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单室平衡容器测量锅炉汽包水位的校正计算和误差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平 陶霆 +2 位作者 吴文德 刘训策 檀文元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12,共6页
随着单室平衡容器在工业过程微机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用该平衡容器进行锅炉水位测量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重点研究密度校正和含汽率的校正计算,使锅炉水位测量更为准确,还举例分析了无校正计算时可能造成的水位测量误差。
关键词 汽包水位 平衡容器 校正计算 锅炉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对STM图像的影响及计算机校正 被引量:1
2
作者 江月山 王晓光 +5 位作者 杨乃恒 高聚宁 刘宁 杨海强 时东霞 庞世瑾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4-268,共5页
在很多情况下,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图像的几何形貌方面的误差主要是由压电陶瓷的漂移、X扫描器和Y扫描器的压电系数的不一致性和压电陶瓷扫描时的非正交性引起的。本文建立了一种物理数学模型来校正这些误差,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即... 在很多情况下,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图像的几何形貌方面的误差主要是由压电陶瓷的漂移、X扫描器和Y扫描器的压电系数的不一致性和压电陶瓷扫描时的非正交性引起的。本文建立了一种物理数学模型来校正这些误差,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即使在漂移的状态下,也可以利用已知结构的表面对STM仪器进行校准(例如,高定向石墨表面)。用校准以后的STM仪器,可以获得样品表面的真实图像,并使对样品进行原子级的测量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图像 压电陶瓷 计算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畸变的衍射机理及其计算与校正研究
3
作者 常山 吴波 +2 位作者 毛杰健 邵辉良 杨志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从基于点源圆孔衍射的成像原理出发得到了仅有畸变像点的光场分布的计算式,分析探讨了畸变的衍射机理及其计算与特征以及校正方法,模拟实验表明了这一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有助于光学设计中对畸变进行像差平衡与校正和光学加工中对畸变... 从基于点源圆孔衍射的成像原理出发得到了仅有畸变像点的光场分布的计算式,分析探讨了畸变的衍射机理及其计算与特征以及校正方法,模拟实验表明了这一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有助于光学设计中对畸变进行像差平衡与校正和光学加工中对畸变的检测与修正以及数码成像系统中对畸变做电子校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 衍射机理 波像差 像点 计算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阻测温的计算机校正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陆金铭 《实用测试技术》 1999年第4期11-12,13,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PC610工控机的铂热电阻自动测温校正系统,根据被测温度的解析解,将温度信号的A/D转换值直接代入求得被测温度。从而克服铂热电阻的非线性,该系统具有现场校正的功能,可消除电源电压,放大电路及引线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PC610工控机的铂热电阻自动测温校正系统,根据被测温度的解析解,将温度信号的A/D转换值直接代入求得被测温度。从而克服铂热电阻的非线性,该系统具有现场校正的功能,可消除电源电压,放大电路及引线电阻等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可以扩大测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控机 热电阻 温度测量 测温 计算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正矩阵计算pH滴定法同时测定极弱酸碱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化雨 王成江 王铭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4,共2页
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不经分离同时测定混合干扰组分的研究工作愈来愈受到广大分析工作者的重视,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自1982年Brown等人提出校正矩阵计算方法以来,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本文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将校正矩阵计... 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不经分离同时测定混合干扰组分的研究工作愈来愈受到广大分析工作者的重视,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自1982年Brown等人提出校正矩阵计算方法以来,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本文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将校正矩阵计算法应用于酸碱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滴定 校正矩阵计算 根弱酸 极弱碱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化石碳同位素与长链正构烷烃单体分子碳同位素对比研究
6
作者 伊海生 伊帆 +2 位作者 田康志 石宇翔 徐学敏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43-1757,共15页
