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叠影响域理论视角下家校社合作应对校园欺凌的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范鹏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5年第3期60-63,共4页
当前,校园欺凌问题频发,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交叠影响域理论倡导家校社合作共同对青少年施加教育影响,以提升教育实效。该理论对家校社合作应对欺凌有着重要启示,有助于整合资源优势,为青少年提供多维度支持。基于此... 当前,校园欺凌问题频发,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交叠影响域理论倡导家校社合作共同对青少年施加教育影响,以提升教育实效。该理论对家校社合作应对欺凌有着重要启示,有助于整合资源优势,为青少年提供多维度支持。基于此,分析了家校社三方在校园欺凌防治中的角色与相互关系,提出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共同开展教育活动、建立联合监督机制和提供联合心理支持等应对策略,以提高校园欺凌防治效果,为学生创设健康的成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叠影响域理论 校社合作 欺凌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是家校社合作的主导者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云晓 《教育家》 2020年第28期1-1,共1页
2018年10月,在扬州出席一个家校社合作联盟成立仪式,有记者问我:"为什么一定要家校社合作?"我从一句西方谚语"教育好一个儿童需要一个村庄的力量"说起,"村庄"是儿童成长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生态圈,其实地球... 2018年10月,在扬州出席一个家校社合作联盟成立仪式,有记者问我:"为什么一定要家校社合作?"我从一句西方谚语"教育好一个儿童需要一个村庄的力量"说起,"村庄"是儿童成长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生态圈,其实地球也是一个"村庄"。显然,仅靠家庭是不够的,仅靠家校合作也是不够的,必须有更为丰富而强大的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 儿童成长 生态圈 校社合作 主导者 成立仪式 会力量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社合作:促进学校治理结构完善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彦荣 《教育家》 2020年第12期26-27,共2页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走向"管办评"分离,学校治理从政府大包大揽为主走向学校自主管理为主。学校一方面拥有了更多自主办学的权利,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自主可支配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的困难。团结各方,有效扩大学校教育资源,为学校...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走向"管办评"分离,学校治理从政府大包大揽为主走向学校自主管理为主。学校一方面拥有了更多自主办学的权利,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自主可支配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的困难。团结各方,有效扩大学校教育资源,为学校发展谋求新的机遇,带领学校登上新台阶,上海浦东新区致力于家校社合作的治理组织建设,努力促进学校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家校社合作共治的主体关系建设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共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社合作 治理 治理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家校社合作的交叠影响域理论及启示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志欣 张建波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以学习化社会为背景,以终身教育为基础,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教育已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工作。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全美家校合作联盟研究中心主任乔伊斯·L·爱普斯坦提出了交叠影响域理论,提倡在学校、... 以学习化社会为背景,以终身教育为基础,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教育已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工作。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全美家校合作联盟研究中心主任乔伊斯·L·爱普斯坦提出了交叠影响域理论,提倡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建立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新型伙伴关系,并建立了实践框架,开发了合作项目,取得了实效。该理论对我国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共育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叠影响域 校社合作 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社合作”校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5
作者 沈菊芹 《江苏教育》 2023年第41期56-58,共3页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从绘制“家校社合作”校外课程图谱、遴选课程基地、建立校外“朋友圈”等方面整体架构课程体系,注重打造全流程课程模式,利用基地资源量身定制课程,增强情境化体验实践,充分融合校内课程,推进“家校...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从绘制“家校社合作”校外课程图谱、遴选课程基地、建立校外“朋友圈”等方面整体架构课程体系,注重打造全流程课程模式,利用基地资源量身定制课程,增强情境化体验实践,充分融合校内课程,推进“家校社合作”校外课程系统化、序列化、常态化实施,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社合作 课程基地 外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社合作 共建防爆防火墙
6
作者 谷珵 米娜 《教育家》 2022年第50期18-20,共3页
建防爆防火墙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一批有组织地“入侵”在线课堂,恶意扰乱教学秩序的“爆破者”。在部分人看来,网课遭入侵,将捣乱者赶出去足矣,没必要小题大做,而在网络上发布截图的“网课爆破”参与者也以为自己的行为只是“图乐子”,... 建防爆防火墙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一批有组织地“入侵”在线课堂,恶意扰乱教学秩序的“爆破者”。在部分人看来,网课遭入侵,将捣乱者赶出去足矣,没必要小题大做,而在网络上发布截图的“网课爆破”参与者也以为自己的行为只是“图乐子”,或是因无聊做出的恶作剧。实际上,这种新型网络暴力事件已经严重扰乱课堂秩序,也给经历过“网课爆破”的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实质性伤害。如何应对频繁现身的“网课爆破”,还孩子一个清朗的教育环境?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的折射,多方合力,各自履行职责,才可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健康成长。本期论坛,我们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希望能为家校社合作共建防爆防火墙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图 教学秩序 小题大做 在线课堂 校社合作 恶作剧 网课 共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社合作中社区“缺场”的根源分析
