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9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BCA胶栓塞治疗感染相关肺动脉假性动脉瘤致大咯血
1
作者 邵黎明 徐锐 +4 位作者 刘国平 孙成建 张照龙 赵晓龙 谢宜兴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6-298,共3页
肺动脉假性动脉瘤(pulmonary artery pseudoaneurysm,PAPA)常继发于感染、血管炎、肿瘤侵犯、外伤、医源性损伤等,一旦破裂出血,死亡率高达50%以上[1];可致大咯血[2],即24h内咯血量大于500ml或单次咯血量100ml以上[1]。本文报告以α-氰... 肺动脉假性动脉瘤(pulmonary artery pseudoaneurysm,PAPA)常继发于感染、血管炎、肿瘤侵犯、外伤、医源性损伤等,一旦破裂出血,死亡率高达50%以上[1];可致大咯血[2],即24h内咯血量大于500ml或单次咯血量100ml以上[1]。本文报告以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utyl cyanoacrylate,NBCA)胶栓塞治疗4例感染相关PAPA致大咯血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动脉瘤 假性 咯血 栓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治疗兔VX2肝癌: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
2
作者 赵一昊 王灏琛 金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碘化油用于栓塞肝动脉治疗兔VX2肝癌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表现。方法分别按1∶1、1∶2及2∶1比例配制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混悬液,观察其分层时间。将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D组(各5只),... 目的观察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碘化油用于栓塞肝动脉治疗兔VX2肝癌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表现。方法分别按1∶1、1∶2及2∶1比例配制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混悬液,观察其分层时间。将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D组(各5只),对A组经导管注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乳剂、B组注入盐酸多柔比星-碘化油乳剂以栓塞肝动脉,对C组予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D组予盐酸多柔比星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比较处置后4组1、4、8、12、16、20及24 h血药浓度。以另外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建立VX2肝癌模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只),对实验组经导管注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乳剂、对照组注入多柔比星-碘化油乳剂以栓塞肝动脉;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疗效,记录肿瘤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结果不同比例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混悬液均于1 min内出现分层。药代动力学实验显示,A、C组处置后各时间点血药浓度相近,且均高于B、D组。药效学实验显示,实验组肿瘤ORR及DCR分别为50.00%(5/10)及90.00%(9/10),对照组分别为40.00%(4/10)及80.00%(8/10)。结论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乳剂行肝动脉栓塞与单纯灌注化疗后各时间点血药浓度相近;前者用于栓塞治疗兔VX2肝癌效果与多柔比星-碘化油乳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 多柔比星 脂质体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乙醇在外周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韩仟昀 沈禹辰 +3 位作者 王德明 苏立新 李晓 范新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44-1252,共9页
动静脉畸形是一类高流速的脉管畸形。动静脉畸形有多种分类方式,包括组织胚胎学分类、血流动力学分类等。目前,用于指导外周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的两种主流分类系统是由Cho和Yakes分别基于病灶的血管造影形态提出的。介入栓塞是动静脉畸... 动静脉畸形是一类高流速的脉管畸形。动静脉畸形有多种分类方式,包括组织胚胎学分类、血流动力学分类等。目前,用于指导外周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的两种主流分类系统是由Cho和Yakes分别基于病灶的血管造影形态提出的。介入栓塞是动静脉畸形的一线治疗方法。在诸多栓塞剂中,无水乙醇是永久性的液体栓塞剂。无水乙醇因能够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而取得良好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外周动静脉畸形的治疗。而Yakes分类是将血管造影分类与无水乙醇栓塞治疗相结合。在使用无水乙醇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肺动脉压升高等并发症。虽然动静脉畸形的治疗仍存在挑战,但是分子遗传学的快速发展使靶向药物辅助治疗动静脉畸形成为可能。传统疗法结合靶向药物的模式或将为动静脉畸形治疗带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血管造影 栓塞治疗 硬化治疗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胃十二指肠动脉损伤致腹腔出血
4
