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的研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炜 蒋大伟 +4 位作者 程琨 宋海霞 许兰菊 张玉红 张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6-530,共5页
利用鸡鲍氏志贺氏菌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制备多价凝集抗原,确定其最佳反应浓度及比例.选择合适的试验鸡只,用2种鸡志贺氏菌灭活疫苗定期肌肉注射免疫和抗体效价测定,适时采血分离血清.结果显示,鸡鲍氏抗原与痢疾抗原的最佳混合浓度为6×... 利用鸡鲍氏志贺氏菌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制备多价凝集抗原,确定其最佳反应浓度及比例.选择合适的试验鸡只,用2种鸡志贺氏菌灭活疫苗定期肌肉注射免疫和抗体效价测定,适时采血分离血清.结果显示,鸡鲍氏抗原与痢疾抗原的最佳混合浓度为6×109mL-1,最佳比例为1∶1.制备的鸡鲍氏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多价阳性血清,经抗体效价测定均达6 log2,阴性血清与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作用无凝集现象出现.研制的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经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保存方法试验,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易保存等特点,且可省去单价凝集抗原繁琐的检测程序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志贺氏菌 多价凝集抗原 标准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脑脊髓炎病毒标准血清制备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军芳 佟巍 +5 位作者 侯丽波 乔红伟 丛喆 王卫 蒋虹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5-9,共5页
目的制备小鼠脑脊髓炎病毒(TMEV)标准血清,建立ELISA检测方法,实现一种病毒多种检测方法的比对研究。方法用TMEV感染3周龄SPF级BALB/c小鼠,制备免疫用抗原。分别在0、7、14d以腹腔注射的方式免疫SPF级6-8周龄BALB/c小鼠,免疫血... 目的制备小鼠脑脊髓炎病毒(TMEV)标准血清,建立ELISA检测方法,实现一种病毒多种检测方法的比对研究。方法用TMEV感染3周龄SPF级BALB/c小鼠,制备免疫用抗原。分别在0、7、14d以腹腔注射的方式免疫SPF级6-8周龄BALB/c小鼠,免疫血清用IFA、IEA法进行鉴定;TMEV感染BHK-21细胞,制备EHSA抗原,确定酶结合物、抗原和标准阳性血清的最佳工作浓度,建立TMEVEHSA检测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制备TMEV免疫血清,以IFA、IEA测定血清效价分别为1:640和1:320,与痘苗病毒、小鼠肺炎病毒、小鼠肝炎病毒、仙台病毒和呼肠孤病毒-Ⅲ型均无交叉反应;建立了ELISA检测方法,确立了各种试剂的最佳工作浓度,其中酶结合物最佳工作浓度为1:10000,抗原为2.5μg/mL,阳性参考血清为1:200;EHSA检测灵敏度为1:3200。板内特异抗原、正常抗原平均变异系数为4.67%和5.7%,板间为4.39%和7.61%。稳定性实验相对偏差均小于20%。结论本研究制备的TMEV免疫血清可作为血清学检测方法中的标准质控血清;建立的ELISA方法重复性、稳定性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强,可用于小鼠脑脊髓炎病毒血清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脑脊髓炎病毒(TMEV) 标准血清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海霞 李炜 +4 位作者 蒋大伟 许兰菊 李凯 潘国民 贾文科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6-139,共4页
利用研制的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对信阳地区18家鸡场的351份鸡待检血清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351份被检血清中,鸡鲍氏和痢疾志贺氏菌混合感染的抗体阳性率达8.33%(1/12)~73.91%(17/23),平均抗体阳性率为44.16%(... 利用研制的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对信阳地区18家鸡场的351份鸡待检血清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351份被检血清中,鸡鲍氏和痢疾志贺氏菌混合感染的抗体阳性率达8.33%(1/12)~73.91%(17/23),平均抗体阳性率为44.16%(155/351)。通过与鸡志贺氏菌单价凝集抗原的检测结果相比较,发现其吻合率高达98.58%(346/351),说明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用于血样的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准确可靠、方法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 标准血清 血清学调查 抗体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巴氏杆菌新的血清型
4
作者 李康然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5年第10期2-2,共1页
