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2V和AutoCAD的树木年代学方法及其在冀北山地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廷宁 祁有祥 +1 位作者 尚润阳 郑文龙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87-91,共5页
综合应用AbleSoftwareR2V的矢量化功能和AutoCAD的测量功能,提出一种新的树木年轮测量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了冀北山地广为分布的白榆地径年轮宽度,进而用来尝试过去气候序列的重建。结果表明:5—9月平均气温和总降雨量与年轮指数成正相... 综合应用AbleSoftwareR2V的矢量化功能和AutoCAD的测量功能,提出一种新的树木年轮测量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了冀北山地广为分布的白榆地径年轮宽度,进而用来尝试过去气候序列的重建。结果表明:5—9月平均气温和总降雨量与年轮指数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7(α<0·05)、0·695(α<0·05)。以此为基础,建立了5—9月平均气温、总降雨量的转换方程,重建了冀北山地1940—1955年共16年5—9月平均气温和总降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代学方法 冀北山地 AUTOCAD R2V 矢量化功能 测量功能 年轮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木年代学在城市森林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兴元 陈振举 +2 位作者 陈玮 孙雨 崔明星 《中国城市林业》 2006年第5期18-19,共2页
用树木年轮研究过去的环境和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树木年轮是记录城市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理想“记录器”。作者简要介绍了沈阳两陵古油松、南京雪松、北京白皮松和油松以及云南会泽滇杨,应用树木年代学研究城市气候变化的... 用树木年轮研究过去的环境和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树木年轮是记录城市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理想“记录器”。作者简要介绍了沈阳两陵古油松、南京雪松、北京白皮松和油松以及云南会泽滇杨,应用树木年代学研究城市气候变化的进展情况,还介绍了国外有关研究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代学 城市环境 森林生态学 应用 气候变化 树木年轮 全球变化 记录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木年代学的冰川型泥石流灾害历史重建方法——以西藏天摩沟为例
3
作者 孟哲 吕立群 +2 位作者 余国安 王云琦 王兆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14124-14136,共13页
藏东南帕隆藏布流域冰川型泥石流规模大、数量多。天摩沟是帕隆藏布左岸一级支流,最近20年多次爆发冰川型泥石流,重复堵江并形成长约1.5 km的堰塞湖。冰川型泥石流事件爆发时间和规模的确定对山区泥石流防灾减灾意义重大。基于树木年代... 藏东南帕隆藏布流域冰川型泥石流规模大、数量多。天摩沟是帕隆藏布左岸一级支流,最近20年多次爆发冰川型泥石流,重复堵江并形成长约1.5 km的堰塞湖。冰川型泥石流事件爆发时间和规模的确定对山区泥石流防灾减灾意义重大。基于树木年代学方法,通过分析树木年轮损伤组织、生长抑制和释放动态,重建天摩沟60年来的泥石流事件的时空分布;从树木生长扰动强度等方面探讨泥石流的流动范围和沟道溯源侵蚀过程;并通过加权指数W_(iL)进一步分析泥石流发生时间和日降雨及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摩沟在1965年、1970年、1976年、2007年、2010年和2018年爆发过泥石流,与2007年以来的有记录的泥石流事件吻合,印证了通过年轮损伤组织、生长抑制和释放等参数重建泥石流事件的可行性;W_(iL)指数的变化表明树木年轮的生长释放和抑制滞后于泥石流事件1〜3年,并与泥石流规模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型泥石流 树木年代学 损伤组织 生长抑制 灾害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与竞争对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王若男 陈锐 +1 位作者 刘杰 王飞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7期79-85,共7页
以大兴安岭地区杜香-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结合树木年代学,建立兴安落叶松年表。通过野外踏查、数据模拟等方法,分析3种竞争指数、不同时间间隔累积断面积增量以及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探究竞争与气候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径向生... 以大兴安岭地区杜香-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结合树木年代学,建立兴安落叶松年表。通过野外踏查、数据模拟等方法,分析3种竞争指数、不同时间间隔累积断面积增量以及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探究竞争与气候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拟合的胸高直径和(SDBH)与35年的累积断面积增量之间的条件决定系数最高;兴安落叶松年轮宽度指数与生长季最高气温、生长季气温、5月最低气温、前1年12月降水量及前1年6月SPEI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当气候变量为定值时,累积断面积随竞争指数的增加而减小。当竞争指数稳定时,累积断面积随气候变量的增加而增大。可见树木径向生长受竞争和气候共同作用,相较于竞争,气候因素对兴安落叶松的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代学 竞争 径向生长 兴安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胡杨年轮的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埋深历史重建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洪华 李卫红 孙慧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6,共6页
【目的】采用树木年轮技术重建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历史变化动态过程,以期弥补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埋深历史数据资料的不足,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地下水埋深重建研究提供一个新方法。【方法】以荒漠河岸林建群植物胡杨为对象,于2015年9月在... 【目的】采用树木年轮技术重建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历史变化动态过程,以期弥补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埋深历史数据资料的不足,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地下水埋深重建研究提供一个新方法。【方法】以荒漠河岸林建群植物胡杨为对象,于2015年9月在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共钻取胡杨年轮样芯58个,经Cofecha交叉定年程序和Arstan软件,选用48个样芯建立胡杨年轮宽度年表。采用滑动t-检验、M-K趋势检验、累积曲线分析胡杨轮宽指数和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采用频率分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轮宽指数与气温、降水量、径流和地下水埋深关系。【结果】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的胡杨树龄为40~80年,超过60年的树木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腐现象,未发现100年以上木质部保存完好的胡杨;塔里木河下游胡杨年表突变时间分别为1957,1967,1975和2000年;区域气温和降水量对胡杨年轮宽影响并不显著;采用胡杨年轮宽度重建了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近83年来的地下水埋深历史变化,其重建结果与区域水文记录基本一致。【结论】塔里木河下游胡杨年轮的形成受气温和降水量的影响不显著;胡杨年轮可作为研究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变化过程的一个新生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代学 胡杨 地下水埋深 历史重建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88年景泰6(1/4)级地震破裂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俊喜 杨斌 +1 位作者 刘百篪 刘建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1992年第S1期88-98,共11页
