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矿物化学分析中的样品处理技术研究
1
作者 邹云飞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74-76,共3页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岩石矿物化学分析在地质勘探、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岩石矿物化学成分的精确测定,对于科学判断地质过程和矿物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详细探讨了岩石矿物化学分析中的样品处理技术,包括取样...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岩石矿物化学分析在地质勘探、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岩石矿物化学成分的精确测定,对于科学判断地质过程和矿物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详细探讨了岩石矿物化学分析中的样品处理技术,包括取样、前处理和消解等关键步骤。通过对不同成因环境的花岗岩、玄武岩和煌斑岩进行实验研究,发现样品的取样和处理方法对分析结果有重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前处理技术和充分消解能显著提高主要成分的测定准确度。因此,为了获得准确的岩石矿物化学分析结果,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样品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矿物 化学分析 样品处理技术 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样品处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严玲 毛琼丽 +3 位作者 石豪 朱艳 李先芝 陈彦和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2年第1期93-99,共7页
综述高效液相色谱样品处理技术。液-液萃取在常温常压下开展,处理能力强,回收率高;固相萃取所需样品量少,耗费溶剂少,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固相微萃取在固相萃取的基础上,简化样品制备与分析过程;微波辅助萃取则利用高频电磁波的穿透和电... 综述高效液相色谱样品处理技术。液-液萃取在常温常压下开展,处理能力强,回收率高;固相萃取所需样品量少,耗费溶剂少,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固相微萃取在固相萃取的基础上,简化样品制备与分析过程;微波辅助萃取则利用高频电磁波的穿透和电磁场作用缩短萃取时间,提高萃取效率;超临界流体萃取凭借超临界流体萃取剂的惰性、低毒、纯净、无残留,实现样品处理的高效、环保、节能;加速溶剂萃取通过提高温度和增大压力,提升萃取效率,减少溶剂用量;浊点萃取利用加入表面活性剂后产生的增溶和浊点现象实现提取,安全低毒,操作简便,富集倍数高。这些前处理技术在食品、药品、环境、生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保证待测组分选择性好、回收率高的前提下,使用绿色、环保、经济的设备及试剂减少引入误差、简化处理过程、提高处理效率是现代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样品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处理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风险物质筛查检测与系统样品处理技术”专题征稿函
3
作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编辑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361-361,共1页
食品中的风险物质的来源有多种途径,有来自原料、有食品加工过程产生、有在物流及储藏过程中而产生微生物污染,也有受到环境污染而致食品被污染等。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检测技术水平已经跑在... 食品中的风险物质的来源有多种途径,有来自原料、有食品加工过程产生、有在物流及储藏过程中而产生微生物污染,也有受到环境污染而致食品被污染等。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检测技术水平已经跑在国际同行业的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过程 安全检测技术 样品处理技术 物质 风险 微生物污染 专题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风险物质筛查检测与系统样品处理技术”专题征稿函
4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3322-,共1页
食品中的风险物质的来源有多种途径,有来自原料、有食品加工过程产生、有在物流及储藏过程中而产生微生物污染,也有受到环境污染而致食品被污染等。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检测技术水平已经跑在... 食品中的风险物质的来源有多种途径,有来自原料、有食品加工过程产生、有在物流及储藏过程中而产生微生物污染,也有受到环境污染而致食品被污染等。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检测技术水平已经跑在国际同行业的前列。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检测市场需求,仍然不能解决全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问题。食品中未知的有害风险物质还时时的困扰着食品消费者和政府监管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处理技术 征稿函 检测市场 技术研究成果 微生物污染 政府监管部门 检测技术水平 国家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风险物质筛查检测与系统样品处理技术”专题征稿函
5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4250-,共1页
食品中的风险物质的来源有多种途径,有来自原料、有食品加工过程产生、有在物流及储藏过程中而产生微生物污染,也有受到环境污染而致食品被污染等。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检测技术水平已经跑在... 食品中的风险物质的来源有多种途径,有来自原料、有食品加工过程产生、有在物流及储藏过程中而产生微生物污染,也有受到环境污染而致食品被污染等。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检测技术水平已经跑在国际同行业的前列。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检测市场需求,仍然不能解决全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问题。食品中未知的有害风险物质还时时的困扰着食品消费者和政府监管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处理技术 征稿函 检测市场 技术研究成果 微生物污染 政府监管部门 检测技术水平 国家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风险物质筛查检测与系统样品处理技术”专题征稿函
6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4531-,共1页
食品中的风险物质的来源有多种途径,有来自原料、有食品加工过程产生、有在物流及储藏过程中而产生微生物污染,也有受到环境污染而致食品被污染等。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检测技术水平已经跑在... 食品中的风险物质的来源有多种途径,有来自原料、有食品加工过程产生、有在物流及储藏过程中而产生微生物污染,也有受到环境污染而致食品被污染等。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检测技术水平已经跑在国际同行业的前列。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检测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处理技术 征稿函 检测市场 技术研究成果 微生物污染 检测技术水平 国家食品安全 政府监管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风险物质筛查检测与系统样品处理技术”专题征稿函
7
作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编辑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539-539,共1页
