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邻近标记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的分泌蛋白组
1
作者 何洁清 郭聪婷 +4 位作者 李际婷 柏宝辰 王泽 郭宇轩 刘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6-314,共9页
目的利用邻近标记技术建立检测心肌细胞分泌蛋白组的新方法。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质粒,用于表达内质网(ER)定位的TurboID蛋白。在生物素处理的HEK293T细胞中,通过免疫荧光成像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对TurboID蛋白的表达、... 目的利用邻近标记技术建立检测心肌细胞分泌蛋白组的新方法。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质粒,用于表达内质网(ER)定位的TurboID蛋白。在生物素处理的HEK293T细胞中,通过免疫荧光成像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对TurboID蛋白的表达、亚细胞定位和邻近标记功能进行验证。在上述质粒基础上包装腺病毒,侵染原代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NRVM),加入生物素处理后,使用链霉亲和素磁珠对NRVM培养上清中NRVM细胞分泌的生物素化蛋白进行富集,进行蛋白质质谱分析,检测分泌蛋白组。结果在HEK293T细胞和NRVM中,免疫荧光成像结果显示,TurboID蛋白能够定位在细胞核周围对应的ER区域。在添加生物素的作用下,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urboID能将ER蛋白生物素化。用链霉亲和素磁珠对NRVM培养上清中的生物素化蛋白进行富集后,通过蛋白质质谱分析,结果发现心肌细胞的ER、细胞膜和细胞外的蛋白质被显著富集,包括经典的心肌细胞分泌蛋白质心房利尿钠肽。对不含ER-TurboID的NRVM培养上清进行蛋白质组分析,主要获得白蛋白等培养基中的成分,难以检测到心肌细胞的分泌蛋白质。结论ER-TurboID技术可有效富集和检测心肌细胞通过ER分泌的蛋白质组,并排除培养基中非细胞来源蛋白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分泌蛋白组 邻近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育种中的分子标记技术探究
2
作者 郭洋 丁军莉 +1 位作者 苏洋 李旭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6期77-79,共3页
家禽养殖业发展中,家禽育种是提高家禽品质的关键。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辅助育种技术,具备快速、精准、高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家禽育种领域,能够起到基因定位、辅助选择、辅助导入的效果,提高受体群目标性状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其... 家禽养殖业发展中,家禽育种是提高家禽品质的关键。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辅助育种技术,具备快速、精准、高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家禽育种领域,能够起到基因定位、辅助选择、辅助导入的效果,提高受体群目标性状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其原有的遗传背景,搭配转基因技术的情况下,还可以依照市场需求,创造出全新的家禽品种。该文结合分子标记技术的内涵,探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原理,并对家禽育种中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育种 分子标记技术 标记辅助育种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标记技术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3
作者 许昕薷 仇本华 鄢秀敏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5-635,共11页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细胞内的几乎所有生物过程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邻近标记技术作为一种前沿实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和亚细胞区室空间蛋白质组等方面的研究。这项技术通过在目标蛋白质周围引入...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细胞内的几乎所有生物过程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邻近标记技术作为一种前沿实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和亚细胞区室空间蛋白质组等方面的研究。这项技术通过在目标蛋白质周围引入化学标记物,实现对邻近蛋白质的标记和捕捉。结合质谱鉴定与分析,邻近标记技术能够以高时空分辨率捕捉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及细胞区室的蛋白质组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邻近标记技术凭借其高时空分辨率和高灵敏度,成为研究细胞内蛋白质功能、相互作用及蛋白质空间组学的重要工具。本文系统介绍了蛋白质邻近标记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其应用,以期为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的技术视角,促进蛋白质邻近标记技术在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疾病机制研究中的更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标记技术 蛋白质相互作用 空间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验学》中的教学实践
4
作者 许峰 张子学 +1 位作者 杨雪 王丽华 《中国种业》 2025年第3期58-63,共6页
为了全面提升《种子检验学》的教学水平,打造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金课”,有机融入现代生物学技术,强化学生对《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和《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的理解和掌握。以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利用为切入点,以InDel标记的开发... 为了全面提升《种子检验学》的教学水平,打造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金课”,有机融入现代生物学技术,强化学生对《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和《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的理解和掌握。以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利用为切入点,以InDel标记的开发和在品种真实性及纯度鉴定中的具体应用为教学内容,探讨该技术的融合式教学,提出教学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最终服务于高水平应用型种业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检验 分子标记技术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技术助力辣椒育种创新
