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铁路设计控制要素智能解译的遥感影像样本库构建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海霞 胡庆武 +3 位作者 王恬妮 柳天成 郑道远 曹成度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7,共10页
从遥感影像上自动解译铁路设计控制要素是实现“一键成图”的关键,但深度学习遥感影像智能解译需要大量标注样本。依据铁路线路设计原则,提出一种多源遥感数据的设计控制要素智能解译样本库构建方法。首先,基于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 从遥感影像上自动解译铁路设计控制要素是实现“一键成图”的关键,但深度学习遥感影像智能解译需要大量标注样本。依据铁路线路设计原则,提出一种多源遥感数据的设计控制要素智能解译样本库构建方法。首先,基于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数字线划地图(Digital Line Graphic,DLG)和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点云多源数据自动生成初始样本;其次,基于增量主动学习迭代方法对初始样本进行优化,达到高质量、全面覆盖铁路沿线的目的;然后,以长赣铁路为例,构建以铁路沿线周边房屋、道路、水体和植被四类铁路线路设计控制要素为重点的高分辨率智能解译样本数据库——铁路线路设计控制要素智能解译样本库(Wuhan University Sample Database of Control Elements of Railway Route Design,WHU-RRDSD),其地面分辨率为0.1 m,样本总数超过20万张;最后,为验证样本库的可用性,分别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及其他场景应用案例三方面进行详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房屋、道路、水体和植被四类样本库的IoU评价指标分别为84.43%、82.38%、90.19%、90.28%,表现出优异的解译效果;基于WHU-RRDSD训练得到的智能模型迁移至宜涪高铁场景中房屋、道路、水体和植被要素的解译,验证样本库在其他场景的可用性;简要介绍基于WHU-RRDSD样本库进行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弱监督建筑提取和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地物分类两个应用案例,进一步验证本文方法所构建样本库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赣铁路 控制要素 样本库构建 深度学习 增量主动学习 影像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HFSWR船只目标多维样本库构建方案设计
2
作者 纪永刚 任继红 +2 位作者 李发瑞 李桃利 王佳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7,共9页
深度学习方法在船载高频地波雷达(high-frequency surface wave radar,HFSWR)船只目标检测中得到应用,然而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精准全面的目标样本库。当前基于距离-多普勒(range-Doppler,RD)谱检测结果的单一维度样本库不完备,限制了... 深度学习方法在船载高频地波雷达(high-frequency surface wave radar,HFSWR)船只目标检测中得到应用,然而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精准全面的目标样本库。当前基于距离-多普勒(range-Doppler,RD)谱检测结果的单一维度样本库不完备,限制了模型的学习效果。为解决该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船载HFSWR船只目标多维样本库构建方案,包含3个维度:①基于RD谱的检测结果结合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验证RD维度;②基于多帧航迹段识别RT(range-time)/DT(Doppler-time)维度;③基于时频TF(time-frequency)分析检测TF维度。通过对3个维度的匹配和重合目标筛除以构建样本集。最后,利用实测数据构建的目标样本库对基于U-Net的目标检测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样本库可满足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模型训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载HFSWR 船只目标检测 多维度信息融合 目标样本库构建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乍得Bongor盆地花岗岩潜山裂缝型储层有效渗透率计算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海峰 肖坤叶 +5 位作者 程晓东 杜业波 杜旭东 倪国辉 李贤兵 计然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126,共10页
基于乍得Bongor盆地花岗岩潜山油藏的钻录井、测井和试油资料,提出了一种新的储层有效渗透率计算方法,将试油结果转换为视有效渗透率来作为样本库的标签数据;以领域知识和机理模型驱动为主,机器学习为辅,建立特征曲线;采用XGBoost+KNN... 基于乍得Bongor盆地花岗岩潜山油藏的钻录井、测井和试油资料,提出了一种新的储层有效渗透率计算方法,将试油结果转换为视有效渗透率来作为样本库的标签数据;以领域知识和机理模型驱动为主,机器学习为辅,建立特征曲线;采用XGBoost+KNN作为双重预测模型参与视有效渗透率计算,并利用SHAP值对模型进行了可解释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将储层的测井视波阻抗和孔隙度作为渗透率指示曲线,分别与生产指数进行交会,从建模数据一致性指示交会图中挑选出19口井共26个有效井段,将试油结果转换为视渗透率(0.01~1601.50 mD),共建立了51348个深度点数据,14条输入曲线,基本覆盖主要潜山带,包含了不同岩性、不同储层品质和不同试油产量井段,使得整个样本库具有足够的代表性。②XGBoost模型充分利用了测井视波阻抗曲线、辅助表征潜山储层纵向分带特性的归一化垂深曲线、密度曲线、自然伽马窗口均值曲线、声波时差曲线、补偿中子测井曲线、视中子-密度孔隙度差窗口均值曲线、深浅电阻率曲线和自然伽马窗口标准差曲线信息,其计算结果与潜山储层品质的定性认识一致,预测精度较KNN模型更高。③乍得Bongor盆地花岗岩潜山油藏中有效渗透率大于1.00 mD的储层为有效储层,有效渗透率大于50.00 mD的储层为好储层,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油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潜山 裂缝型储层 视有效渗透率 机器学习 样本库构建 XGBoost 储层参数建模 Bongor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