食品中的风险物质的来源有多种途径,有来自原料、有食品加工过程产生、有在物流及储藏过程中而产生微生物污染,也有受到环境污染而致食品被污染等。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检测技术水平已经跑在... 食品中的风险物质的来源有多种途径,有来自原料、有食品加工过程产生、有在物流及储藏过程中而产生微生物污染,也有受到环境污染而致食品被污染等。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检测技术水平已经跑在国际同行业的前列。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检测市场需求,仍然不能解决全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问题。食品中未知的有害风险物质还时时的困扰着食品消费者和政府监管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处理技术 征稿函 检测市场 技术研究成果 微生物污染 政府监管部门 检测技术水平 国家食品安全 评估专家 代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风险物质筛查检测与系统样品处理技术”专题征稿函
8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4761-,共1页
食品中的风险物质的来源有多种途径,有来自原料、有食品加工过程产生、有在物流及储藏过程中而产生微生物污染,也有受到环境污染而致食品被污染等。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检测技术水平已经跑在... 食品中的风险物质的来源有多种途径,有来自原料、有食品加工过程产生、有在物流及储藏过程中而产生微生物污染,也有受到环境污染而致食品被污染等。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检测技术水平已经跑在国际同行业的前列。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检测市场需求,仍然不能解决全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问题。食品中未知的有害风险物质还时时的困扰着食品消费者和政府监管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处理技术 征稿函 检测市场 技术研究成果 微生物污染 政府监管部门 检测技术水平 国家食品安全 评估专家 代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样品处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除虫脲
9
作者 赵雪宁 雷浩 +1 位作者 高勤叶 贺习文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1年第8期50-54,共5页
建立了快速样品处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除虫脲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提取液经乙二胺-N-丙基硅烷、碳石墨黑、无水硫酸镁和C_(18)填料净化后,以乙腈-水(体积比为55∶45)作为流动相,用C_(18)反相色谱柱分... 建立了快速样品处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除虫脲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提取液经乙二胺-N-丙基硅烷、碳石墨黑、无水硫酸镁和C_(18)填料净化后,以乙腈-水(体积比为55∶45)作为流动相,用C_(18)反相色谱柱分离,检测波长为257 nm,以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基质样品中加标回收率为87.8%~110.0%,检出限为0.05~0.06 mg/k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3.0%(n=6),满足水果和蔬菜中除虫脲残留量的日常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虫脲 快速样品处理技术 水果 蔬菜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化COFs材料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在新兴污染物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潘自宇 刘智敏 许志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4,共13页
新兴污染物因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生物毒性以及在环境中痕量存在等特点而备受全球众多国家关注。因此,对环境、食品以及生物样品中的新兴污染物进行高灵敏检测至关重要。传统样品前处理技术存在耗时长、吸附剂用量大,以及对不... 新兴污染物因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生物毒性以及在环境中痕量存在等特点而备受全球众多国家关注。因此,对环境、食品以及生物样品中的新兴污染物进行高灵敏检测至关重要。传统样品前处理技术存在耗时长、吸附剂用量大,以及对不稳定污染物的分析准确性差等缺点,因此,亟需开发设计具有高选择性、高传质效率的新型材料作为前处理技术的吸附剂,以实现新兴污染物的高选择、高灵敏检测。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特别是功能化的COFs材料,因具有比表面积大、结构可设计、稳定且构筑基元丰富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用于新兴污染物的富集。该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功能化COFs材料的合成策略及其作为样品前处理吸附剂在环境、食品和生物样品中新兴污染物中的分析应用,并对该类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污染物 功能化COFs材料 样品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残检测前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探讨
11
作者 赵君丽 《中国食品》 2025年第4期54-56,共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民生福祉,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农药残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农残超标不仅危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削弱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强化农残检测、有效控制农药残留风...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民生福祉,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农药残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农残超标不仅危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削弱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强化农残检测、有效控制农药残留风险已成为各方共识。前处理作为农残检测的首要环节,其效能直接影响着检出率、灵敏度及定量准确性等关键指标。然而,传统的前处理方法往往存在操作复杂、有机溶剂消耗量大、污染严重、自动化水平低等缺陷,难以适应日益严格的农残控制要求和快速筛查需求。因此,农残前处理领域亟待变革创新,大力发展智能化、集成化、绿色化的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推动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变革创新 样品处理技术 农残超标 食品安全 现代农业 农药残留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慧卿 于劲松 +1 位作者 徐斐 张建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1-114,共4页
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建立快速、灵敏、高效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食品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是农药残留检测的重要环节。综述了近年来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固相萃取、固相微... 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建立快速、灵敏、高效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食品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是农药残留检测的重要环节。综述了近年来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和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等)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的选取和使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农药残留 样品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康长安 何娟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样品处理技术 农药残留检测 超临界流体萃取 溶剂萃取法 萃取方法 基质固相分散 固相微萃取法 凝胶渗透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微萃取——一种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文辉 郭玉华 侯绍刚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9,共4页