5
《农村百事通》 2025年第5期17-17,共1页
据安徽省辣椒良种联合攻关项目总结会消息,经过4年攻关,安徽省已建立并优化了单性结实细胞核雄性不育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高效分子标记育种新技术,选育出16个具有优质、抗病、产量表现突出等特点的不同类型辣椒品种,其中包括高品质薄... 据安徽省辣椒良种联合攻关项目总结会消息,经过4年攻关,安徽省已建立并优化了单性结实细胞核雄性不育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高效分子标记育种新技术,选育出16个具有优质、抗病、产量表现突出等特点的不同类型辣椒品种,其中包括高品质薄皮椒品种3个、螺丝椒品种4个、线椒品种2个、牛角椒品种3个、羊角椒品种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雄性不育 辣椒育种 分子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灌注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璐璐 尚松安 +6 位作者 莫小小 梅超 张宁贵 王雪 杨鑫 伍雅婷 叶靖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5,共7页
目的探讨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muti-delayed arterial spin labeling,mASL)技术评估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脑灌注改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我院神经内科临床诊断为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闭塞... 目的探讨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muti-delayed arterial spin labeling,mASL)技术评估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脑灌注改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我院神经内科临床诊断为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闭塞的34例患者单延迟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pseudo 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p CASL)及mASL灌注图像进行动脉狭窄侧异常灌注区域评估,应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两位观察者判断结果的一致性。分别在异常灌注区域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并获得灌注参数值,包括由pCASL灌注图像获得狭窄侧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2020ms),mASL灌注图像获取狭窄侧校正后脑血流量(corrected cerebral blood flow,cCBF)、动脉到达时间(arterial transit time,ATT)、动脉脑血容量(artery cerebral blood volume,aCBV)及对侧动脉到达时间(relative arterial transit time,rATT)。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CBF2020ms及cCBF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患者动脉狭窄侧ATT及r ATT差异。结果根据pCASL及mASL的结果显示,在34例患者中,10例灌注表现一致(8例均为低灌注,2例均为低灌注伴局部高信号),24例灌注表现不完全一致(其中3例p CASL表现为正常灌注,mASL表现为低灌注;21例pCASL表现为低灌注伴局部高信号,mASL表现为低灌注)。两位观察者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系数=0.788,P<0.001)。mASL示动脉狭窄侧ATT值显著高于对侧(P<0.001)。pCASL及mASL均表现为低灌注的患者中,CBF2020ms值低于cCBF值(P=0.173)。pCASL及mASL均表现低灌注伴局部高信号的患者中,ATT延长,aCBV增加。pCASL表现为低灌注伴局部高信号且m ASL表现为低灌注的患者中,CBF2020ms显著高于cCBF(P<0.001)。pCASL表现为正常灌注且mASL表现为低灌注的患者中,ATT延长但a CBV保持正常。结论通过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获得的多参数cCBF、ATT及aCBV能够更敏感、准确地评估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脑组织灌注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脑血流量 脑血容量 动脉狭窄 动脉闭塞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标记技术在膜蛋白相互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裴欣 李贵登 储卫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6,共9页
膜蛋白是细胞多种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膜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调控细胞间的接触与信号传递,并与细胞的分化、成熟息息相关。因此,开发多种深入解析膜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除了传统的免疫共沉淀方法之外... 膜蛋白是细胞多种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膜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调控细胞间的接触与信号传递,并与细胞的分化、成熟息息相关。因此,开发多种深入解析膜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除了传统的免疫共沉淀方法之外,新开发的邻近标记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研究膜蛋白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邻近标记技术主要利用生物工具酶标记与诱饵蛋白相互作用的邻近蛋白,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质谱以及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等方法检测膜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近些年来新开发的用于研究膜蛋白相互作用的多种邻近标记技术,并展望了该类技术在膜蛋白相互作用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标记技术 细胞膜蛋白 膜蛋白相互作用 工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SCoT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庞敏霞 姚国祥 +1 位作者 戚勇 谢雄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212-219,共8页
