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TER校正场线圈等效材料属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万远 吴维越 +1 位作者 曾文彬 杜双松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5-749,共5页
校正场线圈是ITER大型超导磁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线圈体由多种材料组成且周期性排列,对其等效材料属性预测很重要。目前主要采用基于均匀化理论的有限元方法,但其处理过程复杂。本文提出了基于广义虎克定律的有限元方法,使求解过程... 校正场线圈是ITER大型超导磁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线圈体由多种材料组成且周期性排列,对其等效材料属性预测很重要。目前主要采用基于均匀化理论的有限元方法,但其处理过程复杂。本文提出了基于广义虎克定律的有限元方法,使求解过程更简便。分析对比两种方法,后一种方法处理过程更简单,结果更精确,所得结果为校正场线圈的结构分析和热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 校正场线圈 复合材料 等效材料属性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校正场线圈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曾文彬 吴维越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4-269,共6页
阐述了ITER校正场线圈的结构及其支撑设计。运用有限元法,对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线圈进行电磁分析,据此对线圈进行了结构分析,对支撑的位置进行优化分析。初步论证了校正场系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ITER 校正场线圈 电磁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 Side校正场线圈端部大圆弧模压成形及回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文伟 吴杰峰 +2 位作者 陈文革 夏世波 李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36-840,共5页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Side校正场线圈(CC)端部三维大圆弧模压成形及释放模具后导体的回弹效应,研究了不同半径成形时导体内外表面的应力、应变的分布及释放模具后导体的回弹规律。设计了1套模压...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Side校正场线圈(CC)端部三维大圆弧模压成形及释放模具后导体的回弹效应,研究了不同半径成形时导体内外表面的应力、应变的分布及释放模具后导体的回弹规律。设计了1套模压成形模具,通过修模的方式在该套成形模具上进行了不同半径成形试验,测得了不同成形半径时模压成形后的回弹量值。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正确性。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ITERSideCC端部三维大圆弧可通过模压成形达到所需的大半径要求,为ITER Side CC端部三维大圆弧成形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 Side校正场线圈 模压成形 回弹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校正场线圈圆弧段真空压力浸渍充模数值模拟与实验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居平 吴杰峰 +3 位作者 俞小伍 吴维越 卫靖 李波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5-230,共6页
为优化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校正场线圈的真空压力浸渍工艺,对线圈圆弧段的充模过程进行了基于Darcy定律的数值模拟和工艺实验。对比了4种注胶方案的流动前沿和压力分布,确定了高效并能减少残留空隙的方案。优化的注胶口位置为沿长度方向... 为优化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校正场线圈的真空压力浸渍工艺,对线圈圆弧段的充模过程进行了基于Darcy定律的数值模拟和工艺实验。对比了4种注胶方案的流动前沿和压力分布,确定了高效并能减少残留空隙的方案。优化的注胶口位置为沿长度方向1/4和3/4处,出胶口位置为沿长度方向两端和中间处。按优化工艺进行了试验,实测充模时间7.62×103 s,与模拟时间7.67×103 s接近。CT扫描显示试样内部被树脂完全填充,仅有少量空隙,大小约为100-200μm。试样绝缘性能优良,在10kV下漏电流小于1μA。试验结果表明了工艺模拟的可靠性,模拟方法可应用到整个线圈中,确定方案和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场线圈 真空压力浸渍 Darcy定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校正场线圈接头去镍及表面后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田泽均 吴维越 +1 位作者 王琳 刘丽平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79,共5页
分别采用机械打磨去镍加热镀锡工艺和反电镀去镍加电刷镀银工艺制作一对接头,然后对接头进行低温直流测试,测得前者的直流电阻为1.98n-,后者的直流电阻为1.53n-。对比分析可知,反电镀去镍和电镀银工艺更有效、更简单。这些工艺研究对ITE... 分别采用机械打磨去镍加热镀锡工艺和反电镀去镍加电刷镀银工艺制作一对接头,然后对接头进行低温直流测试,测得前者的直流电阻为1.98n-,后者的直流电阻为1.53n-。对比分析可知,反电镀去镍和电镀银工艺更有效、更简单。这些工艺研究对ITER校正场线圈超导接头的制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场线圈 超导接头 去镍 电刷镀银 热镀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校正场线圈试验件VARTM工艺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居平 吴杰峰 俞小伍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9-51,共3页
对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校正场线圈试验件的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注射口位置、数量对充模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注射位置在两匝导体之间;随注射口数量增加,充模时间近似呈指数衰减。对试验件实... 对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校正场线圈试验件的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注射口位置、数量对充模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注射位置在两匝导体之间;随注射口数量增加,充模时间近似呈指数衰减。对试验件实际浇注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流动前沿确定了溢料口位置。根据模拟的注射口和溢料口位置设计模具,进行浇注试验。计算充模时间6 290 s与实际时间6 600 s接近,试验件固化后无干斑缺陷。VARTM工艺模拟可为校正场线圈提供制造方案及工艺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校正场线圈 VARTM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变反应堆校正场结构优化及性能分析
7
作者 黄磊 许童飞 +3 位作者 沈光 杜双松 卫靖 刘伟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88,共7页
针对核聚变反应堆校正场线圈的结构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满足物理和工程装配的线圈结构。针对校正场线圈进行电磁分析,并得到线圈磁场和电磁力分布。根据广义胡克定律,利用有限元方法将线圈绕组材料属性等效,以简化结构计算模型。通过建立... 针对核聚变反应堆校正场线圈的结构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满足物理和工程装配的线圈结构。针对校正场线圈进行电磁分析,并得到线圈磁场和电磁力分布。根据广义胡克定律,利用有限元方法将线圈绕组材料属性等效,以简化结构计算模型。通过建立结构分析模型,计算电磁力载荷下的校正场线圈强度,确定了线圈盒厚度,支撑位置及支撑数目。最后为保证校正场线圈始终处于低温工作环境,根据校正场线圈结构和热负载,提出并确定线圈液氦冷却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变反应堆 校正场线圈 等效材料属性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