本文通过与传统的液液萃取法以及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固相微萃取法进行比较,介绍了一种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液相微萃取法(LPME),重点论述了LPME的原理、影响LPME的各种因素、LPME的应用领域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样品处理技术 液相微萃取 中空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静剂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丽萍 邱月明 +2 位作者 赵海香 孙英 周志强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4期28-29,共2页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镇静剂残留量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对各种前处理技术以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关键词 镇静剂 兽药残留分析 样品处理技术 饲料添加剂 畜产品 提取 净化 衍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电膜萃取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建楠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86-91,共6页
样品前处理步骤是整个分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电膜萃取作为液相微萃取技术的一名新成员,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电膜萃取是在液相微萃取的基础上,以电场驱动力代替被动扩散成为萃取主要动力的一种电萃取模式。本文介绍了电膜萃... 样品前处理步骤是整个分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电膜萃取作为液相微萃取技术的一名新成员,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电膜萃取是在液相微萃取的基础上,以电场驱动力代替被动扩散成为萃取主要动力的一种电萃取模式。本文介绍了电膜萃取的常见萃取模式和萃取原理,探讨了影响萃取效率的各个因素,并对电膜萃取方法的优点进行了评述,最后,对电膜萃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处理技术 液相微萃取 电膜萃取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和环境中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玉可 欧亚红 +9 位作者 张莉蕴 王延新 王旭 彭大鹏 王玉莲 潘源虎 谢书宇 陈冬梅 黄玲利 陶燕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32-3041,共10页
兽用磺胺类药物常添加到动物饲料中用来治疗疾病和促进生长,但不合理的用药会导致磺胺类药物在动物组织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从而损害人类健康。此外,磺胺类药物在人体及动物体内并不能完全被吸收,大部分以原型及代谢物形式随尿液及粪... 兽用磺胺类药物常添加到动物饲料中用来治疗疾病和促进生长,但不合理的用药会导致磺胺类药物在动物组织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从而损害人类健康。此外,磺胺类药物在人体及动物体内并不能完全被吸收,大部分以原型及代谢物形式随尿液及粪便排出体外,引起细菌耐药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食品和环境中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环境及食品安全,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检测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以色谱和质谱等仪器分析方法为主。由于食品和环境中样品基质复杂,药物浓度偏低,所以,在仪器分析前需采取适当的样品前处理对目标物进行富集和纯化。近年来,微型化、无溶剂化、自动化成为样品前处理的发展趋势,作者介绍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分子印迹、免疫亲和色谱、场辅助萃取、QuEChERS法、浊点萃取等前处理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并对未来样品前处理发展方向作出展望,旨在为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药物 代谢物 动物食品 环境 样品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萍 彭西甜 冯钰锜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4-280,共7页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发霉的粮食、豆类、坚果及与其相关的食品中,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因此建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以色谱和质谱等仪器分析方...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发霉的粮食、豆类、坚果及与其相关的食品中,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因此建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以色谱和质谱等仪器分析方法为主。由于食物样品基质复杂,而黄曲霉毒素浓度很低,在仪器分析前需采取适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对目标物进行富集和纯化。本文对近年来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食品 样品处理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酰胺醇类兽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汪海珍 许红霞 +2 位作者 李朔 潘源虎 陈冬梅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7期68-76,共9页
本文阐述了近几年应用于动物性食品中酰胺醇类兽药残留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子印迹法、加速溶剂萃取和QuEChERS技术,此外,还对新型的分散液液微萃取、磁性固相微萃取、亚临界水萃取和织物相吸附萃取等前处理技术... 本文阐述了近几年应用于动物性食品中酰胺醇类兽药残留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子印迹法、加速溶剂萃取和QuEChERS技术,此外,还对新型的分散液液微萃取、磁性固相微萃取、亚临界水萃取和织物相吸附萃取等前处理技术的特点进行了综述,并对动物源性食品中酰胺醇类药物前处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进一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醇类药物 动物源性食品 样品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然 汤志旭 罗忻 《食品界》 2017年第9期120-120,共1页
食品健康安全是关乎民生的热议话题,食品农药残留导致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所以需要对农产品进行相关农药残留检测,以规范市场流通的农产品食物安全管理。目前食品中残留的农药成分都比较小,并且农药的基质成分复杂,在检测中有着多种多... 食品健康安全是关乎民生的热议话题,食品农药残留导致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所以需要对农产品进行相关农药残留检测,以规范市场流通的农产品食物安全管理。目前食品中残留的农药成分都比较小,并且农药的基质成分复杂,在检测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干扰因素,令农药成分检测面临考验。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检测 样品处理技术 食物安全 农产品检测 成分检测 基质成分 农药成分 检测质量 固相萃取技术 凝胶渗透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