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标准的锅炉热效率及发电标准煤耗率修正方法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勇 王艳红 张炳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3-281,共9页
对不同标准中规定的锅炉输入热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同一机组在同一工况下,只有在基准温度与燃料温度和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温度相等且雾化燃油所消耗的蒸汽量为零时,依据不同标准得到的锅炉热效率以及由此得到的发电标准煤耗率才... 对不同标准中规定的锅炉输入热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同一机组在同一工况下,只有在基准温度与燃料温度和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温度相等且雾化燃油所消耗的蒸汽量为零时,依据不同标准得到的锅炉热效率以及由此得到的发电标准煤耗率才完全相同.基于锅炉热效率反平衡计算表达式,采用微分方法并结合泰勒公式,得到燃料温度、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温度、所采用的基准温度以及煤种偏离基准参数时,引起锅炉热效率和发电标准煤耗率偏差的计算方法,并以某2台300MW凝汽式机组为例进行了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将试验工况下的锅炉热效率和发电标准煤耗率修正到同一基准参数下时,不同机组之间的锅炉热效率和发电标准煤耗率才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 能量平衡 锅炉热效 发电标准煤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燃烧空气及烟气量的燃煤机组标准煤耗率计量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颜正 赵川 陈小兵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87,共5页
针对国内燃煤电厂发、供标准煤耗率正平衡计量准确性差、数据波动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标准煤耗率计量方法。此方法以锅炉燃烧空气及烟气量为基础,无需燃煤发热量,对煤样代表性要求也不高,即可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标准煤耗率。实... 针对国内燃煤电厂发、供标准煤耗率正平衡计量准确性差、数据波动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标准煤耗率计量方法。此方法以锅炉燃烧空气及烟气量为基础,无需燃煤发热量,对煤样代表性要求也不高,即可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标准煤耗率。实际计算及验证结果表明,按照本文所述计算方法得到的供电标准煤耗值与煤耗查定试验测定值比较接近,最大偏差2.06百分点。该方法既可用于燃煤电厂标准煤耗计算,也可用于入炉煤发热量软测量计算、机组能耗实时在线监测等方面,将对燃煤电厂成本核算、节能管理、配煤掺烧及运行优化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标准煤耗率 计量方法 燃烧空气 烟气量 正平衡法 反平衡法 发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标准锅炉热效率及其对发电煤耗率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勇 卢丽坤 +1 位作者 王艳红 张炳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4-37,共4页
基于不同标准,分别对其规定的锅炉热效率和相应的发电标准煤耗率定义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各标准反平衡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以某300 MW火电机组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基于不同标准规定的锅炉热效率得到的反平衡发电标准煤耗率相差将近2 g/... 基于不同标准,分别对其规定的锅炉热效率和相应的发电标准煤耗率定义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各标准反平衡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以某300 MW火电机组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基于不同标准规定的锅炉热效率得到的反平衡发电标准煤耗率相差将近2 g/(kW.h),从而影响到对火力发电厂运行经济水平的正确评价。给出合理评价不同火力发电厂运行经济性的建议,为正确评价不同火力发电厂的运行经济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热量 锅炉热效 发电标准煤耗率 燃煤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变负荷过程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赵永亮 刁保圣 +4 位作者 韩翔 刘明 王珠 种道彤 严俊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0,共8页
燃煤机组变负荷速率的提升是电网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调节过程灵活性的重要评价指标。建立了660 MW超临界一次再热燃煤机组的动态仿真模型,并嵌入了详细热工控制模型,获得了75%~100%THA范围内不同变负荷速率下的机组主要... 燃煤机组变负荷速率的提升是电网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调节过程灵活性的重要评价指标。建立了660 MW超临界一次再热燃煤机组的动态仿真模型,并嵌入了详细热工控制模型,获得了75%~100%THA范围内不同变负荷速率下的机组主要热力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利用工质最大温度偏差和平均标准煤耗率差值为评价指标,对燃煤机组AGC变负荷过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开展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变负荷速率的提高,输出功率、主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波动越来越剧烈,水冷壁出口、屏式过热器出口、水平低温再热器入口和垂直低温再热器出口的工质最大温度偏差逐渐增大,最大值分别为24.7、29.1、26.1和41.3 ℃。