7
作者 戚务念 《教育家》 2023年第18期7-8,共2页
家校社合作是“学校、家庭和社区伙伴关系”这一问题域的简称。然而,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之间并不必然形成伙伴关系。在我国,与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频率、质量相比,社区参与不足的现象的确普遍存在,尤其表现在机构(组织)层面的家校社... 家校社合作是“学校、家庭和社区伙伴关系”这一问题域的简称。然而,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之间并不必然形成伙伴关系。在我国,与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频率、质量相比,社区参与不足的现象的确普遍存在,尤其表现在机构(组织)层面的家校社合作行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源分析 伙伴关系 问题域 校社合作 互动频率 家庭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社合作”模式下的老旧住区微更新教学实践探索——以南京市虎踞北路两个住区为例
8
作者 徐菊芬 李微微 +1 位作者 李萧然 李雅婕 《城市建筑》 2022年第8期1-5,22,共6页
在存量规划背景下,老旧住区微更新成为基层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与南京市北京西路社区通过“校社合作”的方式,结合居住区规划课程,带领学生开展老旧住区微更新设计的课程实践,通过多种社会空间调研方式,深度探究居民需... 在存量规划背景下,老旧住区微更新成为基层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与南京市北京西路社区通过“校社合作”的方式,结合居住区规划课程,带领学生开展老旧住区微更新设计的课程实践,通过多种社会空间调研方式,深度探究居民需求,重点聚焦住区交通组织、公共活动空间优化、社区空间共享等内容,提出了规划设计方案,为社区微更新工作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社合作 微更新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叠影响域理论视角下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校社区共育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吴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15期67-70,共4页
中学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过渡性、闭锁性和动荡性等特点,更容易引发心理和行为问题,靠学校单打独斗很难应对,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家庭、学校和社区需要通力合作。从交叠影响域理论出发,提出家校社各司其职、加强交... 中学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过渡性、闭锁性和动荡性等特点,更容易引发心理和行为问题,靠学校单打独斗很难应对,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家庭、学校和社区需要通力合作。从交叠影响域理论出发,提出家校社各司其职、加强交流、引领家长提升、促进家长主动参与,以及整合资源提升合作水平等家校社区共育策略,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叠影响域理论 校社合作 共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策略探微
10
作者 颜柳清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4期137-140,共4页
“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还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创造了发展的契机。同时,“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呈现出新的特点,但由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牵涉三方教育力量,其协同工作本身存在着复杂性,使得家校社协... “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还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创造了发展的契机。同时,“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呈现出新的特点,但由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牵涉三方教育力量,其协同工作本身存在着复杂性,使得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多方面问题,如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三方育人目标差异明显难以达成教育共识、沟通机制有待完善以及分工不明确等。唯有积极引入社会教育力量、统一三方育人共识、完善协同育人沟通机制、健全协同育人合作机制,才能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目标的实现,促进家、校、社三方教育力量的有机融合,全面呵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背景 校社合作 协同育人 身心健康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项目实施助推家校社协同育人——以“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建设”项目为例
11
作者 宋卫群 郑艳 《教育视界》 2022年第31期43-45,共3页
农村家庭、学校、社区在理念认知、自身定位、价值体认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影响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推进。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依托“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建设”项目,解决上述问题:以项目为枢纽,打开协同育人的认知界面;以项目为轴... 农村家庭、学校、社区在理念认知、自身定位、价值体认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影响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推进。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依托“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建设”项目,解决上述问题:以项目为枢纽,打开协同育人的认知界面;以项目为轴心,探索协同育人的操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校社合作 项目推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学校-社区”协同支援孤独症学生模型的建构
12
作者 王异妃 卢成皆 《现代特殊教育》 2021年第24期36-41,共6页
