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黄芪多糖标准提取物醇沉工艺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文喜艳
王兰霞
+1 位作者
邵晶
郭玫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7年第6期8-13,共6页
目的:优化黄芪多糖标准提取物的醇沉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多糖含量、湿多糖得率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指标,依据响应面设计原理,并运用Design Expert 8.0.5b软件中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考察醇沉浓度、醇...
目的:优化黄芪多糖标准提取物的醇沉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多糖含量、湿多糖得率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指标,依据响应面设计原理,并运用Design Expert 8.0.5b软件中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考察醇沉浓度、醇沉时间、醇沉次数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醇沉浓度85%,醇沉时间13 h,醇沉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验证的总评值为0.875 1,与预测值(0.900 4)偏差较小。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醇沉工艺稳定、合理、可行,为黄芪多糖标准提取物的醇沉工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标准提取物
醇沉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海明
李秀敏
+1 位作者
孙宏冉
陈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1期104-106,共3页
[目的]制定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TCL、微生物法建立山苦荬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指标。[结果]制备工艺为原料药材的处方量用20倍量...
[目的]制定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TCL、微生物法建立山苦荬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指标。[结果]制备工艺为原料药材的处方量用20倍量水连续提取3次,100℃,每次1 h,减压浓缩温度与干燥温度均为65℃;山苦荬提取物在30-70μg/m L的浓度与吸光度线性良好,回收率为98.4%,RSD为0.64%。标准提取物溶液在198与294 nm紫外波长最大吸光度比值为4.1,干燥失重为0.4%,灰分为0.8%,酸碱度为5.2,细菌菌落总数为12个/g,霉菌总数无,大肠杆菌无,沙门氏菌无。[结论]优选溶剂水及相应的温度提取和控制是山苦荬标准提取物制备的安全有效方法。建立的检测项可以用于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指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苦荬
标准提取物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杏内酯的提取纯化与分离
被引量:
7
3
作者
董新荣
吴国生
《湖北化工》
2001年第4期27-28,共2页
以银杏叶标准化提取物为原料 ,经乙酸乙酯提取纯化得高纯度的银杏内酯混合物 ,方法简单 ,银杏内酯含量达 95 1% ;再以其混合物经硅胶柱层析 ,得到银杏内酯A。
关键词
银杏叶
银杏内酯
标准
化
提取
物
纯化
分离
中药
植
物
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Gb761促进臂丛根性撕脱伤运动神经元功能修复的多靶点机制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佛林
汪丽清
+3 位作者
周丽华
袁群芳
吴国珍
吴武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4-639,共6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标准提取物(EGb761)保护创伤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细胞机制。【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行臂丛神经根撕脱术后,随机分为:撕脱组(生理盐水治疗)和EGb761组[EGb761100mg/(kg·d)治疗]。各组动物分别存活5d,2、...
【目的】研究银杏叶标准提取物(EGb761)保护创伤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细胞机制。【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行臂丛神经根撕脱术后,随机分为:撕脱组(生理盐水治疗)和EGb761组[EGb761100mg/(kg·d)治疗]。各组动物分别存活5d,2、4、6周后处死。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NO含量和cNOS酶活力,取C7节段切片行胆碱乙酰转化酶(ChAT)、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组化、NADPH-d酶组化和中性红活细胞染色。【结果】EGb761组与撕脱组相比:不仅降低脊髓组织NO含量(μmol/g)(2周组0.24vs0.36、4周组0.22vs0.30、6周组0.19vs0.23;P均<0.05),也降低脊髓组织cNOS酶活力(U/mg)(5d组0.047vs0.057、2周组0.13vs0.20、4周组0.065vs0.14、6周组0.061vs0.083;P均<0.05)。EGb761恢复部分损伤运动神经元的ChAT活性、EGb761降低nNOS蛋白的异位表达,NADPH表达率(%)(2周组26.0vs40.7、4周组21.7vs36.9、6周组18.2vs26.7、8周组12.6vs20.9;P均<0.05);EGb761提高损伤运动神经元的生存率(%)(5d组92.2vs87.1、2周组77.1vs71.3、4周组56.8vs49.8、6周组48.0vs43.4、8周组31.3vs22.0;P均<0.05)。【结论】EGb761可能通过多靶点干扰损伤运动神经元的基因表达、蛋白酶活性以及代谢进程,减少臂丛撕脱伤诱导的运动神经元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标准
化
提取
物
(EGb761)
神经损伤和修复
运动神经元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红芪多糖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被引量:
11
5
作者
张小荣
耿广琴
+2 位作者
赵沙沙
何海
邵晶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7-14,共8页
优化红芪多糖标准提取物的水提醇沉制备工艺参数。采用L_(9)(3^(4))正交试验优选红芪总糖水提工艺,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优化红芪多糖醇沉工艺,以“化学-生物活性”综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红芪多糖水提醇沉...
