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碱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1
作者 韦美静 胡兰梅 +3 位作者 王丽娜 肖仲久 欧后丁 唐艳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0期41-43,47,共4页
草地贪夜蛾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重大农业害虫。为了筛选防治草地贪夜蛾的药剂,测定了苦参碱不同倍数稀释液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苦参碱100倍和200倍稀释液对草地贪夜蛾致死作用较强,草地贪夜蛾校正死亡率分别在8 h和... 草地贪夜蛾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重大农业害虫。为了筛选防治草地贪夜蛾的药剂,测定了苦参碱不同倍数稀释液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苦参碱100倍和200倍稀释液对草地贪夜蛾致死作用较强,草地贪夜蛾校正死亡率分别在8 h和32 h内达到100%,其致死中时分别为124 min和186 min;400倍和800倍稀释液致死中时约为1 d;1600倍稀释液对草地贪夜蛾致死作用较弱,草地贪夜蛾校正死亡率在观测时间内(3 d)未达到50%。在施药24 h时,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死亡率与苦参碱稀释倍数的关系可用对数函数y=-25.97ln x+222.26来描述。据此计算,半致死浓度为稀释760倍,换算成苦参碱质量浓度为7.83 mg/L。说明高浓度苦参碱可用于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苦参碱 毒力方程 校正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及对烟叶品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阳灿 蒋蜜涵 +3 位作者 闫荣玲 张翼 罗金强 廖阳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0,117,共8页
为探究银杏外种皮(Ginkgo biloba sarcotesta,Gbs)提取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防治效果及对烟草幼苗生长、烟叶品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测定和比较了不同浓度(2、4、8 mg/mL)银杏外种皮醇、水提取物作用下棉铃虫幼虫的... 为探究银杏外种皮(Ginkgo biloba sarcotesta,Gbs)提取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防治效果及对烟草幼苗生长、烟叶品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测定和比较了不同浓度(2、4、8 mg/mL)银杏外种皮醇、水提取物作用下棉铃虫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及其烟苗生长、烟叶品质、土壤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的醇或水提物对棉铃虫幼虫均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8 mg/mL的醇、水提取物持续处理60 h后,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8%、48.9%;醇提物对烟草幼苗株高、鲜重、干重均有一定促进效应,但水提物对烟草幼苗的促生长作用不显著;醇、水提取物均显著提升了烟叶的可溶性糖及总糖含量,但对烟碱含量影响不显著;相同喷施浓度和处理时长时,醇提物对棉铃虫幼虫的杀虫活性,对烟草幼苗生长、烟叶品质的影响较水提物更明显;银杏外种皮的醇、水提取物均未导致土壤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醇与水提物在不影响土壤酶活性条件下,可对棉铃虫幼虫表现出良好防治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烟叶的品质,因此在防治烟草棉铃虫中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外种皮 棉铃虫 校正死亡率 烟叶品质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代培养球孢白僵菌对斜纹夜蛾幼虫毒力和产孢量的影响及菌株复壮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记娟 朱碧锋 +2 位作者 李皓龙 SHAUKAT Ali 吴建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92-100,共9页
【目的】明确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连续继代培养过程中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二龄幼虫毒力、产孢量的影响,并进行菌种复壮研究,为进一步利用球孢白僵菌对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球孢白僵菌SCAUJH1... 【目的】明确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连续继代培养过程中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二龄幼虫毒力、产孢量的影响,并进行菌种复壮研究,为进一步利用球孢白僵菌对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球孢白僵菌SCAUJH19继代培养10代,得到F_(1)~F_(10)代菌株并测定产孢量。采用浸虫法分别用F_(1)~F_(10)代菌株处理斜纹夜蛾二龄幼虫,测定其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建立模型分析球孢白僵菌继代培养代数、毒力与产孢量的关系及毒力退化规律。采用活虫复壮法对F_(4)、F_(6)、F_(8)、F_(10)代菌株进行复壮,比较复壮前后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效果,并测定产孢量。【结果】球孢白僵菌F_(1)~F_(5)代菌株对二龄斜纹夜蛾幼虫毒力无显著差异,处理7 d时校正死亡率为42.44%~45.22%,而F_(6)、F_(8)、F_(10)代菌株对二龄斜纹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降至37.00%、22.94%、12.17%。F_(1)~F_(5)代菌株产孢量为9.65~10.43×10^(8)CFU/mL,F_(6)、F_(8)、F_(10)代菌株产孢量分别降至7.62×10^(8)、5.14×10^(8)、4.69×10^(8)CFU/mL。建立模型发现,菌株继代培养到F_(5)代后,产孢量随培养代数呈现指数下降,且产孢量与毒力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继代培养代数较少的菌株产孢量较高,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致病力较强。