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红外相机标志重捕法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研究
1
作者 汪靖山 贠行 +4 位作者 田源 李旭 王卫斌 王斌 熊朝勇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0,共7页
2022年11月—2023年5月,采用红外相机标志重捕法对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种群数量进行调查,64台红外相机中有50台拍摄到亚洲象,累计有效相机工作日7635 d。对获取到的亚洲象独立有效影像逐一鉴别,利用非空间... 2022年11月—2023年5月,采用红外相机标志重捕法对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种群数量进行调查,64台红外相机中有50台拍摄到亚洲象,累计有效相机工作日7635 d。对获取到的亚洲象独立有效影像逐一鉴别,利用非空间标志重捕法估算公式预估亚洲象种群数量。结果表明总估算次数为255次,当估算次数达到126次时,种群数量最终稳定在17头。个体识别显示该种群包括11头成年象、3头亚成年象和3头幼象。研究结果丰富了保护区内亚洲象种群数据库,同时为基层保护及管理工作探索了一种简单且实用的大中型兽类种群数量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红外相机 标志重捕法 个体识别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湖泊二龄河蟹种群数量 被引量:3
2
作者 金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4-196,共3页
关键词 中华绒螫蟹 标志重捕法 Petersen公式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线法和标志重捕法在鳄蜥种群数量调查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阳春生 罗树毅 +2 位作者 李钰慧 何家松 武正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1-294,共4页
2015年7~8月,分别采用样线法和标志重捕法对广西大桂山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点的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利用样线法共发现鳄蜥58只,种群密度5.0只/km;标志重捕法共发现鳄蜥129只(其中有26只重复),估... 2015年7~8月,分别采用样线法和标志重捕法对广西大桂山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点的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利用样线法共发现鳄蜥58只,种群密度5.0只/km;标志重捕法共发现鳄蜥129只(其中有26只重复),估算的种群数量为(162±59)只,种群密度(13.9±5.08)只/km,表明标志重捕法的调查结果优于样线法。由于鳄蜥的尾纹可以作为无损伤的个体标记,适合于开展标志重捕法调查,在鳄蜥的种群资源调查中,为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应使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蜥 样线 标志重捕法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动物种群密度的“标志重捕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俊霞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 测定 动物 计数 取样 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模拟标志重捕法实验一则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根生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模拟实验 标志重捕法 学生 种群密度 课程标准 常用方 实践活动 科学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眼大小不同的渔网捕鱼对标志重捕法估算值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许献军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74,共2页
在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鱼种群密度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对鱼实施抓捕。本文应用数学模型分析网眼大小不同的渔网捕鱼对鱼种群估算值的影响。
关键词 标志重捕法 不同渔网 种群数量 估算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活动设计
7
作者 赵紫平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2-53,共2页
本文针对高中生物学实验特点,设计如何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活动。
关键词 标志重捕法 动物种群密度 探究活动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志重捕法的数学原理
8
作者 马树晟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3-74,共2页
标志重捕法是基于"比例原理"进行统计估计的一种方法。本文将高中数学知识运用到高中生物学学习中,用数学方法对重捕时被标记个体数量的概率分布进行分析,并解释其数学原理,从而论证标志重捕法的科学性。
关键词 标志重捕法 概率分布 数学期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纸雀方箱模型模拟“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9
作者 张孝夷 《生物学教学》 2022年第2期66-67,共2页
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较难在常规教学中直接展示,学生也很少有动手实践的机会。笔者指导生物创客小组设计制作纸雀方箱模型,模拟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实验过程,并尝试在课堂上用该模型突破... 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较难在常规教学中直接展示,学生也很少有动手实践的机会。笔者指导生物创客小组设计制作纸雀方箱模型,模拟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实验过程,并尝试在课堂上用该模型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重捕法 纸雀方箱模型 模拟实验改进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桥岛屿环境下社鼠种群数量的估算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旭 鲍毅新 +3 位作者 刘军 林杰君 沈良良 王艳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62-1569,共8页
根据2010年3月—11月在千岛湖地区2个岛屿上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的标志重捕数据,分别用Jolly-Seber法、修正Lincoln指数法、Schnabel法和MNA法计算两个岛屿上社鼠种群数量,并深入探讨在陆桥岛屿环境下估算社鼠种群数量的适用... 根据2010年3月—11月在千岛湖地区2个岛屿上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的标志重捕数据,分别用Jolly-Seber法、修正Lincoln指数法、Schnabel法和MNA法计算两个岛屿上社鼠种群数量,并深入探讨在陆桥岛屿环境下估算社鼠种群数量的适用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在满足Jolly-Seber法的条件下,通过该方法计算的结果与修正Lincoln指数法无显著差异。但在野外实验中,并不是所有的重捕数据都满足Jolly-Seber法的条件,而且该方法不能估算头尾两月的数量。因此,修正Lincoln指数法更适于估算陆桥岛屿环境下社鼠的种群数量。可为今后开展陆桥岛屿环境下鼠类种群生态学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数量 陆桥岛屿 标志重捕法 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 千岛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误
