络,以各个螺栓分别松动时所测得的所有压电元件的导纳值作为网络的模式样本,输入到... 以装有多个螺栓和多片压电元件(PZT)的铝梁为实验对象,研究激励频率对PZT导纳值的影响以及PZT传感器感知较近螺栓松动与较远螺栓松动的灵敏性。构建BP网络,以各个螺栓分别松动时所测得的所有压电元件的导纳值作为网络的模式样本,输入到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PZT传感器的导纳谱能灵敏地反映结构状态的微小变化;且离松动螺栓近的PZT导纳谱的变化远大于离松动螺栓远的PZT的导纳谱的变化;对于同一PZT传感器,激励频率不同,其阻抗变化量不同;选取PZT阻抗值变化明显的频率点来构成神经网络输入向量,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能够快速并精确地判断出松动的螺栓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技术 BP网络 螺栓松动 结构健康监测 模式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糊识别全解析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希灿 王静 赵庚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7-640,共4页
为了预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方法,对多目标模糊识别的目标函数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不同权重情形下的模糊模式识别全解析模型,同时提出了模式样本模糊克隆的概念,并将提出的模型应用于地下水位动态预测。实验结果表明... 为了预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方法,对多目标模糊识别的目标函数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不同权重情形下的模糊模式识别全解析模型,同时提出了模式样本模糊克隆的概念,并将提出的模型应用于地下水位动态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预测模型测试样本的平均误差分别为4.53%、5.33%、4.61%。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 指标 权重 模式样本 模糊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管式扫描器运动学建模与误差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田孝军 王越超 +1 位作者 董再励 席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28-933,共6页
针对样本扫描模式原子力显微镜,对其管式扫描器-样本-探针系统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建立了该系统的运动学模型,该模型表明:对于给定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器,样本上与探针接触点的横向和纵向位移取决于探针尖端相对于扫描管轴心的偏置量、所加电... 针对样本扫描模式原子力显微镜,对其管式扫描器-样本-探针系统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建立了该系统的运动学模型,该模型表明:对于给定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器,样本上与探针接触点的横向和纵向位移取决于探针尖端相对于扫描管轴心的偏置量、所加电压(或名义扫描范围)及样本厚度。据此模型,对由于弯曲运动模式所产生的两种重要误差—交叉耦合误差及扫描范围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表明:扫描范围误差主要受样本厚度及名义扫描范围影响,而Z向交叉耦合误差主要受探针偏置量及名义扫描范围影响,实验验证了所建立的运动学模型和误差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另外,还提出了相应的减小误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扫描模式原子力显微镜 管式扫描器 运动学模型 扫描范围误差 交叉耦合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