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皮肤中单核巨噬细胞和树枝状细胞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3
1
作者 郭英军 赵玉铭 +1 位作者 王雅坤 陈洪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真皮内的单核-巨噬细胞和树枝状细胞的分布、排列规律,探讨单核-巨噬细胞在皮肤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方法:正常皮肤8例,取面部、躯干、四肢近端、四肢远端、手掌和足跖6个部位皮肤,进行纵行与水平切片。CD1a和CD68单克... 目的:观察正常真皮内的单核-巨噬细胞和树枝状细胞的分布、排列规律,探讨单核-巨噬细胞在皮肤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方法:正常皮肤8例,取面部、躯干、四肢近端、四肢远端、手掌和足跖6个部位皮肤,进行纵行与水平切片。CD1a和CD68单克隆抗体染色,观察朗格汉斯细胞(LC)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布形态和密度。结果:真皮浅层CD68阳性细胞呈网状分布,其密度为361-562个/mm^2。真皮内血管周围及附属器周围亦见CD68阳性细胞。真皮深层CD68阳性细胞多为树枝状,散在分布于粗大的胶原纤维之间。不同解剖部位真皮浅层CD68阳性细胞密度分别为:四肢远端562个/mm^2,腹部517个/mm^2,面部509个/mm^2,手掌507个/mm^2,四肢近端472个/mm^2,足跖361个/mm^2。真皮浅层CD68阳性细胞在手掌和足跖部位高于相应部位的表皮内CD1a和CD68细胞。结论:在真皮浅层形成数层单核.巨噬细胞网,此网在接近真表皮交界处较致密。真皮内单核-巨噬细胞的这种分布形式说明这些细胞在真皮内有明确的方向性,其防御的方向是穿透表皮进入真皮的入侵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免疫系统 单核-巨噬细胞 郎格汉斯细胞 树枝状细胞 CD6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y-1抗原与Thy-1^+表皮树枝状细胞
2
作者 顾绍裘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S1期77-79,共3页
Thy—1抗原是一种糖蛋白。在小鼠的T淋巴细胞,胸腺细胞,神经原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大鼠的胸腺细胞、神经原细胞及纤维母细胞,人类的神经原细胞,所有哺乳动物的肌上皮细胞表面均相继被发现有表达。
关键词 抗原表达 树枝状细胞 THY-1 胸腺细胞 大鼠 纤维母细胞 肌上皮细胞 异抗原 抗原决定簇 亚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SF13, a novel human inhibitory receptor of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is 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dendritic cells and monocytes
3
作者 SuiL LiN LiuQ ZhangW WanT WangB LuoK SunH CaoX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1-421,共1页
A novel inhibitory receptor of immunoglobin superfamily (IgSF), IgSF member 13 (IgSF13), has been identified from human dendritic cells (DC). IgSF13 is a type Ⅰ transmembrane protein containing an N-terminal signal p... A novel inhibitory receptor of immunoglobin superfamily (IgSF), IgSF member 13 (IgSF13), has been identified from human dendritic cells (DC). IgSF13 is a type Ⅰ transmembrane protein containing an N-terminal signal peptide, a extracellular region with a single Ig Ⅴ-like domain, a transmembrane region, and a cytoplasmic tail with two classical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s (ITIM), suggesting its inhibitory function. IgSF13 shows significant homology to human CMRF35 and pIgR. IgSF13 gene is mapped to chromosome 17q25.2, very close to that of CMRF35. IgSF13 is 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myelo-monocytic cells, including monocytes, monocyte-derived DC, and monocyte-related cell lines. Upon pervanadate treatment, IgSF13 was hyper-phosphorylated and associated with Src homology-2 domain-containing phosphatases SHP-1 and SHIP, but not SHP-2. The identification of IgSF13 as a novel ITIM-bearing receptor selectively expressed by DC and monocytes suggests that it may be potentially involved in the negative regulation of specific leukocyte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SF13 抑制受体 免疫球蛋白 树枝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毁坏免疫系统的关键机制找到了吗?
4
作者 王颖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1-11,共1页
艾滋病如何毁坏免疫系统?为什么,艾滋病患者只有1%或更少的细胞携带病毒,而大量的 T 辅助细胞遭到破坏?这是有关艾滋病的最费解的迷。洛克菲勒大学(New York,NY)的研究者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谜底,并认为正在进行的工作可能已经改观了开... 艾滋病如何毁坏免疫系统?为什么,艾滋病患者只有1%或更少的细胞携带病毒,而大量的 T 辅助细胞遭到破坏?这是有关艾滋病的最费解的迷。洛克菲勒大学(New York,NY)的研究者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谜底,并认为正在进行的工作可能已经改观了开发疫苗和治疗方法的前景。这些科学家发现,树枝状细胞在行使其将抗原送至 T 细胞的正常功能同时,可能拖带上了 HIV 病毒。树枝状细胞/抗原/T 细胞相互作用时,HIV 就可能到达被抗原激活的 T 细胞。活化状态的 T 细胞迅速增殖,在 HIV 病毒毁坏细胞之前,HIV 数量猛增。然而,许多问题仍不清楚,如:树枝状细胞如何携带 H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细胞 细胞相互作用 洛克菲勒大学 活化状态 病毒基因 辅助细胞 合胞体 杀伤细胞 侵染过程 我不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