11
作者 《四川动物》编辑部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1,共1页
2025年第44卷第1期发表的论文《基于红外相机标志重捕法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研究》(第14~23页)中,作者姓名存在错误,现特此更正如下:1、错误信息:在论文作者列表中,原作者姓名“熊朝勇”存在拼写错误。2、订正信息:... 2025年第44卷第1期发表的论文《基于红外相机标志重捕法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研究》(第14~23页)中,作者姓名存在错误,现特此更正如下:1、错误信息:在论文作者列表中,原作者姓名“熊朝勇”存在拼写错误。2、订正信息:正确的作者姓名应为“熊朝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写错误 标志重捕法 作者姓名 错误信息 红外相机 亚洲象 论文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红外相机陷阱法估计荒漠啮齿动物种群密度 被引量:6
12
作者 袁帅 李鑫 +5 位作者 侯帅君 杨素文 岳秀贤 张卓然 付和平 武晓东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1-579,共9页
啮齿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监测啮齿动物种群动态对于草地生态系统小型哺乳动物的生态学研究及草地鼠害控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对啮齿动物的种群监测主要以铗捕法、笼捕法为主,既费时又费力。红外相机技术的应用... 啮齿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监测啮齿动物种群动态对于草地生态系统小型哺乳动物的生态学研究及草地鼠害控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对啮齿动物的种群监测主要以铗捕法、笼捕法为主,既费时又费力。红外相机技术的应用可弥补这一缺点,然而关于红外相机技术测度荒漠小型啮齿动物种群数量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采用红外相机陷阱法和标志重捕法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主要啮齿动物的种群数量进行连续监测,并分析不同方法监测结果的优缺点,以期选择一种基于红外相机技术适合荒漠啮齿动物种群数量监测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随机相遇模型和捕获率模型在评估荒漠区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和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的种群密度中均具有较好效果,但是捕获率模型在评估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种群密度时效果优于随机相遇模型,且捕获率模型涉及参数较少。在监测荒漠啮齿动物种群数量时,对于跳鼠的研究两种方法均可使用,对于啮齿动物多物种种群数量研究,建议采用捕获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标志重捕法 小型哺乳动物 种群数量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概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琛霖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4-65,共2页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主要有数量调查法和取样调查法。本文对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涉及的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进行详细说明,并对其他种群密度调查方法进行补充。
关键词 种群密度 样方 标志重捕法 其他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思维在“生物与环境”模块中的教学应用——以“种群具有一定的特征”为例
14
作者 倪萍萍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35,共3页
系统思维是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式。学生从学习细胞、个体过渡到种群时,建立系统思维有利于学习“生物与环境”模块。以“种群具有的特征”一节进行教学实践,通过联系细胞和个体,引出种群这个新的系统;基于“红草金鱼... 系统思维是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式。学生从学习细胞、个体过渡到种群时,建立系统思维有利于学习“生物与环境”模块。以“种群具有的特征”一节进行教学实践,通过联系细胞和个体,引出种群这个新的系统;基于“红草金鱼模拟标志重捕法”实验,从局部和整体去分析系统;利用课外资料,总结种群系统的特征;分析个体特征,对比剖析种群系统的特征。充分渗透系统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思维 种群特征 标志重捕法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相机技术在鼠类密度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章书声 鲍毅新 +2 位作者 王艳妮 方平福 叶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241-3247,共7页
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在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24 hm2(600 m×400 m)样地中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布置20台红外相机,监测样地内的鼠类密度。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引用物理学中气体分子碰撞率原理,在不对鼠类进行个体识别的情况下,估算样地... 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在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24 hm2(600 m×400 m)样地中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布置20台红外相机,监测样地内的鼠类密度。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引用物理学中气体分子碰撞率原理,在不对鼠类进行个体识别的情况下,估算样地内鼠类密度。结果表明,以此估算的样地内鼠类密度D3与标志重捕法估算的鼠类密度D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者契合程度高,说明此模型具有相当高的精确性。而在较高的相机分布密度(0.83台/hm2)下得出的鼠类密度季节消长状况也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分子碰撞率 标志重捕法 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唇散白蚁(Isoptera:Rhinotermitidae)取食群体大小与活动范围 被引量:9
16
作者 邢连喜 胡萃 程家安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采用三重标志重捕法调查了西安市区4个尖唇散白蚁成熟群体的取食个体数量和取食范围,取食个体数量为每群22万~97万头,取食范围为18~192m2,直线距离可达25m.
