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特性及损伤机理
1
作者
李有堂
武彤
李武强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27-10133,10141,共8页
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因优异的力学性能得到广泛应用,但有关材料损伤机理的研究仅停留在宏观层面,较少关注损伤过程中材料的细观力学特性和微裂纹演化规律。针对这一问题,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技术建立了纤维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细观模型...
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因优异的力学性能得到广泛应用,但有关材料损伤机理的研究仅停留在宏观层面,较少关注损伤过程中材料的细观力学特性和微裂纹演化规律。针对这一问题,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技术建立了纤维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细观模型,分析了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材料的微裂纹萌生扩展机制和其破坏失效形式。结果表明,相比于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更高,起裂应力和损伤应力更大;骨料颗粒形状对纤维的增强增韧作用影响较小;纤维对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具有增韧阻裂的作用。研究从细观角度揭示了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损伤性能,能够为该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
细观力学
损伤机理
颗粒流离散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分形级配的树脂矿物复合材料骨料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涛
张建华
+2 位作者
郝世美
任秀华
何旭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7-602,共6页
作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主要受力单元,骨料的级配设计与不同粒径骨料所对应的尺寸效应影响复合材料的整体力学性能。基于粒子干涉理论提出了一种最优级配控制筛孔的确定方法,根据分形理论进行相应的配比调整,形成有效的骨料尺寸效应评...
作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主要受力单元,骨料的级配设计与不同粒径骨料所对应的尺寸效应影响复合材料的整体力学性能。基于粒子干涉理论提出了一种最优级配控制筛孔的确定方法,根据分形理论进行相应的配比调整,形成有效的骨料尺寸效应评价参数。建立了简化的骨料微观应力传递模型,并仿真分析了骨架强度的变化趋势,基于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典型试样的抗压强度测试验证了上述理论的合理性。骨料级配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合理地增大骨料粒径在提高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树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
骨料级配
尺寸效应
分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郭辰光
朱立达
+1 位作者
李威力
李源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67,共6页
为了研究作为精密机床床身基础构件的混合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性能,以钢纤维质量分数、丝瓜络纤维质量分数、钢纤维长径比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16组钢–丝瓜络纤维混合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试件压缩强度与阻尼比...
为了研究作为精密机床床身基础构件的混合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性能,以钢纤维质量分数、丝瓜络纤维质量分数、钢纤维长径比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16组钢–丝瓜络纤维混合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试件压缩强度与阻尼比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质量分数对材料压缩强度的影响最大,丝瓜络纤维质量分数对材料阻尼比的影响最大。随着丝瓜络纤维的添加,试件压缩强度与阻尼比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丝瓜络纤维质量分数达到0.1%时,试件的压缩强度为98.095 0 MPa,阻尼比为0.172 7。钢纤维添加量与试件压缩强度呈线性递增趋势,且当钢纤维质量分数达到0.4%时,试件阻尼比达到最大值,为0.170 7,当钢纤维质量分数为0.8%时,试件的整体性能最优。当钢纤维长径比为60时,试件的压缩强度为100.063 0 MPa,阻尼比为0.170 9。混合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最佳组分为:丝瓜络纤维质量分数0.1%,钢纤维质量分数0.8%,钢纤维长径比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
混合纤维
精密机床床身
压缩性能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加工中心床身静动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苏欣
范元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72-177,共6页
以某加工中心床身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由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和铸铁材料制造的加工中心床身进行静动态特性分析。利用ABAQUS软件对两种床身在承受相同载荷条件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两种床身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并分析比较了是否考虑...
以某加工中心床身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由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和铸铁材料制造的加工中心床身进行静动态特性分析。利用ABAQUS软件对两种床身在承受相同载荷条件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两种床身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并分析比较了是否考虑阻尼特性时两种床身的谐响应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两种材料床身在静刚度接近的情况下,使用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制作加工中心床身能有效提高床身的固有频率,并明显降低床身在受到外界激励时的动态响应。分析结果证明:采用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制作的加工中心床身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用树脂矿物复合材料作为机床床身有其独特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
加工中心床身
静动态特性
有限元分析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材料结构的界面振动能量传递损耗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鹏
梁国星
+3 位作者
吕明
黄永贵
赵建
岳春雨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33-1439,1469,共8页
机床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严重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需要有一种新型高阻尼材料来代替传统的机床床身材料,为此,对不同骨料厚度的树脂与骨料复合结构的界面振动能量传递损耗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应力波理论,构建了树脂、骨料以及树脂...