1888年景泰地震是老虎山北缘断裂带现今继承性活动的结果,地震破裂带由四条不连续的断层组成,走向北西60°—70°,全长48公里,尤以中段表现清晰,可见断坎,地震滑坡和基岩崩塌以及微地貌断错的地质证据。该地震水平断距2—5米,平... 1888年景泰地震是老虎山北缘断裂带现今继承性活动的结果,地震破裂带由四条不连续的断层组成,走向北西60°—70°,全长48公里,尤以中段表现清晰,可见断坎,地震滑坡和基岩崩塌以及微地貌断错的地质证据。该地震水平断距2—5米,平均3.6米,垂直断距1—1.5米,最大为2米,地震的宏观震中在陈家庄—上西沟附近,其地理座标是东经103°47′北纬37°05′。根据野外考察和史料记载重新圈定了此次地震的等震线,并修正了该地震的震级为6 3/4—7级。为了确定地震破裂带的年代,本文利用邻区资料,粗略给出了次生黄土坡的蜕变曲线及θ=83.87—25.21OGT关系式,并用树木年代学的新方法确定了地震破裂带的年代。用古地震法和活断层法求得古地震的平均复发周期为800—10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破裂 宏观震中 老虎山 活断层 水平断距 断层组 断错 全新世断层 树木年代学 陈家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烧后森林动态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英杰 《森林防火》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9-21,共3页
森林火灾不论对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森林资源越丰富的国家森林火灾越严重,如美国、加拿大、苏联等。他们的森林覆盖平均占国土的30%以上,80年代前,平均每年烧毁森林面积均在100万公顷左右。我国的森林资源较少,... 森林火灾不论对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森林资源越丰富的国家森林火灾越严重,如美国、加拿大、苏联等。他们的森林覆盖平均占国土的30%以上,80年代前,平均每年烧毁森林面积均在100万公顷左右。我国的森林资源较少,覆被率仅12.98%,但每年的火灾发生率也很高。火灾面积大约是每年几十万公顷到几百万公顷。那么火烧后的迹地更新,尽快恢复,理想的森林结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另外,对火与更新演替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可以获得经营森林的主动权,利用人为火或自然火促进森林的更新和演替,使火成为经营森林的工具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条件 火烧迹地 顶极 树木年代学 附生植物 植物生态学 从属种 年龄结构 精确估算 火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阴沉木资源概况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被引量:7
8
作者 齐锦秋 郝建锋 明仁林 《四川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94-96,共3页
对四川省阴沉木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阴沉木与乌木的区别,阴沉木的科学研究价值,提出了四川省阴沉木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关键词 阴沉木 乌木 树木年轮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木材单板密度射线在线检测系统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娜 肖江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2,共3页
木材密度是检测木材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木材的密度,尤其是微密度(木材在窄小范围内的密度)不仅可以提示不同生长条件下木材材质变异的规律,为生态木材学、树木年代学等学科提供研究方法,也为速生林的人工扶育措施及最佳轮伐... 木材密度是检测木材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木材的密度,尤其是微密度(木材在窄小范围内的密度)不仅可以提示不同生长条件下木材材质变异的规律,为生态木材学、树木年代学等学科提供研究方法,也为速生林的人工扶育措施及最佳轮伐周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对木单板力学强度进行无损在线检测,是科学、合理利用木材,实现优材优用、劣材优用,以及提高木材利用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也是我国林业科技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检测系统 木材密度 木材单板 PLC 射线 树木年代学 木材利用率 木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木年轮学研究进展
10
作者 芦晓明 梁尔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67-1374,共8页
灌木往往分布在树线以上或以北的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以及干旱、半干旱区,是把传统上以乔木为主的树轮研究扩展至森林分布界限以外的唯一选择。尽管灌木具有以上研究潜力,迄今用于树木年代学研究的灌木种类仅有30种左右。介绍了灌木年轮... 灌木往往分布在树线以上或以北的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以及干旱、半干旱区,是把传统上以乔木为主的树轮研究扩展至森林分布界限以外的唯一选择。尽管灌木具有以上研究潜力,迄今用于树木年代学研究的灌木种类仅有30种左右。介绍了灌木年轮研究方法,综述了过去几十年来环北极高纬度地区,干旱、半干旱区以及高海拔地区的灌木年轮研究的主要进展。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发掘一些灌木的树木年代学潜力;(2)揭示限制灌木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并尝试利用灌木年轮宽度等指标重建过去区域气候变化历史;(3)探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灌木的生长或分布范围的变化;(4)通过人为控制增温来揭示变暖对灌木生理特征和生长的影响。这些研究展示了灌木在扩展传统乔木树轮研究网络方面的潜力,也是树木年代学研究中最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的灌木年轮学研究多集中于环北极苔原带。作为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具有广泛的高山灌木分布,具有把青藏高原边缘区以乔木为主的树木年轮网络扩展至更高海拔和高原内部的潜力。青藏高原高山灌木的年轮学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青藏高原高山灌木的生长是如何适应极端环境条件的,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高山灌木的分布和生长正在发生哪些变化等,都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年轮 气候变化 树木年代学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