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参量一体化光纤传感器及标校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洋 赵勇 +6 位作者 吕日清 刘兵 郑洪坤 杨洋 王孟军 崔盟军 杨华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6-182,共7页
提出一种集温度、压力和流量多参数同时测量的新型光纤传感器,并对其原理和结构、工艺设计展开研究工作。采用靶式与悬臂梁结构相结合的机敏结构、薄壁压力应变筒结构等集成在同一传感器探头上,并利用四只光纤光栅使得温度、压力和流量... 提出一种集温度、压力和流量多参数同时测量的新型光纤传感器,并对其原理和结构、工艺设计展开研究工作。采用靶式与悬臂梁结构相结合的机敏结构、薄壁压力应变筒结构等集成在同一传感器探头上,并利用四只光纤光栅使得温度、压力和流量三个参数得以同时检测。利用光纤光栅两两之间波长移动量"相差"或"相和",使温度与流量、压力交叉敏感问题得以解决。同时开发了光纤传感器标校系统,这一系统可以较准确实现对所研发的多参量一体化传感器的测试结果进行检测和标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光纤传感器 交叉敏感 标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定位系统的舰船雷达标校系统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高峰 刘健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102,114,共4页
舰船雷达标校是舰船作战系统试验、武器系统联调及传感器精度检查中的重要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局域差分GPS定位系统标校舰船雷达的新方法,并对标校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研究。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舰船雷达标校的使用要求,还可... 舰船雷达标校是舰船作战系统试验、武器系统联调及传感器精度检查中的重要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局域差分GPS定位系统标校舰船雷达的新方法,并对标校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研究。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舰船雷达标校的使用要求,还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雷达 GPS定位 标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标校系统支座结构的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与计算
3
作者 王延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57-64,共8页
本文借助于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手段对支座结构两种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分别计算了支座结构在倾斜和不倾斜情况下的位移、变形、A面相对B面不平行角和自振频率。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善途径。通过设计—分析—修改的迭代过程,得... 本文借助于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手段对支座结构两种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分别计算了支座结构在倾斜和不倾斜情况下的位移、变形、A面相对B面不平行角和自振频率。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善途径。通过设计—分析—修改的迭代过程,得到满意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频率 船舶标校系统 支座结构 CAA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向标校系统的GPS时间同步装置设计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林英祥 朱涛 《船海工程》 2003年第2期9-10,共2页
在分析了GPS系统授时的时间特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性价比高 ,可信度高 ,易于实现 ,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时间同步装置的设计实现方法 ;
关键词 航向标校系统 GPS系统 GPS时间同步装置 设计 航向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校系统运行性能与评估模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孔维 马煦 +1 位作者 乐四海 陶春燕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10,共5页
为了准确掌握标校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BD-1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服务性能,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标校系统评估模型,在分析影响标校系统运行性能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分类等级和评价指标,并对指标权值的确定和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论... 为了准确掌握标校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BD-1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服务性能,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标校系统评估模型,在分析影响标校系统运行性能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分类等级和评价指标,并对指标权值的确定和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用实例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达到了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标校系统 运行性能 模糊综合评价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级双轴旋转调制捷联惯导误差分析及标校 被引量:41
