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舌灵芝栽培料配方比较试验
1
作者 徐恒 董爱荣 +2 位作者 申东辰 刘思远 鲁丽颖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6期29-31,共3页
以玉米秸秆、玉米芯与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考察不同配比下树舌灵芝子实体直径大小、产量、生物转化率,以期为树舌灵芝筛选出适宜的栽培基质。结果表明:配方2的树舌灵芝子实体平均直径为5.84 cm,平均每袋产量为15.9 g,相比对照平均直径... 以玉米秸秆、玉米芯与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考察不同配比下树舌灵芝子实体直径大小、产量、生物转化率,以期为树舌灵芝筛选出适宜的栽培基质。结果表明:配方2的树舌灵芝子实体平均直径为5.84 cm,平均每袋产量为15.9 g,相比对照平均直径增加了1.67 cm,产量提高8.38%,配方6平均生物转化率最高,为5.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培养材料 玉米秸秆 玉米芯 配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舌灵芝总三萜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贾瑞博 赵慧 +4 位作者 刘凯丽 李燕 周文斌 吕旭聪 刘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0-1035,共6页
以树舌灵芝为原料,研究总三萜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选择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树舌灵芝总三萜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 以树舌灵芝为原料,研究总三萜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选择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树舌灵芝总三萜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0(g/m L),乙醇浓度70%,超声温度55℃,超声时间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5次验证性实验,树舌灵芝总三萜的提取得率平均值为1.75%。并通过测定DPPH的清除率、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总还原力,研究其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总三萜 响应面 工艺优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舌灵芝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多糖、三萜组分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田田 黄梓芮 +5 位作者 潘雨阳 贾瑞博 花朋朋 江小琴 陈弘培 刘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63-66,73,共5页
本研究测定了树舌灵芝子实体的粗多糖、粗蛋白、粗脂肪、矿物质元素以及三萜的含量,分析了其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元素组成,并通过测定DPPH·与HO·的清除率,研究三萜及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树舌灵芝子实体含有总... 本研究测定了树舌灵芝子实体的粗多糖、粗蛋白、粗脂肪、矿物质元素以及三萜的含量,分析了其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元素组成,并通过测定DPPH·与HO·的清除率,研究三萜及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树舌灵芝子实体含有总糖43.8%,三萜1.75%,蛋白质11.4%,粗脂肪0.40%,灰分1.80%,维生素C 10.5%,维生素A 15.6%;还包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如Ca、Fe、Zn等,其含量分别为5740、29.7、15.6 mg/kg。树舌灵芝子实体还富含甲硫氨酸(19.3 g/kg)、天冬氨酸(5.5 g/kg)、缬氨酸(19.4 g/kg)、亮氨酸(4.2 g/kg)以及亚油酸(340.9 mg/kg)等,是一种营养丰富且气味独特的食药用菌,通过测定DPPH·的清除率与HO·的清除率得知,三萜与多糖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三萜的抗氧化能力比多糖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化学成分分析 三萜 多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舌灵芝发酵液中灵芝酸的提取及测定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海良 宋爱荣 黄芳 《食用菌学报》 2008年第3期68-71,共4页
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树舌灵芝MP-01发酵液中灵芝酸,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灵芝酸的含量,确定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最佳比色条件为:比色波长为520 nm,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用量分别为0.2 mL和1.0 mL(在反应系统中浓度分别为1.0%... 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树舌灵芝MP-01发酵液中灵芝酸,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灵芝酸的含量,确定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最佳比色条件为:比色波长为520 nm,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用量分别为0.2 mL和1.0 mL(在反应系统中浓度分别为1.0%和83%),显色温度70℃,显色时间为25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醇溶物和醇沉物提取液中灵芝酸含量分别为0.022 mg/g和0.04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发酵 灵芝 提取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舌灵芝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凡军民 高大响 +2 位作者 刘进华 谢正林 李玉洁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25,共3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以米糠和蔗糖为复合碳源,黄豆粉为氮源,以筛选的碳源、氮源与无机盐KH2PO4和MgSO4.7H2O为考察因素,以菌丝干重和总三萜产量为主要指标,利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树舌灵芝菌丝体培养基配方比例,确定树舌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以米糠和蔗糖为复合碳源,黄豆粉为氮源,以筛选的碳源、氮源与无机盐KH2PO4和MgSO4.7H2O为考察因素,以菌丝干重和总三萜产量为主要指标,利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树舌灵芝菌丝体培养基配方比例,确定树舌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米糠40.0g/L,蔗糖10.0g/L,黄豆粉40.0g/L,磷酸氢二钾2.0g/L,硫酸镁0.5g/L,自然pH。