通过活虫复壮法对F_(4)、F_(6)、F_(8)、F_(10)代菌株进行复壮后,菌株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50%,且均高于原始菌株的最高致死率,复壮后菌株的产孢量均高于复壮前的产孢量。【结论】球孢白僵菌在继代培养4~5代后,产孢量逐代下降,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也逐代降低,需进行菌种复壮;采用活虫复壮法可将继代后的球孢白僵菌恢复或提高至原有特性;同一菌株的产孢量可作为评价其毒力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斜纹夜蛾二龄幼虫 复壮 毒力 产孢量 校正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市新罗区微红梢斑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4
作者 卢秋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1期64-66,共3页
利用佳多牌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微红梢斑螟成虫,结合野外调查,摸清微红梢斑螟各虫态分布时间与生活习性,确定其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的生活史,同时开展不同药剂对微红梢斑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利用佳多牌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微红梢斑螟成虫,结合野外调查,摸清微红梢斑螟各虫态分布时间与生活习性,确定其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的生活史,同时开展不同药剂对微红梢斑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1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成虫雌雄比为1.06。成虫期诱杀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展,幼虫期防治宜在3月上中旬和5—7月进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与10%吡虫啉乳油1∶1混合液1 000倍液对微红梢斑螟的防治效果最佳,校正死亡率达86.8%,可作为适宜药剂大面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红梢斑螟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 防治效果 校正死亡率 福建龙岩 新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木霉对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霆 王莉 +2 位作者 段玉玺 陈立杰 王雪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6-569,共4页
以无菌水和10μg/mL涕灭威作为两组对照,研究了绿色木霉发酵液原液及不同稀释液对北方根结线虫卵囊、分散卵粒孵化及二龄幼虫活性的影响。在原液、5×、10×、20×及50×稀释液浓度下,对卵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分别是99.... 以无菌水和10μg/mL涕灭威作为两组对照,研究了绿色木霉发酵液原液及不同稀释液对北方根结线虫卵囊、分散卵粒孵化及二龄幼虫活性的影响。在原液、5×、10×、20×及50×稀释液浓度下,对卵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分别是99.45%、89.44%、85.61%、74.32%、61.75%,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极显著,其原液与10μg/mL涕灭威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在原液、5×稀释液浓度下,对分散卵粒孵化的相对抑制率分别是99.04%、96.17%,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极显著,与10μg/mL涕灭威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对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96.39%、88.38%,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极显著,绿色木霉原液与10μg/mL涕灭威两者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北方根结线虫 卵囊 分散卵 二龄幼虫 相对抑制率 校正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热处理对酒曲害虫杀灭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平 罗惠波 +5 位作者 黄丹 邓波 沈才萍 邬捷峰 谢军 杨文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4-68,共5页
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条件,研究咖啡豆象、土耳其扁谷盗两种酒曲害虫在裸露条件下和在酒曲介质存在条件下的致死情况。在45℃、50℃及55℃热处理条件下,裸露条件下咖啡豆象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的时间分别为180 min、20 min... 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条件,研究咖啡豆象、土耳其扁谷盗两种酒曲害虫在裸露条件下和在酒曲介质存在条件下的致死情况。在45℃、50℃及55℃热处理条件下,裸露条件下咖啡豆象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的时间分别为180 min、20 min、9 min;土耳其扁谷盗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的时间分别为750 min、60 min、12 min;酒曲介质存在条件下,咖啡豆象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的时间分别为720 min、400 min、160 min;土耳其扁谷盗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的时间分别为3 960 min、600 min、200 min。同时通过Logistics模型分析发现,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咖啡豆象的半致死时间要短于土耳其扁谷盗的半致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曲害虫 咖啡豆象:土耳其扁谷盗 中温热处理 校正死亡率 半致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胶菊叶和花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杀活性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苏秀荣 谢宁 +1 位作者 张纪龙 王金信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2,共6页