机床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严重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需要有一种新型高阻尼材料来代替传统的机床床身材料,为此,对不同骨料厚度的树脂与骨料复合结构的界面振动能量传递损耗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应力波理论,构建了树脂、骨料以及树脂与骨料复合材料的数学模型和应力波能量计算方法;然后,通过两端自由摆锤冲击实验,测得了应力波输出端试件截面质点的振动位移曲线,基于振动位移曲线拟合得到了模型的参数;最后,利用平面简谐波传播的衰减系数,对输入端截面质点的振动位移曲线进行了指数放大,得到了输入端质点的振动位移曲线;通过应力波输出端和输入端试件截面质点振动位移曲线,计算得到了应力波传播的能量损耗。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骨料厚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界面振动能量传递损耗先增大后减小,当骨料含量在25%~50%之间时,复合材料界面振动能量传递损耗较高;因此,在实际制备高阻尼、减振良好的树脂矿物复合材料时,骨料系统占整体的体积含量应该尽可能控制在25%~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床身
材料
机械振动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
振动力学模型
应力波能量计算方法
材料
界面振动
摆锤冲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力学性能配比对微胶囊可裂性的影响
6
作者
王若彤
郭润兰
+1 位作者
黄华
李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针对微胶囊能否及时开裂,释放愈合剂从而修复基体中产生的微裂纹以确保良好自愈性能的问题,文中采用扩展有限元方法结合内聚力模型,建立了含预制裂纹和微胶囊的三维数值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基体开裂与微胶囊开裂的过程及其内在机理。...
针对微胶囊能否及时开裂,释放愈合剂从而修复基体中产生的微裂纹以确保良好自愈性能的问题,文中采用扩展有限元方法结合内聚力模型,建立了含预制裂纹和微胶囊的三维数值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基体开裂与微胶囊开裂的过程及其内在机理。然后以微胶囊与环氧树脂基体之间弹性性能比、断裂性能比及核壳比和界面强度为变量,揭示其对微胶囊可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胶囊的开裂取决于微胶囊与基体的弹性性能比和断裂性能比的结合,其中断裂性能比起主要作用;(2)在微胶囊与基体弹性性能比相同的情况下,核壳比越大微胶囊越容易裂开;(3)微胶囊与基体之间的界面强度较高有助于微胶囊的开裂。研究结果为微胶囊可裂性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为自修复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
自修复
扩展有限元
内聚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的自愈微胶囊和基体力学性能适配的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辉
郭润兰
+1 位作者
黄华
黄晖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72-279,共8页
微胶囊自修复树脂矿物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自愈合智能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胶囊及时开裂,释放愈合剂从而修复基体中产生的微裂纹,是确保其自愈性能的关键。本工作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结合内聚力模型,分析在不同偏置裂纹下微胶囊和环氧...
