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校际网络同步教学项目的论证与实施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淑艳 丁树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21,131,共7页
为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并使均衡发展常态化,天津市实施校际网络同步教学项目,即在天津市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中,让不同学校的课堂,借助双向高清视频技术,在线同步互联,产生即时的、深度的教学互动。该文对天津市校际网络... 为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并使均衡发展常态化,天津市实施校际网络同步教学项目,即在天津市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中,让不同学校的课堂,借助双向高清视频技术,在线同步互联,产生即时的、深度的教学互动。该文对天津市校际网络同步教学项目进行总体介绍,并阐述了项目总体建设目标以及对硬件环境、软件平台的技术需求,还介绍了项目的实施情况,并对项目的运行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指出强有力的领导和政策支持是项目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合理的顶层设计是项目实施的基础,参与项目的师生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是项目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际网络同步教学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 远程教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支持的教师校际协同教学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郭绍青 金彦红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32-37,56,共7页
当前已有的教师培训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缺陷。如何取长补短,结合各种培训方式形成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根据混合学习、协同知识构建及群体动力理论,网络支持的教师校际协作教学策略包含三个发展阶段:网... 当前已有的教师培训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缺陷。如何取长补短,结合各种培训方式形成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根据混合学习、协同知识构建及群体动力理论,网络支持的教师校际协作教学策略包含三个发展阶段:网络支持的混合培训、应用型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知识向教学能力迁移、协作教学与教学创新。实践研究表明:网络支持的教师校际协作教学策略能促进师生协作交流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 协同教学模型 校际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际协作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设计——以《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翠白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47,共4页
本文以高校《学习科学与技术》网络课程为例,在阐述分布式网络学习共同体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创建校际协作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八条设计策略:创建校际协作联盟;开展多层次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与校际协作有机整合的教学实施过程;分布式的协作... 本文以高校《学习科学与技术》网络课程为例,在阐述分布式网络学习共同体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创建校际协作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八条设计策略:创建校际协作联盟;开展多层次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与校际协作有机整合的教学实施过程;分布式的协作组织方式;构建多元整合的互动性网络学习环境;校际教学资源的调用与整合;跨学校的教师协同教学与指导;重视过程的校际协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际网络学习共同体 远程协作学习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校际协作环境下作业互评活动设计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崔向平 王妍莉 刘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7-102,共6页
校际协作学习被认为是提升教育质量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是校际协作学习开展的核心,目前校际协作学习缺乏可重用、可共享的活动设计方案。该文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同伴互评策略应用于校际协作学习之中... 校际协作学习被认为是提升教育质量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是校际协作学习开展的核心,目前校际协作学习缺乏可重用、可共享的活动设计方案。该文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同伴互评策略应用于校际协作学习之中,运用准实验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开展了网络校际协作环境下作业互评活动的设计研究。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活动的整体满意度较高,校际协作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互动频繁,交互内容深度处于深度学习范畴,活动对学习者的情感态度、行为和能力方面有积极正面影响,活动有助于实现校际协作学习共同体资源积累和转换。期望该文设计的作业互评活动能丰富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成果,为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校际协作 作业互评 数字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网络校际协作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案例研究——以宁波市江东区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梁林梅 许波 +1 位作者 陈圣日 于露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5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宁波市江东区2006年引入由香港学者创建的旨在推动香港中小学和内地学校开展网络协作交流的"视像中国"远程教育计划。通过以宁波市江东区教育局引入和实施该项目为个案,借助于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总结了网络校际协作的... 宁波市江东区2006年引入由香港学者创建的旨在推动香港中小学和内地学校开展网络协作交流的"视像中国"远程教育计划。通过以宁波市江东区教育局引入和实施该项目为个案,借助于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总结了网络校际协作的四种主要形式:基于网络的校际学生交流活动、基于网络的特色课程共享交换、基于网络的教师协同教研和线下面对面交流活动;分析了项目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健全、有力的组织机构,满足区教育发展的切实需求,各方力量的整合。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该项目促进了区传统薄弱学校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成功实施的五方协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像中国 网络校际协作 网络跨文化交流 网络辩论赛 远程课程交换 网络协同教研 “姊妹学校” 教育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被引量:9
6
