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气压条件下球-板间隙放电特性及放电电压校正方法
1
作者 涂弘仙 方雅琪 +3 位作者 李恩文 杨炳森 方俊康 张晓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80-3588,共9页
随着我国对中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力度的增大,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经成为高海拔地区电能输送的主要途径。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阀厅中存在大量球-板间隙,其空气间隙绝缘强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为保障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 随着我国对中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力度的增大,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经成为高海拔地区电能输送的主要途径。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阀厅中存在大量球-板间隙,其空气间隙绝缘强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为保障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的绝缘安全,分别在武汉(海拔20 m)和昆明(海拔2100 m)地区对直径0.3~1.1 m球电极在1~3 m间隙下开展了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试验,分析了气压、球电极尺寸、间隙距离对球-板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讨论了现有放电电压校正方法对高海拔地区球-板间隙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标准中基于g参数的放电电压校正方法对于球-板间隙在低气压条件下的放电电压修正存在较大误差。最后基于放电物理过程和试验数据提出了改进的放电电压校正方法,可为合理确定低气压下球-板空气间隙取值、保障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板间隙 高海拔 操作冲击 放电特性 电压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污秽、覆冰环境下超高压线路绝缘子交直流放电特性及闪络电压校正研究 被引量:160
2
作者 孙才新 舒立春 +2 位作者 蒋兴良 司马文霞 顾乐观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5-120,共6页
根据在人工气候室内对交流160 kN级染污瓷质、玻璃及35 kV合成绝缘子以及一种形式的直流绝缘子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得出了绝缘子在高海拔、污秽及覆冰条件下不同绝缘子的闪络特性,并分别分析了无覆冰时不同气压、污秽对绝缘子交、直流... 根据在人工气候室内对交流160 kN级染污瓷质、玻璃及35 kV合成绝缘子以及一种形式的直流绝缘子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得出了绝缘子在高海拔、污秽及覆冰条件下不同绝缘子的闪络特性,并分别分析了无覆冰时不同气压、污秽对绝缘子交、直流闪络电压的影响和高海拔污秽地区绝缘子覆冰量的变化对交直流闪络电压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海拔高度、污秽程度及覆冰量条件下试验中的各种绝缘子的交、直流闪络电压的初步校正公式及相应的特征指数。本文试验研究结果认为:绝缘子闪络电压随海拔升高、污秽加重和覆冰增加而呈幂函数或指数函数降低,而表征其下降速度的特征指数则与绝缘子型式、电压类别、污秽程度及覆冰量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秽 覆冰 超高压线路 绝缘子 闪络 电压校正 交直流放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控制区的主导节点电压校正方法 被引量:31
3
作者 丁晓群 黄伟 +4 位作者 章文俊 邓勇 丁颖 方朝雄 李可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44-48,共5页
随着电力网络的不断扩大,监控节点电压越限的情况日益增多,传统的根据运行人员的经验来校正电压的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为此,笔者利用图论的基本理论,借鉴国外电力系统电压三级控制模型的运行经验,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控制区的主导节点... 随着电力网络的不断扩大,监控节点电压越限的情况日益增多,传统的根据运行人员的经验来校正电压的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为此,笔者利用图论的基本理论,借鉴国外电力系统电压三级控制模型的运行经验,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控制区的主导节点电压校正方法。首先利用各个电压控制区之间无功电压的弱耦合性,采用多阈值分解的分区算法,实现区域间的解耦,然后根据各个子网络的主导节点的电压进行区域内电压校正,从而将对整个网络的电压校正问题转化为各区域内部的电压校正问题,减少了无功调节设备的动作次数,提高了校正成功率,缩短了计算时间,并在实际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网 电压控制区 电压校正方法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4000m以上短间隙交流放电特性及电压校正 被引量:48
4
作者 孙才新 蒋兴良 +3 位作者 司马文霞 舒立春 田志军 汪吉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该文根据在多功能人工气候室内完成的气压对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影响的大是试验研究结果,系统地分析了气压对100-310mm短空气间隙交流电特性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短间隙 交流放电特性 电压校正 输电线路 绝缘子 海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4000m以上地区4种合成绝缘子覆冰交流闪络特性及电压校正 被引量:30