为进一步明确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的杀线虫活性,对银胶菊叶和花的不同溶剂提取物、甲醇提取物的不同萃取物以及甲醇提取物碱水层的不同极性组分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的杀虫活性进行了检测,... 为进一步明确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的杀线虫活性,对银胶菊叶和花的不同溶剂提取物、甲醇提取物的不同萃取物以及甲醇提取物碱水层的不同极性组分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的杀虫活性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提取物、萃取物和萃取组分进行了生物碱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银胶菊叶和花的蒸馏水、甲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的得率分别为24.5%和20.3%、19.6%和10.9%、6.8%和7.7%、2.0%和2.7%,其中,叶和花的蒸馏水和甲醇提取物的杀线虫活性均较强,而石油醚提取物的杀线虫活性最弱。用质量体积分数1.0%和0.5%的叶和花蒸馏水提取物分别处理24和48 h后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00%;用质量体积分数1.0%和0.5%的叶和花甲醇提取物处理48 h,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大于90%。叶和花甲醇提取物的碱水层、三氯甲烷Ⅰ层和Ⅱ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杀线虫活性,其中,用质量体积分数1.0%的花和叶碱水层萃取物以及花的三氯甲烷Ⅰ层萃取物分别处理48 h,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均为100.00%,而三氯甲烷Ⅱ层萃取物的杀线虫活性最弱。银胶菊叶和花甲醇提取物碱水层的11个不同极性组分(A1~A11)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杀线虫活性,其中,用质量体积分数0.2%和0.1%花的A2〔溶剂为V(三氯甲烷)∶V(甲醇)=10∶1〕和A7〔溶剂为V(三氯甲烷)∶V(甲醇)=1∶1〕组分以及叶的A2和A6〔溶剂为V(三氯甲烷)∶V(甲醇)=2∶1〕组分处理48 h后,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00%,显著高于其他组分。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银胶菊叶和花中具有杀线虫活性的提取物、萃取物和萃取组分中均含有生物碱。研究结果说明:银胶菊花的杀线虫活性高于叶片,其毒杀活性不仅与提取部位及溶剂的种类和极性有关,还与提取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胶菊 提取物 南方根结线虫 校正死亡率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Y-61代谢活性物质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文才艺 雷震 +3 位作者 刘霆 刘伟成 裘季燕 刘德文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7-159,共3页
研究了黑曲霉菌株Y-61发酵滤液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囊孵化、分散卵孵化和2龄幼虫的活性及其温室盆栽防治效果。结果表明,Y-61发酵滤液对番茄根结线虫卵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98.47%,对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7.92%,均与10μL/mL的1.8%阿维... 研究了黑曲霉菌株Y-61发酵滤液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囊孵化、分散卵孵化和2龄幼虫的活性及其温室盆栽防治效果。结果表明,Y-61发酵滤液对番茄根结线虫卵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98.47%,对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7.92%,均与10μL/mL的1.8%阿维菌素乳油和10μg/mL的10%噻唑磷颗粒剂无显著差异;对分散卵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67.38%,与10μL/mL1.8%阿维菌素乳油和10μg/mL的10%噻唑磷颗粒剂差异显著,其浓缩10倍的发酵液与药剂对照无显著差异;在番茄盆栽试验中,Y-61发酵原液、浓缩10倍的发酵滤液和10μL/mL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效分别为68.57%、97.14%和95.14%,三者之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南方根结线虫 相对抑制率 校正死亡率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f907真菌代谢物对甘薯茎线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霆 王莉 +2 位作者 段玉玺 陈立杰 王雪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5,共3页
