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数字产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动态演化
1
作者 叶堂林 张彦淑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7,共13页
基于2013—2022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行业数据,采用首位度指数、Zipf位序—规模法则和标准差椭圆法,从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和引资能力三个层面,对京津冀地区数字产业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动态演进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 基于2013—2022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行业数据,采用首位度指数、Zipf位序—规模法则和标准差椭圆法,从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和引资能力三个层面,对京津冀地区数字产业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动态演进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数字产业规模差异仍然较大,但规模分布日趋合理;产业规模的空间分布呈显著扩张趋势,但其分布在径向上的不均衡性较为突出。京津冀地区数字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且地区间差距不断缩小;创新能力呈“先扩张,后集中,再扩张”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创新活动主要聚集在北京。京津冀地区数字产业引资能力逐年提高,但分散化的区域集聚特征逐步显现;数字经济服务业的引资能力主要聚集在北京,而数字产品制造业的引资能力则逐步向天津聚集。未来,应从共享共用数字产业创新资源平台、培强做优京津冀地区数字产业集群等方面促进京津冀数字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 标准差椭圆法 位序—规模 京津冀 动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思薇 刘一康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9-104,共6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研究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布情况,文章通过梳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建立包含8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研究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布情况,文章通过梳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建立包含8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我国30个省份2004—2019年的相关面板数据,并运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得到各年份各省份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最后运用标准差椭圆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虽然逐渐缩小但仍然存在,各省份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梯度下降分布;同时,在基本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友好方面,各省份的水平分布较为集中,基本实现均等化,而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进步等方面,东部发达省份仍表现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投影寻踪 加速遗传算 标准差椭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中国地下水开采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20
3
作者 徐丽丽 束龙仓 +3 位作者 李伟 闵星 鲁程鹏 刘波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85,93,共8页
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重心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法研究了2000—2020年我国地下水开采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重心迁移过程。结果表明:2000—2020年我国地下水开采量呈现波动性减少趋势,年均递减率为0.83%;华北地区在严格的地... 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重心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法研究了2000—2020年我国地下水开采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重心迁移过程。结果表明:2000—2020年我国地下水开采量呈现波动性减少趋势,年均递减率为0.83%;华北地区在严格的地下水开采管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南水北调工程共同作用下,地下水开采量得以压减,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由于黑龙江、新疆农业经济发展,地下水开采量明显增加;我国地下水开采重心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和内蒙古交界处,有向西北方向偏移的趋势,地下水开采空间分布格局由东北—西南方向逐渐偏转为东—西方向,方向性趋势也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开采 动态演化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开采重心 标准差椭圆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4
作者 邹伟勇 熊云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07-1217,共11页
基于2000—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关键词检索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利申请数,运用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以及空间杜宾分解模型,探析中国城市人工智能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人工智能发展在时... 基于2000—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关键词检索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利申请数,运用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以及空间杜宾分解模型,探析中国城市人工智能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人工智能发展在时间上可分为起步期、成长期以及高速发展期;空间上呈明显的层级效应,东部沿海城市优势明显,中西部城市正加快崛起。②人工智能存在较强的空间正向相关关系,局部地区城市形成集聚发展态势。空间分布沿“东北−西南”方向产生极化现象,沿“西北−东南”方向产生扩散现象。分布重心位于安徽省内,有持续向东南迁移的趋势。③市场化水平、人口密度、人力资本、外商投资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政府干预与人工智能发展呈倒U型曲线关系,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 人工智能 标准差椭圆法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非均衡及时空演进 被引量:13
5
作者 黎智慧 尹兴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文章基于2012—2019年中国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标准差椭圆法和马尔可夫链法考察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演变。研究发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尼系数处于较高水平,区域间差距是导致总体区域差异... 文章基于2012—2019年中国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标准差椭圆法和马尔可夫链法考察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演变。研究发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尼系数处于较高水平,区域间差距是导致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存在显著的非均衡特征,主要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分布重心由"西→西南→南"移动。未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化将呈现中、低端弱化与高端强化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空间集聚 Dagum基尼系数 标准差椭圆法 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售业空间格局与集聚研究——以石家庄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尹旭 王玑琨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58-161,共4页
本文以最近兴起的商业POI数据作为数据源,对石家庄主城区零售业的空间格局及集聚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家庄主城区零售业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聚,东南发展"的态势,形成由以中心城区向外围城区扩散的多中... 本文以最近兴起的商业POI数据作为数据源,对石家庄主城区零售业的空间格局及集聚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家庄主城区零售业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聚,东南发展"的态势,形成由以中心城区向外围城区扩散的多中心等级圈层体系;基于零售业热点的定量识别,石家庄可识别出新百、南三条、北国、怀特和汇通街5个商圈;不同零售业态在经营形式和选址上存在明显差异。总体来看,基于POI数据的石家庄主城区零售业分析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零售业实体在空间上的布局,并可为零售业从业者和城市管理者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售业 空间集聚 POI 标准差椭圆法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数字农业发展水平测度与空间区位分布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芳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86-192,共7页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构建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使用标准差椭圆法刻画数字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区位分布。结果显示,我国数字农业发展水平整体表现为上升态势,各省...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构建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使用标准差椭圆法刻画数字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区位分布。结果显示,我国数字农业发展水平整体表现为上升态势,各省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扩大。各地区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表现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依次递减态势;东部地区数字农业的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人力资源现代化水平、发展环境现代化水平、产业效益现代化水平以及农业技术创新现代化水平均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因地制宜缩小数字农业发展差距、夯实数字农业高技术复合型人才基石、健全数字农业生产过程保障措施的政策建议,为提升我国数字农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农业发展水平 投影寻踪模型 标准差椭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