【目的】现代陆地植物叶片碳同位素值(δ^(13)C_(现代植物))的变化受大气CO_(2)浓度和大气CO_(2)同位素(δ^(13)CCO_(2))以及陆表气温、降水量的控制,δ^(13)C_(现代植物)与这些参数之间已经建立了数学函数关系式,这为应用古植物叶片碳... 【目的】现代陆地植物叶片碳同位素值(δ^(13)C_(现代植物))的变化受大气CO_(2)浓度和大气CO_(2)同位素(δ^(13)CCO_(2))以及陆表气温、降水量的控制,δ^(13)C_(现代植物)与这些参数之间已经建立了数学函数关系式,这为应用古植物叶片碳同位素(δ^(13)C_(古植物))定量重建古气候参数提供了可能。然而,δ^(13)C_(古植物)分析资料稀少,且古植物化石在地层中间断分散出现,难以建立连续的δ^(13)C_(古植物)随剖面深度或时间的曲线,同时成岩埋藏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还可能对古植物叶片的碳同位素值产生干扰。来源于陆生木本和草本植物叶片的长链高碳数正构烷烃单体分子碳同位素(δ^(13)C_(正构烷烃))记录了陆地δ^(13)C_(古植物)变化过程,但两者之间缺乏系统的对比研究。【方法】系统采集了柴达木盆地侏罗纪、古近纪植物化石叶片和茎秆样品14件,同步测量了古植物化石和化石围岩的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结果】古植物化石围岩样品的长链正构烷烃单体分子nC_(27)、nC_(29)、nC_(31)碳同位素平均值(δ^(13)Cn_(C27-nC29-nC31))比14件植物化石叶片同位素偏负约为-5.0‰,侏罗系大煤沟组与煤层互层产出的沼泽相黑色泥岩δ^(13)Cn_(C27-nC29-nC31)较全岩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_(TOC)偏负-5.3‰,古近纪下干柴沟组与盐湖相蒸发岩共生的黑色泥岩δ^(13)Cn_(C27-nC29-nC31)较干酪根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_(干酪根)偏负-5.1‰。【结论】鉴于全岩有机质中存在一定量的腐泥质组分,而干酪根组分中镜质体、惰质体和壳质组碳同位素存在差异,提出地质历史时期古植物叶片的碳同位素可按下式简化计算获得,即δ^(13)C_(古植物)=δ^(13)Cn_(C27-nC29-nC3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古植物 叶片化石 长链正构烷烃 碳同位素差值 校正计算 侏罗纪 古近纪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中心-校正内点法的最优潮流 被引量:23
7
作者 乐秀璠 覃振成 +1 位作者 杨博 王华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7-52,共6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中心-校正内点法,该方法采用超立体空间映射技术,通过合理配置一些关键映射参数改善映射空间的数值结构,使算法在每次迭代时能获得较大的迭代步长和较好的中心方向,从而加快算法的收敛。通过IEEE14、30、57、118节点...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中心-校正内点法,该方法采用超立体空间映射技术,通过合理配置一些关键映射参数改善映射空间的数值结构,使算法在每次迭代时能获得较大的迭代步长和较好的中心方向,从而加快算法的收敛。通过IEEE14、30、57、118节点4个测试系统的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收敛快,其迭代次数与每次迭代进行4次中心-校正计算的多中心-校正内点法基本相当,而且鲁棒性好,未出现数值稳定问题。文章还对算法收敛判据的设置和初值的选取作了较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点法 多中心 最优潮流 映射技术 立体空间 数值结构 映射空间 映射参数 合理配置 测试系统 算法收敛 校正计算 迭代次数 稳定问题 收敛判据 计算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计算机解释小折射资料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群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25-128,174,共5页
关键词 初至折射 校正计算 计算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衍射理论的高斯像面球差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常山 桑志文 庄玲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5-407,412,共4页
为了利用波动光学的衍射理论分析处理球差,采用先计算像点的光强分布再进一步分析处理球差的方法,对球差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从基于点源圆孔衍射的成像原理出发,经过适当推导得到高斯像面上仅有球差像点的光强分布的解析计算式,分析... 为了利用波动光学的衍射理论分析处理球差,采用先计算像点的光强分布再进一步分析处理球差的方法,对球差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从基于点源圆孔衍射的成像原理出发,经过适当推导得到高斯像面上仅有球差像点的光强分布的解析计算式,分析探讨了高斯像面上球差的衍射机理及其计算与校正。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更为精细地分析处理球差,有助于在光学设计中对球差进行像差平衡与校正、光学加工中对球差的检测与修正以及数码成像时对球差做电子校正等,有利于促进激光技术和微光学以及微光机电系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球差 衍射机理 像点 计算校正 像差精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正矩阵同时2单点沉淀滴定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大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12-116,共5页
本文将校正矩阵计算法应用于单点沉淀滴定法中,同时测定了卤素及硫氰酸盐混合物各组分含量讨论了方法原理、指定电位的确定及常数矩阵的建立对28个二元、三元及四元混合样进行分析。
关键词 校正矩阵计算 沉淀滴定法 卤素 硫氰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紧急状态的快速校正算法
11