采用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分析SCoT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程与现状,揭示研究热点及演化过程。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0—2022年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 6.2.R2软件分析文献作者、机构、关键词... 采用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分析SCoT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程与现状,揭示研究热点及演化过程。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0—2022年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 6.2.R2软件分析文献作者、机构、关键词、引文情况。结果表明,CNKI检索出297篇文献,WOS检索出319篇文献,SCoT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发文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中文文献大都呈散点状,没有形成复杂的网络合作关系,发文量以广西大学何新华教授居多,其次是陕西理工大学的张羽教授。英文文献发文量以Islamic Azad University的Etminan Alireza教授居多,但没有形成复杂的网络合作关系;而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张宇(Zhang Yu)教授与其他团队交流紧密,形成较大的研究团队和合作网络。高频关键词有种质资源、亲缘关系、体系优化、genetic diversity(遗传多样性)、scot(start codon targeted)(靶向起始密码子)、polymorphism(多态性)等,近年频率突现关键词为指纹图谱、猕猴桃、葛根、variability(可变性)、gene flow(基因流)、genotype(基因型)、traits(特性)等。英文分析高被引文章大都为遗传多样性分析文献,引文关键词为callus(愈伤组织)、spectral fingerprinting(光谱指纹)。综上所述,中文和英文文献对SCoT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的关键词相似,前沿热点稍有不同,作者机构间应继续加强合作,促进同专业的学术交流,共同推动SCoT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T分子标记技术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前沿分析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羊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冯娜 曹凯鑫 +1 位作者 刘小东 李宜璇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7期80-84,共5页
羊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加快羊育种进程、促进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整个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相比传统育种方法,DNA分子标记技术具有标记数量多、多态性高、遗传稳定等优势,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文章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情况,并... 羊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加快羊育种进程、促进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整个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相比传统育种方法,DNA分子标记技术具有标记数量多、多态性高、遗传稳定等优势,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文章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情况,并概述其在羊生长性能、产肉性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选育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羊育种改良研究及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羊育种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分子标记技术 育种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标记技术在弓形虫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潘明 李龙娇 +1 位作者 葛层层 黄思扬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06,共6页
弓形虫编码数量众多的分泌蛋白,储存在微线体、棒状体和致密颗粒等虫体特有的细胞器中,于虫体入侵宿主细胞前后分泌到不同部位,并在虫体的感染、寄生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这些分泌蛋白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是弓形虫致病机制研究中的... 弓形虫编码数量众多的分泌蛋白,储存在微线体、棒状体和致密颗粒等虫体特有的细胞器中,于虫体入侵宿主细胞前后分泌到不同部位,并在虫体的感染、寄生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这些分泌蛋白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是弓形虫致病机制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传统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弓形虫亚细胞器的分离和组分鉴定上存在样品纯化困难和蛋白质组学信息覆盖率低等不足,且该技术在检测瞬时的或较弱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时灵敏性较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邻近标记技术(PL)克服了传统技术的局限性。PL是将具有特定催化活性的工具酶与诱饵蛋白进行融合,进而添加生物素或生物素苯酚对诱饵蛋白邻近的靶蛋白进行生物素酰化标记的一门技术。该技术整合了酶促反应效率高的优点,可将特定空间内的蛋白进行高效标记,并可检测较弱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近年来在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本文对基于生物素连接酶(BirA)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EX)催化的PL在弓形虫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介绍2种标记方法在弓形虫分泌蛋白的挖掘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贡献,为弓形虫致病机制的研究和弓形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标记技术(PL) 弓形虫 蛋白质组学 生物素连接酶(BirA)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振军 章传政 黎星辉 《福建茶叶》 2005年第3期25-27,共3页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loymorphism)是一种实用的,有效的DNA分子标记技术。与RFLP、RAPD相比,AFLP具有在一次实验中可同时观察到大量的限制性片段的优点。本文阐述了AFLP的基本原理,评述了AFLP在茶树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AFLP分子标记 遗传育种 AFLP分子标记技术 育种研究 应用 遗传 茶树 DNA分子标记技术 限制性片段 RFLP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标记技术在玉米杂交种种子纯度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54
