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底地震仪数据丢失异常及内部时间校正
1
作者 李子正 丘学林 +3 位作者 张佳政 贺恩远 王强 张浩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63-2873,共11页
TS03航次使用国产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在马里亚纳海沟南段进行了一系列主动源和被动源地震作业,旨在获取跨越海沟的壳幔结构和地震活动性.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发现POBS04台站地震剖面的直达水波到时异常,给接... TS03航次使用国产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在马里亚纳海沟南段进行了一系列主动源和被动源地震作业,旨在获取跨越海沟的壳幔结构和地震活动性.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发现POBS04台站地震剖面的直达水波到时异常,给接下来的计算模拟工作带来困难.为此,本文计算了直达水波理论到时,对比SAC文件中气枪信号到时,以此进行异常数据的检查分析.结果表明,POBS04台站记录过程中发生了部分数据丢失,从而造成其内部时间存在错误,体现在SAC文件中气枪信号到时提前,以及相邻数据文件之间存在数十秒的时间间隔.因此,本文在SAC软件中将整段气枪信号进行延后,使其可以和直达水波理论到时准确对应;之后再进行裁截、分道排列和SEGY格式转换,最终得到了正常的单台地震剖面.这项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数据异常,为后续准确的OBS位置校正和地壳结构计算模拟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也为国产仪器的改进及其异常数据修复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仪(OBS) 数据丢失异常 内部时间校正 挑战者深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部通道参考的时间失配误差校正方法
2
作者 吴朱羽 戴永寿 +1 位作者 张鹏 李武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0-15,共6页
为了提升TIADC系统采样率,解决时间失配误差校正的主流方法参考通道法限制采样率提升的问题,在对时间失配误差的估计中以系统内部通道作为参考通道,提出一种基于内部通道参考的时间失配误差校正方法。采用内部通道参考方法估计出时间失... 为了提升TIADC系统采样率,解决时间失配误差校正的主流方法参考通道法限制采样率提升的问题,在对时间失配误差的估计中以系统内部通道作为参考通道,提出一种基于内部通道参考的时间失配误差校正方法。采用内部通道参考方法估计出时间失配误差参数,中心求导法求得目标信号导数,利用时间失配误差参数和目标信号导数对时间失配误差进行重构并完成误差补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在后台、自适应、无额外限制的情况下,实现30 dB左右的无杂散动态范围提升,5位左右的有效位数提升。对误差的压制能力接近参考通道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交织采样 时间失配误差校正 内部通道参考估计方法 中心求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局部寻优时间弯曲校正及签名特征空间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邱德红 陈传波 +1 位作者 金先级 陈杲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27-1232,共6页
根据签名动态信息进行签名认证可以提高认证系统的安全性 ,它是在由签名动态信息的特征值张成的特征空间上的分类问题 .然而 ,签名动态信息时间序列的时间弯曲现象使得特征值分散 ,不容易在特征空间上确定出真签名的特征值稳定的子空间 ... 根据签名动态信息进行签名认证可以提高认证系统的安全性 ,它是在由签名动态信息的特征值张成的特征空间上的分类问题 .然而 ,签名动态信息时间序列的时间弯曲现象使得特征值分散 ,不容易在特征空间上确定出真签名的特征值稳定的子空间 ,在签名样本数量小时尤为如此 .因此提出一种非线性局部寻优时间弯曲校正方法 ,它具有较好的校正效果和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利用它对签名样本的动态信息时间序列进行校正 ,可以提高签名特征向量在特征空间上分布的聚拢性 ,拉开真、伪签名特征向量在特征空间上的距离 .综合利用非线性局部寻优时间弯曲校正方法和线性时间弯曲校正方法对有限数量的标准签名样本进行处理 ,可在特征空间划分出不同置信度的特征稳定的子空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局部寻优时间弯曲校正 签名 特征空间 稳定性 签名认证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时间两点校正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被引量:7
4
作者 梁超 乔俊琴 +1 位作者 葛欣 练鸿振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6-432,共7页
采用改进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包括多环芳烃(PAHs)、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s)、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和十溴二苯乙烷(DBDPE)等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采用保留时间双点校正法(DP-RTC)校... 采用改进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包括多环芳烃(PAHs)、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s)、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和十溴二苯乙烷(DBDPE)等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采用保留时间双点校正法(DP-RTC)校正因色谱柱老化等引起的保留时间漂移。