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调试中的树形结构演变可视化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苏庆 黎智洲 +3 位作者 刘添添 吴伟民 黄剑锋 李小妹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4,共7页
树形结构作为一种非线性数据结构,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演变过程较为抽象,尤其是在对其进行加工型操作时,容易发生内存泄漏。针对编程初学者难以掌握树形结构的逻辑演变过程,以及在程序中发生内存泄漏错误时调试较为困难的问题,文中提出... 树形结构作为一种非线性数据结构,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演变过程较为抽象,尤其是在对其进行加工型操作时,容易发生内存泄漏。针对编程初学者难以掌握树形结构的逻辑演变过程,以及在程序中发生内存泄漏错误时调试较为困难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对程序调试过程中树形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可视化呈现的处理模型TEVM(Tree Evaluation Visualization Model)。针对单个可视化程序在调试步骤前和调试步骤后的两个树形结构,设计了一种将树形结构转换为线性表示的结构对比算法,得出了它们的包括泄漏树在内的结构差异;同时设计了一种树形结构布局方法,并计算它们的布局差异。根据结构差异和布局差异生成可视化演变序列,调用绘图引擎对该序列进行解析和执行,从而完成对树形结构及其演变过程的动态、平滑和直观的可视化呈现,帮助编程初学者快速理解树形结构相关程序的执行过程,提升调试效率。将TEVM模型集成于一个面向编程实训教学的集成开发环境原型Web AnyviewC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调试过程 数据结构可视 树形结构 泄漏树 树形结构演变可视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调试中的数据结构演变可视化方法
2
作者 苏庆 陈建成 +2 位作者 顾国生 刘冬宁 黄剑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7-207,共11页
数据结构是程序执行时的重要信息载体,其演变过程往往较为复杂和抽象。针对程序设计初学者较难理解数据结构演变过程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程序调试中的数据结构演变可视化方法。在调试开始时,首先使用组件表达式表示数据结构,然后通过配... 数据结构是程序执行时的重要信息载体,其演变过程往往较为复杂和抽象。针对程序设计初学者较难理解数据结构演变过程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程序调试中的数据结构演变可视化方法。在调试开始时,首先使用组件表达式表示数据结构,然后通过配置表以及布局函数将组件表达式生成可视化视图。在进行单步调试后,通过对比单步调试前后的可视化数据方式生成组件演变行为,运用有限状态机理论构建数据结构演变模型,该模型的执行使得组件发生演变,同时生成可视化动作。使用动画单元执行可视化动作,实现数据结构演变的可视化呈现,帮助初学者理解数据结构相关程序的执行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将该方法应用于1个数据结构演变可视化框架StructV,并应用于1个在线可视化编程实训云平台的研发,可有效降低初学者理解数据结构演变过程的难度,并提升编程实训时的程序调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调试 数据结构可视 组件演变行为 有限状态机 数据结构演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S支持下的大庆地下水库区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 被引量:20
3
作者 谢轶 苏小四 高淑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51-54,共4页
为直观、清楚再现水文地质结构空间信息,介绍GMS软件生成三维地质结构实体模型的方法,利用区内大量的钻孔数据,建立了大庆地下水库区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为地下水库的选址和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GMS 大庆 水文地质结构 可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虚拟现实系统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于军 苏小四 +3 位作者 朱琳 段福洲 高立 吴曙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3-399,共7页
从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研究实际需要出发,介绍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地面沉降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思路、开发模式、实现方法和功能特点。该系统真实表达了研究区三维地层结构特征,逼真再现了地面沉降模型所预测的... 从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研究实际需要出发,介绍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地面沉降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思路、开发模式、实现方法和功能特点。该系统真实表达了研究区三维地层结构特征,逼真再现了地面沉降模型所预测的地下水流场、地面沉降发展变化过程,并虚拟表现出地面沉降可能造成的后果,为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机理及预测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三维可视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虚拟现实 地质结构 可视模型 苏锡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林树冠结构模型及三维图形可视化模拟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兆刚 李凤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61,共8页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枝解析的方法,分别于2002和2003年在老山施业区选择不同年龄、不同立地和不同密度的樟子松人工林有代表性的林分设置固定标准地15块(2002年设置7块,2003年设置8块),...