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瘤解剖特点对致密栓塞动脉瘤的作用
1
作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
致密栓塞动脉瘤可以防止动脉瘤再形成,但动脉瘤的形态会影响弹簧圈致密栓塞的效果。日本Fujita卫生大学Sadato等回顾性分析了动脉瘤的解剖学特点和弹簧圈密度。他们分析了434例患者通过弹簧圈栓塞治疗(无支架置入)的452个动脉瘤,
关键词 栓塞动脉瘤 解剖特点 解剖学特点 弹簧圈 致密栓塞 支架置入 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VIS Jr与Atlas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疗效比较
2
作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60-560,共1页
美国Pittsburgh大学医学中心的Gross等报道了LVIS Jr与Atla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预试验结果。研究者们检索该中心血管内治疗数据库中,经LVIS Jr或Atla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的资料。评估人口统计学数据、动脉瘤信... 美国Pittsburgh大学医学中心的Gross等报道了LVIS Jr与Atla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预试验结果。研究者们检索该中心血管内治疗数据库中,经LVIS Jr或Atla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的资料。评估人口统计学数据、动脉瘤信息、治疗技术、围手术期和器械相关并发症以及初始和随访血管造影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动脉瘤 ATLAS 支架 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 疗效 大学医学中心 人口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暂时性方形脱发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震 周树虎 高明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18,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因发作性肢体抽搐1年半就诊。既往脑外伤病史10年余,曾行手术治疗,头部遗留金属固定物,吸烟史30余年。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正常,言语流利。左侧瞳孔3 mm,对光反射存在,右眼失明。双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 1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因发作性肢体抽搐1年半就诊。既往脑外伤病史10年余,曾行手术治疗,头部遗留金属固定物,吸烟史30余年。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正常,言语流利。左侧瞳孔3 mm,对光反射存在,右眼失明。双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感觉、共济检查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对称存在。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颅脑CT:鞍区左旁见椭圆形略高密度影,截面约17 mm×12 mm,边缘见多发致密影,动脉瘤与颅内肿瘤性病变待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栓塞 放射性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oform支架辅助栓塞宽颈或夹层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田彦龙 宋冬雷 +3 位作者 冷冰 毛颖 徐斌 王启弘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NEUROFORM支架 颅内动脉瘤 栓塞动脉瘤 临床疗效 夹层 宽颈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的中短期随访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鑫 张庆荣 +3 位作者 谢韡 史继新 王汉东 杭春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353-355,共3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 随访分析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手术夹闭 血管内栓塞 破裂动脉瘤 栓塞动脉瘤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国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试验文献及动脉瘤栓塞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鲍遇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337-338,369,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栓塞动脉瘤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文献 试验 国际 解读 动脉瘤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 AB支架辅助栓塞复杂动脉瘤161例
7
作者 向欣 杨华 +4 位作者 彭瀚 吕莹 徐学友 出良钊 王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590-2591,共2页
随着神经介入材料工艺及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复杂形态的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技术亦可获致密、安全的栓塞效果。我科自2001年采用SolitaireAB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161例并获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栓塞动脉瘤 栓塞效果 支架 介入技术 神经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疗效分析
8
作者 董白晶 张鸿祺 +1 位作者 支兴龙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34-136,共3页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达40%和33%。外科手术治疗动脉瘤已有多年经验,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血管内栓塞动脉瘤虽然只有十几年历史,但其短期疗效已得到公认。现将我们10年来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长期疗效进...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达40%和33%。外科手术治疗动脉瘤已有多年经验,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血管内栓塞动脉瘤虽然只有十几年历史,但其短期疗效已得到公认。现将我们10年来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长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弹簧圈栓塞 可脱性 疗效分析 外科手术治疗 栓塞动脉瘤 回顾性分析 致残率高 短期疗效 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喉镜在解剖结构异常的困难气道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喜成 杜冬 +1 位作者 吴文燕 张耀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评价UE可视喉镜在解剖结构异常的困难气道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例脑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ASAII^III级,Mallampati气道分级Ⅲ~IV级,随机分为UE可视喉镜组(A组)和Macintosh直视喉镜组(B组),每组10例。记... 目的评价UE可视喉镜在解剖结构异常的困难气道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例脑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ASAII^III级,Mallampati气道分级Ⅲ~IV级,随机分为UE可视喉镜组(A组)和Macintosh直视喉镜组(B组),每组10例。