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冠果树种类型的划分及优良高产单株的筛选 被引量:28
1
作者 汪智军 张东亚 古丽江 《经济林研究》 2011年第1期128-131,共4页
为给文冠果的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采用不同的标准对文冠果的种类进行了划分,并根据其可孕花比例、结实性状、种子千粒质量和历年丰产性等性状特点,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县和察布查尔县林场的文冠果结果大树进行了优良高产单株的筛... 为给文冠果的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采用不同的标准对文冠果的种类进行了划分,并根据其可孕花比例、结实性状、种子千粒质量和历年丰产性等性状特点,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县和察布查尔县林场的文冠果结果大树进行了优良高产单株的筛选。结果表明:按文冠果花结构类型(雄花、长短花丝两性花、短花丝两性花)和结实特性(结实、不结实)的不同,可将文冠果树分为雄树、雌雄同株不结果树和雌雄同株结果树;在木垒县和察布查尔县林场结果大树分布区共筛选出了6株文冠果优良高产单株,其可孕花比例达30%-73%,每棵树的年产量达7.0-13.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树种类型 优良高产单株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主要树种类型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沈家智 《江西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16-19,46,共5页
针对我国现行一元立木材积表对林分或样地材积估计偏差太大,本研究利用103块样地资料,建立了吉安市杉木、国外松、阔叶树等3个主要树类的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经检验,3个树类的模型用于林分材积估计的总相对误差都在±1%以内,相对误... 针对我国现行一元立木材积表对林分或样地材积估计偏差太大,本研究利用103块样地资料,建立了吉安市杉木、国外松、阔叶树等3个主要树类的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经检验,3个树类的模型用于林分材积估计的总相对误差都在±1%以内,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数小于3.6%。其估计精度可达到近似实测树高曲线法的水平而又不增加野外工作量。此外,还将杉木和国外松人工林合并进行了建模,效果也相当理想,仍能满足建模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安市 树种类型 相对树高 曲线模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泉林场各树种类型不同龄组生长情况浅析
3
作者 李春良 《林业勘查设计》 2019年第3期108-109,共2页
通过2018年林场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对各树种类型不同龄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一个经理期内其生长特征。
关键词 玉泉林场 树种类型 不同龄组 生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落叶松树种叶绿体DNA的分化及其系统演化关系的含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唐谦 顾万春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3-378,T001,共7页
几种落叶松树种叶绿体DNA的分化及其系统演化关系的含义唐谦,顾万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R.A.EnnosT.Helgason(英国爱丁堡大学生态与资源管理学院英国爱丁堡EH93JU)落叶松... 几种落叶松树种叶绿体DNA的分化及其系统演化关系的含义唐谦,顾万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R.A.EnnosT.Helgason(英国爱丁堡大学生态与资源管理学院英国爱丁堡EH93JU)落叶松属是松科中唯一落叶的,同时也具有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树种类型 叶绿体 分化 系统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州市海陵区行道树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5
作者 曲良谱 吴红 龚苏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40-143,共4页
应用抽样调查法调查了泰州市海陵区30条主干道及次干道行道树树种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行道树的种类、数量和径级结构。结果表明:海陵区行道树共计20科33属,共计35种63757株;其中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比例为2.5∶1;总体上看,行道树规格明显偏... 应用抽样调查法调查了泰州市海陵区30条主干道及次干道行道树树种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行道树的种类、数量和径级结构。结果表明:海陵区行道树共计20科33属,共计35种63757株;其中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比例为2.5∶1;总体上看,行道树规格明显偏小,胸径级别处于Ⅰ级(<15 cm)的最多,占行道树总量的39.53%;处于Ⅱ级(15~<20 cm)的次之,占34.63%;占第3位的是处于Ⅲ级(20~<25 cm),占15.28%;IV级(≥25 cm)的数量最少,仅占10.56%。存在种类单一,树种选择盲目及树种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 行道树 树种类型 结构分析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绿阔叶林树种组成株数比例和材积比例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水松 詹有生 +1 位作者 陈长发 敖向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9-298,共10页
针对常绿阔叶林树种组成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的特点,对林分树种组成结构、数量结构和产量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树种划分为重要速生树种、重要慢生树种和次要树种3类;(2)3类树... 针对常绿阔叶林树种组成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的特点,对林分树种组成结构、数量结构和产量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树种划分为重要速生树种、重要慢生树种和次要树种3类;(2)3类树种组成结构和株数比例(N%)随年龄(A)增加呈规律性变化。重要速生树种株数比例与年龄呈线性关系,组成和数量结构较稳定;重要慢生树种株数比例与年龄呈双曲线关系,相关密切;次要树种株数比例与年龄呈二次抛物线关系,相关密切;(3)3类树种材积比例(V%)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与株数比例的变化规律相类似,但相比之下,重要速生树种的材积比例的变化尤为重要,而另2类树种的株数比例的变化更重要些。(4)3类树种材积比例与株数比例之间均存在线性相关。其中重要速生树种在林分中生产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树种生长类型 株数比例 材积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交对林分生长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会荣 关梦冉 +4 位作者 张莎莎 李爱琴 张丹丹 赵晓雅 徐小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6-63,72,共9页
