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模拟氮沉降对亚热带栎属树种幼苗生长、生物量累积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王晓荣
潘磊
+2 位作者
庞宏东
郑京津
王瑞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5,共8页
设置模拟氮沉降的控制试验,以NH4NO3作为外加氮源,模拟氮沉降变化,设置CK、N5、N15和N30(分别相当于氮沉降0、5、15和30 g·m-2a-1)4个处理,历时2 a,研究氮沉降对小叶栎、麻栎、栓皮栎、白栎和短柄枹栎幼苗生长、光合特性以及生物...
设置模拟氮沉降的控制试验,以NH4NO3作为外加氮源,模拟氮沉降变化,设置CK、N5、N15和N30(分别相当于氮沉降0、5、15和30 g·m-2a-1)4个处理,历时2 a,研究氮沉降对小叶栎、麻栎、栓皮栎、白栎和短柄枹栎幼苗生长、光合特性以及生物量累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氮沉降浓度的逐渐增加,麻栎、栓皮栎和短柄枹栎的株高显著增高,中高浓度氮显著促进了栓皮栎和麻栎地径的增加。(2)栎类不同树种利用光能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除麻栎外,小叶栎、栓皮栎、白栎和短柄枹栎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速率和光饱和点随氮处理水平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N15水平达到最高。小叶栎和麻栎的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随氮沉降浓度增加呈逐渐增加,栓皮栎和短柄枹栎呈先增加后降低,而白栎则为逐渐降低的趋势。除栓皮栎和麻栎外,氮沉降对白栎、短柄枹栎和小叶栎叶绿素α、叶绿素b和叶绿素α+b含量均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栎属5个树种生物量均表现随氮沉降浓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不同栎类树种生物量分配格局受氮沉降影响存在差异。叶重比受影响均不显著,中高氮水平促进麻栎和小叶栎的枝重比以及短柄枹栎和栓皮栎的干重比明显增加。5种树种幼苗根冠比显著降低,且氮沉降浓度越高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属树种
亚热带
模拟氮沉降
幼苗生长
生物量累积
光合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北样带温带区栎属树种幼苗功能性状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东胜
史作民
+2 位作者
刘世荣
许中旗
黄选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6-162,共7页
植物功能性状由生境条件和遗传因素共同决定,田间控制实验能够揭示植物功能性状在种内和种间的变异程度。采集南北样带温带区8个地点6种栎属树种的种子,通过田间栽培试验,以均一环境下1年生幼苗为对象,研究比较种内及种间比叶重、单位...
植物功能性状由生境条件和遗传因素共同决定,田间控制实验能够揭示植物功能性状在种内和种间的变异程度。采集南北样带温带区8个地点6种栎属树种的种子,通过田间栽培试验,以均一环境下1年生幼苗为对象,研究比较种内及种间比叶重、单位叶面积光合速率、单位叶重量光合速率、总干物质含量和根冠比5种功能性状的变化差异,并且分析幼苗功能性状与种子性状的关系。结果发现:栎属树种种间幼苗的功能性状变异系数高于种内,并且种内功能性状的差异较小,种间差异性较大,而比叶重和叶片光合速率无论在种间还是种内,其变异率都较小;总干物质量和根冠比与种子质量显著相关,随种子质量增加幼苗的总干物质量和根冠比呈现增加的趋势,比叶重和叶片光合速率与种子质量的相关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属树种
功能性状
幼苗
种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北样带温带区栎属树种种子化学组成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
15
3
作者
李东胜
史作民
+1 位作者
刘世荣
耿丽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857-7865,共9页
选取南北样带温带区8个核心分布区的7种优势栎属树种作为对象,通过检测种子的化学组成,包括淀粉、蛋白质、油脂、可溶性总糖、单宁和脯氨酸,分析其化学组成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气候因子中,温度是影响种子化学组成的主要因...