以37种有可靠logKow实验值的苯系物、PAHs、PCDD/Fs类似物为模型化合物,建立了logKow和外推至纯水相的保留因子logkw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模型,回归方程为logKow=(1.18±0.02)logkw+(0.36±0.11),其相关系数(R2)为0.985,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cv)为0.983,标准偏差(SD)为0.16。进而,用4个已有可靠logKow实验值的验证化合物(联苯、芴、PCDD 1和PCDF 114)对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表明RP-HPLC测得的logKow值与摇瓶法/慢搅法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尤其是对疏水性强的化合物。采用该模型测定了29种特别受关注的POPs的logKow值,这些化合物的logKow实验值均未见报道。所建立的DP-RTC-HPLC是测定强疏水性POPs的logKow值的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保留时间两点校正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振动台阵记录中空间自相关法的时间延迟校正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清河 何海兵 +2 位作者 范小平 许汉刚 金淑梅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1年第3期269-274,共6页
本文给出了微振动台阵的波长与台站对间距离的半理论-半经验关系;根据前人的理论和实验,指出微振动波场存在优势方向,即在有效波长范围内,微振动的各道记录存在相位差;提出了投影到某方位的相位校正公式和校正方法,由此实现空间自相关... 本文给出了微振动台阵的波长与台站对间距离的半理论-半经验关系;根据前人的理论和实验,指出微振动波场存在优势方向,即在有效波长范围内,微振动的各道记录存在相位差;提出了投影到某方位的相位校正公式和校正方法,由此实现空间自相关法的相关函数和相速度曲线的时间延迟校正,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振动 台阵 微振动波场的优势方向 空间自相关法 时间延迟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油井测试时间校正系数的新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蔡晖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1-393,共3页
海上油田油井测试时间较短,在进行初期产能评价时,需要校正测试时间对产能的影响,目前通常采用类比法或根据经验确定测试时间校正系数。依据不同压力波传播阶段流体的渗流规律,推导出了利用油井稳定(拟稳定)状态时采油指数与油井测试时... 海上油田油井测试时间较短,在进行初期产能评价时,需要校正测试时间对产能的影响,目前通常采用类比法或根据经验确定测试时间校正系数。依据不同压力波传播阶段流体的渗流规律,推导出了利用油井稳定(拟稳定)状态时采油指数与油井测试时采油指数相除得到测试时间校正系数的计算公式。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的测试时间校正系数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油井 测试时间校正系数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评估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有效性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继光 卢海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FTc)在评估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2—5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5~70岁,BMI 20~24 kg/m^(2),ASAⅠ或Ⅱ级。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 min和肠道吻... 目的探讨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FTc)在评估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2—5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5~70岁,BMI 20~24 kg/m^(2),ASAⅠ或Ⅱ级。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 min和肠道吻合完成恢复平卧位后进行补液试验,均在15 min内输注6%羟乙基淀粉6 ml/kg。以每搏量指数(SVI)增加≥15%判定为容量反应阳性,第1次补液与第2次补液后容量反应阳性的患者分别为R_(1)组和R_(2)组,容量反应阴性的患者分别为NR_(1)组和NR_(2)组。记录第1次补液前即刻、第1次补液后5 min、CO_(2)气腹前即刻、CO_(2)气腹后5 min、第2次补液前即刻、第2次补液后5 min的SVI、FT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Tc评估容量反应性的效能。结果与补液前即刻比较,第1次补液与第2次补液后5 min R_(1)组和R_(2)组FTc均明显延长(P<0.05)。非CO_(2)气腹状态时,FTc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 0.522~0.909,P<0.05),FTc的诊断界值为325 ms,敏感性66.67%,特异性77.78%。CO_(2)气腹状态时,FTc曲线下面积为0.773(95%CI 0.605~0.940,P<0.05),FTc的诊断界值为361 ms,敏感性100%,特异性87.69%。结论FTc可作为评估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指标,且CO_(2)气腹状态时FTc评估容量反应性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腹腔镜 容量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和心率对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董慧慧 耿智隆 +3 位作者 张银花 刘伟娇 路晓东 杨永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8-612,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FTc)和HR对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择期于腰麻下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5岁,BMI 18.5~25.0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患者腰麻后仰卧... 