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M2潮波振幅因子精密测定gPhone弹簧重力仪的标定因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子维 李辉 +2 位作者 韦进 郝洪涛 吴云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6-150,共5页
用SG-C053超导重力仪长时间观测数据潮汐分析结果中的M2潮波振幅因子,对同址观测的28台gPhone重力仪标定因子进行了精密测定,结果表明,28台仪器标定因子的变化范围为0.999 9~1.019 6,反应出仪器的标定因子在出厂前已经过测定,但在新的... 用SG-C053超导重力仪长时间观测数据潮汐分析结果中的M2潮波振幅因子,对同址观测的28台gPhone重力仪标定因子进行了精密测定,结果表明,28台仪器标定因子的变化范围为0.999 9~1.019 6,反应出仪器的标定因子在出厂前已经过测定,但在新的观测位置产生了微小的变化。对经过改正后的观测数据重新进行分析,得到的M2潮波振幅因子精度均优于0.8‰,去除漂移后的残差时间序列中重力非潮汐变化为(4~10)×10-8ms-2,周日波振幅小于0.1×10-8 ms-2,半日波振幅小于0.3×10-8 ms-2,较之测定前有明显的改善。因此利用精确的M2潮波振幅因子测定仪器的标定因子,能够保证所有gPhone弹簧重力仪在统一的潮汐基准下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重力仪 gPhone弹簧重力仪 标定因子 潮汐振幅因子 潮汐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C水陆检数据标定因子估算方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高轩 弓小平 +3 位作者 高少武 王成祥 李建峰 张红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3,18,共5页
标定因子估算是OBC水陆检数据合并处理的关键。针对常规标定因子扫描估算方法耗时的缺陷,通过计算水中检波器数据和陆地检波器数据的自相关函数及其互相关函数,建立标定因子特征方程;求解标定因子特征方程以确定最佳标定因子,用于水中... 标定因子估算是OBC水陆检数据合并处理的关键。针对常规标定因子扫描估算方法耗时的缺陷,通过计算水中检波器数据和陆地检波器数据的自相关函数及其互相关函数,建立标定因子特征方程;求解标定因子特征方程以确定最佳标定因子,用于水中检波器数据和陆地检波器数据的合并处理。不但可以消除海水鸣震多次波干扰,而且还可吸收陆检数据的低频成分和水检数据的高频成分,有效拓宽海底电缆数据的有效频率带宽,提高地震数据信噪比和分辨率。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C 水陆检数据合并 标定因子 特征方程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科斯特重力仪中长周期格值标定因子的选择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乃苓 江志恒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1年第1期65-74,共10页
格值函数中高次项不易求准,且其误差积累很快,故应慎重引入;周期项标定误差的间接影响不容忽视,它通过影响其它周期的标定精度间接损害最后结果;振幅误差比和初相位标定中误差以及逐步回归分析可作为因子选择的参考依据。本文推导了有... 格值函数中高次项不易求准,且其误差积累很快,故应慎重引入;周期项标定误差的间接影响不容忽视,它通过影响其它周期的标定精度间接损害最后结果;振幅误差比和初相位标定中误差以及逐步回归分析可作为因子选择的参考依据。本文推导了有关公式并给出算例给予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仪 格值函数 标定因子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WR超导重力仪潮汐观测标定因子的精密测定 被引量:21
4
作者 孙和平 陈晓东 +1 位作者 许厚泽 王勇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1-658,共8页
超导重力仪被普遍认为是迄今为止观测精度高、连续性和稳定性最好的相对重力仪 ,但是在获得真实重力场变化之前 ,必须利用格值 (标定因子 )对这类仪器的直接输出量 (电压变化 )进行标定 .研究表明 ,格值的准确度将影响到观测数据的后续... 超导重力仪被普遍认为是迄今为止观测精度高、连续性和稳定性最好的相对重力仪 ,但是在获得真实重力场变化之前 ,必须利用格值 (标定因子 )对这类仪器的直接输出量 (电压变化 )进行标定 .研究表明 ,格值的准确度将影响到观测数据的后续分析和资料的解释 ,本文利用两期 (每期 3天 ) FG5绝对重力仪在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站上的同址测量资料和该台站已知潮汐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重力仪 绝对重力仪 潮汐观测 标定因子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特性与Philip入渗公式标定因子的空间变异性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武世亮 聂卫波 马孝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30-736,共7页
以在杨凌地区的土壤野外垂直入渗试验为基础,利用标定理论对Philip入渗方程进行标定,用多重分形法和联合多重分形法定量分析了标定因子和土壤物理特性多尺度下的空间变异性及空间相关性,并构建了标定因子的土壤转换函数.研究表明:算数... 以在杨凌地区的土壤野外垂直入渗试验为基础,利用标定理论对Philip入渗方程进行标定,用多重分形法和联合多重分形法定量分析了标定因子和土壤物理特性多尺度下的空间变异性及空间相关性,并构建了标定因子的土壤转换函数.研究表明:算数标定因子的标定效果最优;研究区域内的标定因子和各土壤物理特性具有多重分形特征,在单一尺度上和多尺度上,标定因子和沙粒质量分数的空间变异性较强,不同尺度区间上的高值信息对其空间分布影响较大,而粗粉粒质量分数的空间变异性由不同尺度区间上的低值造成;单一尺度上,标定因子与有机质质量分数和黏粒质量分数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尺度上,标定因子与土壤容重、黏粒质量分数和有机质质量分数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基于联合多重分形建立的标定因子的土壤转换函数的预测效果比较理想,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 标定因子 土壤物理特性 空间变异性 多重分形 土壤转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GaAs/GaAs量子阱结构的辐射标定因子实验研究
