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林龄香椿对林冠截留雨水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谢刚 夏玉芳 +1 位作者 郗静 李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3-157,共5页
为探索香椿林林冠截留机理以及评估其水土保持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省镇宁县香椿林为对象,于2010年8月、10月、11月定位监测不同林龄林冠层共17次降雨截留分配效应。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降雨量范围内,随着降雨量的增加,穿透雨量、树... 为探索香椿林林冠截留机理以及评估其水土保持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省镇宁县香椿林为对象,于2010年8月、10月、11月定位监测不同林龄林冠层共17次降雨截留分配效应。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降雨量范围内,随着降雨量的增加,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和林冠截留量均增加,林冠截留率降低。2)8~13a、15~20a、25a以上香椿林林内降雨量分别为43.36mm、39.01mm和34.01mm,平均穿透降水率分别为64.95%、54.19%和44.48%;树干径流量分别为0.29mm、0.23mm和0.17mm,平均树干径流率分别为0.15%、0.11%、0.08%;林冠截留量分别为26.41mm、35.36mm和44.55mm,平均截留率分别为40.09%、51.77%、61.65%。3)在同一降雨量条件下,8~13a香椿林林冠截留量最小,而穿透雨量最大;15~20a香椿林林冠截留量居中,穿透雨量也居中;25a以上香椿林林冠截留量最大,而穿透雨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降雨 树干径流量 林冠截留 穿透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塬沟壑区苹果林冠截留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文强 王艳萍 张青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6,共4页
以黄土高塬沟壑区的典型代表长武塬为研究区,基于对45场降雨的实测数据,分析了苹果林的林冠截留特征,量化了林冠对降雨的分配比例。结果表明,17年生苹果林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林冠截留量分别占大气降雨量的75%~97%,0.2%~1.6%,2%~... 以黄土高塬沟壑区的典型代表长武塬为研究区,基于对45场降雨的实测数据,分析了苹果林的林冠截留特征,量化了林冠对降雨的分配比例。结果表明,17年生苹果林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林冠截留量分别占大气降雨量的75%~97%,0.2%~1.6%,2%~25%。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呈凹形抛物线关系,树干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关系可近似用直线方程表达,由三次多项式表达的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关系与实测值的拟合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林 林冠截留 穿透雨 树干径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前水库上游生态修复区典型植被林冠层水文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程传民 王华伟 陈赫男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共3页
利用森林水文与水量平衡原理,采用固定标准地方法,对山东省泰安市黄前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典型植被类型的林冠层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P=18 mm的降雨条件下,生态修复区内不同树种林冠对降雨截留量的排序为油松>赤... 利用森林水文与水量平衡原理,采用固定标准地方法,对山东省泰安市黄前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典型植被类型的林冠层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P=18 mm的降雨条件下,生态修复区内不同树种林冠对降雨截留量的排序为油松>赤松>侧柏>麻栎>刺槐,树干径流量和林内穿透雨量没有发现有类似的规律,针叶林比阔叶林的林冠截留量大。②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冠截留量的影响总体趋势为造林密度越大林冠截留量越多,反之林冠截留量就越少;林内穿透雨量与林冠截留量的变化规律相反。③不同郁闭度林分与不同造林密度的林分对降雨的再分配规律相同。④不同混交方式的林分对降雨的截留量排序为松刺栎混交>油松>松栎混交>松刺混交>麻栎>刺槐;树干径流量和林内穿透雨量的规律不明显。⑤生态修复区内典型植被林冠截留量在降雨量较小时(P=4.50 mm)截留作用很明显,林冠截留率较大;但随着雨量增加,树干径流量逐渐增大,林冠截留率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典型植被类型 林冠层截留 树干径流量 林内穿透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