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互谱分析的权证与标的证券收益率波动溢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曾志坚 范丽 周竞东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43,共6页
通过互谱分析实证研究了中国权证市场具有代表性的权证与其标的证券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权证收益率波动与标的证券收益率波动之间的相干性较低,波动溢出效应不明显,但是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领先——滞后关系,在权证最后交易日... 通过互谱分析实证研究了中国权证市场具有代表性的权证与其标的证券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权证收益率波动与标的证券收益率波动之间的相干性较低,波动溢出效应不明显,但是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领先——滞后关系,在权证最后交易日存在从权证收益率波动到标的证券收益率波动的领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证 标的证券 互谱分析 波动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证上市对标的证券收益的影响——基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解释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竟东 谢赤 +1 位作者 欧辉生 赵亦军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71,共5页
本文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视角解释权证上市前后标的证券的超额收益率。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异质作为一种风险性因素在权证上市前后显著影响标的证券的收益。面对权证上市的信息,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强,投资风险越大,要求的风险补偿越高,标... 本文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视角解释权证上市前后标的证券的超额收益率。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异质作为一种风险性因素在权证上市前后显著影响标的证券的收益。面对权证上市的信息,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强,投资风险越大,要求的风险补偿越高,标的证券的收益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异质 权证上市 标的证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权证与标的证券的价格协整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成虎 李育林 吴鸣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9年第1期36-42,共7页
基于研究时间序列的协整理论与ECM模型,对中国权证与其标的证券之间的价格协整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探索权证与其标的证券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对短期失衡的纠正机制。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权证价格与标的证券价格都是存在单位根的非平稳序列... 基于研究时间序列的协整理论与ECM模型,对中国权证与其标的证券之间的价格协整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探索权证与其标的证券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对短期失衡的纠正机制。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权证价格与标的证券价格都是存在单位根的非平稳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不同的认购权证价格与其标的证券价格的均衡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的权证价格偏离其长期均衡水平时,其误差修正项将以不同的速率进行调节,使其价格逐渐回归到其长期均衡水平;权证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证 标的证券 协整分析 EC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购权证“到期”对标的证券影响研究
4
作者 谢赤 周竟东 +1 位作者 欧辉生 赵亦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45,共6页
权证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其到期必将对标的证券的价格与流动性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分别就价内权证与价外权证到期对标的证券的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权证到期对标的证券的影响具有一定特殊性,其... 权证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其到期必将对标的证券的价格与流动性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分别就价内权证与价外权证到期对标的证券的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权证到期对标的证券的影响具有一定特殊性,其中价内权证与价外权证到期前均对标的证券价格产生正效应,到期日后产生负效应;价内权证到期日后风险增加,流动性增强,价外权证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购权证 标的证券 权证到期 事件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转融通制度提高了我国证券市场质量吗?——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沪深股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代宏霞 林祥友 《西部论坛》 2014年第2期55-64,共10页
以50种纳入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股票构造处理组,以50种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证券但未纳入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股票构造控制组,利用转融通制度实施前后各10个交易月份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转融通制度的实施对证券市场流动性、波动性、有效... 以50种纳入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股票构造处理组,以50种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证券但未纳入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股票构造控制组,利用转融通制度实施前后各10个交易月份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转融通制度的实施对证券市场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等市场质量的净影响,得到的可靠结论是:转融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显著抑制了证券市场的波动性,显著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总体上改善了证券市场质量。监管者应进一步拓宽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范围,增加转融通标的证券的数量,并对证券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之前和之后进行区别对待;交易者在确定交易策略时也应做出正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融通制度 证券市场质量 证券市场流动性 证券市场波动性 证券市场有效性 融资融券交易 转融通标的证券 融资融券标的证券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融券标的扩容的结构演变与市场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湛 刘波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1-75,共5页
基于融资融券标的扩容视角,本文深度挖掘了历次两融标的扩容的结构演变及对A股市场整体影响。结果表明,两融扩容标的由侧重主板蓝筹标的向稳主板蓝筹标的、倾向中小板与创业板高成长标的过渡,历次扩容短期内对两融业务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基于融资融券标的扩容视角,本文深度挖掘了历次两融标的扩容的结构演变及对A股市场整体影响。结果表明,两融扩容标的由侧重主板蓝筹标的向稳主板蓝筹标的、倾向中小板与创业板高成长标的过渡,历次扩容短期内对两融业务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并非促进市场行情持续或反转的有效工具。结构演变方面,通信、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与传媒等行业在近三次两融标的扩容中,呈“J”形反弹;银行、钢铁和非银金融的两融标的占比超85%,后续扩容有限;相对交通运输、采掘、有色金属与房地产等行业而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驱动与政策支持下,通信、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与传媒等行业标的扩容具有更强的政策与环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融券 证券标的 标的扩容 高成长标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