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树脂微观流动行为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柏臣 黄玉东 刘丽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7-300,共4页
根据树脂在纤维预制体内部的流动特点,在Darcy定律基础上建立了RTM工艺树脂微观浸润过程数学模型,并对浸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借助无量纲分析,研究了RTM工艺微观浸润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浸润过程的进行,纤维束内压力逐渐降... 根据树脂在纤维预制体内部的流动特点,在Darcy定律基础上建立了RTM工艺树脂微观浸润过程数学模型,并对浸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借助无量纲分析,研究了RTM工艺微观浸润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浸润过程的进行,纤维束内压力逐渐降低;降低树脂粘度和纤维含量,能够提高纤维预制体的浸润速度。浸润过程实验证实了RTM工艺数值模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rtm) Darcy定律 微观浸润行为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玻璃钢设备制作新工艺——RTM玻璃钢树脂传递模塑法
2
作者 韩季璋 《化工设备设计》 1997年第2期57-58,15,共3页
本文通过RTM工艺与传统手糊玻璃钢工艺的对比,说明RTM工艺既能保持手糊工艺的模具成本低、开工费用小、设计灵活性大、操作方便的优点,又能制造出高质量、高水平玻璃钢产品。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 玻璃钢 树脂传递模塑 rtm玻璃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RTM工艺的改性氰酸酯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磊 梁国正 +1 位作者 孟季茹 秦华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75-178,共4页
用环氧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得到了可用于 RTM工艺的树脂体系 ,借助于红外光谱 (IR)、差示扫描量热 (DSC)、热失重 (TGA)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改性树脂体系的粘度特性、储存稳定性、反应性以及固化树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环氧树脂 树脂传递模塑 粘度 韧性 改性 rtm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酚醛树脂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卫方 石松 +2 位作者 余瑞莲 姚承照 冯志海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3,共6页
根据国内外酚醛树脂的研究现状 ,从树脂的合成、主要特征、工艺和性能等方面介绍了几种RTM酚醛树脂酚三嗪树脂、苯并嗪树脂、双马改性酚醛树脂和PAA树脂 ,同时指出了各种树脂的优缺点。
关键词 酚醛树脂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 rtm 烧蚀性能 成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用低黏度树脂体系的工艺窗口预测 被引量:7
5
作者 高堂铃 付刚 +3 位作者 王先杰 王冠 何影翠 匡弘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67,共6页
为有效预测低黏度环氧树脂体系TQ-50的流变黏度变化规律并确定其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中的适宜工艺窗口,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黏度计、流变仪和凝胶时间测试仪对TQ-50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特性、静态黏度、动态黏度和凝胶时... 为有效预测低黏度环氧树脂体系TQ-50的流变黏度变化规律并确定其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中的适宜工艺窗口,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黏度计、流变仪和凝胶时间测试仪对TQ-50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特性、静态黏度、动态黏度和凝胶时间等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双阿累尼乌斯方程(Arrhenius)建立该树脂体系的静态流变模型,该流变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拟合一致性,能够准确地描述TQ-50环氧树脂在较低黏度范围内的化学流变行为.利用该流变模型建立温度、时间和黏度三维预测图谱和温度、时间等黏度曲线,并对工艺窗口进行预测,为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TQ-50低黏度环氧树脂体系的黏度低于500 mPa·s时,工艺窗口的温度可选范围为50~70℃,保持时间约为150~180 min,黏度低于200 mPa·s时,工艺窗口温度的可选范围为55~70℃,保持时间约为56~96 min,该树脂体系具有较宽的适宜注射温度范围和较长的注射时间,满足RTM工艺成型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rtm) 环氧树脂 流变模型 工艺窗口 低黏度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21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反应流变性及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许亚洪 秦明 +1 位作者 李小刚 益小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9-40,35,共3页