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枝解析的方法,分别于2002和2003年在老山施业区选择不同年龄、不同立地和不同密度的樟子松人工林有代表性的林分设置固定标准地15块(2002年设置7块,2003年设置8块),共获取解析样木53株,实测2298个一级枝活枝条变量因子(包括总着枝深度、方位角、着枝角度、基径、枝长、弦长、弓高)数据资料。基于理论或经验生长方程,建立樟子松人工林树冠结构静态模型及树冠动态生长模型。采用VC++6.0语言为开发平台,结合OpenGL开放式图形库,将生长模型与形态结构模型结合,建立樟子松人工林树冠动态三维图形可视化模拟系统,实现基于实测数据和生长模型的静态、动态单木和林分的可视化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人工林 树冠结构 静态模型 动态模型 可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S的武山矿区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正华 周斌 邓智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5-128,共4页
在介绍GMS生成水文地质结构实体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武山矿区大量钻孔数据,建立了该侵入岩矿区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表明:将武山岩体的horizon ID设置为第7层,插入Q与T1d2—T2j之间建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立的可视化模... 在介绍GMS生成水文地质结构实体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武山矿区大量钻孔数据,建立了该侵入岩矿区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表明:将武山岩体的horizon ID设置为第7层,插入Q与T1d2—T2j之间建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立的可视化模型可以灵活地实现含水层的拆分组合、任意剖面及任意方向的旋转、切剖面等功能,并能清晰地展示含水层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了解水文地质结构特征、进一步挖掘地质与水文地质相关信息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S 水文地质结构 可视模型 武山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S-Pro的西安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希雨 杨茂功 +1 位作者 付晓刚 李敬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31-3233,共3页
在系统收集并整理西安水文地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环境可视化系统EVS-Pro,构建了西安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所建模型可以展示西安三维水文地质结构体整体形态、单个含(弱透)水层的三维结构、任意位... 在系统收集并整理西安水文地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环境可视化系统EVS-Pro,构建了西安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所建模型可以展示西安三维水文地质结构体整体形态、单个含(弱透)水层的三维结构、任意位置的南北向剖面或东西向剖面及三维可视化栅栏图,从而清楚地显示模型内部的各个细节,更直观地展示西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为准确地评价、规划和管理西安地下水资源,防治因地下水过量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奠定重要的水文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EVS-Pro 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层结构模型三维重构与可视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地龙 邓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3-558,共6页
针对工程建筑、水利水电建设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地质学研究中的空间结构分析与信息可视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元块体的空间自动搜索地质建模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首先由地质专家充分利用工程地质勘探的资料,并结合自身经验,... 针对工程建筑、水利水电建设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地质学研究中的空间结构分析与信息可视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元块体的空间自动搜索地质建模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首先由地质专家充分利用工程地质勘探的资料,并结合自身经验,在交互式环境中完成2D/3D剖面解释;而后系统自动完成地质结构单元块体搜索,运用CSG集合运算并根据地质单元块体的空间拓扑结构实现复杂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本方法通过引入地质单元体的概念,并在建模过程中融合地质专家的知识,使地质模型的建模过程得到了简化,提高了模型的精度,有效地解决了复杂三维地质模型的建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单元体 空间拓扑结构 三维地层结构模型重构 信息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MCNP重复结构辐射计算模型可视化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凯 王文 +5 位作者 范言昌 程梦云 龙鹏程 胡丽琴 吴宜灿 FDS团队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8-442,448,共6页
