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曝气密度对曝气系统充氧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庄健 王洪臣 +5 位作者 刘国华 齐鲁 魏延苓 张源凯 李小冬 龙海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0-54,共5页
曝气密度(即曝气面积占曝气系统服务总面积的比率)是曝气系统重要的参数之一。以标准氧总转移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在小试装置中对不同曝气密度的曝气系统充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曝气系统标准氧总转移系数随曝气密度增大而显著增大... 曝气密度(即曝气面积占曝气系统服务总面积的比率)是曝气系统重要的参数之一。以标准氧总转移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在小试装置中对不同曝气密度的曝气系统充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曝气系统标准氧总转移系数随曝气密度增大而显著增大,但同时需要考虑到曝气系统的微孔曝气器布置方式;(2)相同气量下,曝气系统的气泡直径与气泡运动速度随曝气密度增大而减小,气泡停留时间和气含率随曝气密度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密度 性能 气泡直径 气泡运动速度 标准氧总转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深对微孔曝气充氧性能的影响研究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2
作者 尹训飞 齐鲁 +3 位作者 张晓军 何志江 张源凯 王洪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78,共4页
以中试规模研究了不同水深下微孔曝气充氧性能的变化,并通过欧拉两相流及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曝气过程进行了三维稳态流数值模拟,经获得不同水深下微孔曝气充氧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曝气水深为1~6 m时,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随... 以中试规模研究了不同水深下微孔曝气充氧性能的变化,并通过欧拉两相流及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曝气过程进行了三维稳态流数值模拟,经获得不同水深下微孔曝气充氧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曝气水深为1~6 m时,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随着水深的增大先减小后趋于不变,氧转移速率(SOTR)随着水深的增大而增大,氧利用率(SOTE)随着水深的增大呈现线性增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深为1 m时,湍动动能沿竖直中心线逐渐降低,水深为3~6 m时,湍动动能沿竖直中心线先增大后降低;气含率的分布随着水深的增大而逐渐均匀,曝气池中心横截面线气含率随着水深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 水深 标准氧总转移系数 利用率 湍动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速度对微孔曝气充氧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旭阳 周小琳 +1 位作者 康伟昌 毕学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3-77,共5页
以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20)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通气量下水流流速对刚玉微孔曝气器清水充氧性能的影响,从气泡Sauter平均直径、液相气含率及流体力学角度分析了断面流速对刚玉微孔曝气器充氧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通气量一定时,刚... 以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20)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通气量下水流流速对刚玉微孔曝气器清水充氧性能的影响,从气泡Sauter平均直径、液相气含率及流体力学角度分析了断面流速对刚玉微孔曝气器充氧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通气量一定时,刚玉微孔曝气器的KLa20随断面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通气量的增加,刚玉微孔曝气器的KLa20随断面流速增加而提高的幅度逐渐减小;随断面流速提高,气泡Sauter平均直径逐渐减小,液相气含率逐渐增加;构建的清水推流条件下刚玉微孔曝气器KLa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其中弗劳德数是对刚玉微孔曝气器KLa影响较大的参数。研究结果对实际污水处理曝气系统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曝气 水流流速 标准通气量 标准氧总转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流反应器流速场对微孔曝气充氧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刘旭阳 吴涛 +2 位作者 康伟昌 周小琳 毕学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7,共6页
文章针对推流式曝气池内水平流速对微孔曝气充氧能力影响问题,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和溶解氧在线监测设备,研究了推流式反应器内流速场分布变化及其对刚玉微孔曝气器充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实际推流式反应器中,当断面平均流速... 文章针对推流式曝气池内水平流速对微孔曝气充氧能力影响问题,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和溶解氧在线监测设备,研究了推流式反应器内流速场分布变化及其对刚玉微孔曝气器充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实际推流式反应器中,当断面平均流速从1 cm/s增加到3 cm/s和5 cm/s时,低通气量(25 m^3/(h·m^2),标准大气压下)条件下微孔曝气器的充氧性能提高了2.40%、8.60%,中通气量(37.5 m^3/(h·m^2),标准大气压下)条件下微孔曝气器的充氧性能提高了1.78%、4.76%,高通气量(50.0 m^3/(h·m^2),标准大气压下)条件下微孔曝气器的充氧性能提高了1.41%、3.52%;随着断面平均流速的增加,断面底部水平流速逐渐增加,并与微孔曝气器充氧能力呈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流速 曝气强度 标准氧总转移系数 标准转移效率 流速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数对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厚林 尚欢欢 +4 位作者 唐晓晨 张兴 董亮 郭瑾楠 汪文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22-927,共6页
为了研究各不同状态下叶片数对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的影响,制作了叶片数分别为6枚和8枚的2个倒伞曝气机叶轮,进行了溶解氧试验来研究倒伞曝气机的曝气性能.通过改变曝气池液位高度及倒伞曝气机浸没深度,研究了不同叶片数下,标准氧总转移... 为了研究各不同状态下叶片数对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的影响,制作了叶片数分别为6枚和8枚的2个倒伞曝气机叶轮,进行了溶解氧试验来研究倒伞曝气机的曝气性能.通过改变曝气池液位高度及倒伞曝气机浸没深度,研究了不同叶片数下,标准氧总转移系数、标准充氧能力和标准动力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转速下,8叶片倒伞曝气机的标准氧总转移系数和标准充氧能力明显高于6叶片的.倒伞曝气机的叶片增加,叶轮的抛洒强度增加,液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传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靠近自由液面的液体波动加大,使液体与气泡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剧烈,增大了湍动传质的能力.但是增加叶片数会使得消耗的功率增加,故相同转速下不同叶片数的倒伞曝气机的标准动力效率差别较小.研究为倒伞曝气机的经济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伞曝气机 叶片数 标准氧总转移系数 标准能力 标准动力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参数对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影响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勇 明加意 +3 位作者 董亮 刘厚林 刘嘉伟 汪文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7-73,共7页
转速、浸没深度和液位高度对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的影响较大,为了研究各影响参数协同作用下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的变化情况,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转速、浸没深度和液位高度对曝气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转速时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 转速、浸没深度和液位高度对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的影响较大,为了研究各影响参数协同作用下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的变化情况,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转速、浸没深度和液位高度对曝气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转速时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曝气池溶解氧浓度随之增大,但增幅逐渐降低;随着转速的增加,叶轮对水的做功能力增强,提高了水面的湍动强度及水面下的复氧强度,进而缩短了曝气池达到氧饱和的时间,转速为300 r/min达到氧饱和的时间比150 r/min缩短了约57%。转速、浸没深度和液位高度的改变均会极大地影响倒伞曝气机的性能:转速的增加能够提升倒伞曝气机的标准氧总转移系数和标准充氧能力,但对于标准动力效率的提升有一个上限值,该上限值与浸没深度有关;倒伞曝气机低速运行时,浸没深度和液位高度对标准氧总转移系数和标准充氧能力的影响较小。液位高度的增加会加大倒伞曝气机的标准充氧能力和标准动力效率,但是相同液位高度下,随着转速的增加标准动力效率增幅明显小于标准充氧能力增幅,当液位高度为250 mm时,转速从150增加到300 r/min,标准充氧能力值提高2.91倍而标准动力效率提高1.22倍。该研究可为倒伞曝气机的经济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叶轮 倒伞曝气机 变转速 标准氧总转移系数 标准能力 标准动力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