对用于RTM工艺的 6 4 2 1双马来酰亚胺 (BMI)树脂体系的反应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 ,并根据流变特性确定RTM工艺的两个主要参数 :模具温度 110~ 14 0℃ ,注射压力小于 0 5MPa。结果表明 ,按此工艺条件可顺利成型先进RTM复合材料 ,且复合... 对用于RTM工艺的 6 4 2 1双马来酰亚胺 (BMI)树脂体系的反应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 ,并根据流变特性确定RTM工艺的两个主要参数 :模具温度 110~ 14 0℃ ,注射压力小于 0 5MPa。结果表明 ,按此工艺条件可顺利成型先进RTM复合材料 ,且复合材料的表面质量良好、孔隙率低 ,达到先进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21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反应流变性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 BMI树脂 rtm工艺 编织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 工艺中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肇研 段跃新 +1 位作者 张锬 梁志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29-31,共3页
通过对用于RTM(Resin-TransferMolding)工艺的中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特性、粘度特性、DMA(DynamicMechanicalAnalysis)特性及拉伸性能的研究,认为所研究的树脂体系... 通过对用于RTM(Resin-TransferMolding)工艺的中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特性、粘度特性、DMA(DynamicMechanicalAnalysis)特性及拉伸性能的研究,认为所研究的树脂体系性能基本满足RTM对树脂体系的工艺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还可对树脂体系做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m 环氧树脂 树脂传递模塑 航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贴体坐标法模拟RTM工艺树脂流动过程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海晨 王彪 林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1,共4页
为了深入了解RTM工艺树脂流动过程 ,在达西定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树脂流动控制方程 ,采用贴体坐标 /有限差分法模拟了树脂渗流过程 ,得到了不同时刻树脂流动前沿曲线以及压力场分布 ,计算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通过数值模拟吻合良好 .确定了... 为了深入了解RTM工艺树脂流动过程 ,在达西定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树脂流动控制方程 ,采用贴体坐标 /有限差分法模拟了树脂渗流过程 ,得到了不同时刻树脂流动前沿曲线以及压力场分布 ,计算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通过数值模拟吻合良好 .确定了排气孔位置及树脂充满模具所需要的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体坐标法 rtm工艺 树脂流动过程 数值模拟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 压力分布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加强筋的缝合泡沫夹芯结构复合材料VARTM工艺树脂充填模拟及验证 被引量:4
9
作者 赖家美 陈乐乐 +2 位作者 王科 柳和生 黄志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105,共7页
在缝合泡沫夹芯结构复合材料的泡沫中嵌入轻质的加强筋板,可以在不增加缝合密度并且在只增加较少质量的前提下,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整体的强度和刚性。文中对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VARTM)工艺树脂在嵌入加强筋的缝合泡沫夹芯结构复合... 在缝合泡沫夹芯结构复合材料的泡沫中嵌入轻质的加强筋板,可以在不增加缝合密度并且在只增加较少质量的前提下,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整体的强度和刚性。文中对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VARTM)工艺树脂在嵌入加强筋的缝合泡沫夹芯结构复合材料预成型体中充填过程进行模拟和验证研究。采用一种矩形流道模型代替沿加强筋与泡沫空隙间的树脂流动,并对其等效渗透率及孔隙率进行计算;通过PAM-RTM软件模拟了嵌入加强筋板的缝合泡沫夹芯结构VARTM工艺的树脂充填过程,并建立了流动可视化实验装置与模拟对比,结果表明模拟与实验相当吻合。而模拟与实验的结果均表明加强筋的引入可以在局部加强树脂沿厚度方向的流动,但是会延缓树脂对整个预成型体的充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泡沫夹芯结构 加强筋板 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 树脂流动 PAM—rtm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RTM工艺过程树脂渗流的几个重要问题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海晨 王彪 林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69-772,共4页