选取南北样带温带区8个核心分布区的7种优势栎属树种作为对象,通过检测种子的化学组成,包括淀粉、蛋白质、油脂、可溶性总糖、单宁和脯氨酸,分析其化学组成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气候因子中,温度是影响种子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日照时数次之,而降水没有明显影响。在南北样带温带区,随纬度的增加,温度降低,年日照时数增加,生长积温减少,生长季缩短,淀粉含量积累下降,并趋向于水解为可溶性糖类;同时,从南到北,为适应低温的环境条件,栎属树种通过增加种子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和脯氨酸的含量,以提高种子的抗寒性。栎属树种种子的化学组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可溶性总糖、蛋白质和脯氨酸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它们三者与淀粉均为负相关,种子化学组成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生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样带
栎属树种
种子
化学组成
气侯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秦岭山区栎属树种种质资源调查
4
作者
马顺法
《河南林业科技》
1991年第4期36-37,共2页
小秦岭位于河南省西部,属于秦岭山系向东延伸的余脉。海拔800~2413m。逐月平均气温-2~23℃,年降水量539~719mm,年降水量大于年蒸发量。在植物生育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1.6%。加之土层较厚,腐殖质较多。
关键词
小秦岭山区
栎属树种
种质资源
树种
种类
区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栎属8个种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
8
5
作者
刘一樵
王良民
李懋学
《北京林业学院学报》
CAS
1984年第4期44-50,共7页
本文研究了北京地区栎属(Quercus Linn.)中的北京槲栎(Quercus aliena var.pekingensis Schott.)、锐齿槲栎(Q.aliena var.acuteserrata Maxim.)、辽东栎(Q.liaotungensis Koidz.)、蒙古栎(Q.mongolica Fisch.)、夏栎(Q.robur Linn.)、...
本文研究了北京地区栎属(Quercus Linn.)中的北京槲栎(Quercus aliena var.pekingensis Schott.)、锐齿槲栎(Q.aliena var.acuteserrata Maxim.)、辽东栎(Q.liaotungensis Koidz.)、蒙古栎(Q.mongolica Fisch.)、夏栎(Q.robur Linn.)、栓皮栎(Q.variabilis B1.)、麻栎(Q.acutissima Carr.)和槲树(Q.dentata Thunb.)8个种和变种的染色体核型。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长度在1.14—3.18微米之间。通过核型分析,将该属8个种(变种)分为三个类型:①栓皮栎型,2n=24=20m+4sm,②夏栎型,2n=24=14m+10sm;③槲栎型,2n=24=22m+2sm。其中3种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核型分析
栎属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良经济林树种——蒙古栎
6
作者
刘风筠
《农村百事通》
2011年第14期44-44,73,共1页
蒙古栎又称柞栎,为壳斗科栎属树种。落叶乔木,少数为灌木,喜光,耐寒,主根发达,耐干旱瘠薄,寿命长,萌生力强。叶缘有锯齿,少有全缘。雄花柔荑花序下垂,雌花单生于总苞内。坚果单生,果皮内壁无毛,不发育的胚珠位于种子基部外侧。
关键词
蒙古
栎
经济林
树种
栎属树种
落叶乔木
干旱瘠薄
壳斗科
灌木
耐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蒙古栎的露地育苗技术
被引量:
2
7
作者
刘风筠
耿金川
+3 位作者
张悦愉
周佳丽
赵宏伟
耿睿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2期154-155,共2页
蒙古栎(Quercus mongqlica),又称柞栎,是壳斗科栎属树种。落叶乔木,少数为灌木,喜光耐寒,主根发达,耐干旱瘠薄,寿命长,萌生力强。叶缘有锯齿,少有全缘。雄花柔荑花序下垂,雌花单生于总苞内。坚果单生,果皮内壁无毛,不发育的胚珠位于...