优化红芪多糖标准提取物的水提醇沉制备工艺参数。采用L_(9)(3^(4))正交试验优选红芪总糖水提工艺,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优化红芪多糖醇沉工艺,以“化学-生物活性”综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红芪多糖水提醇沉制备工艺为:原料药材加水10倍量(首次12倍量),煎煮3次,每次1 h,合并药液,浓缩至与原料药材1∶1,进行醇沉,醇沉浓度77%,醇沉时间10 h,醇沉次数3次。按上述醇沉工艺所得提取物中多糖质量分数为60.52%,相比原药材水提取物中多糖质量分数的23.2%,纯度提高了1.61倍,且工艺稳定;所得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说明该工艺可用于红芪多糖标准提取物的制备及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多糖
水提醇沉工艺
正交试验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标准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黄芪多糖标准提取物醇沉工艺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文喜艳
王兰霞
邵晶
郭玫
机构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甘肃省高校中(藏)药化学与质量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7年第6期8-13,共6页
基金
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A-085)
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13-1)
甘肃省高等中(藏)药化学与质量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zzy-2014-04)
文摘
目的:优化黄芪多糖标准提取物的醇沉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多糖含量、湿多糖得率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指标,依据响应面设计原理,并运用Design Expert 8.0.5b软件中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考察醇沉浓度、醇沉时间、醇沉次数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醇沉浓度85%,醇沉时间13 h,醇沉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验证的总评值为0.875 1,与预测值(0.900 4)偏差较小。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醇沉工艺稳定、合理、可行,为黄芪多糖标准提取物的醇沉工艺提供依据。
关键词
黄芪多糖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标准提取物
醇沉工艺
Keywords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polysaccharide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lcohol precipitation process
分类号
S853.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海明
李秀敏
孙宏冉
陈志强
机构
内蒙古华天制药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1期104-106,共3页
文摘
[目的]制定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TCL、微生物法建立山苦荬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指标。[结果]制备工艺为原料药材的处方量用20倍量水连续提取3次,100℃,每次1 h,减压浓缩温度与干燥温度均为65℃;山苦荬提取物在30-70μg/m L的浓度与吸光度线性良好,回收率为98.4%,RSD为0.64%。标准提取物溶液在198与294 nm紫外波长最大吸光度比值为4.1,干燥失重为0.4%,灰分为0.8%,酸碱度为5.2,细菌菌落总数为12个/g,霉菌总数无,大肠杆菌无,沙门氏菌无。[结论]优选溶剂水及相应的温度提取和控制是山苦荬标准提取物制备的安全有效方法。建立的检测项可以用于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指标控制。
关键词
山苦荬
标准提取物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方法
Keywords
Standard extractive of Ixeris denticulata
Preparation techniqu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内酯的提取纯化与分离
被引量:
7
3
作者
董新荣
吴国生
机构
湖南宏生堂中药现代化研究所
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
出处
《湖北化工》
2001年第4期27-28,共2页
文摘
以银杏叶标准化提取物为原料 ,经乙酸乙酯提取纯化得高纯度的银杏内酯混合物 ,方法简单 ,银杏内酯含量达 95 1% ;再以其混合物经硅胶柱层析 ,得到银杏内酯A。
关键词
银杏叶
银杏内酯
标准
化
提取
物
纯化
分离
中药
植
物
药
Keywords
ginkgo biloba leaf
ginkgolides
standardized extract
purification
isolation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Gb761促进臂丛根性撕脱伤运动神经元功能修复的多靶点机制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佛林
汪丽清
周丽华
袁群芳
吴国珍
吴武田