【目的】探究混交对林分生长的影响,为混交林营造和科学经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了246篇文献617条数据进行Meta分析,通过亚组分析探讨不同混交树种类型(阔叶混交、针灌混交、针阔混交、针叶混交和竹针混交)、混交比例(指目的树... 【目的】探究混交对林分生长的影响,为混交林营造和科学经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了246篇文献617条数据进行Meta分析,通过亚组分析探讨不同混交树种类型(阔叶混交、针灌混交、针阔混交、针叶混交和竹针混交)、混交比例(指目的树种株数占混交林总株数的比例,分为≥0.1~<0.2、≥0.2~<0.4、≥0.4~<0.6、≥0.6~<0.8和≥0.8~<0.9)、林龄(≤9 a、10~19 a、20~29 a、30~39 a和≥40 a)和海拔梯度(<400 m、≥400~<800 m、≥800~<1200 m、≥1200~<1600 m和≥1600~<2000 m)对混交林中目的树种胸径、树高、林分蓄积量及生物量生长的影响。【结果】混交对目的树种的胸径、树高、林分蓄积量以及生物量累积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树种类型的混交林对林分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针灌混交效益最大;不同混交比例对林分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混交比例≥0.1~<0.8时显著促进林分生长,而混交比例≥0.8~<0.9时对树高生长、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的积累有一定抑制作用;混交对不同林龄林分的影响差异显著,随着林龄增大,混交对目的树种胸径生长和林分生物量累积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这与林木连年生长量变化特征一致,但混交对目的树种树高生长和林分蓄积量的促进作用随林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海拔梯度下,混交对林分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随海拔上升,混交对林分生长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海拔≥1200~<1600 m时促进作用最大。【结论】混交对林分生长有促进作用,不同的混交树种类型、混交比例、林龄及海拔对混交效应的影响均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META分析 树种类型 混交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丘区抑螺防病林栽培模式研究
8
作者 孟长来 蒋俊明 +2 位作者 唐人权 费世民 侯广维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1-7,共7页
本文在调查基础上,总结了山丘疫区血防林的树种类型、栽培与经营技术、配置模式,并讨论了树种模式特点。
关键词 山丘区 抑螺防病林 树种类型 配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太子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特征
9
作者 苏万龙 孔凡贵 +4 位作者 何野 杜天安 李晨 姜晟 梅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37-41,共5页
以太子山林场不同立地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前作利用方式以及不同栽培树种和管理条件下土壤养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太子山土壤呈酸性,主要矿质养分、有机质状况总体良好。氮(2.64 g/kg)、钾(171.65 mg/kg)、有机质(2.33%)含量较高,... 以太子山林场不同立地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前作利用方式以及不同栽培树种和管理条件下土壤养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太子山土壤呈酸性,主要矿质养分、有机质状况总体良好。氮(2.64 g/kg)、钾(171.65 mg/kg)、有机质(2.33%)含量较高,而磷(6.37 mg/kg)及钙(196.84 mg/kg)含量极低,钾的含量则呈现出很大的变异性(变异系数105%)。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之间的土壤磷及钾养分含量存在差异,依次为大棚地〉农田〉大田苗圃。经营不同树种的苗圃和18~25年的马尾松原始土壤之间多数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苗圃之间总体差异也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土地利用方式 树种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株杨及繁殖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志义 王继涛 《中国城市林业》 2010年第1期69-70,共2页
经调查,喇富路道旁26年生的雄株杨,比同龄的雌株阳平均高1.5m,胸径平均大11.6cm,且不飞絮。为快速生产环保清洁型树种类型,作者还对其繁殖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繁殖技术 雄株 树种类型 清洁型 平均 雌株 胸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高原水土保持林碳密度分配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11
作者 周艾荣 王树森 +3 位作者 张平 杨振奇 铁露 刘世凡 《水土保持研究》 2025年第6期169-176,共8页
[目的]探究鄂尔多斯高原水土保持林碳密度及其分布规律,为该地区水土保持林碳汇经营管理与科学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以鄂尔多斯市水土保持林山杏(Prunus sibirica)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和山杏-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 [目的]探究鄂尔多斯高原水土保持林碳密度及其分布规律,为该地区水土保持林碳汇经营管理与科学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以鄂尔多斯市水土保持林山杏(Prunus sibirica)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和山杏-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探究不同水土保持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 3种水土保持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依次为山杏林(60.99 t/hm^(2))>油松林(47.09 t/hm^(2))>山杏-油松混交林(44.30 t/hm^(2))>撂荒地(27.43 t/hm^(2)),较撂荒地分别增加122.33%,71.64%和61.47%(p<0.05)。(2) 3种水土保持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碳密度依次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土壤层碳密度所占比例最高,占生态系统碳密度的92.64%~94.59%。(3) 3种水土保持林乔木层各组分碳密度依次为树干>根系>枝条>叶。其中,树干和根系分别占整个乔木层的40.41%~60.61%和26.04%~37.74%。(4)相关关系分析发现,生态系统、乔木层、草本层和土壤层碳密度均与土壤含水量(SWC)、氨态氮(AN)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H和硝态氮(NN)显著负相关(p<0.05)。(5)冗余分析发现,氨态氮(AN)、硝态氮(NN)、全氮(T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是影响水土保持林碳密度的关键因子。[结论]在营造水土保持林的过程中,选择山杏更有利于生态系统有机碳固存和积累,并在造林过程中需要对水土保持林施加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密度 空间分配格局 树种类型 水土保持林 鄂尔多斯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