于25℃、120r/min振荡培养7d,该菌菌丝体干重高达21.41g/L,总三萜产量为69.94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总三萜 液体发酵 正交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舌灵芝发酵产漆酶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潘志恒 岳鹍 +1 位作者 孙勇民 刘鹏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树舌灵芝产漆酶活性的因素进行了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并优化了树舌灵芝产漆酶培养基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产酶培养基中小麦麸皮、豆粕、硫酸铜和香兰素的添加量对树舌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树舌灵芝产漆酶活性的因素进行了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并优化了树舌灵芝产漆酶培养基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产酶培养基中小麦麸皮、豆粕、硫酸铜和香兰素的添加量对树舌灵芝产漆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预测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为:小麦麸皮(20 g/L)、豆粕(2 g/L),硫酸铜(0.625 g/L)和香兰素(0.037 5 g/L);优化培养基后漆酶活性达到45.85 IU/m L,约为优化前的56倍,为大规模发酵生产漆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灵芝 PLACKETT-BURMAN设计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LC-Q-Exactive-Orbitrap-MS整合网络药理学探讨树舌灵芝有效成分及其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行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坤 殷九一 +6 位作者 程华 李会宣 李娜 郭彤 李依 王俊丽 王军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7-274,共8页
目的基于UH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阐明树舌灵芝主要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其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H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鉴定树舌灵芝的主要成分;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平台对鉴... 目的基于UH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阐明树舌灵芝主要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其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H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鉴定树舌灵芝的主要成分;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平台对鉴定成分进行靶点预测,对核心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8.0绘制关联网络图,同时通过分子对接评价树舌灵芝核心成分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及3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蛋白的结合作用。结果该研究从树舌灵芝中鉴定化合物62个;30个活性化合物主要作用在IL-6、PTGS2和MAPK1等32个核心靶点,通过PI3K/Akt、TNF及肺结核等多条与肺损伤保护相关通路,发挥防治COVID-19的作用;分子对接显示小白菊内酯、1,4-二羟基-2-萘甲酸和瑞香素等核心成分与ACE2及3种SARS-CoV-2蛋白的亲和作用较好。结论该研究初步阐明树舌灵芝的化学成分及潜在作用机制,为筛选树舌灵芝防治COVID-19的药效成分及深入阐明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UHPLC-Q-Exactive-Orbitrap/MS 化学成分 网络药理学 COVID-19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舌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景卫 段作文 +6 位作者 关山越 韩笑 范文丽 李浩戈 张丽 陈水森 李天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为灵芝属内独特的一类,克隆树舌灵芝免疫调节蛋白(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FIP)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将为高效表达重组树舌灵芝FIP和揭示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采... 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为灵芝属内独特的一类,克隆树舌灵芝免疫调节蛋白(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FIP)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将为高效表达重组树舌灵芝FIP和揭示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采用染色体步移的方法从树舌灵芝菌丝体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1个新型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基因—FIP-gap,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FIP-gap基因属于灵芝属FIP家族,含有342 bp,编码113个氨基酸。对其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树舌灵芝免疫调节蛋白FIP-gap分子量为12.7 k D,理论等电点为4.93,富含丝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不含组氨酸和半胱氨酸。另外将FIP-gap与其他灵芝属FIP进行蛋白质序列比对分析,其具有FIP典型的保守序列,并与灵芝(G.lucidum)、松杉灵芝(G.tsugae)、紫灵芝(G.japoncium)、紫芝(G.sinensis)、小孢子灵芝(G.microsporum)和黑灵芝(G.atrum)具有78%、78%、78%、79%、78%和77%的同源性,为一新型的FIP。构建灵芝属真菌免疫调节蛋白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树舌灵芝FIP-gap与其他灵芝属FIP均不聚类,说明其与其他灵芝属FIP的亲缘性相对较远。同时,构建了毕赤酵母重组表达载体p PIC9-FIP-gap,为进一步研究FIP-gap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为全面了解真菌免疫调节蛋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真菌免疫调节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染色体步移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舌灵芝碳氮营养源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宋爱荣 王光远 +1 位作者 赵晨 徐群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17,共2页
测定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对树舌灵芝营养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最利于菌丝体生长,地瓜淀粉对粗多糖的积累有利,酵母膏对生长和粗多糖积累均有利;最佳碳氮比为20∶6。液体发酵培养8d后,发酵液总糖达到最高24.3mg/mL。
关键词 灵芝 碳源 氮源 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漆酶活性树舌灵芝降解木质素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晓丹 王霞 +1 位作者 杨祥波 叶飞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7-41,共5页