作者 徐晓东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11,共7页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环境是该学习活动展开过程中赖以持续学习的资源总称,包括连接校际成员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工具资源、作为协作同伴的人际网络资源、维系同伴关系和整合技术工具的学习活动及任务情境的内容资源。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环境...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环境是该学习活动展开过程中赖以持续学习的资源总称,包括连接校际成员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工具资源、作为协作同伴的人际网络资源、维系同伴关系和整合技术工具的学习活动及任务情境的内容资源。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是对这些资源的系统化设计,设计原则是多样性原则,包括共同性、差异性、共建性或创造性原则;设计内容包括组织层面的设计、活动层面的设计及工具层面的设计;活动层面的设计包括设计学习过程的六步骤和设计"基于差异学习策略"。根据一些学者的预测,未来的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注重组织层面的设计,即作为学习资源的人际网络的设计,目标是在连接我们的网络世界里的共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 学习环境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模式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青 何丽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2-66,共5页
最近几年在国内外兴起的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是一种混合式学习,它将传统学习方式与数字化学习方式结合、本地探究活动和远程协作学习结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信息素养以及学校之间互助互长的协作研究精神,... 最近几年在国内外兴起的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是一种混合式学习,它将传统学习方式与数字化学习方式结合、本地探究活动和远程协作学习结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信息素养以及学校之间互助互长的协作研究精神,为建立一套系统的适合中小学新课标理念的网络课程、为利用因特网进行综合学习与协作学习探索新的思路。为此,本文对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方式兴起的原因、理论基础进行了探究,在总结国内该课题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设计策略与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模式 原因 理论基础 现状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校际合作网络构建的成效、类型与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高振宇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4,共4页
中小学之间建立校际合作网络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学校自愿加入的程度、内部的权力结构、规模的大小、外部力量的介入情形等要素,校际合作网络可以有多种类型及模式。为了切实发挥校际合作的真实效... 中小学之间建立校际合作网络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学校自愿加入的程度、内部的权力结构、规模的大小、外部力量的介入情形等要素,校际合作网络可以有多种类型及模式。为了切实发挥校际合作的真实效益,必须使各合作学校之间展开共事性协作,形成稳固的探究共同体,并采用分配领导制,使各成员都成为系统思考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际合作网络 学校改进 学校密度 分配领导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再思考:一个政策网络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3
9
作者 余勇 凌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9-13,共5页
目前,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行动者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趋势,根据政策网络理论,其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社群网络,以中小学校为主体的校际网络,以研究人员为主体的专业网络及以学生、家长、教师、新闻媒体等构成的议题网... 目前,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行动者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趋势,根据政策网络理论,其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社群网络,以中小学校为主体的校际网络,以研究人员为主体的专业网络及以学生、家长、教师、新闻媒体等构成的议题网络。各政策网络间关系呈现出政策社群网络与校际网络的合作与冲突、校际网络与专业网络的隔阂与协作、议题网络内部的矛盾与对抗三个重要特点。要解决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过程中利益主体间不合理的复杂互动,须运用协同合作的治理模式破解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政策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具体路径有:制定和出台专门的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学校本位的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体系;调动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力量参与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校园欺凌 政策网络理论 政策社群网络 校际网络 专业网络 议题网络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资源共享框架下构建绿色校园网络文化
10
作者 陶韶菁 周亮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6年第3期85-87,共3页
本文介绍了广州石牌地区六校联合创建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实践和经验,结合高校校园网络的普遍建立和网络文化的兴起,提出了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框架下构建绿色网络文化,充分利用大学网络资源和校际合作构建绿色网络文化的思路,并做... 本文介绍了广州石牌地区六校联合创建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实践和经验,结合高校校园网络的普遍建立和网络文化的兴起,提出了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框架下构建绿色网络文化,充分利用大学网络资源和校际合作构建绿色网络文化的思路,并做了具体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校际网络 网络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学习的多样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晓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5-81,共7页
教育目的之一是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并推动个体累加真理。累加另一个,意味着产生了差异。各种观念或真理并存时,合而不同是其存在的一种形式,它构成了一个以复调为基础的意识世界,多样性是这些差异的连接方式。学习的多样性理论主张,应该... 教育目的之一是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并推动个体累加真理。累加另一个,意味着产生了差异。各种观念或真理并存时,合而不同是其存在的一种形式,它构成了一个以复调为基础的意识世界,多样性是这些差异的连接方式。学习的多样性理论主张,应该从个体意识的角度来看待世界,这样就会有各种不同的独立意识和思想。为此,在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活动中所观察到的学生以主体意识重构学习活动这一事实说明,不是我们认为学生应该如何学和学什么,而是他们决定应该如何学和学什么。对话是推动观念累加的有效途径,对话将多样性从抽象目标转变为教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 多样性学习理论 差异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