5
作者 舒立春 蒋兴良 +2 位作者 田玉春 司马文霞 孙才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1,共5页
根据在多功能人工气候室内模拟气压、污秽和覆冰条件对4种型式的合成绝缘子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该文分析了覆冰量、污秽程度、海拔高度(或气压)及最短放电路径长度对合成绝缘子在融冰期的最低交流闪络电压和覆冰期的闪络电压的影响,分... 根据在多功能人工气候室内模拟气压、污秽和覆冰条件对4种型式的合成绝缘子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该文分析了覆冰量、污秽程度、海拔高度(或气压)及最短放电路径长度对合成绝缘子在融冰期的最低交流闪络电压和覆冰期的闪络电压的影响,分析了闪络电压的气压影响特征指数和覆冰量影响特征指数的影响因素,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了不同条件下气压影响特征指数和覆冰量影响特征指数,并提出了4种合成绝缘子在海拔4000m以上地区气压、污秽和覆冰单独及综合作用下最低交流闪络电压的校正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绝缘子 覆冰 交流闪络特性 输电线路 绝缘特性 电压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气压棒—板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及电压校正 被引量:12
6
作者 蒋兴良 于亮 +2 位作者 苑吉河 胡建林 王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0-74,共5页
为了研究高海拔地区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特性,在大型人工气候室内对0.25~2m的棒-板间隙的操作冲击50%放电电压与气压p、间隙距离d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操作冲击50%放电电压U50随着气压p的下降呈幂指数关系下降,间隙长... 为了研究高海拔地区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特性,在大型人工气候室内对0.25~2m的棒-板间隙的操作冲击50%放电电压与气压p、间隙距离d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操作冲击50%放电电压U50随着气压p的下降呈幂指数关系下降,间隙长度不同,气压影响指数n不同;通过分析得到了不同间隙长度下的U50气压校正公式;U50与不同间隙距离d之间的关系与电压极性有关:正极性时U50与间隙距离d的线性关系较好,负极性时有明显的饱和性,且U50的气压影响特征指数n与电压极性有关。试验结果显示操作冲击50%放电击穿时间与电压极性和间隙距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冲击 棒-板间隙 低气压 放电特性 电压校正 间隙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控主导节点的电压分区及电压校正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龙启峰 丁晓群 +2 位作者 刘小波 王宽 韩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59-62,共4页
在实际电网中,传统的电压分区往往会使区域中的主导节点电压处于不可控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了基于可控主导节点的电压分区及电压校正方法:在电压分区中,将区域划分和主导节点的可控能力相结合,并在电压分区中采用可控主导节... 在实际电网中,传统的电压分区往往会使区域中的主导节点电压处于不可控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了基于可控主导节点的电压分区及电压校正方法:在电压分区中,将区域划分和主导节点的可控能力相结合,并在电压分区中采用可控主导节点和区域划分间的递归迭代,以行政划分作为迭代初始值,提高了区域划分的计算速度和分区的准确性;在电压校正中,考虑了区域联络线节点的电压变化,并以此作为反馈添加到传统的二级电压控制中。文中的电压分区及电压校正方法在福建电网自动电压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证明了其正确性、可靠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控主导节点 电压分区 电压校正 行政划分 区域联络线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下棒-板间隙直流放电特性及电压校正 被引量:10
8
作者 夏喻 李卫国 陈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15-2120,共6页
为研究高空条件下的棒-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利用低气压放电试验平台对100~600 mm棒-板空气间隙在直流电压下的放电电压U_(50)与气压P、间隙距离d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分析2~30 k Pa气压范围内P与d对U_(50)的影响,得到U_(50)与P、d之间的... 为研究高空条件下的棒-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利用低气压放电试验平台对100~600 mm棒-板空气间隙在直流电压下的放电电压U_(50)与气压P、间隙距离d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分析2~30 k Pa气压范围内P与d对U_(50)的影响,得到U_(50)与P、d之间的关系曲线及12 k Pa下600 mm间隙的放电通道发展过程,并提出2~30 k Pa气压范围内的放电电压校正公式。该研究结果可为高空低气压下飞行器的放电特性研究及更系统地开展低气压下长间隙特性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 低气压 直流电压 棒-板间隙 放电特性 电压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点算法的电压校正控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亚男 张粒子 杨以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1,共4页
