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建以校内评估为主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军 刘义伦 李立清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年第7期44-45,共2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效率和效能,我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对教学质量监控的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将教学评估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手段,逐渐形成了以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核心,以专业评估、课程评估为辅的教学质量监控...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效率和效能,我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对教学质量监控的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将教学评估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手段,逐渐形成了以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核心,以专业评估、课程评估为辅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监控模式 教学评估 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工作评估 二级学院 专业评估 课程评估 本科 高等学校 校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校校内评估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金岭 马进明 韦钢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6年第4期33-35,共3页
教学评估是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建立校内评估机制是加强高校“自律”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建立校内评估机制的重要性及其特点,阐述高等学校校内评估机制的设置、组织体系以及工作内容。
关键词 教学质量 评估体系 高校 校内评估机制 特点 工作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核评估下校内专业分类评估指标体系的整合性建构 被引量:8
3
作者 宋专茂 罗三桂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90,共5页
高校专业评估及建设具有显著的整合特性,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理应由整合思维来支撑并置于整合性原则之下,做到观念与权力、指标维度与遴选方法、过程与结果、专业条件与条件利用等的整合;藉此可编制出一套包含6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 高校专业评估及建设具有显著的整合特性,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理应由整合思维来支撑并置于整合性原则之下,做到观念与权力、指标维度与遴选方法、过程与结果、专业条件与条件利用等的整合;藉此可编制出一套包含6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及42个观测点的校内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初步应用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能将校内专业合理地区分为发展、扶持、保护和优化四类,有效性强,适合审核评估背景下高校自主开展专业分类评估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内专业评估 指标体系 整合性构建 整合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兰高等教育评估: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4
作者 闫广芬 陈超 《高校教育管理》 2008年第5期20-25,共6页
荷兰的高等教育评估最早可以追溯到1575年的莱顿大学。从建校开始,莱顿大学就将质量放在大学发展的首位,这个时期荷兰的高等教育评估尚属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质量和评估体系。荷兰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形成过程是从最初的集权... 荷兰的高等教育评估最早可以追溯到1575年的莱顿大学。从建校开始,莱顿大学就将质量放在大学发展的首位,这个时期荷兰的高等教育评估尚属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质量和评估体系。荷兰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形成过程是从最初的集权化影响到实行高等教育立法改革,进入21世纪后,荷兰政府继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机制。通过对最新的资料信息研究,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荷兰高等教育评估现状和最新进展,包括评估机构、评估目标、评估程序、评估标准等,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 质量监控 校内评估 校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学质量自我监测的业务流程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肖炜煌 邓琴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6,97-98,共12页
本研究依据项目管理动态控制"‘计划-实施-反馈-调整’循环"的原理,提出高校教学质量常态性自我监测的管理思路,其包含两部分:全过程监测和教学质量偏差纠正。寻找教学质量偏差有两种途径:教学质量的日常监测和关键性教学质... 本研究依据项目管理动态控制"‘计划-实施-反馈-调整’循环"的原理,提出高校教学质量常态性自我监测的管理思路,其包含两部分:全过程监测和教学质量偏差纠正。寻找教学质量偏差有两种途径:教学质量的日常监测和关键性教学质量控制点的质量评审。据此,教学质量的自我监测可提炼为"拟定日常监测和评审指标、教学质量日常监测、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教学质量评审、教学质量偏差纠正"四个环节,并详细分析教学质量标准监测流程、教学质量日常监测流程、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教学质量评审流程、教学质量偏差纠正流程和教学质量风险的管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保障 教学质量 校内评估 质量评审 教学质量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