随着升负荷速率的提高,平均标准煤耗率差值逐渐减小,变化范围为2.35~2.53 g/(kW·h),随着降负荷速率的提高,平均标准煤耗率差值的绝对值逐渐减小,变化范围为-2.64^-2.50 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发电 运行灵活性 自动发电控制 燃煤机组 标准煤耗率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抽汽预干燥褐煤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志超 杨忠灿 +3 位作者 刘家利 赵勇纲 李炎 姚伟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38-42,32,共6页
为实现褐煤提质梯级利用以及褐煤机组大型化,将蒸汽管回转式干燥装置与机组锅炉系统耦合,采用汽轮机低压抽汽作为干燥介质,建立了汽轮机抽汽预干燥褐煤机组经济性分析模型,提出了预干燥所需蒸汽流量与机组经济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与... 为实现褐煤提质梯级利用以及褐煤机组大型化,将蒸汽管回转式干燥装置与机组锅炉系统耦合,采用汽轮机低压抽汽作为干燥介质,建立了汽轮机抽汽预干燥褐煤机组经济性分析模型,提出了预干燥所需蒸汽流量与机组经济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与参考机组相比,采用汽轮机抽汽预干燥工艺将38%水分褐煤分别干燥至27%、20%和14%,采用汽轮机第5级抽汽时机组发电标准煤耗分别增加1.99、3.89和5.05 g/k Wh,采用汽轮机第6级抽汽时机组发电标准煤耗分别增加0.84、2.26和3.31 g/k Wh。汽轮机抽汽预干燥褐煤机组发电标准煤耗普遍增加;褐煤预干燥程度越浅,机组经济性越好;汽轮机抽汽品质越低,机组经济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汽轮机抽汽 蒸汽预干燥 发电标准煤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厂热经济性指标分析实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永秀 张一星 张培基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3-36,共4页
通过对热电厂不同供热工况的分析与判断,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结合具体企业的实例进行热经济性指标分析与研究,得出该企业运行的供热抽汽参数工况与设定的低参数工况接近,其中压机组凝汽发电部分的热耗高,供热、供电标准煤... 通过对热电厂不同供热工况的分析与判断,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结合具体企业的实例进行热经济性指标分析与研究,得出该企业运行的供热抽汽参数工况与设定的低参数工况接近,其中压机组凝汽发电部分的热耗高,供热、供电标准煤耗率高,汽轮机选型不够合理等结论。并为该企业提出了尽量使用煤粉炉,减少低效率的链条炉运行,降低对外供汽参数,在最小凝汽量下运行等降低供热、供电标准煤耗率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热经济性 供电标准煤耗率 节能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水泵汽轮机排汽方式的优化及其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仲德 张树芳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56,共4页
分析给水泵汽轮机排汽排入主凝汽器对汽轮机真空的影响,提出在凝结水泵与轴封加热器间加装小型凝汽器来回收部分给水泵汽轮机的排汽热量的改造设想。以600 MW机组为例,计算改造后机组效率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改造后主凝汽器蒸汽负荷减... 分析给水泵汽轮机排汽排入主凝汽器对汽轮机真空的影响,提出在凝结水泵与轴封加热器间加装小型凝汽器来回收部分给水泵汽轮机的排汽热量的改造设想。以600 MW机组为例,计算改造后机组效率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改造后主凝汽器蒸汽负荷减少,机组做功及效率提高,能有效地降低标准煤耗率,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泵 给水泵汽轮机 凝汽器真空 排汽热量 标准煤耗率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不同灵活性调节方案参与一次调频过程的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伦涛 鄂志君 +3 位作者 张利 王鑫 赵永亮 严俊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4-172,共9页
提高燃煤发电机组运行高效灵活性是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的有效手段。采用GSE软件搭建了66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一次调频过程中4种热力系统调节方案下的主要热经济性参数和蓄热量的动态特性,定义了一次调频过程的热经济... 提高燃煤发电机组运行高效灵活性是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的有效手段。采用GSE软件搭建了66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一次调频过程中4种热力系统调节方案下的主要热经济性参数和蓄热量的动态特性,定义了一次调频过程的热经济性指标,最终分析了一次调频作用时间和调节方案对平均标准煤耗率差值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一次调频升负荷过程,4种不同调节方案中的汽轮机输出功率和发电厂总效率均迅速升高,而发电标准煤耗率规律正好相反;锅炉和汽轮机系统蓄热量降低是4种方案可以参与一次调频的本质原因;平均标准煤耗率差值的最小值为 22.15g/(kW·h),出现在高加抽汽节流方案下且一次调频作用时间为9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机组 一次调频 运行灵活性 动态仿真 发电标准煤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余热与回热系统的热能梯级利用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魏绍青 郝江平 +2 位作者 胡和敏 姜平 高士秋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115,共5页