作者 李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胃十二指肠动脉损伤罕见且病情多急重,常致腹腔出血,威胁患者生命和健康;以传统手术干预创伤较大,且存在并发症风险。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证实。本文报道以TAE治疗5例胃十二... 胃十二指肠动脉损伤罕见且病情多急重,常致腹腔出血,威胁患者生命和健康;以传统手术干预创伤较大,且存在并发症风险。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证实。本文报道以TAE治疗5例胃十二指肠动脉损伤致腹腔出血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1年1月—2023年1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胃十二指肠动脉损伤致腹腔出血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 出血 栓塞 治疗 胃十二指肠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陈义雄 陈绿娇 +4 位作者 陈建业 李涛 周国英 梁卫明 周卫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95-196,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大咯血 疗效分析 介入栓塞治疗 明胶海绵颗粒 临床治疗效果 1991年 内科治疗 栓塞材料 聚乙烯醇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附8例报告) 被引量:19
6
作者 郭元星 李彦豪 +2 位作者 陈勇 印建国 刘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8例产后大出血,急诊 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后,双侧分别注入明胶海绵颗粒直至血流明显变慢。结果7例出血完全 停止,1例出血明...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8例产后大出血,急诊 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后,双侧分别注入明胶海绵颗粒直至血流明显变慢。结果7例出血完全 停止,1例出血明显减少,经药物及激素继续治疗1周出血停止。3例栓塞时有一过性下腹隐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 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止血迅速、安全、可靠,并能保留子宫,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作为产后大出血的首选 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栓塞治疗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栓塞治疗医源性损伤性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华 段杨军 黄新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96-3097,共2页
医源性损伤性似性动脉瘤并不少见,传统治疗多以外科手术和经动脉导管栓塞术为主,但其适应证较局限,H存在定位闲难、操作复杂、损伤性大、疗效不确定等不利因素[1-2]。我科2001年7月至2012年10月共介入栓塞治疗各种医源性损伤性假性... 医源性损伤性似性动脉瘤并不少见,传统治疗多以外科手术和经动脉导管栓塞术为主,但其适应证较局限,H存在定位闲难、操作复杂、损伤性大、疗效不确定等不利因素[1-2]。我科2001年7月至2012年10月共介入栓塞治疗各种医源性损伤性假性动脉瘤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经导管栓塞治疗 损伤性 医源性 介入栓塞治疗 导管栓塞 外科手术 传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球和纳米颗粒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楚悦 史家宁 +3 位作者 王明达 吴寒 史立军 杨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6-821,共6页
近年来,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治疗肝细胞癌(HCC)的常用方法。然而,随着栓塞剂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球和纳米颗粒方面的新进展为提高TACE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了微球和纳米颗粒在HCC行TACE中的最新进展和应用。首先... 近年来,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治疗肝细胞癌(HCC)的常用方法。然而,随着栓塞剂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球和纳米颗粒方面的新进展为提高TACE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了微球和纳米颗粒在HCC行TACE中的最新进展和应用。首先,介绍了TACE作为治疗手段的背景,以及微球和纳米颗粒技术的兴起。接着,叙述了TACE中不同类型的微球和纳米颗粒的使用情况,并探讨了理想栓塞剂的特性。文章着重描述了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进展,以及药物释放微球和纳米颗粒与传统TACE在临床效果方面的对比。另外,对影像学在TACE手术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并总结了放射性和磁共振可见的栓塞剂的研究进展。文章从多个角度讨论了TACE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指出了微球和纳米颗粒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个性化和精准医学在TACE中的应用,以及TACE在临床转化应用中的潜在方案。同时,提出了伦理和监管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探讨。认为先进微球和纳米颗粒在TACE中具有潜在影响,为HCC治疗模式的创新以及通过TACE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纳米球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颗粒栓塞治疗种植牙后口底假性动脉瘤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徐通洁 朱俊龙 +2 位作者 何虎强 孙晓磊 刘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313,共1页