6
作者 王伟 杨舒婷 +3 位作者 汪雅欣 王宇轩 王茹 于庆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58-2264,共7页
辐射标定因子作为半导体激光器的重要物理参数,在揭示器件性能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辐射标定因子的实验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开展了对980 nm InGaAs/GaAs量子阱结构的辐射特性研究。该方法通过收集InGaAs/GaAs边发... 辐射标定因子作为半导体激光器的重要物理参数,在揭示器件性能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辐射标定因子的实验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开展了对980 nm InGaAs/GaAs量子阱结构的辐射特性研究。该方法通过收集InGaAs/GaAs边发射结构两侧辐射的光致发光(PL)光谱,利用构建的理论公式,获得了该结构在不同注入载流子浓度下的辐射标定因子,均值波动范围约为7.16×10^(10)~3.36×10^(11)W^(-1)·eV^(-1)·s^(-1)。最后利用固体模型理论和载流子填充规律对该结果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该结构在不同热平衡状态下的非平衡载流子能带填充水平,以及电子和空穴准费米能级的变化规律。该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测量辐射标定因子的新方法,在揭示发光材料辐射机制和推动激光器发展方面具有较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AAS/GAAS 辐射标定因子 光致发光光谱 能带填充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准确测量的关键因素分析及其标定效果检验
7
作者 徐黄飞 余洋 +4 位作者 胡东明 刘艳中 扬朝晖 周嘉健 曾慧明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5-743,共9页
雷达反射率因子测量准确性与多个关键因素相关,其中雷达发射功率是波动最大的关键因素,影响反射率因子测量精确性;接收机动态范围是衡量接收通道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影响反射率因子测量稳定性。优秀的天气雷达系统,具备关键性能参数的机... 雷达反射率因子测量准确性与多个关键因素相关,其中雷达发射功率是波动最大的关键因素,影响反射率因子测量精确性;接收机动态范围是衡量接收通道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影响反射率因子测量稳定性。优秀的天气雷达系统,具备关键性能参数的机内监测、在线标定和自动校正等功能。文章统计分析了广东12部组网双极化天气雷达(CINRAD/SA-D)2020—2024年的数据,检验了双极化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在线标定和自动校正的有效性;通过关键因素的对比及稳定性分析,验证组网雷达离线标定的必要性。分析发现雷达冷机启动后采集的第1个体扫数据易出现数据质量问题,在雷达保障和资料应用时需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建议相控阵雷达参考借鉴此种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标定的机制和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RAD/SA-D雷达 雷达气象方程 反射率因子标定 发射功率 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波数域水陆检数据上、下行波场分离方法
8
作者 高少武 于万辉 +3 位作者 张建磊 孙鹏远 马光凯 王克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5-762,共8页
随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OBC/OBN水陆检海底接收的应用日趋广泛,上、下行波场分离作为水陆检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决定了资料处理品质及应用效果。常规方法分离出来的上行波场中包含下行波场,下行波场中包含上行波场,即不能实现上行... 随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OBC/OBN水陆检海底接收的应用日趋广泛,上、下行波场分离作为水陆检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决定了资料处理品质及应用效果。常规方法分离出来的上行波场中包含下行波场,下行波场中包含上行波场,即不能实现上行波场与下行波场的完全分离。为此,提出在频率—波数域利用包含直达波和切除直达波后的水陆检数据,直接计算水陆检数据标定滤波因子,实现水陆检数据标定和上、下行波场分离。分离后的上行波场数据中既消除了虚反射多次波干扰,又提高了地震数据信噪比和分辨率,为后续联合反褶积和偏移成像等处理提供了高保真的上行波场和下行波场数据。数据实例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节点(OBN) 频率—波数域 标定滤波因子 海底电缆(OBC) 上、下行波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凌区土壤入渗特性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聂卫波 费良军 马孝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158,共7页
