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2+)对联苯甲醛修饰的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荧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韩巧荣 陆天虹 +1 位作者 江玉亮 王炳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91-1994,共4页
采用小分子联苯甲醛(BPA)分别修饰第一和第二代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合成了2种PAMAM的修饰产物G1-BPA4和G1-BPA8.利用IR,1H NMR及MALDI-TOF MS等手段表征了2种产物的结构,研究了Cu2+浓度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 采用小分子联苯甲醛(BPA)分别修饰第一和第二代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合成了2种PAMAM的修饰产物G1-BPA4和G1-BPA8.利用IR,1H NMR及MALDI-TOF MS等手段表征了2种产物的结构,研究了Cu2+浓度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作为常见荧光猝灭剂的Cu2+能使2种产物的荧光均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大分子酰胺-(pamam) 联苯甲醛 铜离子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度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崔玉花 杨金红 +2 位作者 崔玉 孙国新 苏本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8-503,共6页
以乙二胺为核,通过Michael加成,与丙烯酸甲酯交替反应,合成了0.5代到5.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液相色谱和元素分析等对各代产品进行了表征,探索了反应温度、时间及反应物配比对产物的影响,确... 以乙二胺为核,通过Michael加成,与丙烯酸甲酯交替反应,合成了0.5代到5.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液相色谱和元素分析等对各代产品进行了表征,探索了反应温度、时间及反应物配比对产物的影响,确定生成聚酰胺-胺(PAMAM)的半代产物时反应温度为25℃,整代产物时反应温度为35℃;0.5G的反应时间为18 h,1.0G、1.5G的反应时间为24 h,2.0G、2.5G反应36 h,3.0G、3.5G反应48 h,4.0G、4.5G反应3 d,5.0G反应4 d。分离提纯是树状大分子制备中遇到的最大困难,通过选择性溶剂萃取的方法对产品分离纯化,筛选出乙醚作萃取剂、甲醇作溶剂交换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大分子 酰胺- 合成 表征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合成及其体外细胞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光 叶玲 +1 位作者 张瑾峰 王喆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0-754,共5页
主要通过Michael加成和酰胺化逐步迭代合成反应得到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生物医学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第五代(G5.0)提出了廉价易行的合成提纯步骤并通过细胞计数、MTT检测和FCM对L-929细胞系进行了体... 主要通过Michael加成和酰胺化逐步迭代合成反应得到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生物医学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第五代(G5.0)提出了廉价易行的合成提纯步骤并通过细胞计数、MTT检测和FCM对L-929细胞系进行了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本试验的合成及纯化所得PAMAMG5.0对L-929细胞系在给药范围内无细胞毒性,无致瘤性,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pamam) 合成 树状分子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及其PEG修饰物的合成、表征与载药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云云 胡海洋 +3 位作者 刘丹 晋运环 贾丽 陈大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51-955,共5页
目的合成并表征各代聚酰胺-胺(polyamide-amine,PAMAM)树状大分子及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修饰PAMAM,研究其对难溶性药物的包载及释放行为。方法用发散法合成1-5代PAMAM大分子及PEG化PAMAM,采用IR、NMR、端基滴定、GPC等... 目的合成并表征各代聚酰胺-胺(polyamide-amine,PAMAM)树状大分子及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修饰PAMAM,研究其对难溶性药物的包载及释放行为。方法用发散法合成1-5代PAMAM大分子及PEG化PAMAM,采用IR、NMR、端基滴定、GPC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比较PAMAM和PEG-PAMAM载药能力及释放效果。结果FTIR、NMR、端基滴定、GPC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确为1-5代PAMAM树状大分子,IR测定结果表征PEG化PAMAM合成,PAMAM大分子及PEG-PAMAM对难溶性药物具有较强包载能力,其中PEG-PAMAM能够更好地延缓药物释放。结论PEG-PAMAM大分子具有良好的作为难溶性药物载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树状大分子 乙二醇 合成 表征 阿霉素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枝形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为键合固定相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志胜 杨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1,共5页