介绍了RTM工艺过程 ,给出了树脂流动过程控制方程 .讨论了RTM工艺过程树脂渗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给出了“边缘效应”渗透率等价计算公式及二维各向同性、正交各向异性、各向异性增强纤维介质渗透率计算方法 ,概述了多层介质渗流问题 .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 数值模拟 渗透率 复合材料 rtm 工艺过程 树脂渗流 多层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用改性乙烯基酯树脂体系成型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卫生 孙超明 +1 位作者 王文晶 彭玉刚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6-108,65,共4页
制备了三种用于RTM成型工艺的乙烯基酯树脂,分别命名为R-1,R-2,R-3。系统地研究了三种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特性、工艺特性及其树脂浇铸体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树脂体系在室温(25℃)下的粘度都很低,分别为350mPa.s、80mPa.s、70m... 制备了三种用于RTM成型工艺的乙烯基酯树脂,分别命名为R-1,R-2,R-3。系统地研究了三种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特性、工艺特性及其树脂浇铸体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树脂体系在室温(25℃)下的粘度都很低,分别为350mPa.s、80mPa.s、70mPa.s,一定温度下的粘度均能达到500mPa.s以下,且具有较长的适用期,符合RTM注射工艺的要求。分析树脂浇铸体的力学性能可以看到,弯曲强度最高可达110.05MPa,冲击强度最高可达12.27kJ/m2。最终选定R-3为综合性能最优的树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rtm) 乙烯基酯树脂 粘度 弯曲强度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专用端羟基低粘度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钧 段华军 +1 位作者 王翔 杨小利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21,40,共4页
本文对端羟基低粘度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配方、合成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 ,通过控制二元醇的摩尔过量百分率 ,选择合适的封端二元醇得到了一类粘度低、高端羟基的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并通过IR动态跟踪了该不饱和聚酯树脂双键交联反应和端羟... 本文对端羟基低粘度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配方、合成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 ,通过控制二元醇的摩尔过量百分率 ,选择合适的封端二元醇得到了一类粘度低、高端羟基的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并通过IR动态跟踪了该不饱和聚酯树脂双键交联反应和端羟基与TDI之间的两类反应 ,结果证实了该树脂中两类反应能同时发生。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该共混方法改性能有效的降低树脂的粘度 ,且能大幅提高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m 端羟基不饱和聚酯 树脂传递模塑 TDI IR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中工艺参数对树脂-纤维界面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邱桂杰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4-27,共4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由树脂传递模塑成型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树脂 -纤维界面的影响。这些参数包括注射压力和模腔 /纤维毡的温度。在较低的注射压力和较高的成型温度下 ,纤维得到良好的浸润和粘结 。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 工艺参数 树脂-纤维界面 影响 rtm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发展概况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钧 段华军 +1 位作者 杨小利 王翔 《湖北化工》 2002年第2期4-5,共2页
综述了RTM专用树脂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关键词 rtm 不饱和聚酯树脂 发展概况 rtm专用树脂 树酯基复合材料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注模过程的光纤光栅监测
15
作者 卢少微 高禹 +1 位作者 张海军 王继杰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8-82,共5页
有效监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的树脂注模过程对于生产大型共固化复合材料结构十分必要。本文重点讨论利用光栅传感器监测注模过程的树脂流动问题。本文在复合材料层的不同位置布置了1个温度传感器用来监测温度,2个应变传感器用来监测... 有效监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的树脂注模过程对于生产大型共固化复合材料结构十分必要。本文重点讨论利用光栅传感器监测注模过程的树脂流动问题。本文在复合材料层的不同位置布置了1个温度传感器用来监测温度,2个应变传感器用来监测树脂流动前沿到达时间,试验结果表明50min和115min时树脂流动前沿分别到达No.1和No.2应变传感器,166min时完成注模,此时监测温度为最低的24.59℃。光栅传感器完全可实现树脂传递模塑注模过程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rtm) 注模过程 光纤光栅传感器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中不饱和流体随流动方向变化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红影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8-90,35,共4页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RTM)被人们广泛应用。