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引物原位标记法产前诊断18号染色体数目异常
被引量:
1
1
作者
舒群
王德芬
+1 位作者
王怀军
庄依亮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9,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引物原位标记法 (PRINS)结合经腹脐血穿刺 ,应用于脐血中期细胞快速产前诊断 18号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可行性。方法 B超监护下经腹采集胎儿脐血共 16例 ,外周血 3 4例 ,应用 18号染色体特异性引物 ,标记分裂中期细胞 18号染色体...
目的 探讨引物原位标记法 (PRINS)结合经腹脐血穿刺 ,应用于脐血中期细胞快速产前诊断 18号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可行性。方法 B超监护下经腹采集胎儿脐血共 16例 ,外周血 3 4例 ,应用 18号染色体特异性引物 ,标记分裂中期细胞 18号染色体 ,PRINS结果与中期细胞染色体G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6例脐血中 ,PRINS检测 2例为 18三体 ,3 4例外周血中 ,1例为 18三体 ,与染色体核型分析一致。结论 PRINS是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产前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临床检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物
原位
标记
法
产前诊断
18三体
染色体G带分析
新生儿遗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种荧光标记法对寡核苷酸芯片杂交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文明
赵建龙
+1 位作者
曹慧敏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32-434,共3页
目的 观察标记引物法、随机渗入标记法、末端转移标记法三种荧光标记法对寡核苷酸芯片杂交信号的影响。方法 将淋球菌 gyrA基因 91位密码子突变型探针倍比稀释成终浓度为 10 0 0 μmol/L~ 0 2 5 μmol/L的梯度浓度点样并制作寡核苷...
目的 观察标记引物法、随机渗入标记法、末端转移标记法三种荧光标记法对寡核苷酸芯片杂交信号的影响。方法 将淋球菌 gyrA基因 91位密码子突变型探针倍比稀释成终浓度为 10 0 0 μmol/L~ 0 2 5 μmol/L的梯度浓度点样并制作寡核苷酸芯片 ,PCR扩增荧光标记包含gyrA基因突变的目的DNA片段 ,与芯片杂交 ,分别记录三种标记方法的杂交信号强度。结果 标记引物法的荧光信号最强 ,随机渗入标记法的荧光信号强度次之 ,其Cy5 dUTP最佳浓度为0 1mmol/L(dTTP :Cy5 dUTP =10∶1) ,末端转移标记法反应时间在 6 0min和 12 0min时荧光信号值相近。点样的探针浓度达到 31μmol/L以上 ,荧光信号为平台期。 结论 明确了三种荧光标记法对寡核苷酸芯片杂交信号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标记
法
寡核苷酸芯片
杂交信号
标记引物法
随机渗入
标记
法
末端转移
标记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物原位标记法产前诊断18号染色体数目异常
被引量:
1
1
作者
舒群
王德芬
王怀军
庄依亮
机构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产科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
出处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9,F003,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引物原位标记法 (PRINS)结合经腹脐血穿刺 ,应用于脐血中期细胞快速产前诊断 18号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可行性。方法 B超监护下经腹采集胎儿脐血共 16例 ,外周血 3 4例 ,应用 18号染色体特异性引物 ,标记分裂中期细胞 18号染色体 ,PRINS结果与中期细胞染色体G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6例脐血中 ,PRINS检测 2例为 18三体 ,3 4例外周血中 ,1例为 18三体 ,与染色体核型分析一致。结论 PRINS是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产前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临床检测方法 。
关键词
引物
原位
标记
法
产前诊断
18三体
染色体G带分析
新生儿遗传病
Keywords
Blood
Chromosomes
Fetal monitoring
分类号
R722.11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种荧光标记法对寡核苷酸芯片杂交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文明
赵建龙
曹慧敏
张学军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32-434,共3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特别支持费课题 (编号 :STZ 0 0 0 3 )
文摘
目的 观察标记引物法、随机渗入标记法、末端转移标记法三种荧光标记法对寡核苷酸芯片杂交信号的影响。方法 将淋球菌 gyrA基因 91位密码子突变型探针倍比稀释成终浓度为 10 0 0 μmol/L~ 0 2 5 μmol/L的梯度浓度点样并制作寡核苷酸芯片 ,PCR扩增荧光标记包含gyrA基因突变的目的DNA片段 ,与芯片杂交 ,分别记录三种标记方法的杂交信号强度。结果 标记引物法的荧光信号最强 ,随机渗入标记法的荧光信号强度次之 ,其Cy5 dUTP最佳浓度为0 1mmol/L(dTTP :Cy5 dUTP =10∶1) ,末端转移标记法反应时间在 6 0min和 12 0min时荧光信号值相近。点样的探针浓度达到 31μmol/L以上 ,荧光信号为平台期。 结论 明确了三种荧光标记法对寡核苷酸芯片杂交信号的影响 。
关键词
荧光
标记
法
寡核苷酸芯片
杂交信号
标记引物法
随机渗入
标记
法
末端转移
标记
法
Keywords
oligonucleotide
hybridize
biological markers
分类号
R394-33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引物原位标记法产前诊断18号染色体数目异常
舒群
王德芬
王怀军
庄依亮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种荧光标记法对寡核苷酸芯片杂交信号的影响
周文明
赵建龙
曹慧敏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