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作偶联剂,在毛细管内壁上逐步合成树枝形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制得了1,2和3代PAMAM键合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大分子代数的增加,毛细管电渗流(EOF)逐步下降.利用制... 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作偶联剂,在毛细管内壁上逐步合成树枝形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制得了1,2和3代PAMAM键合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大分子代数的增加,毛细管电渗流(EOF)逐步下降.利用制得的1,2和3代PAMAM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对丙氨酸和脯氨酸的分离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随着大分子PAMAM代数的增加,分离度逐步增大,丙氨酸和脯氨酸可在3代树枝状大分子PAMAM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上达到基线分离.采用非衍生化法和3代PAMAM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成功地分析了精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甲硫氨酸和组氨酸.结果表明,键合毛细管柱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形大分子 酰胺-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 键合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G4.0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体外释放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华 叶玲 +3 位作者 唐静成 沈小沛 彭炜 王颖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8-170,206,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级生物材料G4 0聚酰胺胺(polyamidoamine ,PAMAM )树状大分子对抗癌药物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体外释放的影响及释药机理。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G4 0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甲氨蝶呤复合物在不同浓度和离子...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级生物材料G4 0聚酰胺胺(polyamidoamine ,PAMAM )树状大分子对抗癌药物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体外释放的影响及释药机理。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G4 0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甲氨蝶呤复合物在不同浓度和离子强度缓冲溶液( 37℃、pH =7 4 )中甲氨蝶呤的释放行为。结果确定了一个G4 0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可复合14个甲氨蝶呤,在37℃、pH为7 4的10mmol·L-1Tris HCl缓冲溶液中释放甲氨蝶呤80 %需2 0 0h ,但这种缓释作用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减弱。结论G4 0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对甲氨蝶呤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二者的复合作用是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氨基阳离子与甲氨蝶呤的羧基阴离子之间形成的静电作用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4.0酰胺树状大分子 甲氨蝶呤 药物释放 甲氨蝶呤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原油破乳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志杰 陈大钧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20-22,共3页
分别以氨和乙二胺为核,合成了系列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重点研究了这类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原油破乳剂的性能,室内评价了PAMAM对大港油田现场采出液的破乳性能。结果表明,选用乙二胺为核的3.0代PAMAM作破乳剂,加量为100 mg... 分别以氨和乙二胺为核,合成了系列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重点研究了这类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原油破乳剂的性能,室内评价了PAMAM对大港油田现场采出液的破乳性能。结果表明,选用乙二胺为核的3.0代PAMAM作破乳剂,加量为100 mg/L,破乳温度为45℃,破乳时间为90 min,对原油有很好的破乳效果。不同核心、不同支化代的端基为胺基的PAMAM虽然几乎没有表面活性,但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破乳性能。PAMAM对O/W型乳液的破乳行为与分子的核心、端基和支化代有密切的关系,从而为进行这类新型破乳剂的分子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大分子 酰胺- 破乳剂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脂质体包覆物的制备与评价
8
作者 宋永玉 孙玉琦 +3 位作者 胡海洋 乔明曦 赵秀丽 陈大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63-668,673,共7页
目的制备阿霉素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脂质体包覆物(LLDs—PAMAM—DOX),并对制剂性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逆向蒸发结合pH梯度法制备LLDs—PAMAM—DOX,观察形态,测定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采用凝胶柱一uV法测定包封率;采用透析法测定... 目的制备阿霉素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脂质体包覆物(LLDs—PAMAM—DOX),并对制剂性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逆向蒸发结合pH梯度法制备LLDs—PAMAM—DOX,观察形态,测定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采用凝胶柱一uV法测定包封率;采用透析法测定体外释药;采用MTT法,考察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毒作用。结果LLDs—PAMAM—DOX的粒径约为80~120nm;zeta电位约为22.5~32.4mV;包封率大于85%,缓释作用明显。LLDs—PAMAM—DOX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对MCF-7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普通脂质体L—DOX。结论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脂质体包覆物(LLDs.PAMAM)作为阿霉素(doxorubicin,DOX)的载体,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及良好的抑制肿瘤细胞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新型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树状大分子 脂质体 MTT实验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的制备与防沾色性能
9