关于RTM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树脂基体、增强材料、工艺过程控制、模具设计、理论研究等方面。本文介绍了不饱和流体的先期研究,阐述了不饱和流体随流动方向变化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rtm) 不饱和流体 流动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用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汪明 张佐光 +1 位作者 胡宏军 李宏运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8-40,共3页
本文研究了以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及液体酸酐为基体 ,以叔胺及有机酸盐为促进剂组成的RTM用环氧树脂体系 ,采用DSC和DMA等方法研究了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及固化物的性能。结果表明 :该树脂体系粘度低 ,适用期长 ,适用于RTM工艺 ;该树脂体系... 本文研究了以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及液体酸酐为基体 ,以叔胺及有机酸盐为促进剂组成的RTM用环氧树脂体系 ,采用DSC和DMA等方法研究了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及固化物的性能。结果表明 :该树脂体系粘度低 ,适用期长 ,适用于RTM工艺 ;该树脂体系的湿热性能较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 rtm 环氧树脂体系 固化工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酚醛骨架的耐高温RTM树脂 被引量:8
18
作者 姚远 刘金阁 赵彤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2,共3页
利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改性烯丙基化线型酚醛树脂 (BMAN)制备了可用于RTM成型的耐高温树脂。该树脂在 1 0 0℃下 8h内的粘度小于 1 5 0mPa·s ,适用于RTM成型工艺和模压工艺。且该树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DMA分析表明树脂浇铸体... 利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改性烯丙基化线型酚醛树脂 (BMAN)制备了可用于RTM成型的耐高温树脂。该树脂在 1 0 0℃下 8h内的粘度小于 1 5 0mPa·s ,适用于RTM成型工艺和模压工艺。且该树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DMA分析表明树脂浇铸体模量曲线拐点温度Tonset在 390℃以上 ,玻璃化温度大于4 0 0℃。石英纤维 /BMAN树脂复合材料也拥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 ,可以在 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树脂 rtm成型工艺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改性 烯丙基化线型酚醛树脂 树脂传递模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成型过程中树脂/纤维界面性能表征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尧州 唐邦铭 +2 位作者 安学锋 丁立民 益小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77-281,共5页
通过测试树脂的表面张力、碳纤维的表面能以及树脂与纤维动态接触角来分析RTM成型过程中树脂/纤维界面性能,并对比分析了树脂对涂覆溶液定型剂前后的纤维浸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温度升高,树脂表面张力降低,纤维的表面能升高,使... 通过测试树脂的表面张力、碳纤维的表面能以及树脂与纤维动态接触角来分析RTM成型过程中树脂/纤维界面性能,并对比分析了树脂对涂覆溶液定型剂前后的纤维浸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温度升高,树脂表面张力降低,纤维的表面能升高,使得树脂/纤维的动态接触角变小,利于树脂浸润单丝纤维;树脂对涂覆溶液定型剂后的碳纤维织物浸润较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 浸润 界面性能 树脂传递模塑(r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传递模塑制品的缺陷控制及流程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杰 席平 《航空制造技术》 2015年第6期77-79,共3页
树脂传递模塑(RTM)是一种高效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其中RTM工艺的缺陷控制方法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首先介绍了RTM工艺和其传统工艺流程,然后通过试验成型RTM制品,分析制品缺陷及其产生机理,提出缺陷控制的4项原则和改进的工艺流... 树脂传递模塑(RTM)是一种高效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其中RTM工艺的缺陷控制方法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首先介绍了RTM工艺和其传统工艺流程,然后通过试验成型RTM制品,分析制品缺陷及其产生机理,提出缺陷控制的4项原则和改进的工艺流程,最后进行论证试验。试验证实改进工艺解决了RTM制品中的气泡、滑移和干斑缺陷,对RTM工艺的研究和工业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rtm) 缺陷控制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