作者 郭家骥 郑玲 《华北电力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1-38,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线性规划和灵敏度分析法求解校正电力系统紧急状态算法,利用线性规划的最终单纯形表,推导了灵敏度公式,从而大大减少了校正计算中线性规划的迭代次数,提高了计算速度。本算法对IEEE30节点实验系统进行了计算,实验表...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线性规划和灵敏度分析法求解校正电力系统紧急状态算法,利用线性规划的最终单纯形表,推导了灵敏度公式,从而大大减少了校正计算中线性规划的迭代次数,提高了计算速度。本算法对IEEE30节点实验系统进行了计算,实验表明本算法快速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紧急状态 校正计算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流变套管末屏电压采集器铁磁谐振机理分析及抑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常勇 沈志刚 张鹏 《电力工程技术》 2018年第5期81-85,共5页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的阀侧套管安装有电容型末屏分压装置,用于传变阀侧交流电压。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在线投入阀组时,由于在运直流系统的激励,投入阀组换流变阀侧套管末屏电压采集器会发生铁磁谐振现象,可能引发充电状态下的换流变压器...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的阀侧套管安装有电容型末屏分压装置,用于传变阀侧交流电压。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在线投入阀组时,由于在运直流系统的激励,投入阀组换流变阀侧套管末屏电压采集器会发生铁磁谐振现象,可能引发充电状态下的换流变压器保护误动作。文中基于实际运行故障录波进行了谐波分析,得出谐振发生的特征频率;通过分析末屏分压器及电压变送器电气原理搭建了暂态仿真模型,利用PSCAD/EMTDC建模重现了铁磁谐振发生的工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分压器避免谐振发生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换流变压器 绕组分压器 铁磁谐振 试验及校正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CCURATE MODEL FOR CALCULATING CORRECTION OF PATH FLEXURE OF SATELLITE SIGNALS
13
作者 Li Yanxing ,Hu Xinkang,Shuai Ping and Zhang Zhongfu (First Crust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Center, CEA, Tianjin 300180, China)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B12期14-18,29,共6页
The propagation path of satellite signals in the atmosphere is a curve thu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calculate its flexure correction accurately, a strict calculating expressions has so far not been derived. In this st... The propagation path of satellite signals in the atmosphere is a curve thu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calculate its flexure correction accurately, a strict calculating expressions has so far not been derived. In this study, the flexure correction of the refraction curv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nd their strict calculating expressions are derived. By use of the standard atmospheric model, the accurate flexure correction of the refraction curve is calculated for different zenith distance Z . On this basis, a calculation model is structured. This model is very simple in structure, convenient in use and high in accuracy. When Z is smaller than 85°,the accuracy of the correction exceeds 0.06 mm. The flexure correction is basically proportional to tan 2 Z and in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e of Z . When Z >50°,the correction is smaller than 0.5 mm and can be neglected. When Z >50°, the correction must be made. When Z is 85° , 88° and 89° , the corrections are 198 mm, 8.911 m and 28.497 km, respectively.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s that the correction estimate by Hopfield is correct when Z ≤80 °, but too small when Z =89°. The expression in this paper is applicable to any satell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模型 卫星信号弯曲路径 校正计算 卫星信号传播的几何关系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