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中可能存在某些状态变量的越限。在线运行的无功 /电压控制软件必须首先满足运行安全要求 ,保证电压在其合格范围内 ,并进一步在电压安全的基础上降低有功损耗。通过将越限约束转化为等式约束 ,推导了进行电压越限校... 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中可能存在某些状态变量的越限。在线运行的无功 /电压控制软件必须首先满足运行安全要求 ,保证电压在其合格范围内 ,并进一步在电压安全的基础上降低有功损耗。通过将越限约束转化为等式约束 ,推导了进行电压越限校正的原—对偶内点算法。求解目标函数为控制变量动作次数最少的优化问题得到电压校正控制方案。并针对控制变量的选取、违限约束校正方法问题进行了分析。实际计算表明 ,可以有效地降低问题规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对偶内点法 电压校正控制 无功优化 内点算法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板长空气间隙在低气压下雷电冲击特性及电压校正 被引量:46
10
作者 蒋兴良 于亮 +2 位作者 胡建林 张志劲 孙才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2-156,共5页
文中在人工气候室内对0.5~2.0m的棒-板空气间隙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U50与气压P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了P对雷电冲击U50的影响,得到了U50与间隙距离d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0.5~2.0m棒-板空气间隙的U50与P之间满足幂函数关... 文中在人工气候室内对0.5~2.0m的棒-板空气间隙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U50与气压P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了P对雷电冲击U50的影响,得到了U50与间隙距离d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0.5~2.0m棒-板空气间隙的U50与P之间满足幂函数关系,其幂指数即气压对U50影响的特征指数n与电压极性有关;当d<1.0m时,n与d关系较密切,当d>1.0m时,n与d关系不明显,且U50与d基本呈线性关系.提出了棒-板长空气间隙雷电冲击U50的海拔高度校正方法,并得到海拔每升高1km,正、负极性的U50分别下降8.7%和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间隙 电压校正 冲击特性 板长 压下 雷电冲击 U50 试验研究 放电电压 人工气候 函数关系 研究结果 电压极性 特征指数 线性关系 校正方法 海拔高度 幂指数 负极性 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出电压校正的混合有源滤波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永海 温从溪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43,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出电压校正的混合有源滤波器(APF)控制策略。将APF控制成电压源,在比例控制的基础上,以系统剩余谐波电流作为反馈量,计算得到一个正弦信号作为APF输出电压的校正信号,以比例控制信号和校正信号之和作为APF输出电压的参... 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出电压校正的混合有源滤波器(APF)控制策略。将APF控制成电压源,在比例控制的基础上,以系统剩余谐波电流作为反馈量,计算得到一个正弦信号作为APF输出电压的校正信号,以比例控制信号和校正信号之和作为APF输出电压的参考信号,实现APF输出电压校正,达到减小剩余系统谐波电流的目的。利用滑窗离散傅里叶变换方法检测系统剩余谐波电流的幅值和初相位,并给出了控制策略的参数确定方法和校正信号的计算方法。分别仿真分析了不同控制参数下、有无背景谐波情况下和负载不同变化剧烈程度下的滤波效果,并通过并联5次无源滤波器改善了负载变化剧烈时的动态滤波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参数选择简单有效,对负载谐波变化的响应速度快,谐波滤除率高,在系统含有背景谐波的情况下能够达到较好的滤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滤波器 比例控制 输出电压校正 谐波分析 背景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和湿度对电机定子绕组相间绝缘起晕电压的影响及校正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建林 赵禹来 +3 位作者 刘剑 汪江昆 丁志远 谭恢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7460-7468,共9页
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电晕放电会导致线棒绝缘劣化,引发电机绝缘绝缘故障。高海拔、湿度和温度等大气参数会影响电机绕组的电晕放电特性,开展大气参数对电机定子绕组起晕电压影响的研究对运行于高海拔地区的电机绝缘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电晕放电会导致线棒绝缘劣化,引发电机绝缘绝缘故障。高海拔、湿度和温度等大气参数会影响电机绕组的电晕放电特性,开展大气参数对电机定子绕组起晕电压影响的研究对运行于高海拔地区的电机绝缘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在多功能人工气候室内对18kV等级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相间绝缘进行不同海拔、湿度和温度的电晕起始特性试验,重点分析海拔和绝对湿度对起晕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机定子绕组相间绝缘间隔垫块附近电场较为集中,是电晕放电高发区;定子绕组相间绝缘起晕电压随着海拔的升高(或气压的降低)而降低,综合考虑各大气参数,气压每降低1k Pa,绕组端部起晕电压降低约0.83%;起晕电压随着绝对湿度的增加而降低,总体上的平均递减率约为0.88%/(1g/m3)。该文提出的考虑比湿的起晕电压校正公式包含气压、绝对湿度和温度3个大气参数,可为工程计算电机定子绕组起晕电压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绕组 相间绝缘 电晕 高海拔 湿度 起晕电压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带电作业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及放电电压校正 被引量:9
