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长赋权:内涵、问题与制度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洪霖 李太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17,共4页
校长赋权是旨在解决校长权力与心理困境的社会活动,是推动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中小学校长权力运行中的困境和赋权处于探索阶段,校长赋权出现价值模糊、对象局限、过程随意、主体单一、结果不公等诸多问题。对... 校长赋权是旨在解决校长权力与心理困境的社会活动,是推动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中小学校长权力运行中的困境和赋权处于探索阶段,校长赋权出现价值模糊、对象局限、过程随意、主体单一、结果不公等诸多问题。对校长赋权进行科学而系统的设计必须从制度上入手,确立制度设计的赋权理念,制定与推行权力清单制度,释放校长专业组织功能,确定赋权的规则与程序,完善校长研修制度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校长赋权走向有序和持续,推动我国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赋权 校长 心理困境 制度化 理念 清单制度 校长专业组织功能 校长研修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立中小学校长制度演变的历程、机制与展望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洪霖 李太平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8,共9页
中小学校长制度是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我国学校教育治理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中小学校长制度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回望这一历程可以发现,我国中小学校长制度的演变机制是由校长制度相关群体构成的行... 中小学校长制度是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我国学校教育治理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中小学校长制度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回望这一历程可以发现,我国中小学校长制度的演变机制是由校长制度相关群体构成的行动者、以法律和政策等形式构成的校长制度、社会变化及其对校长职业提出的环境性要求三者构成的制度结构。它是以校长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为主要方向,以三者互动形成的多源性矛盾为动力,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要路径等共同构成的演变机制。基于新时代教育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中小学校长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并从以下方面实现突破:走向赋能,激活校长群体活力;多元主体,实现教育治理目标;从点到面,完善制度内容体系;内外协调,形成校长制度合力;双向推进,拓宽制度演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制度 演变历程 演变机制 校长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