以1株具有选择性降解木质素能力的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为基础菌株,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对该菌株的木质素降解酶系进行初步分析,进而以木质素磺酸钙为底物,利用正交试验优化该菌株对木质素的降解条件.结果 表明,树舌灵芝可同时... 以1株具有选择性降解木质素能力的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为基础菌株,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对该菌株的木质素降解酶系进行初步分析,进而以木质素磺酸钙为底物,利用正交试验优化该菌株对木质素的降解条件.结果 表明,树舌灵芝可同时合成漆酶、锰过氧化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其中漆酶活性显著高于锰过氧化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经优化后,确定较适合树舌灵芝降解木质素的条件为:以3.0 g·L-1豆粕为氮源,底物浓度2.5 g·L-1,初始pH 6.0,发酵温度28℃,在此条件下木质素降解率达到44.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木质素降解 单因素 正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野生树舌灵芝菌株鉴定及其液态发酵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杰 李晔 +4 位作者 刘艳芳 唐传红 刘国辉 金高平 张劲松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6期41-49,共9页
为进一步丰富灵芝真菌资源,对从野外桃树上采集的灵芝子实体,采用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比对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摇瓶发酵液的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内外代谢物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灵芝菌株在分类上属于多孔菌科灵芝属,学名为树舌灵芝,... 为进一步丰富灵芝真菌资源,对从野外桃树上采集的灵芝子实体,采用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比对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摇瓶发酵液的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内外代谢物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灵芝菌株在分类上属于多孔菌科灵芝属,学名为树舌灵芝,序列上传GenBank,登录号为OK037622。液态发酵研究表明,其菌丝体生物量为15.16 g∕L,底物葡萄糖利用率为77.63%,胞内外多糖含量和质量浓度分别为16.04 mg∕g和1.23 g∕L,胞内代谢物主要有糖醇类(45.07%)、糖类(40.05%)、脂肪酸类(13.33%),胞外代谢物主要有氨基酸类(40.02%)、糖类(15.74%)、糖酸类(12.09%)、糖醇类(9.85%)、脂肪酸类(6.28%)、有机酸类(5.82%)、酯类(4.34%)、醇类(2.83%)、核苷类(2.79%)。该研究可为下一步开展灵芝研究提供菌种准备,并为后续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菌 灵芝 序列鉴定 液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舌灵芝发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中华 侯小歌 +2 位作者 裴文亮 吕瑞峰 杜虎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0-132,共3页
研究了树舌灵芝摇瓶发酵过程中生物量、pH值、电导率、胞外粗多糖、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树舌灵芝发酵过程中,生物量和pH值均在5d后趋于稳定,电导率先下降3d后逐步上升,胞外粗多糖、纤维素酶活力均在3d时达最大值,此后... 研究了树舌灵芝摇瓶发酵过程中生物量、pH值、电导率、胞外粗多糖、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树舌灵芝发酵过程中,生物量和pH值均在5d后趋于稳定,电导率先下降3d后逐步上升,胞外粗多糖、纤维素酶活力均在3d时达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5d后基本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摇瓶发酵 发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树舌灵芝菌株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兰玉菲 孔怡 +1 位作者 唐丽娜 李秀梅 《食用菌》 CAS 2021年第4期23-25,共3页
采集泰安市及其周边地区野生树舌灵芝,将其组织分离并纯化,得到10个菌株的纯培养,利用真菌总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其基因组总DNA,通过PCR扩增获得其rDNA ITS区域序列,将获得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10个分离物与Ge... 采集泰安市及其周边地区野生树舌灵芝,将其组织分离并纯化,得到10个菌株的纯培养,利用真菌总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其基因组总DNA,通过PCR扩增获得其rDNA ITS区域序列,将获得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10个分离物与GenBank中的3个树舌灵芝分离物(DQ424996、DQ425009、JN008873)聚为一簇,ITS核苷酸一致率为99.46%~100%,从分子水平上证明10个分离物为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分离 转录间隔区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舌灵芝优良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2
14
作者 兰玉菲 王庆武 +2 位作者 孔怡 高霞 丛倩倩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4期52-55,共4页
以采集分离的10个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菌株为试验材料,进行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10个供试菌株在PDA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差异较大,普照树舌(PZSS)、肥城树舌(FCSS)菌株菌丝生长速率最快,均为6.29 m... 以采集分离的10个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菌株为试验材料,进行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10个供试菌株在PDA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差异较大,普照树舌(PZSS)、肥城树舌(FCSS)菌株菌丝生长速率最快,均为6.29 mm·d^(-1),其次是孔树舌5516 (KSS5516)和孔树舌5 (KSS5)菌株;液体培养中孔树舌5菌株菌丝球形成早、生长快,菌丝体得率最高,为4.1 g·L^(-1);品比试验中孔树舌5和普照树舌菌株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分别为9.10%和8.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优良菌株 分离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方培养基对树舌灵芝子实体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竹文坤 贺新生 +1 位作者 苏艳秋 王茂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32,共3页