微胶囊自修复树脂矿物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自愈合智能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胶囊及时开裂,释放愈合剂从而修复基体中产生的微裂纹,是确保其自愈性能的关键。本工作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结合内聚力模型,分析在不同偏置裂纹下微胶囊和环氧树脂基体之间的力学性能配比以及界面性能对裂纹扩展路径和微胶囊可裂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裂纹的扩展路径主要取决于微胶囊与基体的断裂性能配比,而弹性性能配比起次要作用。(2)当界面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时,相对于断裂韧性配比,微胶囊与基体的断裂强度配比是影响微胶囊开裂的主要因素。(3)裂纹的偏置距离越大,裂纹越容易发生偏转,微胶囊越不容易开裂。(4)界面缺陷的存在有利于界面裂纹的产生,不利于微胶囊的开裂。研究结果可为自修复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
自修复
偏置裂纹
扩展有限元
内聚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特性及损伤机理
1
作者
李有堂
武彤
李武强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27-10133,1014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65057,51965037)。
文摘
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因优异的力学性能得到广泛应用,但有关材料损伤机理的研究仅停留在宏观层面,较少关注损伤过程中材料的细观力学特性和微裂纹演化规律。针对这一问题,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技术建立了纤维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细观模型,分析了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材料的微裂纹萌生扩展机制和其破坏失效形式。结果表明,相比于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更高,起裂应力和损伤应力更大;骨料颗粒形状对纤维的增强增韧作用影响较小;纤维对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具有增韧阻裂的作用。研究从细观角度揭示了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损伤性能,能够为该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纤维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
细观力学
损伤机理
颗粒流离散元技术
Keywords
fiber resin mineral composite material
micromechanics
damage mechanism
particle flow discrete element technique
分类号
TH145.9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形级配的树脂矿物复合材料骨料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涛
张建华
郝世美
任秀华
何旭峰
机构
山东大学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7-602,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40100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5308)
文摘
作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主要受力单元,骨料的级配设计与不同粒径骨料所对应的尺寸效应影响复合材料的整体力学性能。基于粒子干涉理论提出了一种最优级配控制筛孔的确定方法,根据分形理论进行相应的配比调整,形成有效的骨料尺寸效应评价参数。建立了简化的骨料微观应力传递模型,并仿真分析了骨架强度的变化趋势,基于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典型试样的抗压强度测试验证了上述理论的合理性。骨料级配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合理地增大骨料粒径在提高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树脂用量。
关键词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
骨料级配
尺寸效应
分形理论
Keywords
resin mineral composite
aggregate gradation
size effect
fractal theory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郭辰光
朱立达
李威力
李源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东北大学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研究所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67,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F10B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01105072
+1 种基金
51475087)
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1043)
文摘
为了研究作为精密机床床身基础构件的混合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性能,以钢纤维质量分数、丝瓜络纤维质量分数、钢纤维长径比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16组钢–丝瓜络纤维混合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试件压缩强度与阻尼比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质量分数对材料压缩强度的影响最大,丝瓜络纤维质量分数对材料阻尼比的影响最大。随着丝瓜络纤维的添加,试件压缩强度与阻尼比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丝瓜络纤维质量分数达到0.1%时,试件的压缩强度为98.095 0 MPa,阻尼比为0.172 7。钢纤维添加量与试件压缩强度呈线性递增趋势,且当钢纤维质量分数达到0.4%时,试件阻尼比达到最大值,为0.170 7,当钢纤维质量分数为0.8%时,试件的整体性能最优。当钢纤维长径比为60时,试件的压缩强度为100.063 0 MPa,阻尼比为0.170 9。混合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最佳组分为:丝瓜络纤维质量分数0.1%,钢纤维质量分数0.8%,钢纤维长径比60。
关键词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
混合纤维
精密机床床身
压缩性能
阻尼比
Keywords
resin mineral composite
mixed fiber
precision lathe machine bed
compressive strength
damping ratio
分类号
TG502.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加工中心床身静动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苏欣
范元勋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72-177,共6页
文摘
以某加工中心床身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由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和铸铁材料制造的加工中心床身进行静动态特性分析。利用ABAQUS软件对两种床身在承受相同载荷条件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两种床身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并分析比较了是否考虑阻尼特性时两种床身的谐响应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两种材料床身在静刚度接近的情况下,使用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制作加工中心床身能有效提高床身的固有频率,并明显降低床身在受到外界激励时的动态响应。分析结果证明:采用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制作的加工中心床身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用树脂矿物复合材料作为机床床身有其独特的优点。