人体体素模型包含体素数目巨大,在应用MCNP(Monte Carlo N-Particle Transport Code)进行剂量计算中通常采用重复结构形式,但是却存在几何正确性校验困难等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快速和准确的人体辐射计算模型可视化方法。该方法通过MCNP... 人体体素模型包含体素数目巨大,在应用MCNP(Monte Carlo N-Particle Transport Code)进行剂量计算中通常采用重复结构形式,但是却存在几何正确性校验困难等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快速和准确的人体辐射计算模型可视化方法。该方法通过MCNP输入文件中的栅元描述获取相同材料的体素信息,对其赋予三维坐标值并深度合并。在保持几何形状不变的前提下,成功构建器官模型,实现了对其进行三维显示与交互。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对于人体重复结构计算模型几何校验的正确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 模型 MCNP 重复结构 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复杂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及数值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科伟 曾庆田 刘栋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2期83-89,共7页
地质模型的精确性是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可靠性的决定因素。针对地质体间相互交叉、穿切的复杂性和无规律性,研究了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的自由曲面生成技术。以矿山普遍采用的二维地质勘探剖... 地质模型的精确性是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可靠性的决定因素。针对地质体间相互交叉、穿切的复杂性和无规律性,研究了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的自由曲面生成技术。以矿山普遍采用的二维地质勘探剖面图为基础数据,通过对其进行矢量化处理提取出岩土体边界离散点信息,建立起NURBS三维地质体分界曲面,据此以MIDAS软件为平台制定了边坡工程复杂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及数值模型构建方案,并选取江西城门山露天矿边坡工程进行了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运用该技术构建复杂边坡地质体模型,方法简单可靠,可极大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建模效率,不仅使复杂地质体得以形象再现,同时可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可靠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BS 边坡工程 复杂地质结构 三维可视 数值模型 MIDA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上海青生长模拟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
11
作者 叶荣 向万娥 +2 位作者 许俊强 章广传 高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9-56,共8页
虚拟作物的三维可视化研究在计算机教学、生态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作物生长过程研究方面更是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海青形态结构复杂、上海青生长可视化不易实现的问题,以上海青作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应... 虚拟作物的三维可视化研究在计算机教学、生态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作物生长过程研究方面更是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海青形态结构复杂、上海青生长可视化不易实现的问题,以上海青作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应用物联网技术对温室大棚进行数据实时采集,并在试验数据基础上构建Logistic方程模拟随有效积温变化的上海青生长模型。通过Logistic模型拟合参数发现,上海青叶长、叶宽、株高3个模型的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3.88、0~0.28、0~2.72 cm,RMSE值分别为0.09~1.68、0.02~0.15、0.04~1.26 cm,d a值分别为0.20~1.44、0.02~0.12、0.36~1.11 cm,d ap值分别为1.03%~9.69%、1.72%~9.0%和1.4%~16.5%,所建模型精度较高,能较好地预测不同生长周期的上海青生长发育,实现了上海青生长过程的动态三维可视化表达。本研究结果为上海青作物的栽培管理调控和动态生长预测提供了有效的可视化工具,为上海青作物的高产、高效和理想株型筛选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青 生长模拟 三维可视 形态结构 LOGISTIC模型 叶长 叶宽 株高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淮煤田低渗煤层孔隙结构三维可视化表征及其连通性
12
作者 王章飞 方辉煌 +2 位作者 桑树勋 郑春山 郭金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195-11207,共13页
为研究煤层孔裂隙结构的连通性对煤层气赋存与运移的影响。以两淮地区矿区的煤样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煤样进行三维可视化重构,构建了煤样的三维孔隙结构模型以及等价孔隙网络模型,利用多种算法并结合表征单元体对煤样的孔隙结构进行表... 为研究煤层孔裂隙结构的连通性对煤层气赋存与运移的影响。以两淮地区矿区的煤样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煤样进行三维可视化重构,构建了煤样的三维孔隙结构模型以及等价孔隙网络模型,利用多种算法并结合表征单元体对煤样的孔隙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同时,从整体到局部的角度对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两淮地区孤立孔隙中C形孔隙占据主导,连通孔隙中F形孔隙占据主导;刘庄与祁东煤样孔隙结构空间展布较任楼与潘一矿区的煤样要好,具有更好的连通性;粗类型喉道之间的搭配较其他类型喉道之间的搭配整体连通性要好。结果说明两淮地区的煤样,大体积连通孔隙在孔隙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刘庄与祁东煤样较任楼与潘一煤样的连通性要好,且刘庄煤样的连通性最好,潘一煤样连通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孔隙结构 等价孔隙网络模型 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 三维可视重构 两淮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格的信息检索及其树形可视化 被引量:20