目的探讨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FTc)和HR对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择期于腰麻下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5岁,BMI 18.5~25.0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患者腰麻后仰卧位15 min内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两组:低血压组(H组)和非低血压组(N组)。腰麻前使用超声测量右侧颈总动脉FTc基线值并记录SBP、DBP、MAP、HR基线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影响因素,绘制基线FTc和H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基线FTc和HR的预测价值。结果腰麻后有17例(43%)患者发生低血压。H组年龄明显大于N组,ASAⅢ级、合并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FTc是腰麻后低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线FTc的AUC为0.884,截断值为≤323.4 ms,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94.1%;基线HR的AUC为0.850,截断值为≥80.5次/分,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86.1%。基线FTc与SBP最大降低幅度呈中度负相关(r=-0.494),基线HR与SBP最大降低幅度呈中度正相关(r=0.573)。结论基线颈动脉FTc和HR对于老年患者腰麻后低血压具有一定的预测效果,且基线FT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低血压 蛛网膜下腔阻滞 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一鸣 李治松 +1 位作者 马晓玲 汤南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FTc)对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CSEA)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单胎产妇122例,麻醉前超声测量并计算颈动脉FTc,记录麻醉前、麻醉10 min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麻... 目的:探讨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FTc)对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CSEA)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单胎产妇122例,麻醉前超声测量并计算颈动脉FTc,记录麻醉前、麻醉10 min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麻醉10 min内SBP下降30%或下降至8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为低血压。绘制麻醉前FTc预测麻醉后低血压的ROC曲线。结果:共有48例产妇发生低血压。与无低血压组(74例)相比,低血压组产妇ΔSBP、ΔDBP、ΔHR、颈动脉FTc升高(P<0.05)。麻醉前颈动脉FTc预测麻醉后低血压的ROC曲线的AUC(95%CI)为0.926(0.864~0.965),诊断界值为327.15 ms,敏感度为0.896,特异度为0.797。结论:超声测量颈动脉FTc可用于剖宫产CSEA后低血压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符合通道时间偏差测试与校正
10
作者 曹雪彦 张斌 +4 位作者 刘小平 赵书俊 宿东祥 李景涛 李小青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7-651,共5页
通过测量时钟通信控制板符合通道的时钟信号,发现时钟信号存在固有时间偏差,根据时间偏差值调整时钟线的长度降低符合通道的时间偏差完成时间校正.实验数据显示此方法一方面可以得到理想的符合时间谱,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有效地测试出PE... 通过测量时钟通信控制板符合通道的时钟信号,发现时钟信号存在固有时间偏差,根据时间偏差值调整时钟线的长度降低符合通道的时间偏差完成时间校正.实验数据显示此方法一方面可以得到理想的符合时间谱,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有效地测试出PET符合探测系统的时间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符合探测 时间校正 时钟同步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评估患儿容量反应性的有效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淼 杨岑 +5 位作者 杨芷菁 张瑞博 陈东英 闫云飞 江建峰 孙焱芫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52-1156,共5页
