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电网树线放电故障容性电流转移消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福平 范松海 +5 位作者 冀一玮 宁鑫 尚豪 宁文军 赵莉华 曾德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58,共8页
山区配电网发生树线放电故障可能诱发山火,因此需研究低成本、易控制的配电网树线放电故障消弧措施。基于10 kV配电线路实验平台,对配电网树线放电故障容性电流转移消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容性电流转移开关闭合后,故障点电弧或... 山区配电网发生树线放电故障可能诱发山火,因此需研究低成本、易控制的配电网树线放电故障消弧措施。基于10 kV配电线路实验平台,对配电网树线放电故障容性电流转移消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容性电流转移开关闭合后,故障点电弧或亮斑消失,烟雾消散,故障点电流由数百mA降低至20 mA左右,表明该方法具备良好的消弧效果。容性电流转移时间与接地转移开关固有动作时延接近。进一步设置了不同的容性电流和树木电阻,均能实现有效熄弧,且转移时间与树木电阻和容性电流均无明显关系,表明了容性电流转移消弧方法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实验研究 容性电流转移 树线放电 消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rabcut分割与多特征决策融合的电力线放电痕迹识别
2
作者 邹国锋 邵楠 +2 位作者 王连辉 梁栋 徐丙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239-12250,共12页
电力线触树故障中,导线表面的遗留痕迹是事故防治和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但目前中外针对触树后电力线放电痕迹特征规律和辨识方法的研究极其匮乏。为此,搭建10 kV中压线路触树放电实验平台,采集放电后的导线表面痕迹图像,并对导线表面痕... 电力线触树故障中,导线表面的遗留痕迹是事故防治和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但目前中外针对触树后电力线放电痕迹特征规律和辨识方法的研究极其匮乏。为此,搭建10 kV中压线路触树放电实验平台,采集放电后的导线表面痕迹图像,并对导线表面痕迹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为人工巡检和智能化痕迹识别提供基础依据。然后,提出改进型Grabcut前景提取方法,综合利用U^(2)Net的自动分割特点和Grabcut的高精度优势,解决Grabcut算法中初始框无法自动确定的问题,实现复杂背景下导线痕迹区域自动精准分割。最后,提出基于低层纹理、颜色特征和高层深度特征的导线表面痕迹全面表征,并采用多数投票规则实现低层和高层特征识别结果决策融合,获得导线痕迹辨识结果,测试实验中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1.68%,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线放电 前景提取 低层特征 深度特征 决策融合 痕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