13
作者 沈夏炯 叶曼曼 +1 位作者 甘甜 韩道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99,共5页
概念格作为形式概念分析理论重要的数据表示形式,因其生动简洁地体现概念之间的泛化和特化关系,被广泛应用于知识获取与信息检索领域。在使用概念格进行检索的过程中,随着概念格中概念以及概念之间关系的增加,呈现的格结构容易产生边交... 概念格作为形式概念分析理论重要的数据表示形式,因其生动简洁地体现概念之间的泛化和特化关系,被广泛应用于知识获取与信息检索领域。在使用概念格进行检索的过程中,随着概念格中概念以及概念之间关系的增加,呈现的格结构容易产生边交叉现象,造成视觉混淆,导致目标信息遗漏。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概念格在信息检索方面的优越性以及树形结构在可视化方面的有序性,首先用概念格结构存储数据信息,然后在信息展示时将格结构转化成树形结构,使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多条路径检索到目标信息,且结构清晰。最后通过将概念格树形化方法应用于音乐工具分类检索场景中,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格 信息检索 树形结构 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矿三维数据模型及其可视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程朋根 陈红华 +1 位作者 刘少华 刘荣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0-62,共3页
本文根据地矿的空间分布特征 ,设计出专用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及数据结构 ,介绍了由二维轮廓线构造三维形体 ,Morton码建立空间三维数据结构的方法。最后提出模型的可视化技术 。
关键词 地矿 三维数据模型 可视 GIS 数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功能互反馈机制的植物生长可视化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5
15
作者 丁维龙 马培良 程志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5-168,共4页
为确定植物生长可视化建模的一般方法,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了基于结构-功能反馈机制的植物生长可视化建模的步骤,研究了建模过程中涉及的植物形态结构描述模型、结构模型与功能模型的结合、可视化模型以及模型的有效... 为确定植物生长可视化建模的一般方法,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了基于结构-功能反馈机制的植物生长可视化建模的步骤,研究了建模过程中涉及的植物形态结构描述模型、结构模型与功能模型的结合、可视化模型以及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等关键性技术问题,最后以具体作物生长可视化建模为例阐述了该技术的应用,并对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结构-功能反馈机制的作物生长模型,不但能可视化模拟不同环境因素下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而且可在作物理想株型培育、群体产量预测、栽培管理等领域发挥实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建模与仿真 结构功能模型 植物生长 互反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结构三维构模技术及其可视化系统研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能雄 何满潮 景海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3-377,共5页
根据岩体的构造特征 ,将岩体内部划分成两大类四种基本类型的构造单元 ,即连续型非褶皱岩体、断裂型非褶皱岩体、褶皱型岩体、侵入型岩体 ,并建立相应的空间数据模型。利用柱体构模、表面构模、单轮廓断面构模、多轮廓断面构模技术分别... 根据岩体的构造特征 ,将岩体内部划分成两大类四种基本类型的构造单元 ,即连续型非褶皱岩体、断裂型非褶皱岩体、褶皱型岩体、侵入型岩体 ,并建立相应的空间数据模型。利用柱体构模、表面构模、单轮廓断面构模、多轮廓断面构模技术分别进行这四种类型岩体的三维构模。在此基础上 ,开发岩体结构三维可视化构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 三维构模 可视系统 空间数据模型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S的石羊河流域含水层空间结构变化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丽霞 刘芳 唐泽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9,共8页
石羊河流域作为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之一,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并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现实环境中,地下水含水层系统是由多个子含水层系统叠加得到的多层结构,并且子含水层系统之间有弱含水层系统或... 石羊河流域作为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之一,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并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现实环境中,地下水含水层系统是由多个子含水层系统叠加得到的多层结构,并且子含水层系统之间有弱含水层系统或不完整隔水层系统的存在,而作为揭示地层信息的钻孔数据,具有一定的有限性,这直接制约着含水层空间可视化表达的准确性。基于GMS,以钻孔资料作为地层建模的源数据,并结合相关的水文地质及剖面图,采用概念模型法和Solid模型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石羊河流域水文地质模型的建立,并通过充分利用地质勘探信息对模型进行处理及修正,试图找到更为准确表达含水层空间结构的技术方法,揭示含水层系统空间结构,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模拟结果表明,所揭示的含水层空间信息与勘探资料基本相符,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GMS软件 区域含水层空间结构 可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结构特征参数的樟子松人工林单木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董灵波 刘兆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27,共8页