患者男,69岁,接受种植牙操作后右面颊部及口底肿胀、疼痛3天,经抗感染及其他消肿等治疗后效果不佳;否认相关病史及家族史。查体:右面颊部稍肿胀,皮下见瘀斑,右侧口腔底部舌下见1.2 cm×1.0 cm结节(图1A),边界清楚,质软,有搏动感。... 患者男,69岁,接受种植牙操作后右面颊部及口底肿胀、疼痛3天,经抗感染及其他消肿等治疗后效果不佳;否认相关病史及家族史。查体:右面颊部稍肿胀,皮下见瘀斑,右侧口腔底部舌下见1.2 cm×1.0 cm结节(图1A),边界清楚,质软,有搏动感。颈部增强CT:口底肌肉广泛肿胀,口底右侧(牙槽内侧旁)见1.7 cm×1.2 cm不规则高密度结节,动脉期明显强化(图1B),与邻近小动脉关系密切,考虑假性动脉瘤可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显示口底右侧结节为假性动脉瘤,由右侧下牙槽动脉及其分支供血(图1C)。影像学诊断:右侧下牙槽动脉假性动脉瘤。穿刺右侧股动脉,以泥鳅导丝配合Vertebra单弯导管超选右侧颈外动脉至右侧下牙槽动脉,明确假性动脉瘤破口后,超选至破口附近,于透视下以脉冲式缓慢推注150~250μm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颗粒予以栓塞;之后复查造影显示右侧口底假性动脉瘤消失且无对比剂外溢(图1D)。治疗后随访显示面颊部肿胀及瘀斑消退、口底结节消失。临床综合诊断:种植牙后右侧下牙槽动脉假性动脉瘤。本例报道通过医院伦理会批准(KY2024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栓塞 治疗 聚乙烯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建民 周晓平 +5 位作者 许奕 洪波 赵文元 王来兴 黄清海 王永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73-775,共3页
目的 :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 55例 62枚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 ,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技术操作要点及存在问题。方法 :5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 4 9例为破裂动脉瘤 ,按 Hunt-Hess分级 : 级 9例 , 级 1 5例 , 级 1 8例 , 级 7例。... 目的 :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 55例 62枚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 ,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技术操作要点及存在问题。方法 :5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 4 9例为破裂动脉瘤 ,按 Hunt-Hess分级 : 级 9例 , 级 1 5例 , 级 1 8例 , 级 7例。采用双弯塑形、横向成篮、分部填塞及篮外填塞等方法治疗 51例 ,瘤颈重塑形技术 2例 ,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 GDC)栓塞治疗 3例。结果 :栓塞程度 :致密栓塞 50个 ( 80 .6% ) ,90 %以上 8枚 ( 1 2 .9% ) ,90 %以下 4枚 ( 6.5% )。术中出血 2例 ( 3 .6% ) ,死亡 2例 ( 3 .6% )。结论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优点。采用双弯塑形、横向成篮、分部填塞、篮外填塞及重塑形 ( remodelling)技术等方法 ,可以明显提高宽颈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血管内支架结合 GDC可能成为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支架 介入治疗 栓塞治疗 G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造影解剖分析及对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20
11
作者 梁志会 崔进国 +4 位作者 潘新元 周桂芬 任美杰 田惠琴 应建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血管造影表现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75例患者 ,经临床症状 ,彩超和 (或 )CT检查确诊子宫肌瘤 ,其中黏膜下肌瘤 9例 ,肌壁间肌瘤 5 0例 ,浆膜下肌瘤 16例 ;单发肌瘤 2 1例 ,多发肌瘤 5 4例。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 ...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血管造影表现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75例患者 ,经临床症状 ,彩超和 (或 )CT检查确诊子宫肌瘤 ,其中黏膜下肌瘤 9例 ,肌壁间肌瘤 5 0例 ,浆膜下肌瘤 16例 ;单发肌瘤 2 1例 ,多发肌瘤 5 4例。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 ,导管分别插入双侧子宫动脉造影 ,观察内容包括 :子宫动脉的起源及其分支、不同类型子宫肌瘤的血管造影表现 ,然后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①大多数患者子宫动脉大部分发自髂内动脉的臀下动脉阴部干 ,其次为髂内动脉主干和臀上动脉。②子宫肌瘤供血情况分为 :a、一侧子宫动脉供血为主型。b、双侧子宫动脉均衡供血型。c、单纯一侧子宫动脉供血型。③卵巢支的栓塞几乎不可避免 ,其临床后果仍存在争议。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熟悉子宫肌瘤的血管解剖对提高技术成功率、合理选用栓塞方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造影 供血 栓塞治疗 双侧 髂内动脉 血管造影 患者 血型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性出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启榆 王东 +12 位作者 谢步东 林华 王忠 王鸿志 王富春 鲜于剑波 张勇 赵平武 张耀 罗华 王杰 李慧 宋中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13例临床诊断出血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79例行介入治疗 ,其中 4 2例使用了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所有使用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患者均达到止血的目的 ,近期有效... 