记录两组患者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前(T0)、置入气管导管时min(T1)、置入气管导管后1min(T2)、3min(T3)和5min(T4)的Sp02、HR、SBP及DBP,以及气管插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T1、T2和T3时B组的HR、SBP及DBP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B组患者HR、SBP及DBP高于A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插管时间显著低于B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结论 UE可视喉镜可减轻解剖结构异常的困难气道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能有效保障患者围麻醉期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喉镜 解剖结构 困难气道 动脉瘤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耀贤 刘喜成 +2 位作者 张秋丽 刘占立 吴文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365-2367,共3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瘤栓塞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诊行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均合并高血压,随机分为研究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时(T_0)、气管插管前(T_1)、气管插管后即刻...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瘤栓塞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诊行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均合并高血压,随机分为研究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时(T_0)、气管插管前(T_1)、气管插管后即刻(T_2)、气管导管拔除后即刻(T_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NE在围术期不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加平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拔管后呛咳、烦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在合并有高血压的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中麻醉效果良好,可减少气管插管和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应激反应,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降低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右美托咪定 动脉瘤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Seal喉罩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松 李娟 +4 位作者 康芳 汪树东 唐朝亮 唐菲 侯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评价ProSeal喉罩在静-吸复合麻醉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麻醉诱导后,L组插入喉罩,T组给予罗库溴铵后气管插管。两组均吸入七氟醚及微量... 目的评价ProSeal喉罩在静-吸复合麻醉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麻醉诱导后,L组插入喉罩,T组给予罗库溴铵后气管插管。两组均吸入七氟醚及微量泵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2)、手术结束时(T3)、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即刻(T4)的SBP、DBP、HR;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呛咳、咽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药用量。结果 L组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平稳,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较T组少(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咽痛发生率低。结论 ProSeal喉罩通气操作简单、刺激小、通气可靠,复合应用静-吸复合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快,且不良反应少,其效果优于气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EAL喉罩 气管插管 颅内动脉瘤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微导管塑形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徐超 王波 +3 位作者 韩建一 李珍珠 史怀璋 李泽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微导管精准塑形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1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均以3D打印技术辅助微导管精准塑形,并结合微导管到位情况及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微导管稳...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微导管精准塑形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1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均以3D打印技术辅助微导管精准塑形,并结合微导管到位情况及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微导管稳定性判断塑形效果。结果1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治疗中微导管均精确到位,导管头端稳定,动脉瘤栓塞致密。10例术中未发生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1例Hunt-Hess分级Ⅴ级患者术后死亡;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考虑可能为麻醉诱导过程中破裂;1例术前再破裂出血。结论 3D打印辅助精准塑形微导管,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顺利到位且保持稳定,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微导管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微导管塑形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介入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急诊栓塞破裂动脉瘤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左权 朱诚 +3 位作者 白如林 张光霁 高桥明 江面正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 :总结 2 7例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GDC)急诊栓塞破裂动脉瘤的体会。 方法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2 7例。女 17例 ,男 10例 ,年龄 40~ 85岁。 2 5例在急性 SAH发病 12 h内行 GDC动脉瘤栓塞。动脉瘤的大小为 3~ 2 2 m m。 6例... 目的 :总结 2 7例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GDC)急诊栓塞破裂动脉瘤的体会。 方法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2 7例。女 17例 ,男 10例 ,年龄 40~ 85岁。 2 5例在急性 SAH发病 12 h内行 GDC动脉瘤栓塞。动脉瘤的大小为 3~ 2 2 m m。 6例动脉瘤颈较宽的患者行瘤颈成形术。术后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 7d。 7名患者 GDC栓塞后鞘内给予 t- PA.结果 :动脉瘤栓塞后随访 3个月到 1年 ,无 1例发生再出血。恢复良好 17例 ,中等 5例 ,2例恢复差 ,3例死亡。有 6例发生血管痉挛。结论 :用GDC急诊栓塞为治疗破裂动脉瘤开拓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可脱性弹簧 蛛网膜下腔出血 栓塞破裂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瘤栓塞时弹簧圈脱入载瘤动脉的预防及处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启锋 陈志 朱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15-1215,1219,共2页
