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栓塞程度控制的方法学研究(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梅雀林 李彦豪 +1 位作者 鲁恩洁 陈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077-1078,共2页
目的 验证栓塞前根据预期栓塞程度和 1mm脾内动脉分支数确定明胶海绵用量 ,进而控制脾栓塞程度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34例部分脾栓塞术 (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 ,PSE)患者 ,栓塞前首先确定预期栓塞程度(Ee预期)和 1mm脾内动脉分支... 目的 验证栓塞前根据预期栓塞程度和 1mm脾内动脉分支数确定明胶海绵用量 ,进而控制脾栓塞程度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34例部分脾栓塞术 (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 ,PSE)患者 ,栓塞前首先确定预期栓塞程度(Ee预期)和 1mm脾内动脉分支数 (A值 ) ,然后根据回顾性研究的结果G =(E - 11 5 )A/ 5 0 5 ,估算脾栓塞所需的明胶海绵用量 (G) ,把这些栓塞剂缓慢注入脾动脉主干后 ,评估Ee实际 与Ee预期 的偏差。结果 Ee实际 与Ee预期 偏差较小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t=0 .49,P >0 .5 )。结论 脾栓塞前根据预期栓塞程度和脾内动脉分支数确定明胶海绵用量 ,从而控制脾栓塞程度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治疗性栓塞 栓塞程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危肺栓塞患者肺动脉CT阻塞指数与肺栓塞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田锦林 王海峰 +1 位作者 屈尔青 陈硕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非高危肺栓塞(PE)肺动脉CTA阻塞指数(CTOI)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及简化PESI(sPESI)评分、血清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非高危PE患者的CTA图像、临床PESI、sPESI评分及血清BN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 目的探讨临床非高危肺栓塞(PE)肺动脉CTA阻塞指数(CTOI)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及简化PESI(sPESI)评分、血清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非高危PE患者的CTA图像、临床PESI、sPESI评分及血清BN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CTOI与PESI、sPESI评分及血清BN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TOI与PESI无相关性(r=0.096,P=0.357),CTOI与sPESI及血清BNP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0.278,P=0.007;r=0.634,P<0.001)。结论对于临床非高危PE患者,CTOI和sPESI及血清BNP水平在反应临床严重程度上存在一致性,而与PESI并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阻塞指数 栓塞严重程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在肺栓塞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小凤 李子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981-985,共5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和21-Daniel ECG评分在肺血栓栓塞症(PTE)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7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51例确诊的PTE患者,分析入院48h内的标准12导联ECG,按照Daniel ECG评分系统计算得分。评价...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和21-Daniel ECG评分在肺血栓栓塞症(PTE)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7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51例确诊的PTE患者,分析入院48h内的标准12导联ECG,按照Daniel ECG评分系统计算得分。评价ECG波形、Daniel ECG分值与危险分层、临床预后及肺动脉收缩压(SPAP)的关系,并使用ROC曲线评估ECG分值预测高危PTE、预后不良PTE、SPAP≥50 mmHg的准确性。结果:251例PTE患者中ECG出现异常者占82.9%,其中最多见波形为胸前导联T波倒置。Daniel ECG评分中位数为3分。与各自对照组相比,高危组、预后不良组和SPAP≥50mmHg组ECG评分均显著增高(P<0.01)。在ROC曲线分析中,Daniel ECG评分预测高危PTE和SPAP≥50mmHg的准确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1和0.764,两者准确性均为中等水平。以3.5分为诊断界点,对高危PTE阴性预测值为92.4%;以10.5分为诊断界点,预测高危PTE、预后不良及SPAP≥50 mmHg的特异度分别为92.6%、92.5%、94.0%。结论:ECG和Daniel ECG评分与PTE的病情严重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Daniel ECG评分对PTE的严重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 DANIEL ECG评分系统 栓塞的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及复水后84K杨栓塞修复及其他水力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丽 张立 +3 位作者 蔡靖 赵涵 程永琴 姜在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30,共9页
