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后勤校内外生产资源的比重探讨——基于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的认识 被引量:1
1
作者 彭怀祖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41,共4页
大学生后勤服务的提供者,不外乎校内生产资源或校外生产资源。过重的依赖校内生产资源,会产生行政垄断的弊端;一味地强调依靠校外生资源,对大学生的扶持较难到位,也很难使“齐抓共管”落到实处。许多研究或从管理者的视角出发,或仅对现... 大学生后勤服务的提供者,不外乎校内生产资源或校外生产资源。过重的依赖校内生产资源,会产生行政垄断的弊端;一味地强调依靠校外生资源,对大学生的扶持较难到位,也很难使“齐抓共管”落到实处。许多研究或从管理者的视角出发,或仅对现有基础条件———校内生产资源的现状作“修补”。事实上,从消费者本身的视角,探讨校内外生产资源的比重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准则层面,我们可以得到大学生自身的消费选择倾向,它会给人以许多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后勤消费 层次分析法 校内外生产资源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后勤集体消费的优化配置——校内外生产资源比重探究
2
作者 彭怀祖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3-145,共3页
高校后勤消费资源分为大学生、教职工、学校三个层面。学校后勤消费有别于大学生、教职工的关键特征是其消费的集体性质。相对于个人消费的自主性而言,集体消费的决策者、管理者、使用者是各不相同的,由此展开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为后勤... 高校后勤消费资源分为大学生、教职工、学校三个层面。学校后勤消费有别于大学生、教职工的关键特征是其消费的集体性质。相对于个人消费的自主性而言,集体消费的决策者、管理者、使用者是各不相同的,由此展开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为后勤服务的生产资源不外乎校内或校外两个层面,它们的性质各异、特点不同,优化配置后勤集体消费的落脚点应是校内外生产资源的比重问题。对后勤集体消费的使用者展开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了解他们在选择校内外生产资源方面的意见和认识,可以为集体消费的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后勤 集体消费 层次分析法 校内外生产资源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