关键词 载瘤动脉 动脉瘤栓塞 预防 脱入 GDC栓塞治疗 操作性并发症 可脱弹簧圈 颅内动脉瘤 2004年 1999年 COIL 临床资料 永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脑血管痉挛的预见性护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卢斌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5期36-37,共2页
目的总结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脑血管痉挛的预见性护理经验。方法对48例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实施尼莫同扩张血管,腰池置管持续引流血性脑脊液及三高疗法,同时有效地运用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及相关护理措施干预。结果48例患者出... 目的总结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脑血管痉挛的预见性护理经验。方法对48例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实施尼莫同扩张血管,腰池置管持续引流血性脑脊液及三高疗法,同时有效地运用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及相关护理措施干预。结果48例患者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6例,5例经用药治疗及对症护理后,意识障碍及肢体功能、语言功能恢复良好;自动出院1例。结论严密观察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病情,并做好相应护理,可防止脑血管痉挛发生,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动脉瘤栓塞 脑血管痉挛 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介入脑动脉瘤栓塞术中微导管拔除困难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宝惠 张剑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7-557,共1页
患者,女,68岁,体重62kg,ASAⅡ级。术前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Hess—hunt分级为2级。拟行介入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术前检查:BP130/80mmHg,HR86次/分,RR18次/分。术前曾使用尼莫地平扩血管治疗。麻... 患者,女,68岁,体重62kg,ASAⅡ级。术前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Hess—hunt分级为2级。拟行介入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术前检查:BP130/80mmHg,HR86次/分,RR18次/分。术前曾使用尼莫地平扩血管治疗。麻醉选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栓塞 星状神经节阻滞 拔除困难 介入 微导管 蛛网膜下腔出血 hunt分级 弹簧圈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精显技术在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复查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爽爽 洪泳 +3 位作者 陈佳俊 应均 刘英涛 徐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DSA的支架精显技术在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患者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复查患者32例,其中5例复发患者,27例未复发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选择性脑血管动脉造影及支架精显技术进... 目的:探讨DSA的支架精显技术在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患者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复查患者32例,其中5例复发患者,27例未复发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选择性脑血管动脉造影及支架精显技术进行对照评估。结果:支架精显技术评估动脉瘤的形态及支架局部形态、是否移位与超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技术一致,但能显著减少患者的创伤,减低对比剂的使用量,减轻X线的照射剂量。结论:支架精显技术可以很好地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及支架情况,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精显技术 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术中护理配合
18
作者 郝蔓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术中观察 护理配合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血管内支架置人 栓塞动脉瘤 弹簧圈栓塞 心理护理 材料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术期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傅军 李选 +9 位作者 韩金涛 王昌明 栾景源 吕献军 李天润 曲雯 冯琦琛 庄金满 马晓娟 隋玉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2002年12月~2013年5月对210例颅内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围手术期行脱水、解痉、脑复苏、控制输液、抗血小板等治疗。结果 195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行全脑血管造影发现颅内...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2002年12月~2013年5月对210例颅内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围手术期行脱水、解痉、脑复苏、控制输液、抗血小板等治疗。结果 195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行全脑血管造影发现颅内动脉瘤并行急诊栓塞治疗(1例首次造影未发现动脉瘤,2 d后再次造影发现动脉瘤并成功栓塞)。围手术期死亡8例,致伤残4例,3例入院时昏迷,出院时基本恢复正常。190例平均随访43.5月(6~116个月),其中〉36个月130例,〉60个月90例:12例术后6~12个月复查发现新发及栓塞处动脉瘤扩大,行再次栓塞,复发率6.3%(12/190);GOS平均4.6分(4~5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为15分,术前平均13分(5~15分)。结论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尽快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可明确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栓塞治疗;加强围术期的各种管理,如脱水、腰穿、抗痉挛、抗血小板治疗等措施可以加快患者康复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造影术 动脉瘤栓塞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预防手术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7
20
作者 童耀英 俞向荣 崔志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1151-1152,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 术中护理配合 手术并发症 预防 动脉瘤破裂出血 穿刺部位血肿 脑血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