为更加直观地展示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的整个生长过程,将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建模技术应用于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的形态模拟。通过对樟子松人工林单木形态数据的定量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樟子松人工林单木形态模拟模型,并以VC++6.0... 为更加直观地展示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的整个生长过程,将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建模技术应用于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的形态模拟。通过对樟子松人工林单木形态数据的定量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樟子松人工林单木形态模拟模型,并以VC++6.0为开发平台,利用OpenGL构建了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拟系统,整个系统由形态模型模块、树冠结构模块、生长模型模块、可视化模块、场景控制模块、数据库和人机交互界面组成。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机制与形态特征可视化表达的有机融合,展示了树冠结构模型、生长模型与可视化有机融合的思路;该系统不仅能很好地模拟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的形态特征,还能较逼真地实现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生长过程的模拟。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的可视化为人工林的可视化经营提供了基础,同时对于其他树种的可视化表达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人工林 生长模型 树冠结构模型 形态模型 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大桥运营监测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建筑信息模型插件开发 被引量:7
19
作者 茅建校 徐寅飞 +2 位作者 王浩 吴文广 曹成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0-916,共7页
为提升桥梁健康评价与应急决策的效率,本文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发展了一种桥梁监测数据可视化方法,并利用Revit二次开发程序插件。依托已有桥梁BIM模型,快速建立包含加速度计、风速仪等传感器的监测系统模型,将监测数据与传感器模型相关联... 为提升桥梁健康评价与应急决策的效率,本文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发展了一种桥梁监测数据可视化方法,并利用Revit二次开发程序插件。依托已有桥梁BIM模型,快速建立包含加速度计、风速仪等传感器的监测系统模型,将监测数据与传感器模型相关联。将监测数据线性变换至[0,255],建立其与传感器模型RGB色彩的映射关系,从而通过模型颜色反映监测数据的变化。根据监测系统传感器模型的色彩掌握桥址区环境及桥梁结构状态,并对超出阈值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级报警。以南京长江大桥及其健康监测数据为对象,阐述了所提出监测数据可视化方法的实现过程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加速度、温度和风速等监测数据通过颜色变化、动态折线图及表格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报警,从而为服役桥梁的健康管理与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数据可视 桥梁管养 Revit二次开发 建筑信息模型 色彩映射 数据处理 公铁两用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化与可视化相结合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戎玫 张广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5-208,共4页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研究软件体系结构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描述一个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本文通过集成XYZ/ADL与UML两种描述方法在软件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寻求一种基于时序逻辑理论的形式化方法与面向对象...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研究软件体系结构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描述一个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本文通过集成XYZ/ADL与UML两种描述方法在软件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寻求一种基于时序逻辑理论的形式化方法与面向对象的可视化方法相结合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新途径。着重研究XYZ/ADL与UML在电梯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建模中的应用问题,并运用基于构件的求精方法对该系统的主要组件进行了求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体系结构 描述方法 体系结构模型 可视方法 形式方法 研究内容 工程领域 软件系统 结构描述 面向对象 逻辑理论 应用问题 结构建模 系统体系 电梯控制 求精方法 UML ADL 时序 组件 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