研究了Snf907真菌代谢物原液及不同稀释液对甘薯茎线虫活性及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10,20,50倍稀释液浓度下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87.06%,78.73%,41.21%,24.37%,14.00%,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其不同浓度的代谢物对甘... 研究了Snf907真菌代谢物原液及不同稀释液对甘薯茎线虫活性及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10,20,50倍稀释液浓度下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87.06%,78.73%,41.21%,24.37%,14.00%,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其不同浓度的代谢物对甘薯茎线虫的行为影响不同,随着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对甘薯茎线虫活动频率的抑制也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代谢物 甘薯茎线虫 校正死亡率 运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菖蒲提取物对水稻褐飞虱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梁玉勇 姚英娟 +3 位作者 王梁全 程森弟 杨长举 华红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94-96,共3页
采用微量点滴法和喷雾法测定了水菖蒲提取物及其乳油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微量点滴法测定水菖蒲对褐飞虱3龄若虫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24.30 g/L,毒力回归方程为y=3.64+0.98x。30%的乳油稀释10倍后喷雾,褐飞虱在24、48... 采用微量点滴法和喷雾法测定了水菖蒲提取物及其乳油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微量点滴法测定水菖蒲对褐飞虱3龄若虫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24.30 g/L,毒力回归方程为y=3.64+0.98x。30%的乳油稀释10倍后喷雾,褐飞虱在24、48、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83.53%、87.06%和90.59%,对褐飞虱3龄若虫具有非常好的触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菖蒲 提取物 水稻褐飞虱 生物活性研究 微量点滴法 若虫 毒力回归方程 校正死亡率 半致死浓度 杀虫活性 乳油 喷雾法 触杀活性 测定 稀释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烟色棒束孢对小菜蛾的致病力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建华 罗任华 +1 位作者 秦文婧 黄水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62-64,共3页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玫烟色棒束孢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当孢子浓度较高时(>1×107个孢子/mL),小菜蛾第2天便出现死亡高峰,第3天左右试虫基本全部死亡。此外,孢子浓度和温度越高,...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玫烟色棒束孢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当孢子浓度较高时(>1×107个孢子/mL),小菜蛾第2天便出现死亡高峰,第3天左右试虫基本全部死亡。此外,孢子浓度和温度越高,玫烟色棒束孢的毒力越强,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毒力大于3龄幼虫,这说明玫烟色棒束孢具有防治小菜蛾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烟色棒束孢 小菜蛾 致病力 校正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大豆胞囊线虫根瘤菌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丽娜 段玉玺 +2 位作者 王媛媛 罗在全 陈立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6-279,共4页
对传统筛选生防根瘤菌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建立一种新的生防根瘤菌筛选体系—半根瘤法。利用此法结合根瘤菌回接结瘤鉴定,从全国7个省市土样诱集到的根瘤中,筛选出23株根瘤菌。分别测定其菌悬液、发酵液对大豆胞囊线虫J2的作用。结果表明... 对传统筛选生防根瘤菌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建立一种新的生防根瘤菌筛选体系—半根瘤法。利用此法结合根瘤菌回接结瘤鉴定,从全国7个省市土样诱集到的根瘤中,筛选出23株根瘤菌。分别测定其菌悬液、发酵液对大豆胞囊线虫J2的作用。结果表明:处理48 h后,5株根瘤菌菌悬液及发酵液对大豆胞囊线虫J2具有较高击倒率,分别为Snb21、Snb53、Snb92、Snb166和Snb711;处理72 h后,菌株Snb166和Snb711对大豆胞囊线虫J2具有较高致死活性,其中Snb166发酵液72 h处理J2致死率最高,达到84.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大豆胞囊线虫 发酵液 校正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细菌Snb331对水稻干尖线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胜君 段玉玺 +1 位作者 陈立杰 靳莹莹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78,共3页
研究了生防细菌Snb331发酵液原液及不同稀释液对水稻干尖线虫活性及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原液),2×,4×,6×,8×,10×稀释浓度下,水稻干尖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87.24%,66.75%,57.30%,44.87%,22.75... 研究了生防细菌Snb331发酵液原液及不同稀释液对水稻干尖线虫活性及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原液),2×,4×,6×,8×,10×稀释浓度下,水稻干尖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87.24%,66.75%,57.30%,44.87%,22.75%,18.09%,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其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对水稻干尖线虫的行为影响不同,随着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对水稻干尖线虫活动频率的抑制也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细菌 水稻干尖线虫 发酵液 校正死亡率 运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白僵菌防治靖远松叶蜂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范丽华 谢映平 +1 位作者 原贵生 牛宇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32,共4页