12
作者 李晓辉 李新海 +4 位作者 李文华 王振华 马凤鸣 袁力行 张世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8,共6页
以 2 1份玉米骨干自交系及其组配的 13个杂交种为材料 ,进行 SSR标记分析。从 2 2 0对引物中 ,筛选出扩增带型稳定、多态性丰富的 5 8对引物 ;杂交种的 SSR图谱基本上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利用两个或三个引物组合构建的SSR图谱 ,通过统... 以 2 1份玉米骨干自交系及其组配的 13个杂交种为材料 ,进行 SSR标记分析。从 2 2 0对引物中 ,筛选出扩增带型稳定、多态性丰富的 5 8对引物 ;杂交种的 SSR图谱基本上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利用两个或三个引物组合构建的SSR图谱 ,通过统计测验可以将 13个杂交种区分。实验表明 ,应用 SSR标记技术结合单籽粒 DNA快速提取方法 ,可以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标记技术 玉米 杂交种 种子纯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和分析茄子杂种F_1的纯度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艳娜 王益奎 +4 位作者 李文嘉 蒋雅琴 吴永官 黎炎 康德贤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51-1556,共6页
【目的】分析、鉴定茄子杂种F1纯度,为提高茄子杂交育种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育苗期,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栽培茄×栽培茄正、反杂交种和野生茄×栽培茄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从124对SSR引物中... 【目的】分析、鉴定茄子杂种F1纯度,为提高茄子杂交育种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育苗期,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栽培茄×栽培茄正、反杂交种和野生茄×栽培茄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从12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5对在亲本间存在差异、扩增稳定、条带清晰的引物;从210株杂种F1单株中共鉴定出208株真杂种,杂种纯度为99.0%,鉴定结果与田间性状调查结果一致;栽培茄×栽培茄正、反交组合的F1与亲本的亲缘关系均较近,遗传关系差别微小;野生茄×栽培茄组合的F1与父本的亲缘关系均较远,且表现出偏母本遗传。【结论】SSR分子标记技术能快速、准确鉴定茄子杂交后代的纯度,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手段用于指导选择符合茄子育种目标的优良杂交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SSR分子标记技术 杂种纯度 鉴定 亲缘关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oT分子标记技术在丝瓜上的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蒋雅琴 黎炎 +3 位作者 李文嘉 吴永官 王益奎 康德贤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17-2122,共6页
【目的】采用SCo T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丝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丝瓜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80条引物和SCo T-PCR对81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在优化的SCo T-PCR反应... 【目的】采用SCo T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丝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丝瓜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80条引物和SCo T-PCR对81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在优化的SCo T-PCR反应体系基础上,从80条引物中筛选获得10条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的引物,每条引物扩增获得10-17条100-2100 bp的条带;10条引物共扩增获得14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4条,多态性比例87.57%。81份丝瓜种质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900-0.9200,在0.5900处可将所有供试材料划分为两大类,第Ⅰ类包括46份有棱丝瓜材料,第Ⅱ类包括35份普通丝瓜材料,广西和广东的丝瓜种质材料主要聚在第Ⅰ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7200和0.7900处,第Ⅰ、Ⅱ大类丝瓜材料均可划分为5个组,每组丝瓜材料主要来自相同地区。【结论】SCo T分子标记可作为ISSR、SRAP等标记的有效补充,为丝瓜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简单、可靠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SCoT分子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罗军武 施兆鹏 +3 位作者 李家贤 沈程文 黄意欢 龚志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2-505,共4页
为给茶树种质资源的鉴定、品种鉴定、亲子鉴定提供科学方法 ,通过对 3个人工杂交组合的亲本及 F1 代进行 RAPD分析 .结果显示 :双亲的 RAPD谱带能在其 F1 代中表现出来 ,表现率分别为 94.90 % ,97.92 % ,98.64 % ,说明 3个杂交单株是其... 为给茶树种质资源的鉴定、品种鉴定、亲子鉴定提供科学方法 ,通过对 3个人工杂交组合的亲本及 F1 代进行 RAPD分析 .结果显示 :双亲的 RAPD谱带能在其 F1 代中表现出来 ,表现率分别为 94.90 % ,97.92 % ,98.64 % ,说明 3个杂交单株是其亲本的真正后代 ,这也表明 RAPD技术在亲子鉴定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同时从 3个杂交组合的 RAPD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双亲的 RAPD谱带在 F1 代出现分离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分子标记技术 应用 茶树 亲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标记技术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耿倩 张淑荣 +2 位作者 段妍 刘岩 孙典荣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8-312,共5页