鸭疫巴氏杆菌(Pesteurella anatipestifer),最近其属名已更改,种名定为Riemerella anatipestifet(Segers等,1993)。该菌已确定有19个血清型(Sandhu & Leister,1991;Lah等1992)。最近泰国学者,从该国分离的32株R.anatipestifer的田... 鸭疫巴氏杆菌(Pesteurella anatipestifer),最近其属名已更改,种名定为Riemerella anatipestifet(Segers等,1993)。该菌已确定有19个血清型(Sandhu & Leister,1991;Lah等1992)。最近泰国学者,从该国分离的32株R.anatipestifer的田间分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杆菌 血清 鸭疫 分离物 琼扩试验 标准血清 抗原 热浸 泰国 Ri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弓形虫、囊虫、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5
作者 马亚林 徐学平 +1 位作者 郑爱文 王永贤 《云南畜牧兽医》 1990年第4期22-22,共1页
弓形虫病、囊虫病和衣原体病是危害严重的人兽共通病.人们往往因接触或误食被污染的畜肉而感染发病,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因此有必要查清上述疫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为此,我们于1988年9月至1989年10月,对驻云、贵、川、藏... 弓形虫病、囊虫病和衣原体病是危害严重的人兽共通病.人们往往因接触或误食被污染的畜肉而感染发病,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因此有必要查清上述疫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为此,我们于1988年9月至1989年10月,对驻云、贵、川、藏部队猪(农)场所养猪的弓形虫、囊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病 血清学调查 弓形虫病 防制措施 间接血凝 肉品卫生检验 标准阳性血清 屠宰猪 前腔静脉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琼脂凝胶扩散可溶性抗原与美国NVSL抗原的比较
6
作者 张念祖 胡玉玲 +4 位作者 李志华 张开礼 李根 赵坤 邹福中 《云南畜牧兽医》 1989年第4期20-22,共3页
1982年我们以自制蓝舌病可溶性抗原,与人工接种发病羊和其他动物血清及1979年保存的自然发病绵羊血清进行琼脂凝胶扩散试验,证明该抗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1983年8月应用自制抗原在我省检疫绵羊、山羊、黄牛、水牛等四种动物3075头(只),... 1982年我们以自制蓝舌病可溶性抗原,与人工接种发病羊和其他动物血清及1979年保存的自然发病绵羊血清进行琼脂凝胶扩散试验,证明该抗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1983年8月应用自制抗原在我省检疫绵羊、山羊、黄牛、水牛等四种动物3075头(只),检出蓝舌病阳性动物431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脂凝胶扩散 NVSL 舌病 可溶性抗原 抗原检测 绵羊血 标准血清 人工接种 动物血清 阴性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对干燥抗A和抗B单抗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郝京生 贾东华 +2 位作者 董玉环 范浩南 王润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62-63,共2页
海藻糖对干燥抗A和抗B单抗的保护作用郝京生,贾东华,董玉环,范浩南(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石家庄050081)王润田(河北医学院)目前,临床上测ABO血型一般采用抗A和抗B人标准血清。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 海藻糖对干燥抗A和抗B单抗的保护作用郝京生,贾东华,董玉环,范浩南(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石家庄050081)王润田(河北医学院)目前,临床上测ABO血型一般采用抗A和抗B人标准血清。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已制备出抗A和抗B单克隆抗体,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单克隆抗体 抗体活性 标准血清 杂交瘤细胞株 微量滴定板 供血者 红细胞悬液 上测 人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鸡禽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淑芳 龚玉梅 +1 位作者 王宏俊 张培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8-59,共2页
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是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菌。早在1920年,Beach首先报道鸡传染性鼻炎,1932年De Blieck就首次分离到该菌,并将其命名为鸡嗜血红蛋白鼻炎芽孢杆菌,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称之为副鸡嗜血杆菌。Bl... 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是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菌。早在1920年,Beach首先报道鸡传染性鼻炎,1932年De Blieck就首次分离到该菌,并将其命名为鸡嗜血红蛋白鼻炎芽孢杆菌,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称之为副鸡嗜血杆菌。Blaclall于2005年又将其重新命名为副鸡禽杆菌^([1])。本病的发病特点是潜伏期短、传播迅速,短时间内便可波及全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鼻炎 育成鸡 卫星现象 眶下窦 分离株 标准阳性血清 血清型鉴定 革兰染色 蛋鸡产蛋量 细菌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对部分常用实验动物的致病性试验 被引量:9
9