利用病原菌防治害虫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2003年4月从山西省灵丘县下关林区油松林内采集的越冬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formisTsaietLiu幼虫的僵虫尸,经实验室分离、培养和鉴定后得到的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菌... 利用病原菌防治害虫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2003年4月从山西省灵丘县下关林区油松林内采集的越冬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formisTsaietLiu幼虫的僵虫尸,经实验室分离、培养和鉴定后得到的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菌株,用2×108孢子/mL、2×107孢子/mL和2×106孢子/mL3种浓度的孢子液对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XiaoetZhang幼虫分别进行室内和林间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室内感染4龄幼虫校正致死率分别为83.37%、78.82%、62.05%,LT50分别为5.794d、6.237d、7.603d;感染5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8.23%、59.1%、45.79%,LT50分别为7.244d、8.414d、12.274d;林间感染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26%、54.21%、38.23%,LT50分别为16.788d、19.187d、30.2d。结果表明靖远松叶蜂幼虫校正死亡率与白僵菌孢子液浓度呈正相关,与LT50呈负相关,与龄期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白僵菌 校正死亡率 森林可持续发展 2003年4月 应用 LT50 防治害虫 油松毛虫 试验结果 负相关 幼虫 孢子 感染 病原菌 油松林 山西省 Liu 实验室 致死率 正相关 浓度 林间 室内 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真菌发酵液对不同线虫的毒力差异 被引量:5
15
作者 段旭光 段玉玺 +1 位作者 陈立杰 王旭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6-98,共3页
从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3株真菌D53、D54、D84,测定了这3株真菌的发酵液对4种线虫: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南方根结线虫J2(Meloidogyne incognita)、大豆胞囊线虫J2(Hreterodera glycines)、小杆线虫(Caenarhabditiss... 从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3株真菌D53、D54、D84,测定了这3株真菌的发酵液对4种线虫: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南方根结线虫J2(Meloidogyne incognita)、大豆胞囊线虫J2(Hreterodera glycines)、小杆线虫(Caenarhabditissp.)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D53菌株原液对水稻干尖线虫、南方根结线虫毒力作用比较高,校正杀线虫效果分别达到96.62%、96.61%;D54菌株原液对水稻干尖线虫的作用达到96.61%;D84菌株原液对南方根结线虫毒力作用比较高,达到92.81%。这3株菌株发酵液不同浓度对这4种线虫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并且毒力作用有明显的差异;而且不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对同种线虫的毒力有梯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发酵液 毒力 线虫 校正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大豆胞囊线虫芽孢杆菌初步筛选 被引量:4
16
作者 段玉玺 于海峰 +1 位作者 陈立杰 王胜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1-813,818,共4页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Ichinohe)是大豆根部的重要寄生线虫,严重威胁大豆生产,而且防治困难。目前人们试图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害,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芽孢杆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该类微...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Ichinohe)是大豆根部的重要寄生线虫,严重威胁大豆生产,而且防治困难。目前人们试图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害,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芽孢杆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该类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在线虫病害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前途。采用稀释分离法,从东北和华北等地区采集土样分离获得295株芽孢杆菌,通过筛选获得6株对大豆胞囊线虫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分别是B12、B28、B49、B65、B76和B108。其中B12菌株的菌悬液对大豆胞囊线虫有较强的杀死作用,校正死亡率达到74.03%;B65发酵液,处理48 h后校正死亡率达到85.90%;B12、B65、B49对大豆胞囊线虫抑制率分别达89.50%、89.50%、88.00%,均与对照差异显著。这些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的形成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可能成为非常有应用前景的生防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 芽孢杆菌 发酵液 校正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楝果实甲醇提取液对菜青虫、小菜蛾致死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翟兴礼 杨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0-71,共2页