13
作者 方雅琪 王力农 +2 位作者 李瑞 刘凯 宋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81-2688,共8页
由于高海拔地区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导致高海拔带电作业所需安全距离增加。为保障高海拔地区带电作业的顺利开展,该文以750kV同塔双回直线塔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海拔为2000m、3000m和4300m地区开展了等电位人员—杆塔间... 由于高海拔地区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导致高海拔带电作业所需安全距离增加。为保障高海拔地区带电作业的顺利开展,该文以750kV同塔双回直线塔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海拔为2000m、3000m和4300m地区开展了等电位人员—杆塔间隙以及分裂导线—地电位人员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试验,分析海拔高度和作业人员姿态对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并基于试验数据分析现有IEC标准中推荐的m参数法在高海拔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现有方法不适用于海拔3000m以上地区带电作业间隙的放电电压修正。最后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改进m参数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修正方法,可用于海拔3000~4300m地区带电作业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修正,同时给出了海拔2000~4000m地区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间隙 高海拔 操作冲击 放电电压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气压下棒——板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研究及电压校正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熙 夏喻 陈艳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98,104,共7页
为研究低气压条件下棒-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利用低气压放电试验平台针对100~600 mm棒-板空气间隙在交流电压下的放电电压U50与气压P、间隙距离d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分析了2~60 kPa气压范围内P与d对U50的影响,得到了U50与P,d之间的关系曲... 为研究低气压条件下棒-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利用低气压放电试验平台针对100~600 mm棒-板空气间隙在交流电压下的放电电压U50与气压P、间隙距离d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分析了2~60 kPa气压范围内P与d对U50的影响,得到了U50与P,d之间的关系曲线并提出了2~60 kPa气压范围内的放电电压校正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在2~60 kPa气压范围内不同棒-板间隙的U50-P曲线均存在明显饱和区,随间隙距离减小饱和区向高气压方向移动,根据试验数据所得放电电压校正公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该研究结果可为低气压下棒-板间隙放电特性研究以及更系统的开展低气压下长间隙特性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气压 棒-板间隙 交流电压 放电特性 电压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地磁暴期间超、特高压交流电网主导节点电压设定值校正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辛文凯 刘春明 +1 位作者 王泽忠 李宇妍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84-4290,共7页
当电网遭受地磁暴侵害时,电网中感生的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GIC)会使变压器铁心偏磁饱和,变压器无功损耗增大,引发整个电网的无功不足与电压波动。超、特高压电网由于其特殊的电气特性更容易受到地磁暴的侵害... 当电网遭受地磁暴侵害时,电网中感生的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GIC)会使变压器铁心偏磁饱和,变压器无功损耗增大,引发整个电网的无功不足与电压波动。超、特高压电网由于其特殊的电气特性更容易受到地磁暴的侵害,群发性、突发性的无功扰动易使电网电压跌落至不合格区间。针对这种情况,在确定超、特高压电网主导节点电压设定值时,须考虑地磁暴衍生的无功扰动对系统电压的影响。通过分析地磁暴期间电压波动的机理和模拟电网对强地磁暴的响应,该文提出了强地磁暴期间超、特高压电网主导节点电压设定值和电压控制区域校正方法。该研究适用于强地磁暴期间超、特高压电网电压控制,保证在遭受地磁暴侵害情况下各电压等级电网电压仍可保持在合格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暴 地磁感应电流 主导节点 电压校正 电压控制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动态电压凹陷校正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云 肖先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35,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串并联的动态电压凹陷校正器(DVSC)补偿三相电力系统电压凹陷或隆起新方法,该方法较现有动态电压调节器(DVR)及配电静态补偿器(D-STATCOM)能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提供保护。