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山祖中山常绿阔叶林不同垂直层次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
1
作者 程子翰 张金池 +4 位作者 姜姜 孟苗婧 李珈印 罗梅 方向华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5,共14页
【目的】研究百山祖国家公园中山常绿阔叶林不同高度层次优势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以理解群落垂直结构中各层次的生存策略、竞争机制,加深对区域群落构建和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理解。【方法】基于百山祖国家公园中山常绿阔叶林群落1... 【目的】研究百山祖国家公园中山常绿阔叶林不同高度层次优势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以理解群落垂直结构中各层次的生存策略、竞争机制,加深对区域群落构建和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理解。【方法】基于百山祖国家公园中山常绿阔叶林群落1 hm^(2)监测样地调查数据,通过树高划分,对各高度层次中重要值排名前3位的优势种个体进行分析,采用成对相关函数g(r)以及基于胸径的标记相关函数k_(mm)(r)分析各高度层次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层间关联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各层次种群数量分布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群落优势种群受环境因素影响,其个体数量分布与地形因子呈现正相关;群落各层次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由低尺度的聚集分布转变为高尺度的随机或均匀分布的趋势,去除生境异质性影响后,聚集分布的尺度范围降低;上层与中层、下层优势种群在低尺度负关联;基于胸径的标记点格局分析中,中层、下层个体在层内及层间于低尺度存在一定负关联。【结论】百山祖国家公园中山常绿阔叶林群落优势种群呈现低尺度聚集分布、高尺度随机或均匀分布的空间格局,上层种群对近距离中层、下层个体生长发育产生限制,中层、下层种群存在低尺度上个体间的资源竞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性 标记相关函数 中山常绿阔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DIE和SPPA的柳蝙蛾小尺度空间格局分析
2
作者 景天忠 陆华阳 +8 位作者 刘丽萍 代丽敏 范淼 蔡小林 白丽 李响 李曼毓 文艺 韩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5-103,共9页
【目的】柳蝙蛾是一种多食性的森林害虫,在我国东北地区对水曲柳危害严重。在小尺度上研究柳蝙蛾的空间格局,可为精准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方法】本文将柳蝙蛾蛀孔数及其寄主树木水曲柳胸径作为标记的空间点过程的标记,使用基于距离指... 【目的】柳蝙蛾是一种多食性的森林害虫,在我国东北地区对水曲柳危害严重。在小尺度上研究柳蝙蛾的空间格局,可为精准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方法】本文将柳蝙蛾蛀孔数及其寄主树木水曲柳胸径作为标记的空间点过程的标记,使用基于距离指数的空间分析(SADIE)来分析标记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使用L函数来检验水曲柳分布的空间随机性,使用标记条件均值函数来度量标记与点之间的独立性,使用标记变异函数和Stoyan标记相关函数来度量标记的空间相关性。每个样方划分成2种不同密度的小样方来利用SADIE研究水曲柳分布与蛀孔的空间关联性。【结果】两个样地中柳蝙蛾蛀孔均呈显著的聚集分布。样地G1的斑块和间隙分别处于样地的两端,而样地G2的斑块和间隙混杂在一起。样地G1中,在4.0~4.8 m和14.5~16.0 m距离上存在显著的蛀孔数少的树与其他蛀孔少的树互为邻居的格局。样地G2中,在8.5~9.0 m距离上存在上述格局。标记变异函数分析表明,两个样地中的空间自相关性均不显著。水曲柳的空间格局及其胸径的空间格局均与柳蝙蛾蛀孔的空间格局成强烈的关联性,表明这两个因素均影响柳蝙蛾蛀孔空间格局的形成。SADIE分析及L函数分析均表明水曲柳的空间格局为聚集性。标记条件均值函数分析表明,标记(蛀孔数)不依赖于点(水曲柳位置)。【结论】柳蝙蛾蛀孔在水曲柳林中的空间分布呈聚集性。水曲柳的空间格局及其胸径的空间格局均影响柳蝙蛾蛀孔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DIE 空间点格局 空间关联性 标记变异函数 标记相关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群落邻体竞争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粟佳琳 王娟 +2 位作者 范春雨 张春雨 赵秀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7-194,共8页
【目的】点格局分析中完全空间随机零模型要求生境背景必须同质,但复层异龄天然林中生境因子多呈异质性分布,不可避免地会对点格局研究带来影响。本研究尝试通过生境划分的方法,将异质性样地划分为2个亚区(每个亚区内部生境相对同质),... 【目的】点格局分析中完全空间随机零模型要求生境背景必须同质,但复层异龄天然林中生境因子多呈异质性分布,不可避免地会对点格局研究带来影响。本研究尝试通过生境划分的方法,将异质性样地划分为2个亚区(每个亚区内部生境相对同质),并通过标记点格局分析探讨不同生境亚区中林木个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旨在为森林经营作业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吉林蛟河21.12 hm^(2)天然针阔混交林监测样地为基础,根据地形变量将样地划分成A、B 2个生境亚区,利用标记相关函数结合完全空间随机模拟过程检验相邻个体间的作用效应。【结果】单个树种的标记相关分析显示,A区和B区中绝大多数树种表现出个体胸径间的空间负相关;并且在r<6 m尺度上A区中呈负相关的树种数量明显高于B区,在r<9 m尺度上未检测到个体胸径间呈正相关的树种。如果不考虑生境条件的异质性,在整个样地中进行标记相关分析,林冠层林木个体胸径在0~8 m尺度上显著负相关,亚林层及林下层的林木胸径间没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在相对同质的生境中检验各林层中林木胸径属性的空间自相关时,亚林层及林下层个体胸径间没有显著的空间关系,而林冠层个体胸径在小尺度上具有显著的负相关,A区中林冠层个体间作用尺度为0~6.9 m,B区为0~5.6 m。【结论】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即A,B亚区),林冠层内相邻个体胸径空间负关联的尺度不同,在森林经营过程中,确定最终保留密度时要充分考虑生境差异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格局 标记相关函数 空间点格局 生境异质性 生境划分 邻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锥和木荷枯立木点格局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谭雪莲 敬小丽 +2 位作者 阚蕾 苏志尧 张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在广东省康禾自然保护区10 hm2常绿阔叶林样地中,设置1 000个样方调查枯立木,选取主要树种锥及木荷运用单变量成对相关函数g(r)函数进行个体点格局分析,采用标记相关函数kmm(r)以枯立木胸高断面积为标记进行标记点格局分析,探究枯立木... 在广东省康禾自然保护区10 hm2常绿阔叶林样地中,设置1 000个样方调查枯立木,选取主要树种锥及木荷运用单变量成对相关函数g(r)函数进行个体点格局分析,采用标记相关函数kmm(r)以枯立木胸高断面积为标记进行标记点格局分析,探究枯立木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锥和木荷枯立木个体径级结构均表现为"L"型,小径级个体死亡多,随着径级的增大,死亡个体数减少。锥枯立木个体空间分布格局在0~50 m尺度下表现为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大,聚集程度降低;木荷枯立木个体空间分布格局在0~4.3 m以及8.7~14.0 m时表现为聚集分布,4.4~8.6 m以及14.1 m后均表现为随机分布。锥及木荷枯立木同种个体间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同种枯立木在死亡前个体间无竞争作用。枯立木个体在生长发育早期死亡较多,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可能主要是受活立木种子的扩散限制、密度制约和生境过滤的多重影响,而大径级枯立木主要是由于自然衰老导致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标记相关函数 多度 断面积 木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