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香港学生参加校内外教育补习的影响因素与效应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佳丽 潘冬冬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59,共11页
基于香港PISA2015数据,本文使用伯努利模型、HLM模型和倾向值匹配法分别估计学生参加校内、校外课外补习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香港校内课后补习服务可能背离服务于家庭贫困学生的"补偿性"初衷,变成"补差"... 基于香港PISA2015数据,本文使用伯努利模型、HLM模型和倾向值匹配法分别估计学生参加校内、校外课外补习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香港校内课后补习服务可能背离服务于家庭贫困学生的"补偿性"初衷,变成"补差"型课后服务;参加校内课后补习会对学生科学、数学、阅读三科成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校外补习除了对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外,对学生的阅读、科学成绩没有影响;香港校内课后补习多由自己任课老师或聘请的校外专业补习机构老师提供,但对学生学业成绩不但没有帮助甚至会产生负向影响作用;学生在校外参加由学校老师提供的数学和阅读补习,成绩会显著低于没有参加的学生。鉴于以上结论,内地课后服务政策实施需要对参与学生、服务老师和服务方式进行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内课后补习 校外课外补习 补习老师 学业成绩 课后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子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薇 姜文峰(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38,共18页
本文回顾了本世纪初二十年间的课外补习研究,即广为人知的影子教育研究。尽管在1999年前已有少数零散的、国家及地区层面的相关文献,本文将1999年发表的首项影子教育全球研究报告作为影子教育研究领域的起点。从那时起至今的20年间,影... 本文回顾了本世纪初二十年间的课外补习研究,即广为人知的影子教育研究。尽管在1999年前已有少数零散的、国家及地区层面的相关文献,本文将1999年发表的首项影子教育全球研究报告作为影子教育研究领域的起点。从那时起至今的20年间,影子教育研究发展显著,这增进了对不同文化之间共性与差异的理解,加深了各界对此现象的认识。相关研究从早期对影子教育发展版图的绘测和对影子教育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发展为教育生态系统框架下更加深入的社会学、经济学分析,同时也加强了对研究方法的关注。影子教育的未来研究议程需要与时俱进,例如关注技术的影响,并加强跨学科研究以探索更为广阔的领域。未来研究也需要持续关注相关定义及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影子教育 课外补习/校外培训 历史 未来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