针对目前常用余热利用技术的不足,开发了协调余热与回热系统的新型热能梯级利用系统。该系统将锅炉和汽轮机的余热利用与回热循环有机结合起来,可智能分配热流向,具有更好的参数调控性能和工况适应性,不仅动态优化了热能的梯级利用,也... 针对目前常用余热利用技术的不足,开发了协调余热与回热系统的新型热能梯级利用系统。该系统将锅炉和汽轮机的余热利用与回热循环有机结合起来,可智能分配热流向,具有更好的参数调控性能和工况适应性,不仅动态优化了热能的梯级利用,也改善了空气预热器的性能。以某660 MW空冷机组为例,设置传统低温省煤器回收烟气余热可使供电标准煤耗率在额定功率工况和热耗率验收工况分别降低1.70、1.08 g/(k W·h),采用协调余热与回热系统改造后分别降低3.19、3.74 g/(k W·h),平均多节能约150%,热经济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利用 回热循环 空气预热器 低温省煤器 热能梯级利用 供电标准煤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变负荷瞬态过程的实时能耗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宁 谢天 +3 位作者 尹俊杰 王文彬 崔青汝 赵永亮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64,共7页
基于燃煤机组稳态工况下的能耗计算方法以及瞬态过程的运行特性,考虑非稳态运行中锅炉蓄热量的变化以及蒸汽热力参数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为适应工程应用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简化,最终建立了一种更具普适性的能耗分析模型,实现燃煤机组运... 基于燃煤机组稳态工况下的能耗计算方法以及瞬态过程的运行特性,考虑非稳态运行中锅炉蓄热量的变化以及蒸汽热力参数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为适应工程应用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简化,最终建立了一种更具普适性的能耗分析模型,实现燃煤机组运行全工况下的实时能耗计算。将能耗分析模型应用于某66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进行了可靠性验证,选取特定的变负荷过程,对比分析了能耗分析模型与热力系统仿真模型的煤耗量计算值。结果表明:实际运行工况下能耗分析模型的煤耗量计算值与实测煤耗量变化趋势相符;2种模型的标准煤耗率最大偏差在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能耗分析 标准煤耗率 锅炉蓄热 变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大数据的煤电机组技术经济指标动态计算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星龙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87-90,共4页
针对煤电机组热力试验指标难以真实反映机组日常连续运行实际性能指标的问题,建立了一套基于电厂生产过程工业大数据的煤电机组技术经济指标动态计算(ETIC)模型和应用软件。利用燃煤机组生产实时系统海量运行数据和生产日报系统分析化... 针对煤电机组热力试验指标难以真实反映机组日常连续运行实际性能指标的问题,建立了一套基于电厂生产过程工业大数据的煤电机组技术经济指标动态计算(ETIC)模型和应用软件。利用燃煤机组生产实时系统海量运行数据和生产日报系统分析化验数据,通过"反平衡"动态计算锅炉、汽轮机和厂用电等子系统性能指标,以及机组运行效率、标准煤耗率等机组综合性能指标。将软件应用于某电厂1 000 MW等级超超临界煤电机组,计算结果表明机组长周期运行实际发、供电标煤耗平均值分别为273. 4 g/(k W·h)和287. 5 g/(k W·h);软件计算的标准煤耗率与电厂"正平衡"生产统计结果之间的相对偏差仅为0. 52%;随着机组负荷率的提高,发、供电标准煤耗率均下降。应用结果表明,ETIC软件在实际工程中能够实现机组技术经济指标的长周期动态计算,"反平衡"对"正平衡"的校核,以及实际性能指标到设计条件的动态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数据 燃煤发电机组 锅炉效 汽轮机热耗 厂用电 标准煤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Using Continuous Blowdown Waste Heat from Drum Boilers Driving an Organic Rankine Cycle 被引量:2
12
作者 LIU Qiang DUAN Yuanyuan WAN Xuca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I0001-I0014,共1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汽包锅炉排污系统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有机工质回收扩容器疏水的热量,并通过气轮机发电。建立了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模型,并对R227ea、RC318、R236ea、R245fa、R245ca、R123和R113等7种工质的热力性能进行了优化... 提出了一种利用汽包锅炉排污系统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有机工质回收扩容器疏水的热量,并通过气轮机发电。建立了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模型,并对R227ea、RC318、R236ea、R245fa、R245ca、R123和R113等7种工质的热力性能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临界温度高的工质,其o2循环的最佳主气温度(蒸发温度)反而低;亚临界循环采用干流体时,过热不利于余热的利用;超临界循环可以改善热源与工质间的温度匹配,有利于增大系统输出功,但是其运行压力高、大比热区的传热恶化等问题是实际运行和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R236ea的热力性能优于其余6种工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肯循环 余热驱动 连续排污 发电系统 锅炉 燃煤电厂 标准煤耗率 发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