作者 田斌 汪南方 +3 位作者 翦育林 易兵 曾佳美兰 陈建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以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发散法合成了不同代数的树状分子聚酰胺-胺(PAMAM),用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并考察了防沾色剂PAMAM在直接、酸性和活性染料三原色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PAMAM对活性染料的防沾色性能最好,直接... 以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发散法合成了不同代数的树状分子聚酰胺-胺(PAMAM),用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并考察了防沾色剂PAMAM在直接、酸性和活性染料三原色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PAMAM对活性染料的防沾色性能最好,直接染料最差;在活性染料的皂洗液中,加入4 g/L 2.0 G PAMAM,温度70℃,p H值为10,可达到较好的防沾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洗 酰胺- 树状大分子 防沾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合成及其除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瑜 王春磊 +2 位作者 姜翠玉 刘慧英 吴鲁宁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0年第2期116-119,127,共5页
以乙二胺(EDA)和丙烯酸甲酯(MA)为原料,采用发散法合成了各代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明合成产物具有目标分子结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整代PAMAM树状大分子最适宜合成条件为:反应时间24 h,反应温度25℃,n(0.5 G)/... 以乙二胺(EDA)和丙烯酸甲酯(MA)为原料,采用发散法合成了各代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明合成产物具有目标分子结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整代PAMAM树状大分子最适宜合成条件为:反应时间24 h,反应温度25℃,n(0.5 G)/n(EDA)1∶8,溶剂甲醇用量20%。采用2.0,3.0代PAMAM树状大分子对工业含油污水进行除油实验,结果表明,3.0代PAMAM的除油效果最佳,优于装置在用进口药剂罗曼哈斯,且在其加剂量为70 mg/L时,除油率达到85.1%,悬浮物质量浓度从138 mg/L降至7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树状大分子 乙二 丙烯酸甲酯 合成反应 除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修饰硅胶固定化胰蛋白酶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芳宇 苏萍 +2 位作者 张春婷 鄂红军 杨屹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以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修饰的硅胶为载体,胰蛋白酶为模型,考察了PAMAM的代数和固定化条件对酶的固载量及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3.0代PAMAM树状大分子修饰硅胶为载体固定化胰蛋白酶,酶促反应最适pH值为9.0,最适温度为60℃... 以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修饰的硅胶为载体,胰蛋白酶为模型,考察了PAMAM的代数和固定化条件对酶的固载量及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3.0代PAMAM树状大分子修饰硅胶为载体固定化胰蛋白酶,酶促反应最适pH值为9.0,最适温度为60℃,对酪蛋白表观米氏常数Km为7.76 mg/mL,固定化胰蛋白酶表现出了较好的热稳定性、储存稳定性以及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树状大分子 硅胶 胰蛋白酶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合成及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原露璐 张建玲 +3 位作者 郭伶伶 陈康 陈大为 胡海洋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化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olyamidoamine dendrimer,PAMAM)的理化性质及其作为质粒DNA载体。方法用1H-NMR考察PAMAM-PEG的化学结构;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圆二色谱法和透射电镜法考察复合物的形...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化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olyamidoamine dendrimer,PAMAM)的理化性质及其作为质粒DNA载体。方法用1H-NMR考察PAMAM-PEG的化学结构;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圆二色谱法和透射电镜法考察复合物的形成;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复合物的粒径和zeta电位;用MTT法测定复合物的毒性;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表征复合物的转染效率。结果结果表明,载体化合物合成成功,PEG修饰度为9%;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在N/P比大于2时,复合物能阻滞DNA的电泳;圆二色谱、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复合物已经形成,其形态规整,呈球形。随着N/P比的增加,复合物的粒径减小,zeta电位升高;MTT结果表明复合物的细胞毒性小;萤光素酶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物的转染效率高。结论作为DNA载体,PAMAM-PEG的细胞毒性小、转染效率高,具有很大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化酰胺-树状大分子 毒性 转染效率 萤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酰胺-胺阳离子树状大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13
作者 陈银 李季 +3 位作者 黄燕山 周婕 张海青 周圣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6-177,187,共3页
以甲醇为溶剂、投料比为3.0GPAMAM/N,N-二甲基乙醇胺=1∶16,N,N-二甲基乙醇胺/环氧氯丙烷=1∶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2h的优化条件下,利用环氧氯丙烷与整代产品进行加成反应,以及环氧氯丙烷与N,N-二甲基乙醇胺进行季铵化反应,对3.0G... 以甲醇为溶剂、投料比为3.0GPAMAM/N,N-二甲基乙醇胺=1∶16,N,N-二甲基乙醇胺/环氧氯丙烷=1∶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2h的优化条件下,利用环氧氯丙烷与整代产品进行加成反应,以及环氧氯丙烷与N,N-二甲基乙醇胺进行季铵化反应,对3.0GPAMAM树状大分子进行阳离子改性。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品与预期产物结构吻合较好,达到预期目标,且阳离子转化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树状大分子 合成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作为种子的乳液聚合动力学及乳胶粒径 被引量:2