将采摘的苦楝果实烘干、粉碎,以甲醇为溶剂,用超声波粉碎处理提取苦楝果实的提取物,配成不同浓度的苦楝果实提取液,对菜青虫、小菜蛾进行生物活性试验。以校正死亡率为指标来判断苦楝果实提取物对菜粉蝶和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将采摘的苦楝果实烘干、粉碎,以甲醇为溶剂,用超声波粉碎处理提取苦楝果实的提取物,配成不同浓度的苦楝果实提取液,对菜青虫、小菜蛾进行生物活性试验。以校正死亡率为指标来判断苦楝果实提取物对菜粉蝶和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高浓度苦楝果实甲醇提取物对菜粉蝶、小菜蛾具有较强的致死效果,4g/kg的提取物对菜粉蝶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3.4%,对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稍低,为88.4%。但是,0.4g/kg的苦楝果实甲醇提取液对2种试虫的校正死亡率仅为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提取物 菜青虫 小菜蛾 校正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蚜虫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千 杨春清 孙明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88-1489,共2页
[目的]为有效防治蚜虫危害,减轻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科学防治和可持续发展。[方法]用神雨、神麻和百麻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各种蚜虫进行室内杀虫效果试验,并以氧化乐果和喷可杀2种化学农药做杀蚜效果对比。[结果]3种植物源杀虫剂能够... [目的]为有效防治蚜虫危害,减轻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科学防治和可持续发展。[方法]用神雨、神麻和百麻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各种蚜虫进行室内杀虫效果试验,并以氧化乐果和喷可杀2种化学农药做杀蚜效果对比。[结果]3种植物源杀虫剂能够达到与化学农药相当的防治效果。其中,神雨对槐蚜、菊花蚜、桃大粉蚜、禾蚜和麦蚜等蚜虫的杀虫效果尤其显著。[结论]神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植物源杀虫剂 校正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蚧轮枝菌对桃蚜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春来 王爽 +4 位作者 李新民 刘兴龙 夏吉星 杨帆 马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3904-13906,共3页
[目的]筛选对桃蚜侵染致病力强的蜡蚧轮枝菌菌株,为该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波特喷雾塔测定法,测定来源于俄罗斯的6株蜡蚧轮枝菌菌株对桃蚜的侵染致死情况。[结果]高浓度处理(>1×106孢子/ml),多数菌株在第5、... [目的]筛选对桃蚜侵染致病力强的蜡蚧轮枝菌菌株,为该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波特喷雾塔测定法,测定来源于俄罗斯的6株蜡蚧轮枝菌菌株对桃蚜的侵染致死情况。[结果]高浓度处理(>1×106孢子/ml),多数菌株在第5、6天达到死亡高峰;第7天结束观察时,所测定各菌株的最高浓度处理(1×108孢子/ml)若蚜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5%以上。V3、V4菌株在该浓度下致死中时间分别为4.25和4.11 d。[结论]参试菌株对桃蚜均表现出较高的致病性,V3、V4菌株为更优良的备用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桃蚜 波特喷雾塔 校正死亡率 致死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CpTI或CpTI+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的杀虫活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奇勇 李玥仁 +3 位作者 郑宇 胡习斌 张晓俊 李本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5-188,共4页
明恢86是目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优良籼稻恢复系,明恢86CpTI和明恢86CpTI+Bt分别为表达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基因(单基因)和CpTI+Bt蛋白基因(双基因)的明恢86.以明恢86为对照,系统测定了明恢86CpTI和明恢86CpTI+Bt对二化螟的杀虫活... 明恢86是目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优良籼稻恢复系,明恢86CpTI和明恢86CpTI+Bt分别为表达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基因(单基因)和CpTI+Bt蛋白基因(双基因)的明恢86.以明恢86为对照,系统测定了明恢86CpTI和明恢86CpTI+Bt对二化螟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明恢86CpTI和明恢86CpTI+Bt对二化螟都表现出很强的杀虫活性.取食分孽期明恢86CpTI和明恢86CpTI+Bt7d后,二化螟1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高达88.6%和92.1%,对二化螟均表现高抗.该转基因水稻还对存活二化螟幼虫的生长发育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取食明恢86、明恢86CpTI和明恢86CpTI+Bt后存活的二化螟幼虫历期分别为(36±1.9)、(47±2.9)和(46±2.0)d,饲喂该转基因水稻后二化螟的幼虫历期明显延长.此外,二化螟老熟幼虫取食该转基因水稻后,鲜重平均减少了8-11mg,蛹重明显减轻,繁殖能力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活性 二化螟 Bt基因 CPTI 表达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转基因水稻 明恢86 幼虫历期 校正死亡率 蛋白基因 生长发育 老熟幼虫 繁殖能力 恢复系 单基因 取食 存活 籼稻 饲喂 蛹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