作者 高鹏程 储岳峰 +2 位作者 赵萍 贺英 逯忠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8-141,共4页
为筛选对副猪嗜血杆菌易感的实验动物,对部分常用的不同品种、不同品系实验动物进行了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性试验。用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5型标准株(Strain Nagasaki)培养物,以2×10^8-2×10^10CFU的接种量,通过腹腔感染SPF级... 为筛选对副猪嗜血杆菌易感的实验动物,对部分常用的不同品种、不同品系实验动物进行了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性试验。用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5型标准株(Strain Nagasaki)培养物,以2×10^8-2×10^10CFU的接种量,通过腹腔感染SPF级小鼠、大鼠、金黄地鼠、豚鼠以及清洁级豚鼠和兔。结果当接种量达到2×10^9CFU时,SPF豚鼠、清洁级豚鼠和SPF昆明小鼠出现死亡,在死亡豚鼠观察到典型的副猪嗜血杆菌病病理变化,而在死亡小鼠未见。其它各实验动物在上述剂量范围内均未发病或死亡,感染7d后剖检也未见任何异常。对死亡豚鼠和小鼠的各个组织器官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结果在豚鼠的大脑、心血、肺、肝和腹水中分离到了副猪嗜血杆菌。提示豚鼠对副猪嗜血杆菌易感,可以做为建立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动物模型的候选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实验动物 致病性 血清型5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提取物治疗肉仔鸡白痢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展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黄芩提取物 治疗 肉仔鸡 白痢 试验 沙门氏菌 标准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雉鸡结核平板凝集试验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世鹏 钱国成 +3 位作者 王克坚 林伟 严忠诚 李国君 《特产研究》 1989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首次报道应用平板凝集试验方法诊断雉鸡结核病。用禽型快速平板凝集反应抗原,检测雉鸡血清中的抗结核杆菌的抗体。并证明了本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检出率高、速度快、简便易行,适用于现场大批检疫。从而解决了雉鸡生前不能诊断的... 本文首次报道应用平板凝集试验方法诊断雉鸡结核病。用禽型快速平板凝集反应抗原,检测雉鸡血清中的抗结核杆菌的抗体。并证明了本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检出率高、速度快、简便易行,适用于现场大批检疫。从而解决了雉鸡生前不能诊断的难题,为防治雉鸡结核提供了可靠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凝集试验 血清学诊断方法 方法特异性 禽型分枝杆菌 人工感染 凝集反应 鸡白痢 血清 大群 标准阳性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狐貉传染性肝炎病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忠诚 阎新华 +1 位作者 孙淑华 肖丽 《特产研究》 1989年第3期37-39,共3页
1987~1989年,吉林、辽宁及黑龙江等省的部分野生动物饲养场的狐貉,不同程度地陆续出现:以全身黄染、肝、脾肿大、胃肠出血、胆囊壁水肿增厚、脑膜出血及共济失调为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虽然采取了多种治疗措施,但效果不佳。
关键词 传染性肝炎 狐貉 急性败血 胆囊壁水肿增厚 脑炎型 胃肠出血 身黄 共济失调 瘟热 标准阳性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永胜 衣服德 陈正平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第6期54-55,共2页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该病在许多国家广泛传播,使养鸭业遭受重大损失。近年来,在许多地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养鸭业的发展。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该病在许多国家广泛传播,使养鸭业遭受重大损失。近年来,在许多地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养鸭业的发展。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笔者从患病鸭群中分离了DHV分离株,并进行了初步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 养鸭业 鸭肝炎病毒 标准阳性血清 出血性炎症 家禽研究所 烈性传染病 兽医药品 分离株 鸭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DV的抗原性及其致病性
14
作者 凌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4年第12期2-2,共1页
迄今已发现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有1型和2型两种血清型,而血清1型中又存在着多种血清亚型,后者常称之为“变异株”。IBDV各毒株之间,其引起感染鸡的死亡情况和免疫抑制的程度有所差异。血清1型的亚型(变异株)
关键词 致病性 抗原性 IBDV 病毒株 免疫抑制 血清 异株 感染鸡 血清亚型 标准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LISA检测牛白血病病毒
15
作者 李凯年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9年第4期6-6,共1页