关键词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
加工中心床身
静动态特性
有限元分析
ABAQUS
Keywords
Resin mineral composite material
Processing center machine bed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FEA
ABAQUS
分类号
TH145.9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材料结构的界面振动能量传递损耗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鹏
梁国星
吕明
黄永贵
赵建
岳春雨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精密加工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33-1439,146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05473)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资助项目(YDZJSX2021B003)
+1 种基金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0302124121)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21L086)。
文摘
机床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严重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需要有一种新型高阻尼材料来代替传统的机床床身材料,为此,对不同骨料厚度的树脂与骨料复合结构的界面振动能量传递损耗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应力波理论,构建了树脂、骨料以及树脂与骨料复合材料的数学模型和应力波能量计算方法;然后,通过两端自由摆锤冲击实验,测得了应力波输出端试件截面质点的振动位移曲线,基于振动位移曲线拟合得到了模型的参数;最后,利用平面简谐波传播的衰减系数,对输入端截面质点的振动位移曲线进行了指数放大,得到了输入端质点的振动位移曲线;通过应力波输出端和输入端试件截面质点振动位移曲线,计算得到了应力波传播的能量损耗。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骨料厚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界面振动能量传递损耗先增大后减小,当骨料含量在25%~50%之间时,复合材料界面振动能量传递损耗较高;因此,在实际制备高阻尼、减振良好的树脂矿物复合材料时,骨料系统占整体的体积含量应该尽可能控制在25%~50%之间。
关键词
机床床身
材料
机械振动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
振动力学模型
应力波能量计算方法
材料
界面振动
摆锤冲击实验
Keywords
material of machine bed
mechanical vibration
resin mineral composite
vibration mechanics model
stress wave energy calculation method
material interface vibration
pendulum impact test
分类号
TH113.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TG50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力学性能配比对微胶囊可裂性的影响
6
作者
王若彤
郭润兰
黄华
李辉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365057)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G2023045)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23ZDGE002)。
文摘
针对微胶囊能否及时开裂,释放愈合剂从而修复基体中产生的微裂纹以确保良好自愈性能的问题,文中采用扩展有限元方法结合内聚力模型,建立了含预制裂纹和微胶囊的三维数值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基体开裂与微胶囊开裂的过程及其内在机理。然后以微胶囊与环氧树脂基体之间弹性性能比、断裂性能比及核壳比和界面强度为变量,揭示其对微胶囊可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胶囊的开裂取决于微胶囊与基体的弹性性能比和断裂性能比的结合,其中断裂性能比起主要作用;(2)在微胶囊与基体弹性性能比相同的情况下,核壳比越大微胶囊越容易裂开;(3)微胶囊与基体之间的界面强度较高有助于微胶囊的开裂。研究结果为微胶囊可裂性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为自修复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
自修复
扩展有限元
内聚力模型
Keywords
resin mineral composites
self-healing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cohesion model
分类号
TB115 [理学—应用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的自愈微胶囊和基体力学性能适配的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辉
郭润兰
黄华
黄晖阳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72-27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65037)。
文摘
微胶囊自修复树脂矿物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自愈合智能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胶囊及时开裂,释放愈合剂从而修复基体中产生的微裂纹,是确保其自愈性能的关键。本工作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结合内聚力模型,分析在不同偏置裂纹下微胶囊和环氧树脂基体之间的力学性能配比以及界面性能对裂纹扩展路径和微胶囊可裂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裂纹的扩展路径主要取决于微胶囊与基体的断裂性能配比,而弹性性能配比起次要作用。(2)当界面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时,相对于断裂韧性配比,微胶囊与基体的断裂强度配比是影响微胶囊开裂的主要因素。(3)裂纹的偏置距离越大,裂纹越容易发生偏转,微胶囊越不容易开裂。(4)界面缺陷的存在有利于界面裂纹的产生,不利于微胶囊的开裂。研究结果可为自修复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
自修复
偏置裂纹
扩展有限元
内聚力模型
Keywords
resin mineral composites
self-healing
bias crack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cohesion model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特性及损伤机理
李有堂
武彤
李武强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分形级配的树脂矿物复合材料骨料尺寸效应研究
王涛
张建华
郝世美
任秀华
何旭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混合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研究
郭辰光
朱立达
李威力
李源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加工中心床身静动态特性的研究
苏欣
范元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复合材料结构的界面振动能量传递损耗研究
王鹏
梁国星
吕明
黄永贵
赵建
岳春雨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力学性能配比对微胶囊可裂性的影响
王若彤
郭润兰
黄华
李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的自愈微胶囊和基体力学性能适配的研究
李辉
郭润兰
黄华
黄晖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