【目的】研究植物遭受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时,其水力学特性的变化及响应,以及复水后植物栓塞修复能力,为植物应对干旱环境的能力提供水力学依据。【方法】以84K杨扦插苗为研究对象,进行渐进的控水处理,根据植株形态特征的变化,分别控水至... 【目的】研究植物遭受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时,其水力学特性的变化及响应,以及复水后植物栓塞修复能力,为植物应对干旱环境的能力提供水力学依据。【方法】以84K杨扦插苗为研究对象,进行渐进的控水处理,根据植株形态特征的变化,分别控水至植株叶面积停止生长、整株萎蔫、50%的叶片死亡及全部叶片死亡4个阶段,而后各阶段植株均进行复水至新生叶片长出。分别在控水和复水处理完成后,测定各阶段植株的木质部水势、叶水势、栓塞脆弱性、枝条导水率及栓塞程度(PLC)等水力学特征,同时测定导管直径、导管连接度及导管抗垮塌能力等木质部解剖结构特征。【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剧,84K杨叶水势及木质部水势均降低,栓塞加剧,栓塞脆弱性减小,木质部导管直径较对照组显著减小,导管连接度及导管抗垮塌能力显著增大。当植株有50%的叶片死亡时,茎的PLC为44%,当叶片全部死亡时,茎的PLC达65%。复水10~24 d后,各干旱阶段植株木质部水势及叶水势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茎的导水率均有所增加,栓塞程度均降低,当茎的PLC恢复至28%~37%时,植株顶端重新展开了3片新叶。叶片全部死亡的植株复水至长出新叶时,茎的PLC显著减少,但植株直径并未增大,即复水阶段没有新生导管参与导水过程,表明茎导水率的恢复是由于发生了栓塞修复。【结论】干旱胁迫会对植物水力特性造成不利影响,但植物也会通过改变木质部结构特征来适应环境。植物在维持叶片存活与茎导水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权衡,干旱胁迫下会牺牲叶片来维持茎的导水率。但当干旱胁迫解除后,植物的水力学特性也能得到恢复,即使整株叶片死亡的植物,复水后仍能恢复生长,叶片死亡并不能作为判断植物死亡的指标。植物恢复生长与茎导水率恢复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栓塞能否修复是植物经历干旱后能否存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水力学特性 栓塞脆弱性 栓塞程度 栓塞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容积重建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卓军 王琳 +3 位作者 赵中庆 董燕 张翔 宋国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双容积重建(DVRT)技术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程度评价的作用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单中心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1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127枚动脉瘤)。随机分为常规评估组和DVRT评估组,每组56例。常规... 目的探讨双容积重建(DVRT)技术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程度评价的作用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单中心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1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127枚动脉瘤)。随机分为常规评估组和DVRT评估组,每组56例。常规评估组在术前血管造影和麻醉后3D重建基础上选择最佳工作角度行动脉瘤介入栓塞,2D-DSA评估为致密栓塞后完成手术;DVRT评估组在2D-DSA评估致密栓塞后行3D采集和DVRT,评估为非致密栓塞继续介入干预,评估为致密栓塞完成手术。对比两组术中对比剂用量、X线剂量,术后出血复发率及手术费用等情况。结果DVRT评估组未出现出血复发,常规评估组出血复发率为5.36%(3/56)(P<0.05)。两组患者术中对比剂用量、X线剂量及手术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全脑血管DSA复查显示,DVRT评估组、常规评估组血栓形成分别为1例(1.8%)、7例(12.5%),动脉瘤复发分别为0例、6例(10.7%),脑梗死分别为0例、5例(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46、6.340、5.234,P<0.05)。结论DVRT技术可有效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栓塞程度,对手术策略选择起到积极指导作用,并显著降低非致密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双容积重建 介入栓塞 栓塞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孟增 刘沧君 +1 位作者 路福志 鲁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脾功能亢进行脾部分栓塞时对门脉压力及外周血液变化的影响。方法对3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脾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计数直径>1mm的脾内动脉血管数。用明胶海绵碎屑(1mm×1mm×1mm)或PVA颗粒... 目的探讨脾功能亢进行脾部分栓塞时对门脉压力及外周血液变化的影响。方法对3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脾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计数直径>1mm的脾内动脉血管数。用明胶海绵碎屑(1mm×1mm×1mm)或PVA颗粒实行脾动脉栓塞,栓塞上述血管的60%~80%,并进行1~36个月(平均20个月)临床随访观察对比手术前后门脉压力、血液成分的变化。结果平均门脉压力由4.05kPa降至2.51kPa,外周血液红细胞由2.0×1012/L升至4.20×1012/L,白细胞从3.2×109/L升至5.0×109/L,血小板从40×109/L升至150×109/L。食管静脉曲张引发上消化道出血4例中,术后3例未再出血。结论栓塞程度以脾血管数为计数单位,控制在60%~80%时,可较好地改善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象、门静脉压力,减轻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脾动脉栓塞治疗 部分性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选择性插管造影 门脉压力 上消化道出血 脾部分栓塞 PVA颗粒 血液红细胞 门静脉压力 血液变化 明胶海绵 手术前后 随访观察 血液成分 计数单位 栓塞程度 外周血象 血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切除术前肾动脉栓塞的疗效——附13例报告
7
作者 陈忠明 黎传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23-223,225,共2页
关键词 肾切除术 肾动脉栓塞 疗效 栓塞后综合征 造影程序 栓塞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处理下几种柽柳属植物幼株木质部栓塞及其解剖结构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木巴热克.阿尤普 伊丽米努尔 荆卫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2-52,共11页
