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极化雷达校准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苏翔 傅其祥 +1 位作者 李永祯 王伟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19期73-76,共4页
为了校准极化雷达的接收通道,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DDS软件编程技术的极化雷达校准信号源系统。给出了主要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方案。该系统将FPGA技术与DDS技术结合,在FPGA内部软件编程实现改进的DDS模块,充分利用了FPGA作为大规模芯... 为了校准极化雷达的接收通道,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DDS软件编程技术的极化雷达校准信号源系统。给出了主要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方案。该系统将FPGA技术与DDS技术结合,在FPGA内部软件编程实现改进的DDS模块,充分利用了FPGA作为大规模芯片的资源优势和高速运算能力。系统能够产生高精度且稳定的任意雷达校准信号,可满足极化雷达标校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DDS 极化雷达 雷达校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的时间数字转换器码密度校准信号产生方法及其实现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海涛 李斌康 +3 位作者 田耕 阮林波 赵前 吕宗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21-2127,共7页
该文提出一种通用的时间数字转换器(TDC)码密度校准信号产生方法,该方法基于相干采样理论,通过合理设置TDC主时钟和校准信号之间的频率差,结合输出信号保持电路,产生校准用的随机信号,在码密度校准过程中,随机信号均匀分布在TDC的延时... 该文提出一种通用的时间数字转换器(TDC)码密度校准信号产生方法,该方法基于相干采样理论,通过合理设置TDC主时钟和校准信号之间的频率差,结合输出信号保持电路,产生校准用的随机信号,在码密度校准过程中,随机信号均匀分布在TDC的延时路径上,实现对TDC的bin-by-bin校准。基于Xilinx公司的28 nm工艺的Kintex-7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内部的进位链实现一种plain TDC,利用该方法校准plain TDC的码宽(抽头延迟时间),研究校准了2抽头方式下的TDC的性能参数,时间分辨率(对应TDC的最低有效位,Least Significant Bit,LSB)为24.9 ps,微分非线性为(–0.84~3.1)LSB,积分非线性为(–5.0~2.2)LSB。文中所述的校准方法采用时钟逻辑资源实现,多次测试考核结果表明,单个延时单元的标准差优于0.5 ps。该校准方法采用时钟逻辑资源代替组合逻辑资源,重复性、稳定性较好,实现了对plain TDC的高精度自动校准。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TDC的码密度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数字转换器 码密度校准 相干采样 TDC主时钟 校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的PCAL信号相位实时提取系统设计
3
作者 李雪健 陈永强 +3 位作者 马宏 刘杨 王育欣 焦义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9,共14页
针对天线组阵设备链路中相位校准(phase calibration, PCAL)信号的高效率真实相位提取这一需求,首先提出一种优化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分辨率的PCAL信号真实相位提取方法。为进一步提升计算效率,将该方法与深度... 针对天线组阵设备链路中相位校准(phase calibration, PCAL)信号的高效率真实相位提取这一需求,首先提出一种优化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分辨率的PCAL信号真实相位提取方法。为进一步提升计算效率,将该方法与深度计算单元(deep computing unit, DCU)并行计算技术相结合,提出PCAL信号真实相位并行提取方法,并设计实现一种基于并行计算的PCAL信号相位实时提取系统。针对上述改进方法及实时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优化FFT分辨率的方法相比传统FFT方法可实现约3倍的加速比;在引入并行计算后,加速比进一步提升近一个数量级,基于并行计算的PCAL信号相位实时提取系统可实现对有效带宽为2.2 GHz及以下、信号间隔为1 MHz、量化位数为8 bit的PCAL信号的相位实时提取。此外,设计的实时系统亦适用于其他变频设备的链路标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提取 相位校准信号 天线组阵 并行计算 实时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校准方法在纳伏电压标准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贵荣 施玉霞 +1 位作者 何共建 郭永亮 《电子测量技术》 2009年第11期19-22,共4页
自校准方法是一种普遍的用于提高仪器精度的综合方法,本文介绍了自校准方法在纳伏电压标准装置中的应用,通过校准信号源的设计和程序控制修正量程误差,再者通过函数拟合法产生频响误差修正因子,从而有效的克服了频响误差,显著的提高了... 自校准方法是一种普遍的用于提高仪器精度的综合方法,本文介绍了自校准方法在纳伏电压标准装置中的应用,通过校准信号源的设计和程序控制修正量程误差,再者通过函数拟合法产生频响误差修正因子,从而有效的克服了频响误差,显著的提高了测量仪器的性能,并结合实验验证了自校准方法能有效的提高测量精度,保证测试装置测量值准确有效的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准 纳伏电压 标准装置 校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并行交替采集系统通道失配自适应盲校准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卉青 田书林 叶芃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2-416,共5页
通过对并行交替采集系统中通道失配误差影响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估计的非均匀信号校准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额外增加校准信号,能在日常工作的同时自动完成误差估计,实时性高;使用变步长自适应算法,提高运算速度;无需时延滤... 通过对并行交替采集系统中通道失配误差影响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估计的非均匀信号校准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额外增加校准信号,能在日常工作的同时自动完成误差估计,实时性高;使用变步长自适应算法,提高运算速度;无需时延滤波器,降低了系统设计难度及成本。实验结果表明,该校准算法能有效补偿通道失配误差,具有迭代次数少、运算量小、能动态跟踪误差变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信号校准 自适应 通道失配误差 并行交替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reeTrack:基于差分相位全息图的RFID非接触式鲁棒定位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桂林卿 蒋祎 +1 位作者 张卿云 肖甫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3,共12页