为揭示杨凌区黏壤土区域土壤入渗特性的空间变异特征,通过在该研究区内进行的44组大田土壤入渗试验为基础,采用标定理论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Philip入渗公式进行了标定,并分析了标定因子和土壤累计入渗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 为揭示杨凌区黏壤土区域土壤入渗特性的空间变异特征,通过在该研究区内进行的44组大田土壤入渗试验为基础,采用标定理论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Philip入渗公式进行了标定,并分析了标定因子和土壤累计入渗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基于土壤稳渗率A计算的标定因子aA标定效果最优;aA的变异系数为0.257 5,属于中等变异强度,且服从对数正态分布;aA的空间变化呈现二阶趋势,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为0.228 0,表明其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普通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所有测点的aA和90 min累计入渗量空间分布特征具有高的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将aA和30 min、60 min、90 min累计入渗量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其两者的误差绝对值均值分别为12.25%、28.15%、25.56%和24.57%,结合实际情况,可认为该方法的预测结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特性 Philip公式 标定 标定因子 空间变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评定中临界载荷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但晨 蔡力勋 +1 位作者 包陈 姚瑶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
针对新版断裂韧性测试规范扩大的裂纹长度适用范围,利用有限元精细分析用于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评定中割线法确定临界载荷PQ的相对割线斜率ΔS的合理性,提出0.45≤a/W≤0.7范围内的相对割线斜率ΔS的表达式。结果表明:现行规范推荐的相... 针对新版断裂韧性测试规范扩大的裂纹长度适用范围,利用有限元精细分析用于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评定中割线法确定临界载荷PQ的相对割线斜率ΔS的合理性,提出0.45≤a/W≤0.7范围内的相对割线斜率ΔS的表达式。结果表明:现行规范推荐的相对割线斜率ΔS不再适合于确定0.55<a/W≤0.7范围内的临界载荷PQ,其最大相对误差已近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韧度 临界载荷 割线法 标定因子 相对割线斜率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铟活化诊断氘氘中子产额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仔峰 陈家斌 +2 位作者 刘中杰 詹夏宇 唐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4-119,共6页
介绍了铟活化诊断氘氘中子产额的测量原理,分析了中子产额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及评定方法。中子产额测量不确定度主要由灵敏度标定不确定度、活化射线净计数不确定度、立体角测量不确定度及测量系统的随机误差等构成。评估了灵敏度标定... 介绍了铟活化诊断氘氘中子产额的测量原理,分析了中子产额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及评定方法。中子产额测量不确定度主要由灵敏度标定不确定度、活化射线净计数不确定度、立体角测量不确定度及测量系统的随机误差等构成。评估了灵敏度标定过程中加速器中子与聚变中子能量差异、大厅散射中子本底等因素对灵敏度标定的影响,并评估了宇宙射线本底对活化射线净计数测量的影响。分析了中子产额处于不同量级时起主要作用的不确定度分量,提出了减小灵敏度标定不确定度的方法。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具体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利用伴随粒子法在加速器中子源上标定出铟活化测量系统灵敏度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4.3%。中子产额低于1010时,产额测量不确定度大于7%,活化射线净计数误差是产额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产额大于1010时,测量不确定度好于7%,中子产额测量不确定度主要由灵敏度标定不确定度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锗谱仪 灵敏度标定因子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加速器中子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随机有限断层模拟方法综述 被引量:9
12
作者 党鹏飞 刘启方 +1 位作者 王冲 夏松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139,共9页
目前,地震工程中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近场高频地震动场的重建。对地震动模拟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分析了这些方法存在的缺点,也对一些基本问题做了探讨,例如各种模型的拐角频率,震源谱,高频标定因子等等。分析了随机有限断层模拟方法的基本... 目前,地震工程中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近场高频地震动场的重建。对地震动模拟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分析了这些方法存在的缺点,也对一些基本问题做了探讨,例如各种模型的拐角频率,震源谱,高频标定因子等等。分析了随机有限断层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各种改进模型的对比分析,指出随机有限断层模拟方法虽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只要合理选择参数,仍然是目前模拟近场高频地震动最合适且最理想的方法。此外,对近场高频地震动场重建的发展前景也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有限断层法 拐角频率 地震动模拟 高频标定因子 近场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