6
作者 陆志东 王晓斌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41,共7页
旋转调制技术可以调制惯性器件常值误差,有效提高惯导系统的长航时导航精度。出于一种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系统的研制需求,从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系统级双轴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工程实现方案,并对其系统误差特性... 旋转调制技术可以调制惯性器件常值误差,有效提高惯导系统的长航时导航精度。出于一种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系统的研制需求,从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系统级双轴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工程实现方案,并对其系统误差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及仿真,找出了影响系统长航时导航精度的误差源。基于此。为了能仅利用系统自身旋转机构就可对主要误差源进行估计补偿,提出了一种系统级自标校方案。通过计算机仿真表明:此方案可以对影响系统长航时精度的主要误差项进行精确估计,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系统级标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 双轴旋转调制 误差分析 系统级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校机便携式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煦 谢欣 +1 位作者 黄显安 李永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4,共4页
分析了"北斗"一号标校系统现状,指出了当前标校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标校机便携式测试系统。整个系统软硬件有机结合,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操作使用方便的优点,特别适用于现场测试,保障了... 分析了"北斗"一号标校系统现状,指出了当前标校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标校机便携式测试系统。整个系统软硬件有机结合,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操作使用方便的优点,特别适用于现场测试,保障了标校系统设备能正常可靠地服务于"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定位 “北斗”一号卫星 标校系统 便携式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坐标旋转的天线系统标校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耿大孝 张振庄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9年第3期305-310,共6页
现有的标校数学公式只适用于AE座架天线,为实现复杂座架形式天线的标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旋转的天线系统标校方法。根据特定座架天线的轴系旋转顺序,采用坐标旋转方法推导出包含系统误差的天线指向标校计算公式。把该式作为数学模... 现有的标校数学公式只适用于AE座架天线,为实现复杂座架形式天线的标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旋转的天线系统标校方法。根据特定座架天线的轴系旋转顺序,采用坐标旋转方法推导出包含系统误差的天线指向标校计算公式。把该式作为数学模型,将多组已确定的地理指向角和基座姿态角以及与之对应的座架转角作为样本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标定出天线静态误差。该方法已经应用在船载卫通AEC座架天线标校,经系统标校修正后的天线指向精度得到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系统 系旋转 天线座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平台式INS光学标校初始对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卞鸿巍 金志华 马恒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759-2762,2814,共5页
为了解决航海型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INS)非自主式初始对准问题,建立了不同观测量条件下统一的INS初始对准方程。通过系统可观测性分析,得出增加外部姿态角的观测信息将有效提高INS平台失准角和惯性元件误差的估计能力的结论。设计出一... 为了解决航海型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INS)非自主式初始对准问题,建立了不同观测量条件下统一的INS初始对准方程。通过系统可观测性分析,得出增加外部姿态角的观测信息将有效提高INS平台失准角和惯性元件误差的估计能力的结论。设计出一种独特的可测量低动态载体两维姿态的高精度光学测量系统(OCS)用以提高航海型平台式INS初始对准精度。建立OCS/GPS/计程仪(LOG)/INS初始对准卡尔曼滤波器,并进行了基于部分试验数据的数字仿真,与传统的基于位置和速度的GPS/LOG/INS初始对准方法相比,基于OCS的系统不仅缩短了对准时间,还有效改善了系统惯性元件的误差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 光学标校系统 初始对准 可观测性 卡尔曼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MIMO阵列成像系统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连庆 李思明 +2 位作者 尚士泽 李元吉 吴福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8,共5页