为了评价8种ELISA和PCR检测牛白血病病毒抗体或核酸的能力,作者用5种ELISA测试了82份已知血清和399份来源于新西兰牛的现地血清,并与琼脂凝胶免疫扩散(AGID)试验和电泳免疫印迹(EIB)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2种市售ELISA对99%... 为了评价8种ELISA和PCR检测牛白血病病毒抗体或核酸的能力,作者用5种ELISA测试了82份已知血清和399份来源于新西兰牛的现地血清,并与琼脂凝胶免疫扩散(AGID)试验和电泳免疫印迹(EIB)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2种市售ELISA对99%的已知血清进行了准确分类,另外3种对88—95%的已知血清准确分类。这些ELISA对399份现地血样的大部分分类一致(91.7%).而且AGID超过95%。用系列稀释的围际标准血清E4测试.阳性结果的最高稀释度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白血病 ELISA检测 免疫印迹 免疫扩散 PCR检测 琼脂凝胶 部分分类 国际标准血清 血清学试验 牛白血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蓝舌病病毒对BHK—21细胞的适应及敏感细胞的筛选
16
作者 李根 《云南畜牧兽医》 1989年第4期29-31,共3页
1979~1980年云南分离获得动物蓝舌病病毒以来,证明该病毒对羔羊肾细胞、BHK—21细胞可引起明显致细胞病变。为了提高毒价、研制特异性抗原及疫苗,筛选适应该病毒的敏感细胞显得十分重要。为此作者先后使用了BHK—21等五种传代细胞及白... 1979~1980年云南分离获得动物蓝舌病病毒以来,证明该病毒对羔羊肾细胞、BHK—21细胞可引起明显致细胞病变。为了提高毒价、研制特异性抗原及疫苗,筛选适应该病毒的敏感细胞显得十分重要。为此作者先后使用了BHK—21等五种传代细胞及白纹伊蚊等二倍体细胞进行了病毒适应、比较及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BHK 传代细胞 细胞克隆 白纹伊蚊 特异性抗原 标准阳性血清 二倍体细胞 细胞培养物 病毒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蓝舌病调查和病原分离报告 被引量:7
17
作者 林理惠 黄巧玲 +14 位作者 康长风 钟莉英 吕平 李兵 宋航 孙有荣 张裕春 唐述文 吴恩林 舒昌彬 张汝斌 何晏平 李志华 胡玉玲 杨永钦 《云南畜牧兽医》 1989年第4期57-60,69,共5页
蓝舌犏是危害绵羊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已被列入《国际动物卫生法规》的A类疾病。自从1905年在南非首次报告后,目前在非洲及西南亚、澳洲等一些国家均有存在。全世界已有24个血清型。
关键词 舌病 病原分离 病已 病毒性传染病 血清学调查 鸡胚接种 西南亚 血清 病毒分离 标准阳性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水貂源伪狂犬病毒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富金 王蕾 +1 位作者 李金波 秦绪伟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第7期10-11,共2页
从辽宁大连疑似水貂伪狂犬病发病死亡水貂脑、内脏中及饲喂的猪肝中分离到1株病毒并进行了鉴定。该分离毒株接种BHK-21细胞24 h后出现圆缩、聚集、脱落等典型的细胞病变(CPE);分离毒株能够被伪狂犬病病毒标准阳性血清中和;分离病毒接种... 从辽宁大连疑似水貂伪狂犬病发病死亡水貂脑、内脏中及饲喂的猪肝中分离到1株病毒并进行了鉴定。该分离毒株接种BHK-21细胞24 h后出现圆缩、聚集、脱落等典型的细胞病变(CPE);分离毒株能够被伪狂犬病病毒标准阳性血清中和;分离病毒接种家兔后,引起家兔出现奇痒等典型的伪狂犬病临床症状;同时根据Gen Bank公布的PRV的Tg ET基因设计引物并扩增出特异性的目的片段,扩增产物经过测序比较,表明扩增产物序列为猪伪狂犬病毒g E基因序列。以上结果表明,该病毒为伪狂犬病毒,依据来源确定为水貂源性伪狂犬病病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株 分离毒株 标准阳性血清 扩增产物 病毒接种 细胞病变 毛皮动物 临床症状 基因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甘井子区奶牛白血病普查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颖杰 徐景清 +2 位作者 袁文泽 于长汉 张国昌 《现代畜牧兽医》 1989年第3期14-16,共3页
牛白血病是以淋巴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肿瘤性疾病。它是由白血病病毒引起的牛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传播较快,严重影响着牛群的发展,为了搞清大连地区是否存在本病,198 7,年7~8月间。
关键词 白血病病毒 重要传染病 肿瘤性疾病 牛白血病 牛群 普查报告 标准阳性血清 细胞异常增生 抗原孔 病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报告
20
作者 李中习 《家禽科学》 2016年第3期30-31,共2页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20~60日龄的雏鸡,其中20~4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病死率最高,剖检病鸡主要以肌肉出血和法氏囊肿大、出血、萎缩为主...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20~60日龄的雏鸡,其中20~4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病死率最高,剖检病鸡主要以肌肉出血和法氏囊肿大、出血、萎缩为主要特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最早于1957年发现于美国特拉华州刚波罗地区,故又称刚波罗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 接触性传染病 特拉华州 热性 干酪样物质 和法 波罗 疫苗质量 病主 标准阳性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