用木屑及麸皮为原料设计10个配方、再选用11种不同树种树枝分别对树舌灵芝进行栽培试验,测定菌丝体生长速度、子实体形成情况、产量、物料消耗。结果表明,在10种麸皮添加量的配方中,树舌灵芝栽培培养基的麸皮最适添加量为5%~10%,树舌... 用木屑及麸皮为原料设计10个配方、再选用11种不同树种树枝分别对树舌灵芝进行栽培试验,测定菌丝体生长速度、子实体形成情况、产量、物料消耗。结果表明,在10种麸皮添加量的配方中,树舌灵芝栽培培养基的麸皮最适添加量为5%~10%,树舌灵芝菌丝体、子实体生长及生物学效率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木屑95%,麸皮5%;在11种树枝培养基中,菌丝体生长最快的树种是苦楝树,子实体产量最高的是枫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呼吸消耗 生物学效率 麸皮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树舌灵芝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田田 花朋朋 +4 位作者 黄梓芮 潘雨阳 贾瑞博 陈弘培 刘斌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10期37-40,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树舌灵芝子实体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经质谱计算机系统检索及核对Nist2008标准质谱图,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相...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树舌灵芝子实体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经质谱计算机系统检索及核对Nist2008标准质谱图,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相对含量≥0.06的化学成分60种,占总量的93.4%,包括醇类12种(占76.834%)、醛酮类8种(占7.849%)、烃类及其衍生物18种(占4.775%)、酸类12种(占2.658%)、脂类6种(占1.154%)、其他类化合物2种(0.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子实体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化学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舌灵芝中3种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17
作者 周忠波 马红霞 图力古尔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6-288,共3页
采用系统溶剂法、HPLC分离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研究了树舌灵芝的化学成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为甘露醇、海藻糖和麦角甾-7,22-二烯-3β-醇。其中海藻糖为首次从树舌灵芝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灵芝 化学成分 海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舌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林倩倩 赵淑杰 朱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8期9669-9671,9804,共4页
[目的]研究树舌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微波萃取法、浸提法、回流法和超声法研究了树舌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对三... [目的]研究树舌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微波萃取法、浸提法、回流法和超声法研究了树舌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对三萜化合物的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微波萃取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5%,提取时间15 min,提取温度75℃,料液比1∶20(g/ml);在此条件下三萜类化合物的平均提取率为0.748%;浸提法、回流法和超声法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分别是微波萃取法的74%、80%和83%。[结论]微波萃取法具有试剂用量少、时间短和提取效率高的优点,是树舌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Pers.)Pat.) 微波萃取 三萜类化合物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树舌灵芝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杜鹏瑶 王丽红 +1 位作者 刘德江 张云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4期148-151,168,共5页
[目的]探讨热水提取法提取树舌灵芝多糖(soluble polysaccharides from Ganoderma applanatum,GASP)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对提取的树舌灵芝多糖(GASP)各项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提取时间、提取温度... [目的]探讨热水提取法提取树舌灵芝多糖(soluble polysaccharides from Ganoderma applanatum,GASP)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对提取的树舌灵芝多糖(GASP)各项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均对树舌灵芝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影响大小为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最终确定树舌灵芝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7℃、提取时间138 min、液料比27∶1(m L∶g),该条件下多糖实际提取率为2.57%±0.05%。[结论]响应面法优化树舌灵芝多糖提取工艺参数切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多糖 提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舌灵芝的化学成分及新化合物的绝对构型测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卜庆华 罗奇 程永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0-654,共5页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树舌灵芝的子实体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结合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shushene A(1)、shushene B(2)、lucidulactone A(3)、2,3-di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4)、...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树舌灵芝的子实体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结合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shushene A(1)、shushene B(2)、lucidulactone A(3)、2,3-di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4)、6-hydroxy-4H-chromen-4-one(5)、1-(4-ethylphenyl)-1,2-ethanediol(6)、1-(2-ethylphenyl)-1,2-ethanediol(7)和吲哚醛(8)。其中化合物1和2是新化合物,化合物3~8系首次从树舌灵芝中获得。化合物1和2是外消旋体,我们对其进行了手性拆分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确定了其对映体的绝对构型。此外,还采用ELISA法对化合物1和2的肾保护活性进行了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灵芝 倍半萜 内酯 绝对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