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栖息地质量指数的大凌河水生态环境状况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姜巽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2年第2期3-5,共3页
对大凌河流域6个典型水质监测断面的栖息地质量指数进行水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凌河中游城市段栖息地指数H_(QI)低于120,总体处于一般状况,上游段和中游栖息地H_(QI)高于120,水生态总体处于较好状况。
关键词 栖息地质量指数 水生态 健康评价 大凌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栖息地质量指数方法的浑河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岳亮亮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8年第3期47-49,共3页
结合栖息地质量指数方法对浑河流域水生态健康指标进行构建,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了筛选,结合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流域内6个主要断面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浑河流域水生态健康影响的4个关键指标分别为电导率、BOD5、CODcr及... 结合栖息地质量指数方法对浑河流域水生态健康指标进行构建,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了筛选,结合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流域内6个主要断面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浑河流域水生态健康影响的4个关键指标分别为电导率、BOD5、CODcr及HQI。浑河中游东陵段由于处于城市段,其栖息地质量指数较低;上游清原及大伙房水库水源保护段,栖息地质量指数偏高。浑河总体水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部分区域处于较差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质量指数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 指标构建 水生态评价 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凌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
3
作者 刘亮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5年第3期58-60,共3页
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大凌河流域关键水质指标,并结合生物栖息地质量指数(H_(QI))综合评价流域的水生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大凌河南大桥、长宝渡口和西八千断面H_(QI)指数为3.1~3.5,总体处于Ⅱ级“健康”状态,章吉营、王家沟和张家堡断... 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大凌河流域关键水质指标,并结合生物栖息地质量指数(H_(QI))综合评价流域的水生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大凌河南大桥、长宝渡口和西八千断面H_(QI)指数为3.1~3.5,总体处于Ⅱ级“健康”状态,章吉营、王家沟和张家堡断面H_(QI)指数为1.3~1.8,总体处于Ⅱ级“亚健康”状态,仍需加强对该河段的水生态监测和管理,尽快恢复水生态环境,可以为大凌河流域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生态治理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栖息地质量指数 主成分分析 水生态健康 大凌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以浑太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宗学 李艳利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依据土地利用指数(land use index)、栖息地质量指数(QHEI)和水质参数构建一个综合指数(ILWHQ),用于浑太河流域参照点的定量筛选。结果表明,太子河流域支流小汤河上游、太子河南支的5个采样点为参照点(ILWHQ≤2;T13,T15,T16,T17,T18)。... 依据土地利用指数(land use index)、栖息地质量指数(QHEI)和水质参数构建一个综合指数(ILWHQ),用于浑太河流域参照点的定量筛选。结果表明,太子河流域支流小汤河上游、太子河南支的5个采样点为参照点(ILWHQ≤2;T13,T15,T16,T17,T18)。根据2012年浑太河流域68个采样点的鱼类数据,对35个候选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别能力、逐步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鲤科鱼类种类数(F5)、底栖鱼类个体比例(F12)、杂食性鱼类比例(F14)、耐受性鱼类个体比例(F22)可以作为基本要素构建F-IBI指标体系,即采用比值法统一各生物参数量纲,将各个生物参数分值加和得到F-IBI指数值。利用构建的F-IBI指数开展浑太河流域河流健康状况评价。发现太子河流域41个点位中,5个为健康,11个为亚健康,8个为一般,9个为较差,8个为极差。浑河的23个点位中,5个为亚健康,6个点位为一般,6个为较差,6个为极差。太子河流域较差和极差的点位共占41.5%,浑河流域较差和极差点位共占52.2%,说明相比于太子河流域,浑河流域的健康状况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完整性指数 河流健康评价 土地利用指数 栖息地质量指数 浑太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