目的评估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FTc)对患儿容量反应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拟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患儿51例,男29例,女22例,年龄1~12岁,体重12~54 kg,ASAⅠ—Ⅲ级。麻醉诱导后进行补液试验(FC),根据患儿标准体重,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0 ml/kg... 目的评估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FTc)对患儿容量反应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拟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患儿51例,男29例,女22例,年龄1~12岁,体重12~54 kg,ASAⅠ—Ⅲ级。麻醉诱导后进行补液试验(FC),根据患儿标准体重,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0 ml/kg,持续15 min。记录FC前即刻和FC后即刻HR、SBP、DBP、颈总动脉血流频谱图、经胸超声主动脉瓣血流频谱图,并测算上述时点的颈动脉FTc、主动脉瓣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和FC后即刻每博量(SV)较FC前即刻的变化率(%SV)。根据%SV是否≥10%,将患儿分为两组:具有容量反应性组(R组,%SV≥10%)和无容量反应性组(NR组,%SV<10%)。绘制颈动脉FT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颈动脉FTc对患儿容量反应性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最终具有容量反应性患儿32例(62.7%)。与FC前即刻比较,FC后即刻两组FTc明显延长、VTI明显升高(P<0.001)。FC前即刻R组FTc明显短于、VTI明显低于NR组(P<0.001),FC后即刻两组FTc和VT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点两组HR、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FTc诊断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721(95%CI 0.578~0.865),截断值351.70 ms,敏感性56.3%,特异性84.2%。结论颈动脉FTc具有评估1~12岁患儿容量反应性的效力,可用于反映患儿围术期容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 超声 儿童 容量监测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网络系统中客户端的时间校正技术
12
作者 刘联欢 梅来宝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1年第5期94-96,共3页
阐述了对基于C/S网络系统的客户端时间校正的意义和方法 ,并给出Socket通讯函数的应用结构以及在PB应用程序中结合WindowsAPI函数校正客户端时间的一种实现技术和部分程序示例。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城市指挥网络系统中 ,实践表明是有效... 阐述了对基于C/S网络系统的客户端时间校正的意义和方法 ,并给出Socket通讯函数的应用结构以及在PB应用程序中结合WindowsAPI函数校正客户端时间的一种实现技术和部分程序示例。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城市指挥网络系统中 ,实践表明是有效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户端 SOCKET PB外部函数 API C/S网络系统 时间校正技术 时间自动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序列光场相机的脉冲间隔时间误差校正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驯川 高志远 徐江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1-892,共12页
针对脉冲序列光场相机中存在的脉冲间隔时间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校正的方法。造成脉冲间隔波动的原因包括时间误差和场景变化,基于此将脉冲间隔序列划分为子序列,各子序列中只存在由时间误差造成的波动。利用每个子序列中波动的比例对... 针对脉冲序列光场相机中存在的脉冲间隔时间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校正的方法。造成脉冲间隔波动的原因包括时间误差和场景变化,基于此将脉冲间隔序列划分为子序列,各子序列中只存在由时间误差造成的波动。利用每个子序列中波动的比例对脉冲间隔时间误差进行校正。在静态场景实验中,光强为400 lux、1700 lux和3500 lux的均匀光图像信噪比分别从14.6225、12.2986和10.5854提高到14.6881、15.7925和15.9416。在动态场景实验中,转速为10 r/min、100 r/min和1000 r/min的转盘图像标准差分别从36.0759、35.1094和34.8353降低到33.8838、32.9750和32.8458。在静态和动态场景中图像缺失的灰度值都得到了补充。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校正脉冲间隔时间误差,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序列光场相机 图像去噪 时间误差校正 脉冲间隔 图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定量校正法及其在垦利10-1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贺电波 郑江峰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50,共4页
时深转换是构造解释的重点与难点,对受浅层气影响的地区尤其如此。在地震剖面上,浅层气的存在导致其下部的地震反射同相轴产生"下拉"现象,造成其在时间域的构造形态完全偏离深度域的构造形态,从而影响了油气藏评价的准确性。... 时深转换是构造解释的重点与难点,对受浅层气影响的地区尤其如此。在地震剖面上,浅层气的存在导致其下部的地震反射同相轴产生"下拉"现象,造成其在时间域的构造形态完全偏离深度域的构造形态,从而影响了油气藏评价的准确性。针对垦利10-1油田11A井区浅层气的特点,通过分析浅层气剖面特征和影响特点,提出了消除浅层气影响的时间定量校正法,即在确定平面影响范围的基础上,首先在时间域定量消除其对下部地层的影响,然后再进行时深转换。应用效果表明,与常规时深转换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简单实用,结果准确可靠,对具有类似地质特征的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利10-1油田 浅层气 同相轴“下拉” 时间定量校正 时深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控系统测轨数据的时间校正问题
15
作者 阳本厚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1-15,共5页
本文分析了航天测控系统几类测轨数据的时间校正问题及相应的校正计算方法,指出在同一系统时标形成的测轨数据不一定是同一时的目标参数,提出了使各测轨数据同步的一种方案.