针对复杂室内环境非接触式RFID目标定位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RFreeTrack系统,其使用商用RFID设备计算出目标反射信号,实现了复杂环境下高精度非接触式目标定位。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相似度的搜索方法用于校准静态信号,从而显著... 针对复杂室内环境非接触式RFID目标定位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RFreeTrack系统,其使用商用RFID设备计算出目标反射信号,实现了复杂环境下高精度非接触式目标定位。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相似度的搜索方法用于校准静态信号,从而显著增强了目标反射信号提取的鲁棒性。然后,提出了基于差分相位全息图的非接触式定位方法,排除阅读器天线位置的影响,提升了定位准确度,降低了系统的部署难度。最后,实现了一个高精度的非接触式定位系统原型。实验表明,在复杂环境中使用校准后的静态信号提取出的目标反射信号相位,相较于现有方法误差降低了68.8%。基于校准过的静态反射信号,在复杂环境中使用差分相位全息图的定位误差平均值为0.040 8 m,相较于现有方法提升了5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室内定位 非接触式定位 静态信号校准 差分相位全息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astICA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窄带干扰高保真性抑制方法 被引量:22
7
作者 周凯 谢敏 +2 位作者 赵世林 何珉 张福忠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04-2612,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阈值法和盲分离法在局部放电周期性窄带干扰抑制过程中存在的波形畸变与不确定性问题,提出利用改进的Fast ICA算法对局部放电(PD)信号进行窄带干扰抑制。首先结合PD混合信号离散傅里叶变换功率谱的特点,引入信息熵理论对窄... 为了解决传统阈值法和盲分离法在局部放电周期性窄带干扰抑制过程中存在的波形畸变与不确定性问题,提出利用改进的Fast ICA算法对局部放电(PD)信号进行窄带干扰抑制。首先结合PD混合信号离散傅里叶变换功率谱的特点,引入信息熵理论对窄带干扰个数进行确定,并提出利用功率谱"两步法"对窄带干扰频率进行精确估计;然后引入简化的Simpson-Newton迭代公式对Fast ICA算法进行改进,减少算法的迭代次数,并提出利用校准信号对分离信号进行校准,修正分离PD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仿真及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周期性窄带干扰并能有效保留信号原始特征,且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小,同时与频率切片小波去噪方法和傅里叶变换滤波相比,该方法去噪效果更明显,且能有效避免边缘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窄带干扰 改进FastICA 信息熵 校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扩散的GRAPPA重建算法
8
作者 许林 胡绍湘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5期225-227,共3页
全局自动校准部分并行采集(GRAPPA)算法假设插值核在整个K空间内具有平移不变性,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引起重建伪影和噪声放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各向异性扩散的GRAPPA重建算法。利用偏微分方程设计各向异性扩散重建模型,对GRAPPA算法合成... 全局自动校准部分并行采集(GRAPPA)算法假设插值核在整个K空间内具有平移不变性,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引起重建伪影和噪声放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各向异性扩散的GRAPPA重建算法。利用偏微分方程设计各向异性扩散重建模型,对GRAPPA算法合成后的数据进行各向异性扩散,在保证相位信息正确的情况下,去除K空间中的噪声和奇异点,从而提高重建图像的准确率。对活体实验数据的重建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减少噪声和伪影,提高重建图像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并行成像 全局自动校准部分并行采集算法 K空间 自动校准信号 各向异性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IC技术对LAVA多期动态MRI定量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枫 宋颖 +2 位作者 余小多 张红梅 欧阳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表面线圈信号校准技术(SCIC)对LAVA多期动态增强MRI定量分析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钆溶液作为实验模型模拟多期动态MRI的定量分析的T1mapping过程,以单层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IRFSE)作为金标准测量不同浓度钆溶液... 目的:探讨表面线圈信号校准技术(SCIC)对LAVA多期动态增强MRI定量分析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钆溶液作为实验模型模拟多期动态MRI的定量分析的T1mapping过程,以单层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IRFSE)作为金标准测量不同浓度钆溶液的T1值,同时分别以使用及不使用SCIC技术的可变翻转角LAVA测量其T1值,并与金标准测的T1值比较。结果:去除SCIC技术时,可变翻转角LAVA与IR-FSE测量T1值的相关系数为0.964(P<0.001),且随钆溶液浓度增高,测得的T1值减低;使用SCIC技术后,可变翻转角LAVA与IR-FSE测量T1值的相关系数为0.667(P<0.001),且所测得的T1值与浓度无明显递减关系。结论:SCIC技术影响测得T1值的准确性,从而影响LAVA多期动态MRI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表面线圈信号校准技术 可变翻转角 肝脏快速容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标器框架平台用单磁极磁电编码器设计
10
作者 郝双晖 赵亚南 郝明晖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4,共3页
角位移传感器对于伺服控制闭环是一个重要的反馈元件,在军工和航天领域,旋转变压器和光电编码器本身的缺陷限制了其应用。为了弥补传统角位移传感器的不足,选择磁电编码器作为位标器框架平台的角位置反馈器件。依据校准查表信号细分算... 角位移传感器对于伺服控制闭环是一个重要的反馈元件,在军工和航天领域,旋转变压器和光电编码器本身的缺陷限制了其应用。为了弥补传统角位移传感器的不足,选择磁电编码器作为位标器框架平台的角位置反馈器件。依据校准查表信号细分算法研制出了一种单磁极磁电编码器,并设计了温漂补偿算法,以扩大工作温度适用范围,并为之设计制作了配套使用的校准和检测系统。经过实验验证,所研制的磁电编码器满足了位标器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位移传感器 单磁极磁电编码器 校准查表信号细分算法 温漂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