蒙古栎(Quercus mongqlica),又称柞栎,是壳斗科栎属树种。落叶乔木,少数为灌木,喜光耐寒,主根发达,耐干旱瘠薄,寿命长,萌生力强。叶缘有锯齿,少有全缘。雄花柔荑花序下垂,雌花单生于总苞内。坚果单生,果皮内壁无毛,不发育的胚珠位于种子基部之外侧。适生于东北、华北地区,生长在瘠薄山地,是我国栎类分布最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
栎
育苗技术
露地
栎属树种
落叶乔木
干旱瘠薄
华北地区
瘠薄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橡育苗及造林技术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益民
《农村科技》
2010年第8期88-88,共1页
夏橡,别名长柄栎,属壳斗科栎属树种,落叶乔木。夏橡的抗寒、抗旱性很强,能耐-40℃低温,耐高温及干旱。夏橡对土壤适应性强,且较耐盐碱,但在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良好。
关键词
造林技术
育苗
栎属树种
土壤适应性
落叶乔木
壳斗科
抗旱性
耐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氮沉降对亚热带栎属树种幼苗生长、生物量累积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王晓荣
潘磊
庞宏东
郑京津
王瑞文
机构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5,共8页
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项目(201304308)
文摘
设置模拟氮沉降的控制试验,以NH4NO3作为外加氮源,模拟氮沉降变化,设置CK、N5、N15和N30(分别相当于氮沉降0、5、15和30 g·m-2a-1)4个处理,历时2 a,研究氮沉降对小叶栎、麻栎、栓皮栎、白栎和短柄枹栎幼苗生长、光合特性以及生物量累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氮沉降浓度的逐渐增加,麻栎、栓皮栎和短柄枹栎的株高显著增高,中高浓度氮显著促进了栓皮栎和麻栎地径的增加。(2)栎类不同树种利用光能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除麻栎外,小叶栎、栓皮栎、白栎和短柄枹栎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速率和光饱和点随氮处理水平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N15水平达到最高。小叶栎和麻栎的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随氮沉降浓度增加呈逐渐增加,栓皮栎和短柄枹栎呈先增加后降低,而白栎则为逐渐降低的趋势。除栓皮栎和麻栎外,氮沉降对白栎、短柄枹栎和小叶栎叶绿素α、叶绿素b和叶绿素α+b含量均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栎属5个树种生物量均表现随氮沉降浓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不同栎类树种生物量分配格局受氮沉降影响存在差异。叶重比受影响均不显著,中高氮水平促进麻栎和小叶栎的枝重比以及短柄枹栎和栓皮栎的干重比明显增加。5种树种幼苗根冠比显著降低,且氮沉降浓度越高越明显。
关键词
栎属树种
亚热带
模拟氮沉降
幼苗生长
生物量累积
光合参数
Keywords
Quercus
subtropics
simulation of nitrogen deposition
seedlings growth
biomass accumulation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分类号
S792.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北样带温带区栎属树种幼苗功能性状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东胜
史作民
刘世荣
许中旗
黄选瑞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6-162,共7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4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05903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771718)
文摘
植物功能性状由生境条件和遗传因素共同决定,田间控制实验能够揭示植物功能性状在种内和种间的变异程度。采集南北样带温带区8个地点6种栎属树种的种子,通过田间栽培试验,以均一环境下1年生幼苗为对象,研究比较种内及种间比叶重、单位叶面积光合速率、单位叶重量光合速率、总干物质含量和根冠比5种功能性状的变化差异,并且分析幼苗功能性状与种子性状的关系。结果发现:栎属树种种间幼苗的功能性状变异系数高于种内,并且种内功能性状的差异较小,种间差异性较大,而比叶重和叶片光合速率无论在种间还是种内,其变异率都较小;总干物质量和根冠比与种子质量显著相关,随种子质量增加幼苗的总干物质量和根冠比呈现增加的趋势,比叶重和叶片光合速率与种子质量的相关性较小。
关键词
栎属树种
功能性状
幼苗
种子质量
Keywords
Quercus
functional traits
seedling
seed mass
分类号
S792.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北样带温带区栎属树种种子化学组成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
15
3
作者
李东胜
史作民
刘世荣
耿丽君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河北藁城市兴安镇政府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857-7865,共9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4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0590383)
文摘
选取南北样带温带区8个核心分布区的7种优势栎属树种作为对象,通过检测种子的化学组成,包括淀粉、蛋白质、油脂、可溶性总糖、单宁和脯氨酸,分析其化学组成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气候因子中,温度是影响种子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日照时数次之,而降水没有明显影响。在南北样带温带区,随纬度的增加,温度降低,年日照时数增加,生长积温减少,生长季缩短,淀粉含量积累下降,并趋向于水解为可溶性糖类;同时,从南到北,为适应低温的环境条件,栎属树种通过增加种子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和脯氨酸的含量,以提高种子的抗寒性。栎属树种种子的化学组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可溶性总糖、蛋白质和脯氨酸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它们三者与淀粉均为负相关,种子化学组成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生态策略。