标志技术是用来区分不同个体或种群的常用方法。自Petersen等[1]利用标志方法估算封闭水体中鱼类的利用率及种群大小后,标志技术在渔业和水产养殖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标记技术也不断更新。荧光标记技术是渔业和水产养殖研究中... 标志技术是用来区分不同个体或种群的常用方法。自Petersen等[1]利用标志方法估算封闭水体中鱼类的利用率及种群大小后,标志技术在渔业和水产养殖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标记技术也不断更新。荧光标记技术是渔业和水产养殖研究中常用标志技术手段之一,其通过特定技术方法在标志对象上形成荧光标记进而通过肉眼或借助仪器发现该标记,主要有将荧光物质注入水生生物皮下形成荧光标记和应用荧光染料在水生生物钙质和骨质结构上形成荧光标记两种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标记技术 增殖放流 荧光色素可见标志 荧光染料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用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纯度和品种真实性鉴定方面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44
17
作者 辛景树 郭景伦 张软斌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本文通过对RAPD、RFLP、SSR和AFLP等几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纯度和品种真实性鉴定方面的比较与分析 ,得出SSR是目前能用于种子纯度和品种真实性鉴定的最适宜技术。
关键词 品种真实性鉴定 种子纯度 分子标记技术 SSR AFLP RAPD RFLP 适宜技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进的荧光标记技术测定具沟急游虫的摄食速率 被引量:15
18
作者 洪华生 柯林 +1 位作者 黄邦钦 林学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0-266,共7页
于 1 997年 1 0月在厦门西海域采集纤毛虫常见种———具沟急游虫 ,采用改进的荧光标记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纤毛虫的摄食速率研究。结果表明 ,改进的荧光标记法具有操作简便、节省昂贵的荧光染料、固定液浓度易于掌握等优点。用该方法... 于 1 997年 1 0月在厦门西海域采集纤毛虫常见种———具沟急游虫 ,采用改进的荧光标记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纤毛虫的摄食速率研究。结果表明 ,改进的荧光标记法具有操作简便、节省昂贵的荧光染料、固定液浓度易于掌握等优点。用该方法在常温下 ( 2 2℃ )测得纤毛虫对细菌和微藻的摄食速率分别为 4.2 2 4pgC/(cell·h)和 5.0 pgC/(cell·h)。将此实验结果外推至自然海区 ,可得台湾海峡南部夏季纤毛虫对细菌、微藻的同化率分别为 0 .0 1 76mgC/(m3·d)和 0 .0 2 0 1mgC/(m3·d) ;北部冬季分别是 0 .0 2 38mgC/(m3·d)和 0 .0 2 72mgC/(m3·d)。在实验条件下 ,温度较低时 ( 1 4— 2 6℃ )对纤毛虫的摄食速率影响较大 ,但在较高温度 ( 2 6—34℃ )时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标记技术 纤毛虫 具沟急游虫 摄食速率 同化率 细菌 微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分析玉米自交系遗传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27
19
作者 程春明 石云素 +2 位作者 宋燕春 黎裕 王天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72-177,181,共7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 9份玉米自交系和1份大刍草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 1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4 75条不同位置的带,平均2 2 6条;多态性带4 6 9条,平均2 2 3条,百分率高达98 7% ;不同引物的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在0 84~0 94之...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 9份玉米自交系和1份大刍草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 1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4 75条不同位置的带,平均2 2 6条;多态性带4 6 9条,平均2 2 3条,百分率高达98 7% ;不同引物的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在0 84~0 94之间。6 0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 2 3~0 4 8之间。经聚类分析,可将这些材料分成两大组,共9个亚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血缘和系谱是一致的,也存在一些例外。结果表明,ISSR标记尽管可以用于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但并不是最好的分子标记类型。综合考虑不同的分子标记类型的优缺点,认为ISSR标记在遗传研究较少的作物上应用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玉米 自交系 种质资源 ISSR ISSR分子标记技术 遗传多样性分析 玉米自交系 关系研究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热带亚热带果树上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桂信 潘东明 +2 位作者 吕柳新 赖钟雄 王凤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6-182,共7页
首先介绍了热带亚热带果树常用的三种DNA分子标记技术 ,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 ;其次对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热带亚热带果树的品种鉴定与分类、系谱分析、体细胞杂种鉴定、嵌合体与芽变的鉴定、珠心苗与合子苗的鉴定、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首先介绍了热带亚热带果树常用的三种DNA分子标记技术 ,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 ;其次对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热带亚热带果树的品种鉴定与分类、系谱分析、体细胞杂种鉴定、嵌合体与芽变的鉴定、珠心苗与合子苗的鉴定、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基因标记与分子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分子标记技术 热带亚热带果树 遗传育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