关键词 尖唇散白蚁 取食数量 取食范围 标志重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物种数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志宏 武晓东 +8 位作者 郭利彪 付和平 满都呼 岳闯 柴享贤 包达尔罕 杨素文 叶丽娜 李燕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76-1982,共7页
群落的数量变动及预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将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啮齿动物群落数量预测中是一种新尝试。Elman神经网络通过在前馈网络中增加延时算子,实现了记忆功能,能够对啮齿动物组成物种数量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以腾格里沙漠东... 群落的数量变动及预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将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啮齿动物群落数量预测中是一种新尝试。Elman神经网络通过在前馈网络中增加延时算子,实现了记忆功能,能够对啮齿动物组成物种数量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以腾格里沙漠东缘荒漠为试验区,以啮齿动物数量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志重捕法,逐月监测2006─2014年每年的4─10月捕获量,建立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2006─2013年的捕获量建立训练网络,以2014年的数据进行验证与测试,比较3种数据处理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后的平均误差和拟合度,确立最优模型,预测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组成物种数量动态。结果表明:(1)未经归一化处理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mse为5.30,最小误差1.52%,拟合度为0.80;(2)经[0,1]归一化处理的预测结果平均误差mse为4.51,最小误差1.54%,拟合度为0.82;(3)经[-1,1]归一化处理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mse为5.03,最小误差1.63%,拟合度为0.69;(4)3种归一化处理后Elman神经网络模型差异不显著。通过平均误差和拟合度的比较,文章认为采用[0,1]归一化建立的Elman神经网络能较好的预测荒漠啮齿动物数量的变化规律,应用该网络可以预测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组成物种数量变化趋势,对指导当地鼠情监控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MAN神经网络 阿拉善荒漠 啮齿动物 标志重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群的特征”一节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伟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6期33-35,共3页
本节课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以"某村庄农田鼠害的调查"这一情境设计教学,关注学生知识的自主生成与建构,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核心概念。
关键词 种群的特征 标志重捕法 模拟实验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声学监测技术在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朝明 龚翠平 王克雄 《海洋与渔业》 2023年第6期90-91,共2页
中华白海豚监测有多种方法可以应用,比如截线抽样法、标志重捕法、环境DNA监测、被动声学监测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中华白海豚生物声学研究,尤其是声呐信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其时频特征、指向性和传播距离等,已经足以... 中华白海豚监测有多种方法可以应用,比如截线抽样法、标志重捕法、环境DNA监测、被动声学监测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中华白海豚生物声学研究,尤其是声呐信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其时频特征、指向性和传播距离等,已经足以为该物种的被动声学监测仪器的研制与数据分析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距离 中华白海豚 生物声学 截线抽样 标志重捕法 数据分析 监测仪器 时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果偏离实际值的两个生物学公式
20
作者 王子武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78,共1页
标志重捕法是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一种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计算公... 标志重捕法是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一种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计算公式为:N=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式 生物学 实际值 标志重捕法 种群密度 个体数 标记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