本研究借助木质部导水率及栓塞测量系统,分别对多枝柽柳、刚毛柽柳和紫杆柽柳扦插幼株的木质部水力特性对不同土壤水分处理的响应进行分析。以光学、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各柽柳幼株茎和根(2.5 mm<d<4mm)木质部导管、纹孔解剖特... 本研究借助木质部导水率及栓塞测量系统,分别对多枝柽柳、刚毛柽柳和紫杆柽柳扦插幼株的木质部水力特性对不同土壤水分处理的响应进行分析。以光学、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各柽柳幼株茎和根(2.5 mm<d<4mm)木质部导管、纹孔解剖特征进行测量观察;对木质部导水效率与其解剖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各柽柳植物幼株茎木质部自然栓塞度(PLC值,%)与土壤质量含水率之间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0.796,P=0.01),即随着土壤含水率的下降,其木质部PLC值增大,导水率均有降低;水分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各柽柳植物茎木质部PLC值仍然较高(33%~52%),其中刚毛柽柳的PLC值(33%)显著低于其他2种柽柳(P<0.05),但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其PLC值显著提高(P<0.05);严重干旱胁迫处理下,紫杆柽柳茎的PLC值达到84%,明显高于多枝柽柳和刚毛柽柳(P<0.05);3种柽柳植物幼株茎木质部栓塞对土壤干旱处理的敏感程度依次为紫杆柽柳、刚毛柽柳、多枝柽柳。2)各柽柳植物幼株茎、根木质部导管及纹孔数量特征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体内和种间差异性(P<0.05),而其纹孔膜结构上没有明显的差异,纹孔膜上未见微孔。3)各柽柳植物幼株木质部Ks(max)值与导管水力直径(Dh),导管表面积(Va)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848,P=0.033;r=0.814,P=0.049),而与单导管指数(Vs)之间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925,P=0.008)。4)紫杆柽柳茎具有导管直径大、导管连接度高、导水率和自然栓塞度高等抗栓塞能力较低植物的木质部特征,但它同时具窄纹孔口等抗栓塞能力强植物的某些解剖特征。研究结果为柽柳属植物抗旱性能或生态适应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效率 栓塞程度 土壤干旱胁迫 导管特征 纹孔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急性肺栓塞的相关性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惠萍 胡安民 +3 位作者 高伟 谭心娟 汪艳 李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住院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的APE患者256例,根据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评分标准分为低危组(n=112)、中危组(n=98)、高危...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住院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的APE患者256例,根据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评分标准分为低危组(n=112)、中危组(n=98)、高危组(n=46);根据院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202)和死亡组(n=54)。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指数、基础疾病等基本信息,进行血白细胞(WBC)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D-二聚体等实验室检查,计算PESI,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APE患者的MHR水平,分析其与PESI等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APE患者间血WBC计数、单核细胞计数、D-二聚体、LDL-C、HDL-C、MHR、PESI等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血WBC计数、单核细胞计数、LDL-C、D-二聚体、MHR、PESI呈升高趋势,HDL-C水平进行性下降(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r=0.618)、单核细胞计数(r=0.157)、MHR(r=0.646)与PESI呈正相关(均P<0.05),HDL-C与PESI呈负相关(r=-0.238,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单核细胞计数、MHR、PESI升高和HDL-C降低是APE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HR与APE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预测APE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生存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栓塞严重程度指数 相关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干旱环境下的胡杨木质部水力特征 被引量:17
10
作者 木巴热克·阿尤普 陈亚宁 +2 位作者 郝兴明 李卫红 苏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748-2758,共11页
胡杨作为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乔木树种,研究其木质部水力特征对了解此树种适应极端干旱环境的生物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以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成株和2年生胡杨幼株为研究材料,对其木质部最大导水能力(ks(max))和自然栓塞程度(PLC)等木... 胡杨作为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乔木树种,研究其木质部水力特征对了解此树种适应极端干旱环境的生物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以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成株和2年生胡杨幼株为研究材料,对其木质部最大导水能力(ks(max))和自然栓塞程度(PLC)等木质部水力特征及其水力特征有关的木质部导管(或管饱)数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株胡杨多年生枝条和侧根(2≤d<5 mm)木质部自然栓塞程度均较高,PLC均值高于50%,其中多年生枝条栓塞程度具有一定的日变化规律,6:30—7:30的PLC均值(58%)小于14:00—15:00的(67%);河道边上成株胡杨侧根的均ks(max)和PLC均值都小于距河道200 m处的。随着土壤干旱程度的加剧,幼株胡杨侧根的PLC均值随之增加,而叶片气孔导度随之降低,土壤含水率与侧根PLC均值,叶片气孔导度之间分别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9、R=-0.811)。在统一直径范围内(2≤d<5 mm),成株胡杨侧根均导管直径(dmean)和水力直径(d95%、dh)均大于胡杨幼株,而导管密度胡杨幼株高于成株胡杨;胡杨侧根木质部ks(max)与均导管直径、水力直径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生枝条 侧根 最大导水效率 自然栓塞程度 木质部导管数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