目的 探讨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13例临床诊断出血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79例行介入治疗 ,其中 4 2例使用了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所有使用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患者均达到止血的目的 ,近期有效率 10 0 % ,无并发症发生。随访 2~ 2 4个月 ,6例晚期肝癌患者分别栓塞术后 2~ 10个月内死亡 ,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原栓塞部位出血。结论 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性出血疗效好 ,不良反应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治疗 弹簧圈 出血 动脉 患者 临床应用价值 并发症 晚期肝癌 栓塞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崔进国 袁涛 +2 位作者 梁志会 任红 田惠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639-641,共3页
关键词 症状性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疗效评价 动脉栓塞治疗 体积缩小 月经过多 切除子宫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及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治疗大肝癌 被引量:14
14
作者 范林军 马宽生 +3 位作者 何振平 黄晓兰 陈敏 董家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7-449,共3页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 (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 (TAE)以及选择性门静脉栓塞 (SPVE)治疗大肝癌的效果。方法  5 5例大肝癌 (直径≥ 5cm)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RFA组 (n =3 3 ) ,TAE +RFA组 (n =10 ) ,TAE +SPVE +RFA组 (n =12 )。结...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 (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 (TAE)以及选择性门静脉栓塞 (SPVE)治疗大肝癌的效果。方法  5 5例大肝癌 (直径≥ 5cm)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RFA组 (n =3 3 ) ,TAE +RFA组 (n =10 ) ,TAE +SPVE +RFA组 (n =12 )。结果RFA +TAE +SPVE组 1次RFA治疗使肿瘤坏死 90 %以上的比例可达到 75 % ,明显高于单纯RFA组 (P <0 0 1) ;经过 1~ 5次的RFA治疗后 ,各组肿瘤完全坏死率以RFA +TAE +SPVE组最高为 66 7% ;RFA组有 3例发生了中到大量的胸腔积液 ,其它两组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 ;5 0例患者经 1年以上的随访 ,发现RFA +TAE +SPVE组的生存时间比其它两组明显延长 (P <0 0 1) ,1年生存率以RFA+TAE +SPVE组最高。结论 RFA前行TAE及SPVE能改善大肝癌的疗效并提高RFA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肝癌 射频消融 肝动脉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建民 黄清海 +4 位作者 许奕 洪波 赵文元 周晓平 倪宝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76-778,共3页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近期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 GDC栓塞治疗 1 2 3例 1 57枚动脉瘤 ,分析动脉瘤几何形态学、病情严重程度对栓塞效果及临床治疗的影响。结...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近期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 GDC栓塞治疗 1 2 3例 1 57枚动脉瘤 ,分析动脉瘤几何形态学、病情严重程度对栓塞效果及临床治疗的影响。结果 :Hunt-Hess分级 ~ 级患者中 ,预后良好者 ( GOS>3分 )为 1 0 0 % , 、 ~ 级患者中分别为 95.0 %、76.0 % ;窄颈动脉瘤完全栓塞率、大部栓塞率及部分栓塞率分别为 92 .4 %、5.7%、1 .9% ,宽颈动脉瘤中分别为 80 .8%、1 3 .5%、5.8% ,大动脉瘤的疗效明显低于小动脉瘤。结论 :动脉瘤的栓塞程度不仅与瘤颈大小有关 ,还受瘤体大小的影响。而临床预后与 Hunt-Hess分级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介入治疗 栓塞治疗 G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重度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选 孙鹏 李学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在重度肝硬化患者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患者 ,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C级 ,行急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结果  19例门脉...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在重度肝硬化患者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患者 ,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C级 ,行急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结果  19例门脉穿刺及曲张静脉栓塞手术均获成功。 18例即刻止血成功 ;1例无效 ,行TIPSS治疗。 1~ 12个月随访期内 ,再出血 14例 ;死亡 15例 ;4例存活。严重合并症 1例 ,为腹腔内出血 ,行开腹探查。结论 对于ChildC级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 ,急诊条件下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止血效果肯定 ,当TIPSS禁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 出血 经皮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造影在肺咯血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7