雷达系统标校是采取措施减小或消除系统误差,平面多输入多输出阵列成像系统为了能够重建得到高质量的全息图像,需要对各个通道对的响应不一致性以及测量的相位进行校准。文中分析了系统误差来源及主要影响,通过仿真给出了参考反射物(平... 雷达系统标校是采取措施减小或消除系统误差,平面多输入多输出阵列成像系统为了能够重建得到高质量的全息图像,需要对各个通道对的响应不一致性以及测量的相位进行校准。文中分析了系统误差来源及主要影响,通过仿真给出了参考反射物(平板)倾斜、放置误差及馈线长度误差等对系统标校方法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系统 多输入多输出阵列 系统误差 发射-接收对 偏移量 匹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相控阵雷达波束指向误差的外场高精度标定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巫书航 陈学锋 +1 位作者 陆志伟 刘传保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70,共7页
相控阵雷达通过电扫描调整波束指向,并通过测量目标回波与预期波束指向的偏差完成目标角度测量。当实际波束指向偏离预期时,将导致目标角度解算存在误差,随着对雷达测角精度要求的提升,波束指向误差对雷达测角性能的影响将成为关键因素... 相控阵雷达通过电扫描调整波束指向,并通过测量目标回波与预期波束指向的偏差完成目标角度测量。当实际波束指向偏离预期时,将导致目标角度解算存在误差,随着对雷达测角精度要求的提升,波束指向误差对雷达测角性能的影响将成为关键因素。波束指向误差通常可以在微波暗室内对阵面完成标定和补偿,然而,现代大型相控阵因规模庞大而使得在暗室内进行波束指向标定变得困难,甚至缺乏可行性。文中针对基于惯导实现阵面姿态测量的相控阵雷达,提出了一种雷达波束指向误差的外场高精度标定方法。首先,分析了相控阵雷达波束指向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与惯导安装误差、电轴机械轴指向误差、波控码计算误差等因素相关;然后,建立了误差传递模型,并基于最小二乘估计原理,给出了一种通过雷达跟踪标校体的测量误差数据解算波束指向误差并予以补偿的标定方法;最后,完成了外场实装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所提方法进行外场标定可大幅降低波束指向误差,对大型相控阵雷达高精度角度测量的工程实现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轴与机械轴指向误差 惯导安装误差 波控码计算误差 雷达测角系统误差 最小二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AS/INS/GPS/APS舰艇组合导航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12
作者 卞鸿巍 金志华 田蔚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793-2796,2800,共5页
舰艇高精度导航需求日益迫切,设计的组合导航系统可以使舰艇在水上水下一些特殊环境下实现高精度航向和定位测量。系统设计和利用了三种新型导航系统作为导航分系统,分别为光学标校系统(OAS)、水声定位系统(APS)和GPS姿态测量系统。为... 舰艇高精度导航需求日益迫切,设计的组合导航系统可以使舰艇在水上水下一些特殊环境下实现高精度航向和定位测量。系统设计和利用了三种新型导航系统作为导航分系统,分别为光学标校系统(OAS)、水声定位系统(APS)和GPS姿态测量系统。为了克服惯性导航系统(INS)系统的积累误差以及GPS、APS和OAS系统各自的缺陷,采用联邦卡尔曼滤波技术,设计了OAS/INS/GPS/APS组合导航系统滤波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表明基于上述系统的组合导航系统可以获得较高的航向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卡尔曼滤波 GPS 惯性导航系统 水声定位系统 光学标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车载雷达电视光学系统
13
作者 丁旭明 于崇真 《高速摄影与光子学》 CSCD 1990年第1期67-73,共7页
本文叙述小型车载雷达标校电视光学系统设计。文章给出了满足使用要求的光学参数选择, 采用折反式物镜结构的几个问题考虑。最后给出设计结果。
关键词 电视系统 光雷达 跟踪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面测量设备动态检测装置的设计
14
作者 何煦 陈琦 +2 位作者 沈湘衡 韩冰 马洪涛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9-173,共5页
大型地面跟踪测量设备的跟踪性能、测角精度、等技术指标对顺利完成测控任务均有重要影响,因此为及时对设备能否满足指标给出准确和定量的判断,设计了适应大型跟踪测绘设备进行动态检测的动态检测装置。文章介绍了实验室条件下动态检测... 大型地面跟踪测量设备的跟踪性能、测角精度、等技术指标对顺利完成测控任务均有重要影响,因此为及时对设备能否满足指标给出准确和定量的判断,设计了适应大型跟踪测绘设备进行动态检测的动态检测装置。文章介绍了实验室条件下动态检测的基本原理,并对空间模拟光学目标的运动轨迹进行了仿真分析。以工程化的设计结果为基础,对检测装置的实际精度进行了分析与计算,最终得到了动态检测设备目标角晃动(RM S,1σ)优于5″的结论,设备的精度可以满足大型跟踪测绘设备进行实验室条件下的高精度动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跟踪测绘设备 动态测角精度标校系统 轴系误差 晃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太赫兹成像雷达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福伟 李元吉 +2 位作者 刘振华 尚士泽 李大圣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4,共5页
介绍了一种具有双接收通道的太赫兹成像雷达,雷达工作频率为216GHz,系统设计中,采用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以及频率综合等方式,产生具有800MHz带宽的Ku波段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功分后分别与两个点频信号进行混频,产生36GHz±40... 介绍了一种具有双接收通道的太赫兹成像雷达,雷达工作频率为216GHz,系统设计中,采用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以及频率综合等方式,产生具有800MHz带宽的Ku波段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功分后分别与两个点频信号进行混频,产生36GHz±400MHz的射频信号以及35.95GHz±400MHz的本振信号,分别驱动太赫兹发射机和接收机。本振信号功分两路,送入两个接收机,接收采用去斜接收体制,从而降低数据率。该雷达采用了6倍频太赫兹发射模块,最终产生系统带宽为4.8GHz,从而获得3cm的距离分辨率。文中还重点研究了宽带系统标校,并开展了高分辨逆合成孔径成像实验,为后续太赫兹干涉合成孔径成像雷达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双通道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倍频 宽带系统 逆合成孔径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