该方案基于电压升压变换电路,能够通过升压... 提出一种基于串并联的动态电压凹陷校正器(DVSC)补偿三相电力系统电压凹陷或隆起新方法,该方法较现有动态电压调节器(DVR)及配电静态补偿器(D-STATCOM)能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提供保护。该方案基于电压升压变换电路,能够通过升压或降压快速校正电压,其主要特点是具有最小能量储存的单阶功率变换电路。介绍了新型电压控制拓扑、晶闸管旁路开关的交换逻辑。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凹陷 动态电压凹陷校正 晶闸管旁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具有暂升和暂降补偿功能的宽范围动态电压校正器
17
作者 丁鹏岭 曹剑坤 +2 位作者 杨彬彬 刘海春 谢少军 《电源学报》 CSCD 2016年第3期47-55,共9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宽范围动态电压校正变换器,详细地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关键参数设计和控制方案。该动态电压校正器通过对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拓宽电网电压暂降的校正范围并实现对电网电压暂升的校正。通过采用三电平半桥逆变以及合理设计...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宽范围动态电压校正变换器,详细地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关键参数设计和控制方案。该动态电压校正器通过对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拓宽电网电压暂降的校正范围并实现对电网电压暂升的校正。通过采用三电平半桥逆变以及合理设计输出滤波器参数,保证了输出电压波形质量。通过合理的控制参数设计,输出电压具有较好的稳态精度和快速的动态响应。样机实验验证了该动态电压调节器方案的可行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电压校正 宽范围电压补偿 电压暂降 电压暂升 能量回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扰动的多尺度交直流混联电压校正策略
18
作者 葛惠阳 王彬 +3 位作者 孙宏斌 符杨 夏天 王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02-108,122,共8页
目前,中国电网已建成多个交直流混联系统,运行中遇到的扰动带来的电压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传统电压校正控制受限于调控能力及响应速度,无法应对所有扰动。因此,文中提出运用直流系统的调控能力对越限电压进行校正。首先,基于不同动作方... 目前,中国电网已建成多个交直流混联系统,运行中遇到的扰动带来的电压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传统电压校正控制受限于调控能力及响应速度,无法应对所有扰动。因此,文中提出运用直流系统的调控能力对越限电压进行校正。首先,基于不同动作方式及扰动的特性,分多尺度建立交直流系统电压域优化模型,作为电压校正控制的基础。其次,针对不同尺度的电压安全域建立了电压校正控制模型,以最小动作代价为目标,保证系统电压在正常情况下和N-1故障后均能满足安全性要求。最后,以某实际系统为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系统 多尺度 N-1安全性 电压安全域 电压校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磁体失超检测中电压隔离校正电路的设计
19
作者 方心宇 王艺新 +6 位作者 魏斌 屈国庆 逯文佳 吴春艳 李栋 郭立杰 刘诗靖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14期185-187,194,共4页
采用有源功率检测法,设计和制作了超导混合储能磁体能量储存系统的失超检测中的电压隔离校正装置。该装置用于隔离超导线圈的干扰信号,以及消除串联线圈电感分量,是混合磁体失超检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搭建高温超导线圈的实验装置,在高... 采用有源功率检测法,设计和制作了超导混合储能磁体能量储存系统的失超检测中的电压隔离校正装置。该装置用于隔离超导线圈的干扰信号,以及消除串联线圈电感分量,是混合磁体失超检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搭建高温超导线圈的实验装置,在高温超导储能磁体上进行失超检测的实验研究,得出了电压矫正前后的线圈电压波形,验证了本实验装置可行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功率检测法 超导储能 失超检测 电压隔离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压校正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章姝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1年第6期32-34,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模糊集理论来进行无功控制和提高电压安全性的方法。利用模糊集理论把节点电压的越限以及控制设备的控制能力用隶属函数表示 ,先用模糊集的最小运算得到一个较为灵活的解空间 ,然后再用模糊集的最大运算得到优化方案 ,...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模糊集理论来进行无功控制和提高电压安全性的方法。利用模糊集理论把节点电压的越限以及控制设备的控制能力用隶属函数表示 ,先用模糊集的最小运算得到一个较为灵活的解空间 ,然后再用模糊集的最大运算得到优化方案 ,最后根据最优解修正控制变量值 ,直到所有的节点电压值都达到理想的水平为止。通过对一个 5节点系统的计算 ,表明了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压校正策略 模糊控制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