作者 江森 孙兮文 +2 位作者 支文祥 马骏 尤正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分析肺咯血患者锁骨下动脉造影征象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肺咯血患者,在完成了以支气管动脉为主的胸主动脉各分支动脉栓塞治疗后,再进行单侧或双侧锁骨下动脉造影,其中A组:4例为1次以上动脉栓塞治疗后再次行栓塞者(2例行单侧造影,... 目的分析肺咯血患者锁骨下动脉造影征象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肺咯血患者,在完成了以支气管动脉为主的胸主动脉各分支动脉栓塞治疗后,再进行单侧或双侧锁骨下动脉造影,其中A组:4例为1次以上动脉栓塞治疗后再次行栓塞者(2例行单侧造影,2例行双侧造影),B组:16例结合胸片及胸部CT所示的病变部位行单侧造影(右侧10例、左侧6例),C组:18例双侧造影。判定造影结果分以下3类:正常(-),小分支紊乱、增生(+),明显出血动脉(++)。对造影明确有明显出血血管的部分患者进行栓塞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出血阳性与锁骨下动脉造影人次比为63.2%(24/38)。出血阳性与锁骨下动脉造影血管支数比为50%(29/58),包括(++):37.9%(22/58),(+):12.1%(7/58)。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患者阳性率最高。阳性出血征象的部位与肺内病变的部位基本一致。对12例强阳性出血征象的患者进行相应动脉栓塞,即刻止血率达100%,符合长期疗效分析的8例患者中,治愈5例,显效1例,复发2例。并发症为发热、恶心呕吐、胸痛、打嗝、呼吸困难。结论锁骨下动脉造影在肺咯血动脉栓塞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对上肺病变为主的肺咯血患者,其中以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患者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咯血 锁骨下动脉 栓塞 血管造影 动脉栓塞治疗 动脉造影 临床意义 咯血患者 肺结核患者 纤维空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 被引量:9
18
作者 辜斌 魏小英 +3 位作者 况圣佳 李小松 赵异才 曾庆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489-490,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方法对23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急诊肝动脉栓塞止血。结果22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1例患者因供血血管发育走行异常,导管不能达靶血管,转入外科治疗。22例患者均无复发出血及急性肝功能衰竭,9... 目的探讨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方法对23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急诊肝动脉栓塞止血。结果22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1例患者因供血血管发育走行异常,导管不能达靶血管,转入外科治疗。22例患者均无复发出血及急性肝功能衰竭,9例患者经栓塞术后,再根据病情行多次介入治疗,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和坏死。结论急诊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可达到立即止血的目的,同时可为肝癌后续血管内治疗提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破裂 肝动脉 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微球(KMG)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石红建 黄优华 +5 位作者 徐强 孙军 沈涛 周华明 蒋磊 陈其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59-559,共1页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栓塞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微球 明胶海绵 PVA颗粒 常见 盆腔 良性 海藻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的血供分型及其对栓塞治疗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杰 张国英 +6 位作者 杨乃明 施海彬 冯耀良 王卫东 王永利 刘圣 刘嘉茵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274-277,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血供特征并提出血管造影分型、探讨血供分型对于栓塞的指导意义。方法50例资料完整、血管造影显示清晰的子宫肌瘤病例,采用Dextran微球子宫动脉栓塞。栓塞前,先作双侧选择性的髂内和子宫动脉血管造影,分析血管造影图...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血供特征并提出血管造影分型、探讨血供分型对于栓塞的指导意义。方法50例资料完整、血管造影显示清晰的子宫肌瘤病例,采用Dextran微球子宫动脉栓塞。栓塞前,先作双侧选择性的髂内和子宫动脉血管造影,分析血管造影图像以确定双侧子宫动脉对子宫和子宫肌瘤的血供、血供比例、子宫动脉的跨中线吻合和卵巢实质显影等情况。结果按照双侧子宫动脉对子宫肌瘤的不同供血比例可将之分为3型:单侧供血型、一侧优势型和双侧均势型。50例中,这3型的比例分别为6%(3例,1例右侧,2例左侧)、84%(42例,左右侧优势各21例)和10%(5例)。双侧子宫动脉间存在明显吻合者5例、发现副子宫动脉者2例。有15例可见子宫动脉的卵巢支显影及卵巢实质染色,而通过卵巢血管吻合逆行显示同侧卵巢动脉者为5例,占10%。结论应倡导个体化的子宫肌瘤动脉栓塞策略。根据两侧子宫动脉对子宫肌瘤的不同供血比例合理分配微球栓塞剂。当造影看到卵巢动脉显影时,则宜选择直径大于350μm的微球作子宫动脉栓塞,以保护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血供分型 策略 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