14
作者 章昌华 李磊 +3 位作者 吴英 陈升 鲁礼权 张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22,共5页
以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作为种子,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为乳化剂,进行了苯丙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考察了3.0GPAMAM树状大分子浓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和反应温度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并研究了PAMAM树... 以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作为种子,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为乳化剂,进行了苯丙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考察了3.0GPAMAM树状大分子浓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和反应温度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并研究了PAMAM树状大分子代数对乳胶粒子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反应速率随3.0GPAMAM树状大分子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随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和乳化剂浓度升高而加快;在3.0GPAMAM树状大分子浓度小于2.392×10^(-4)mol/L时,聚合反应动力学关系式为Rp∝[3.0GPAMAM]^(0.87)[DBS]^(0.507)[APS]^(0.256),表观活化能为66.91k J/mol;随着PAMAM树状大分子代数的增加,乳胶粒子的粒径逐渐减小,并呈现单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树状大分子 乳液 动力学 乳胶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修饰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合成及其对β-萘酚的包合作用
15
作者 姜超 周密 +1 位作者 钱欣 陈枫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104,共5页
通过对半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表面酯基的胺基化反应合成了由β-环糊精修饰的树状聚酰胺-胺(PAMAM-β-CD),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为研究外围修饰的β-环糊精包合小分子的性质,采用紫外-... 通过对半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表面酯基的胺基化反应合成了由β-环糊精修饰的树状聚酰胺-胺(PAMAM-β-CD),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为研究外围修饰的β-环糊精包合小分子的性质,采用紫外-可见光光谱测试了β-萘酚在不同PA-MAM-β-CD浓度水溶液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在修饰β-环糊精的PAMAM水溶液中,β-萘酚的紫外吸光度随主体分子浓度的变化呈现了不同区域的两种相反递变,这种规律性变化源于β-环糊精空腔高电子云密度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树状大分子 Β-环糊精 包含络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合成方法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杰 唐善法 +2 位作者 田磊 廖辉 雷小洋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3年第5期41-44,共4页
介绍了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的3种合成方法:发散法、收敛法和发散收敛结合法。综述了国内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合成研究进展。对国内外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在表面活性剂、催化剂、膜材料、絮凝剂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评述。指出了我... 介绍了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的3种合成方法:发散法、收敛法和发散收敛结合法。综述了国内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合成研究进展。对国内外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在表面活性剂、催化剂、膜材料、絮凝剂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评述。指出了我国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树枝状大分子 合成方法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章昌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06-1109,共4页
研究了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代数、4.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摩尔比、溶液的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对4.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存在时,配合物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出现了蓝移。当... 研究了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代数、4.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摩尔比、溶液的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对4.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存在时,配合物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出现了蓝移。当4.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和Cu2+摩尔比由1∶10变为1∶30时,配合物水溶液在610 nm处出现新的吸收主峰,并且发生红移。当溶液的pH值降到3.0左右时,4.0代聚酰胺胺树状分子不能与Cu2+络合,Cu2+被释放出来,这为聚酰胺胺树状分子的循环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温度升高可使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在可见光区的强度增加,但时间对配位体系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树状大分子 CU^2+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Co^(2+)配位作用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章昌华 胡剑青 涂伟萍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