机构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香港大学医学院解剖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4-639,共6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01760)
国家科技部"973"分课题(2003CB5-15303)
文摘
【目的】研究银杏叶标准提取物(EGb761)保护创伤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细胞机制。【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行臂丛神经根撕脱术后,随机分为:撕脱组(生理盐水治疗)和EGb761组[EGb761100mg/(kg·d)治疗]。各组动物分别存活5d,2、4、6周后处死。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NO含量和cNOS酶活力,取C7节段切片行胆碱乙酰转化酶(ChAT)、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组化、NADPH-d酶组化和中性红活细胞染色。【结果】EGb761组与撕脱组相比:不仅降低脊髓组织NO含量(μmol/g)(2周组0.24vs0.36、4周组0.22vs0.30、6周组0.19vs0.23;P均<0.05),也降低脊髓组织cNOS酶活力(U/mg)(5d组0.047vs0.057、2周组0.13vs0.20、4周组0.065vs0.14、6周组0.061vs0.083;P均<0.05)。EGb761恢复部分损伤运动神经元的ChAT活性、EGb761降低nNOS蛋白的异位表达,NADPH表达率(%)(2周组26.0vs40.7、4周组21.7vs36.9、6周组18.2vs26.7、8周组12.6vs20.9;P均<0.05);EGb761提高损伤运动神经元的生存率(%)(5d组92.2vs87.1、2周组77.1vs71.3、4周组56.8vs49.8、6周组48.0vs43.4、8周组31.3vs22.0;P均<0.05)。【结论】EGb761可能通过多靶点干扰损伤运动神经元的基因表达、蛋白酶活性以及代谢进程,减少臂丛撕脱伤诱导的运动神经元死亡。
关键词
银杏叶
标准
化
提取
物
(EGb761)
神经损伤和修复
运动神经元
脊髓
Keywords
extracts of Ginkgo biloba (EGb761)
nerve injury and repair
motor neuron
spinal cord
分类号
R361.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红芪多糖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被引量:
11
5
作者
张小荣
耿广琴
赵沙沙
何海
邵晶
机构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西北中藏药协同创新中心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7-14,共8页
基金
甘肃省教育厅双一流重大科研项目(GSSYLXM-05)
兰州市城关区科技计划项目(2020-2-2-2)
+3 种基金
甘肃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JR5RA163)
甘肃省中药制药工艺工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ZYGY202004)
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专项子课题(2305191901)
甘肃省中药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ZDSYS-KJ-2018-005)。
文摘
优化红芪多糖标准提取物的水提醇沉制备工艺参数。采用L_(9)(3^(4))正交试验优选红芪总糖水提工艺,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优化红芪多糖醇沉工艺,以“化学-生物活性”综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红芪多糖水提醇沉制备工艺为:原料药材加水10倍量(首次12倍量),煎煮3次,每次1 h,合并药液,浓缩至与原料药材1∶1,进行醇沉,醇沉浓度77%,醇沉时间10 h,醇沉次数3次。按上述醇沉工艺所得提取物中多糖质量分数为60.52%,相比原药材水提取物中多糖质量分数的23.2%,纯度提高了1.61倍,且工艺稳定;所得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说明该工艺可用于红芪多糖标准提取物的制备及开发利用。
关键词
红芪多糖
水提醇沉工艺
正交试验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标准提取物
Keywords
Radix Hedysari polysaccharide
water extraction and alcohol precipitation process
orthogonal experiment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standard extract
分类号
S853.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黄芪多糖标准提取物醇沉工艺研究
文喜艳
王兰霞
邵晶
郭玫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
杨海明
李秀敏
孙宏冉
陈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银杏内酯的提取纯化与分离
董新荣
吴国生
《湖北化工》
200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EGb761促进臂丛根性撕脱伤运动神经元功能修复的多靶点机制
刘佛林
汪丽清
周丽华
袁群芳
吴国珍
吴武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红芪多糖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张小荣
耿广琴
赵沙沙
何海
邵晶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