关键词 航天测控技术 轨道数据处理 时间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的时移地震高精度时间延迟校正方法研究
16
作者 智龙霄 吕晓春 +3 位作者 梁岳 刘文辉 张硕 潘旭威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0-1053,共14页
时间延迟的估算与校正是时移地震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常用的拾取法、相关法、反演法等方法的精度仍然有待提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原理以及平滑约束和相位约束的时间延迟高精度校正方法。通过使参考地震道与校正之后... 时间延迟的估算与校正是时移地震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常用的拾取法、相关法、反演法等方法的精度仍然有待提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原理以及平滑约束和相位约束的时间延迟高精度校正方法。通过使参考地震道与校正之后的地震道之间振幅差异的平方和最小构建关于时间延迟的目标函数,引入模型平滑项和相位约束项以改善反演效果,使用高斯牛顿法导出时间延迟的迭代反演方程。所提方法不仅可以实现时间延迟的高精度反演和校正,而且计算效率高,实际应用方便。建立理论模型合成时移地震记录,测试了参数选取和储层厚度对校正结果的影响,并与泰勒展开法、动态时间规整法等反演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时移地震高精度时间延迟校正方法能够实现时间延迟的高精度反演和校正。实际地震资料时间延迟的反演和校正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改善时移地震数据的重复性,有利于进一步的数据解释,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移地震 时间延迟估算 时间延迟校正 最小二乘 约束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时间校正在凝胶渗透色谱中的应用
17
作者 叶敏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32-1233,1236,共3页
凝胶渗透色谱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目前还是一种相对的测定方法。因此对给定的色谱柱或柱组要进行标定,求出其洗脱时间或淋洗体积和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时间校正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应用 测定方法 洗脱时间 聚合物 色谱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阴影”识别与校正方法——以松辽盆地升平构造为例
18
作者 于婕 王静怡 +3 位作者 张芝铭 刘晓文 穆伦 刘宗堡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827,共9页
地层错断往往引起速度横向突变,导致在时间域地震资料中出现“断层阴影”现象,影响地质解释结果及圈闭评价等。为此,以松辽盆地升平构造为例,分析“断层阴影”现象,提出了正演模拟法、井震结合地层对比法和平均速度成图法三种识别方法;... 地层错断往往引起速度横向突变,导致在时间域地震资料中出现“断层阴影”现象,影响地质解释结果及圈闭评价等。为此,以松辽盆地升平构造为例,分析“断层阴影”现象,提出了正演模拟法、井震结合地层对比法和平均速度成图法三种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断层阴影”,提出了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和时间域层位校正两种校正方法。结果表明,高精度速度场校正法可以实现数据体的校正,适应性更广;时间域层位校正法可以实现层位的校正,具有快速、简便的优势。该方法对类似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阴影”识别 “断层阴影”校正 地震正演模拟 高精度速度场校正 时间域层位校正 松辽盆地升平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net网络时间协议原理与实现 被引量:29
19
作者 李明国 宋海娜 胡卫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5-277,共3页
介绍并分析了一个互联网标准协议—网络时间协议()的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详细研究了它的时间处理过程及对本地时间的 NTP调整过程。最后介绍了的一种软件实现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网络时间协议 时钟同步 时间校正 INTERNET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地震数据采集器的高精度时间同步系统研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彩华 滕云田 +4 位作者 周健超 胡星星 王喜珍 李小军 王玉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1-1120,共10页
为了解决分布式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同步授时问题,本文研制了一套高精度时间同步授时系统。该系统在通信过程中周期性地发送同步授时秒脉冲,并通过授时秒脉冲传输实现实时传输延时测量及时间校正,从而实现多通道高精度同步授时。基于此... 为了解决分布式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同步授时问题,本文研制了一套高精度时间同步授时系统。该系统在通信过程中周期性地发送同步授时秒脉冲,并通过授时秒脉冲传输实现实时传输延时测量及时间校正,从而实现多通道高精度同步授时。基于此设计原理,采用高速硬件可编程器件研制了同步授时系统,并通过测试证实该系统在2 km通信距离时同步授时精度优于200 ns,表明该同步授时系统稳定、可靠并具有一定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同步 分布式数据采集 延时测量 时间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