用发散法合成了G3.5和G4.0的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研究了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代数、溶液的pH值、反应时间对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Co2+配位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G4.0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存在时,Cu2+和Co2+的配合物水溶... 用发散法合成了G3.5和G4.0的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研究了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代数、溶液的pH值、反应时间对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Co2+配位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G4.0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存在时,Cu2+和Co2+的配合物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都出现了蓝移。当G3.5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存在时,G3.5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几乎不和Co2+发生配位作用。延长反应时间,Co2+/G4.0PAMAM的吸收强度增加,但是Cu2+/G4.0PAMAM的吸收曲线几乎没有变化。溶液的pH值对G4.0的聚酰胺胺树状分子与Cu2+,Co2+配位作用有很大的影响,这为其循环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树状大分子 CU^2+ CO^2+ 配位 蓝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聚酰胺-胺大分子对甲基橙相转移行为的影响
19
作者 王俊 刘伟华 +2 位作者 李翠勤 葛腾杰 杨锦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9-681,共3页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ncentration and generation of polyamidoamine dendrimer, the ratio of dodecanoic acid to toluene, and pH in the water phase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helianthine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by ...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ncentration and generation of polyamidoamine dendrimer, the ratio of dodecanoic acid to toluene, and pH in the water phase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helianthine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by selecting helianthine as the guest molecule and electrostatic self-assembled PAMAM as the hos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helianthin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gener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polyamidoamine dendrimer. When the mass ratio of dodecanoic acid to toluene was 1∶10, pH value was 7.3,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helianthine was the maximum. Wh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1.0, 2.0 and 3.0 generations of polyamidoamine dendrimer were all 0.21 mmol/L, their self-assembled dendrimers of 1.0, 2.0 and 3.0 generations of polyamidoamine dendrimer with dodecanoic acid exhibited the corresponding maximal extraction yields of helianthine, i.e., 6.04%, 41.61% and 68.50%, respectively.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the host-guest molecule in the phase transfer system is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酰胺- 甲基橙 分子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2-吡啶甲醛席夫碱树枝状大分子钯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鲁慧霞 李佩颖 +2 位作者 郑建超 徐秀娟 刘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8,共8页
制备了聚酰胺-胺(PAMAM)-2-吡啶甲醛(Py)席夫碱树枝状大分子及其钯配合物。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离子耦合原子发散光谱及热重-差热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证。研究了PAMAM-2-吡啶甲醛席夫碱钯配合物在Heck反应中的催化... 制备了聚酰胺-胺(PAMAM)-2-吡啶甲醛(Py)席夫碱树枝状大分子及其钯配合物。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离子耦合原子发散光谱及热重-差热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证。研究了PAMAM-2-吡啶甲醛席夫碱钯配合物在Heck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以三乙胺(Et_3N)作为缚酸剂,碘代苯(Ph I):10 mmol,n(Ph I)∶n(AA)∶n(Et_3N)为1∶1.4∶2.5,n(Pd)=6.1×10-3mmol(5.0G PAMAMPy-Pd),在5 m L DMF中,100℃和N_2气保护下反应25 min,产率90.1%。催化剂经过简单的过滤可回收,重复使用3次产率仍可达8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树枝状大分子 吡啶甲醛 席夫碱 钯配合物 HECK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