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市米槠林分相容性胸径生长模型和树高曲线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田意 吴宏炜 +3 位作者 张伟志 黄光灿 庄崇洋 江希钿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49,共6页
根据福州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分别建立基于5种经验生长方程的胸径生长模型和树高曲线模型系统,以均方差(RMSE)、平均绝对偏差(MAD)、决定系数(R2)和预估精度(P)作为模型评价指标,对比5种模型的拟... 根据福州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分别建立基于5种经验生长方程的胸径生长模型和树高曲线模型系统,以均方差(RMSE)、平均绝对偏差(MAD)、决定系数(R2)和预估精度(P)作为模型评价指标,对比5种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5种模型的预估精度均大于90%,其中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优,胸径生长过程曲线和树高曲线的模型预估精度分别为92.85%和95.15%。经配对t检验,胸径和树高的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无明显差异,拟合效果优良。数据分析显示,米槠林分胸径快速生长期滞后于树高快速生长期,均处于林分中、幼龄林时期,然后生长速度逐渐变缓。该模型可以用来描述福州市米槠林分胸径和树高的生长变化规律,在优化模型结构的同时,减少误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并建立了胸径、树高和林龄3者之间的相容性和一致性,为米槠林分的生长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槠 树高曲线经验生长模型 度量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及EBLUP预测杉木树高生长过程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明初 孙玉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2-790,共9页
基于福建省将乐县国有林场15块标准地的30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标准木的解析数据,首先对5个生长方程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利用解析木数据构建非线性混合效应树高生长模型。以单... 基于福建省将乐县国有林场15块标准地的30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标准木的解析数据,首先对5个生长方程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利用解析木数据构建非线性混合效应树高生长模型。以单株树木作为随机效应,通过变换混合效应参数个数,利用R软件选择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最小,对数似然函数(Loglik)值最大的混合效应模型作为最优模型,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研究经验线性无偏最优预测法(EBLUP)预测树高生长过程的特点。结果表明:Weibull方程中,β1,β2和β3等3个参数都作为混合效应参数的模型模拟精度最高。观测次数相同时,延长观测间隔能够降低预测误差,提高预测精度;观测间隔相同时,增加观测次数,预测精度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测计学 树高生长模型 混合效应模型 经验线性无偏最优预测法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杨树树高曲线模型的研制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圆 王万江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5期31-34,共4页
用江苏省杨树解析木编制了杨树标准树高曲线模型,该模型引入了适宜的林分控制因子(树龄和地位指数),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树高曲线模型。经检验,模型有较好的精度,适用于江苏省的杨树树高生长模型。该研究可为江苏省日益发展的杨树人工林... 用江苏省杨树解析木编制了杨树标准树高曲线模型,该模型引入了适宜的林分控制因子(树龄和地位指数),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树高曲线模型。经检验,模型有较好的精度,适用于江苏省的杨树树高生长模型。该研究可为江苏省日益发展的杨树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生长预测,并为杨树生产力测定和预估提供数学模型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树高曲线模型 林分控制因子 树高生长模型 杨树人工林 曲线模型 江苏省 地位指数 控制因子 生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及EBLUP预测美国黄松林分优势木树高生长过程 被引量:14
4
作者 祖笑锋 倪成才 +1 位作者 Gorden Nigh 覃先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3,共9页
【目的】基于加拿大哥伦比亚省美国黄松79株解析木数据,研究如何用经验线性无偏最优预测法(EBLUP)预测优势木树高生长过程,并分析预测精度与观测次数、观测间隔和预测时长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49株解析木数据拟合树高生长混合效应模... 【目的】基于加拿大哥伦比亚省美国黄松79株解析木数据,研究如何用经验线性无偏最优预测法(EBLUP)预测优势木树高生长过程,并分析预测精度与观测次数、观测间隔和预测时长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49株解析木数据拟合树高生长混合效应模型,30株解析木数据用于EBLUP的预测分析。树高生长模型以Richards,Logistic,Korf等为基础模型,选用AIC,BIC及Loglik 3个统计量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模型拟合用R软件的nlme函数实现,预测分析以预测误差均方(MSPE)为评价标准。在分析观测间隔、观测次数和预测时长对MSPE的影响时,为分离出1个因素的影响效果,将2个因素保持不变,以分析第3个因素的影响作用。在R软件拟合结果的基础上,用SAS的IML过程进行EBLUP预测分析。【结果】拟合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的拟合精度最高,选为EBLUP预测分析的基本模型。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次数、观测间隔和预测时长对预测精度均有显著影响。随着观测次数的增加,MSPE一般表现出减少的趋势,但下降幅度与观测间隔有关:当间隔较大时,不同的观测值可以提供更充分的生长过程信息,因而可以显著降低MSPE值;但当间隔较小时,观测值所提供的生长信息相互重叠,对提高预测精度的增益有限。从预测时长角度看,在观测值附近一定区域内,EBLUP预测结果非常精确,但随着预测时长增加,预测误差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EBLUP预测相当于两阶段拟合过程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拟合为估计混合参数模型确定参数的过程,而第二阶段则是在第一阶段拟合结果的基础上,依据一个特定林分的若干树高观测值用EBLUP法预测此林分的随机效应值,并进一步预测树高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效应模型 经验线性无偏最优预测法 树高生长模型 美国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改良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孙晓梅 张守攻 +1 位作者 李凤日 谭希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5-532,共8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遗传改良材料大规模地应用于工业用材林建设,构建能够反映改良材料本身遗传增益的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成为近年来生长模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生长和收获模型的定义、分类及发展趋势,总结了20多年来国内外针对... 随着越来越多的遗传改良材料大规模地应用于工业用材林建设,构建能够反映改良材料本身遗传增益的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成为近年来生长模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生长和收获模型的定义、分类及发展趋势,总结了20多年来国内外针对不同遗传改良材料建立生长和收获模型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遗传改良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改良林分 生长和收获模型 树高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应用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白超 赵中华 胡艳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8-145,共8页
【目的】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CI)简洁,能同时表达出竞争木上方的遮盖和侧翼的挤压。探讨不同林分用胸径(D)或通过胸径-树高(D-H)曲线预估树高后替代实测树高计算该竞争指数的可行性,以期给出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的最优经验计算... 【目的】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CI)简洁,能同时表达出竞争木上方的遮盖和侧翼的挤压。探讨不同林分用胸径(D)或通过胸径-树高(D-H)曲线预估树高后替代实测树高计算该竞争指数的可行性,以期给出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的最优经验计算途径。【方法】以3个地区共6块样地的天然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全站仪测定并记录林木坐标、树种、胸径、树高、冠幅和健康状况,并计算和分析各样地林木通过胸径得到的竞争指数(CID),通过胸径-树高曲线预估树高后得到的竞争指数(CI_(D-H))与通过实测树高得到的竞争指数(CIH)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森林类型林分通过胸径和胸径-树高曲线预估树高后计算得到林木竞争指数的2个经验计算途径都是可行的,且都能表达出通过实测树高计算得到林木竞争指数(CIH)结果的95%以上。2个经验计算途径的效果与胸径-树高曲线模型精度呈显著正相关,当胸径-树高曲线模型精度低(R2<0.53)时,CI_(D-H)效果略差。【结论】由于CI_(D-H)计算过程较复杂,且当林分胸径-树高曲线模型精度较低时,竞争指数CI_(D-H)的应用效果比竞争指数CI_D略差,因此以胸径替代实测树高可作为该竞争指数的最佳经验计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 胸径-树高曲线模型 经验计算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