关键词
南北样带
栎属树种
种子
化学组成
气侯因子
Keywords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 NSTEC )
Quercus tree species
seed
chemical compositions
climatic factors
分类号
S792.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秦岭山区栎属树种种质资源调查
4
作者
马顺法
机构
灵宝县林科所
出处
《河南林业科技》
1991年第4期36-37,共2页
文摘
小秦岭位于河南省西部,属于秦岭山系向东延伸的余脉。海拔800~2413m。逐月平均气温-2~23℃,年降水量539~719mm,年降水量大于年蒸发量。在植物生育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1.6%。加之土层较厚,腐殖质较多。
关键词
小秦岭山区
栎属树种
种质资源
树种
种类
区域分布
分类号
S792.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栎属8个种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
8
5
作者
刘一樵
王良民
李懋学
机构
北京林学院林业系
北京大学生物系
出处
《北京林业学院学报》
CAS
1984年第4期44-50,共7页
文摘
本文研究了北京地区栎属(Quercus Linn.)中的北京槲栎(Quercus aliena var.pekingensis Schott.)、锐齿槲栎(Q.aliena var.acuteserrata Maxim.)、辽东栎(Q.liaotungensis Koidz.)、蒙古栎(Q.mongolica Fisch.)、夏栎(Q.robur Linn.)、栓皮栎(Q.variabilis B1.)、麻栎(Q.acutissima Carr.)和槲树(Q.dentata Thunb.)8个种和变种的染色体核型。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长度在1.14—3.18微米之间。通过核型分析,将该属8个种(变种)分为三个类型:①栓皮栎型,2n=24=20m+4sm,②夏栎型,2n=24=14m+10sm;③槲栎型,2n=24=22m+2sm。其中3种为首次报道。
关键词
北京
核型分析
栎属树种
分类号
S718.46 [农业科学—林学]
S792.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良经济林树种——蒙古栎
6
作者
刘风筠
机构
河北省丰宁县林业局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11年第14期44-44,73,共1页
文摘
蒙古栎又称柞栎,为壳斗科栎属树种。落叶乔木,少数为灌木,喜光,耐寒,主根发达,耐干旱瘠薄,寿命长,萌生力强。叶缘有锯齿,少有全缘。雄花柔荑花序下垂,雌花单生于总苞内。坚果单生,果皮内壁无毛,不发育的胚珠位于种子基部外侧。
关键词
蒙古
栎
经济林
树种
栎属树种
落叶乔木
干旱瘠薄
壳斗科
灌木
耐寒
分类号
S792.18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蒙古栎的露地育苗技术
被引量:
2
7
作者
刘风筠
耿金川
张悦愉
周佳丽
赵宏伟
耿睿
机构
河北省丰宁县林业局
河北省承德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2期154-155,共2页
文摘
蒙古栎(Quercus mongqlica),又称柞栎,是壳斗科栎属树种。落叶乔木,少数为灌木,喜光耐寒,主根发达,耐干旱瘠薄,寿命长,萌生力强。叶缘有锯齿,少有全缘。雄花柔荑花序下垂,雌花单生于总苞内。坚果单生,果皮内壁无毛,不发育的胚珠位于种子基部之外侧。适生于东北、华北地区,生长在瘠薄山地,是我国栎类分布最北树种。
关键词
蒙古
栎
育苗技术
露地
栎属树种
落叶乔木
干旱瘠薄
华北地区
瘠薄山地
分类号
S792.18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橡育苗及造林技术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益民
机构
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福海林场
出处
《农村科技》
2010年第8期88-88,共1页
文摘
夏橡,别名长柄栎,属壳斗科栎属树种,落叶乔木。夏橡的抗寒、抗旱性很强,能耐-40℃低温,耐高温及干旱。夏橡对土壤适应性强,且较耐盐碱,但在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良好。
关键词
造林技术
育苗
栎属树种
土壤适应性
落叶乔木
壳斗科
抗旱性
耐高温
分类号
S792.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模拟氮沉降对亚热带栎属树种幼苗生长、生物量累积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王晓荣
潘磊
庞宏东
郑京津
王瑞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北样带温带区栎属树种幼苗功能性状的变异研究
李东胜
史作民
刘世荣
许中旗
黄选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北样带温带区栎属树种种子化学组成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李东胜
史作民
刘世荣
耿丽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小秦岭山区栎属树种种质资源调查
马顺法
《河南林业科技》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北京栎属8个种的核型分析
刘一樵
王良民
李懋学
《北京林业学院学报》
CAS
198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优良经济林树种——蒙古栎
刘风筠
《农村百事通》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蒙古栎的露地育苗技术
刘风筠
耿金川
张悦愉
周佳丽
赵宏伟
耿睿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夏橡育苗及造林技术
张益民
《农村科技》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