融合教育背景下家庭、学校和社区三方如何支援孤独症学生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研究者通过访谈孤独症学生的父母、教师,以及社区一线工作者,并通过扎根理论对访谈文本进行三级编码,建构出包括20个概念、7个子类别以及3个核心的“家庭-学... 融合教育背景下家庭、学校和社区三方如何支援孤独症学生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研究者通过访谈孤独症学生的父母、教师,以及社区一线工作者,并通过扎根理论对访谈文本进行三级编码,建构出包括20个概念、7个子类别以及3个核心的“家庭-学校-社区”协同支援孤独症学生模型。该模型详细呈现了不同群体及其他成员之间互相合作支援孤独症学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教育 孤独症 扎根理论 校社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社协同促进家庭教育水平有效提升——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
13
作者 尹弘敏 《江苏教育》 2022年第66期13-15,共3页
为实现美好教育目标,江苏省昆山市积极探索区域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模式,结合区域教育与社会实际,在问题分析、组织架构、师资培养、品牌建设等方面深耕,旨在构建全域“共育、共建、共享、共生”的教育生态,促进区域家庭教育、社会教... 为实现美好教育目标,江苏省昆山市积极探索区域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模式,结合区域教育与社会实际,在问题分析、组织架构、师资培养、品牌建设等方面深耕,旨在构建全域“共育、共建、共享、共生”的教育生态,促进区域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社合作 协同育人 家庭教育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建家校社信任桥梁,为教师和家长“松绑”——学校治理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14
作者 于杏林 陈亚清 +5 位作者 谢清田 刘国雄 张春 钟广春 张莉 张宝柱 《教育家》 2023年第14期73-76,共4页
近年来,家长越来越拼,教师越来越累,教育之路上的争议声也不时出现。究其原因,是家校社合作产生罅隙,教师的职业道德受质疑,家长的教育能力很少有效发挥,教育主体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学生的成长不是某一个教育主体可以独自完成的,... 近年来,家长越来越拼,教师越来越累,教育之路上的争议声也不时出现。究其原因,是家校社合作产生罅隙,教师的职业道德受质疑,家长的教育能力很少有效发挥,教育主体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学生的成长不是某一个教育主体可以独自完成的,家校社联动才能建构完整的成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联动 教师的职业道德 学生的成长 校社合作 圆桌论坛 教育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班主任负担过重的表现与减负策略
15
作者 杨胜华 《教育视界》 2024年第25期40-43,共4页
当前,减轻班主任过重的负担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班主任的负担过重,严重影响着教育的生态和质量,需要认真分析其原因,并积极探究减轻班主任过重负担的策略,创造班主任专注班集体建设和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具体的减负策略有:优... 当前,减轻班主任过重的负担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班主任的负担过重,严重影响着教育的生态和质量,需要认真分析其原因,并积极探究减轻班主任过重负担的策略,创造班主任专注班集体建设和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具体的减负策略有:优化管理机制,减轻班主任事务负担;清晰责任界限,减轻班主任风险负担;落实全员育人,减轻班主任育人负担;聚焦课程与教学改革,减轻班主任业务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班主任 负担过重 管理机制 责任边界 校社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探索
16
作者 张东胜 吕少伟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第10期41-42,共2页
本文为解决“三农”人才培养而专门探讨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首先比较分析了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三种“三农”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是经营管理理念学习和其能力训练为主。进而提出校社合作下的农业创业培育... 本文为解决“三农”人才培养而专门探讨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首先比较分析了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三种“三农”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是经营管理理念学习和其能力训练为主。进而提出校社合作下的农业创业培育模式是当前比较理想的培育模式。最后对宝鸡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回顾总结,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 农业创业 校社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交叠影响域理论推进隐性课程的正向育人功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薇 《四川教育》 2023年第26期6-7,13,共3页
本文从“交叠影响域”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交叠影响域理论视角下的隐性课程,指出了当前隐性课程育人功能存在的缺陷,并为隐性课程在引导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发挥其正向育人功能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隐性课程 校社合作 交叠影响域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四尊三维”综合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18
作者 王怀玉 《江苏教育》 2021年第67期49-51,53,共4页
小学“四尊三维”综合融通育人模式以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以班级建设为圆心,以尊重为教育起点,以养成为重点,从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万物、尊重规则四个层面,按照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确立学生素养发展梯级目标;以“四尊”班... 小学“四尊三维”综合融通育人模式以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以班级建设为圆心,以尊重为教育起点,以养成为重点,从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万物、尊重规则四个层面,按照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确立学生素养发展梯级目标;以“四尊”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家校协同为切入点,完善家、校、社协同长效机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融通 尊重 校社合作 学生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