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多进制查询树的多标签识别方法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王心妍
杨博
-
机构
西安培华学院中兴电信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5-99,共5页
-
文摘
针对传统树形防碰撞算法存在的查询次数多、响应时间长、通信负载大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多进制查询树(MQT)的防碰撞算法。该算法利用映射表对标签的碰撞数据进行多比特仲裁,解决传统算法单比特仲裁的不足,减少查询周期数,根据标签识别所需的响应时间,建立分析模型,推导出最小平均响应时间的最优多进制树。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碰撞树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相比,该算法可明显降低多标签识别过程中的时间复杂度和通信负载。
-
关键词
射频识别
防碰撞
多进制查询树
碰撞位
标签识别算法
时间复杂度
-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anti-collision
Multi-ary Query Tree(MQT)
collision bit
tag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time complexity
-
分类号
TP39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
被引量:9
- 2
-
-
作者
王汉武
于涛
-
机构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6-69,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WiMAX网络中信道时变特性明确及信道传输优化方案的研究(61472129)资助
-
文摘
针对传统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在标签识别过程中存在的空闲时隙过多、阅读器与电子标签间的通信负载量过大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Improved Adaptive division Collision Tree algorithm,IACT)。该算法通过计算碰撞因子决定采用二叉树或四叉树。当采用二叉树时,若阅读器检测到碰撞位只有一位,则无需再次发送命令即可以直接识别出标签;采用四叉树时,阅读器首先发送一命令,要求标签返回最高两个碰撞位对应的编码,然后根据编码得到碰撞信息。在标签中加入计数器,使用最高两个碰撞位和计数器值作为查询命令,响应的电子标签将序列号的后缀信息发送给阅读器处理。算法性能分析和实验仿真表明,IACT算法能有效减少系统总时隙,降低了通信负载开销,提高了标签识别效率。
-
关键词
标签识别算法
防碰撞
自适应多叉树
碰撞位
-
Keywords
Tag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Anti-collision
Adaptive division collision tree
Collision bits
-
分类号
TN92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