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校长思维方式的转型与变革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李政涛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共4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国家一般课题"当代中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课题批准号:BAA110010)的研究成果
-
文摘
校长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变革,不能不提思维方式的转型与变革。校长思维方式的转型与变革主要有以下三种:从点状式分析思维到整体式综合思维,从割裂式思维、二元对立思维到关系式思维,从结果式思维到过程式思维。
-
关键词
校长思维方式
整体式综合思维
关系式思维
过程式思维
新基础教育
-
分类号
G63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转变校长思维方式 让管理“目中有人”
- 2
-
-
作者
宋茂盛
-
机构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永定分校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31,共4页
-
文摘
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校长专业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与教师的互动及学校管理中,校长要自觉转变固有的思维方式,由关注"事"到关注"人",由经验思维到系统思维,由批评性思维到赏识性思维,由主导性思维到促进性思维,从而真正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
关键词
校长思维方式
管理思维
系统思维
赏识性思维
促进性思维
-
分类号
G627.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校长思维方式谈(一):系统的观念
- 3
-
-
作者
夏青峰
-
机构
北京中学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9-59,共1页
-
文摘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系统观念的本质是整体思考,也就是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理解和处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那么,中小学校长如何自觉地建立并运用系统观念来促进学校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加强和提升。
-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
整体思考
哲学思维
校长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
整体性
基础性
观念
-
分类号
G637.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改善思维方式:校长专业成长的核心所在
- 4
-
-
作者
胡瑞士
-
机构
北京密云县第一小学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7,共3页
-
文摘
校长专业成长的核心是改善思维方式。以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实践为案例,反思校长原有思维方式的不足,建立"问题是什么—问题到底是什么—到底为什么—应该怎么办—对解决办法的检验和评价"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
-
关键词
校长专业成长:校长思维方式
研究能力
行动研究
问题解决
问题链
-
分类号
G451.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优化理性思维:校长的一项“基本功”
- 5
-
-
作者
谭静
-
机构
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4,共2页
-
基金
北京市教委委托"学校教学管理文化建设与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
-
文摘
优化理性思维是校长的一项"基本功"。回到原点看问题,使思考更为深透;关注整个系统的动态,强化对变化成因的研究;观照问题的复杂性,保持开放性思维;以信念为引导,追求健康的理性精神。
-
关键词
校长思维方式
理性思维
系统思维
开放性思维
组合课时制
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
-
分类号
G639.2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正面思维:让乡村校长能“做成事”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曾佑惠
-
机构
重庆市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5-37,共3页
-
文摘
实践观察发现,优秀乡村校长大都具备问题解决思维、愿景思维、利他思维、合伙思维等积极理性的正面思维方式,拥有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仰、相信每个人都有进取之心等,是影响其形成正面思维方式的重要内在因素。从正面思维引领到推动实践变革,需要有效的工作策略作为支撑,为此需要校长身先士卒,让人人有动力;尊重差异,让人人有方向;整合资源,让人人有平台;陪伴成长,让人人有担当。
-
关键词
农村校长领导力
校长思维方式
正面思维
问题解决思维
愿景思维
利他思维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行走在理实之间:我所感悟的相异与相生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芦咏莉
-
机构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3,共4页
-
文摘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之间的差异与距离。思维方式的差异是理实差异的起点,理论研究者倾向于在澄清工作的目标与方向以及价值与动力后再谈"怎么干";实践工作者倾向于直接指向具体问题的解决和具体的行动尝试,在干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目标的澄清。在行为模式上,理论研究者以科学性为导向,是基于理性分析的行动;实践工作者以实效性为导向,是基于直觉思维的行动。化解理实差距需要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相互走近,在紧密合作、角色融合中实现共生。
-
关键词
理实相生
理实差异
校长思维方式
行为模式
角色融合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