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科研兴校”的着力点——校本教学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潘涌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9-32,共4页
反思“科研兴校”诸种负面现象,分析校本教学研究的三大基本特征,即教师要立足课堂、面向学生并珍视经验、注重反思,强调要优化教师的研究意识、理论意识和对话意识,努力具备实验能力、撰写能力和网络能力,重视校长和专家在校本教研制... 反思“科研兴校”诸种负面现象,分析校本教学研究的三大基本特征,即教师要立足课堂、面向学生并珍视经验、注重反思,强调要优化教师的研究意识、理论意识和对话意识,努力具备实验能力、撰写能力和网络能力,重视校长和专家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教学研究 基本特征 教研素养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高专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尚金鹏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71,共2页
校本教学研究是"校本运动"的新亮点,它具有主动互动性、简易通俗性、灵活机动性和实践时效性等特点,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当今许多职业学校的教研制度阻碍了校本教学研究的有效开展,因此建... 校本教学研究是"校本运动"的新亮点,它具有主动互动性、简易通俗性、灵活机动性和实践时效性等特点,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当今许多职业学校的教研制度阻碍了校本教学研究的有效开展,因此建立校本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教学研究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本教学研究呼唤语文教师
3
作者 潘涌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1X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校本教学研究 语文教师 呼唤 教学研究方法 “科研兴校” 课程改革 创造精神 范式转型 语文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校本教学研究中的几种不合理倾向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广文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28,共2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已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意义也被广大教师所认可。然而,在现实的校本教学研究中,在认识与理解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导致行为出现偏差,学校管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已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意义也被广大教师所认可。然而,在现实的校本教学研究中,在认识与理解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导致行为出现偏差,学校管理者对此应该予以重视,力争尽快步入正轨。笔者通过实践调查与观察,发现校本教学研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几种不合理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 学校管理者 制度建设 以校为本 实践调查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课例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其认识论原理——兼析中国教学研究特色形成的问题 被引量:12
5
作者 卜玉华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44,共10页
有效课例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其认识论原理是个富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论题。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效课例研究模式是“三轮螺旋递进式”模式。在我国,“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创建的“前移后续式”课例模式在实践中运用了近20年,也充分证明其有效... 有效课例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其认识论原理是个富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论题。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效课例研究模式是“三轮螺旋递进式”模式。在我国,“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创建的“前移后续式”课例模式在实践中运用了近20年,也充分证明其有效性。对比分析这两类课例研究模式,可发现有效课例研究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研究主题明确;多主体参与;坚持多步骤、长时段的研究过程;研究步骤之间是环环相扣的持续发展关系;且能产生知识创新的效果。同时可以发现两者的差异性:“三轮螺旋递进式”模式更注重多轮次研究和学生状态研究,“前移后续”模式更注重理念的指导性和大学或地方专业人员等“能人参与者”的指导,体现了教育传统的差异。其认识论原理在于这类研究模式符合缄默知识转化论的要求,遵循了SECI知识创新的规律。这些都启发我们如何认识中国教育教学研究特色创新的问题所在及未来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课例研究 校本教学研究 “新基础教育” “前移后续式” 缄默知识转化论 SECI知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合法性走向合理性——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的定位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攀峰 张天宝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教学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开展教学研究。但在现实中,当前的教师教学研究却表现出研究方法的机械化、研究成果的形式化与功利化过程的理...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教学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开展教学研究。但在现实中,当前的教师教学研究却表现出研究方法的机械化、研究成果的形式化与功利化过程的理性化等"不合理"的特征。教师教学研究既不同于教育理论者的研究,又不同于经验总结和工作报告,它具有实践性、价值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师教学 校本教学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校本课程 教育理论 定位问题 合法性 合理性 价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开展校本教研 尽快提高师资水平
7
作者 窦福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2期41-41,共1页
1.大力开展自我反思 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去解决它时,教师也就踏上了一条由“问题——设计——行动——反思”铺设的校本教学研究的旅程。校本教学研究强调解决教师... 1.大力开展自我反思 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去解决它时,教师也就踏上了一条由“问题——设计——行动——反思”铺设的校本教学研究的旅程。校本教学研究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真实的、实际的问题。当教师比较仔细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就可能转化为研究的课题。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教研 师资水平 校本教学研究 教师意识 教师专业成长 自我反思 教学问题 更新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样化的校本教研模式探寻
8
作者 张俊怀 师瑞军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11-113,共3页
关键词 教师教学 校本教研 多样化 解决问题 教学实践 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教学研究 模式 教学改革 研究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