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震荡宇宙的热力学性质
1
作者 兰天 张同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1-588,共8页
震荡宇宙暗能量的状态方程是ω(a)=-cos(bln a).我们证明,该模型没有粒子视界和事件视界,解决了一致性问题的困扰.无论物质项怎样演化,暗能量总能追踪上与之一致,且不需要精细调整,并且暗能量刚好可以反映整个宇宙的热力学状态.我们也... 震荡宇宙暗能量的状态方程是ω(a)=-cos(bln a).我们证明,该模型没有粒子视界和事件视界,解决了一致性问题的困扰.无论物质项怎样演化,暗能量总能追踪上与之一致,且不需要精细调整,并且暗能量刚好可以反映整个宇宙的热力学状态.我们也发现表观视界是个非常好的全息屏,可以作为保持热力学性质的边界.作为一个热力学整体,当前相变下,震荡宇宙的演化情况非常好.在表观视界以内,宇宙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都满足,并且物质项不影响此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宇宙学 震荡宇宙 热力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最新哈勃参数和物质结构增长参数检验和限制宇宙学模型
2
作者 王春香 陈钢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16-20,共5页
为了用最新的哈勃参数和物质结构增长观测值限制标准宇宙学模型,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搜集了哈勃参数和宇宙物质结构增长参数的最新测量结果,考虑观测值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整理出其中相对独立的观测值,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不限制曲... 为了用最新的哈勃参数和物质结构增长观测值限制标准宇宙学模型,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搜集了哈勃参数和宇宙物质结构增长参数的最新测量结果,考虑观测值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整理出其中相对独立的观测值,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不限制曲率的标准宇宙学模型和曲率为0的标准宇宙学模型进行限制,得到暗物质、暗能量和物质涨落幅度的最佳拟合值,所得结果与现在主要的观测结果一致,且限制结果所对应的约化值均在0.7左右.此外,哈勃参数显示的宇宙历史与宇宙物质涨落增长参数显示的宇宙历史一致,且由暗物质和暗能量占主导的标准宇宙模型的有效性不会受未知系统误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勃参数 物质结构增长参数 暗能量 标准宇宙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熵密度在能量条件上的研究
3
作者 张明建 张同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3-580,共8页
在标准的FLRW宇宙学模型中,能量条件对光度距离模数给予了不依赖于模型的边界约束.首先我们基于Egan&Lineweaver估算了宇宙熵密度随着红移的演化.进而,对能量条件和宇宙的熵密度展开了更深一步的分析.定义了一个能量条件函数fij,然... 在标准的FLRW宇宙学模型中,能量条件对光度距离模数给予了不依赖于模型的边界约束.首先我们基于Egan&Lineweaver估算了宇宙熵密度随着红移的演化.进而,对能量条件和宇宙的熵密度展开了更深一步的分析.定义了一个能量条件函数fij,然后分别讨论它们以研究能量条件成立的范围,探讨了fij在常数状态非常和时间依赖性状态非常模型下,对宇宙学参数的依赖性.发现物质密度参数Ωm越高fij的值越大.此时,也讨论了能量条件在数学上成立的范围.最终,对能量条件和宇宙熵估计做了比较.我们发现除了SEC中的ρ+3p>0在s/s0<5.39违背以外,其他条件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宇宙学 能量条件 宇宙熵密度 热力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模型的简并与分立
4
作者 肖子岚 陈昭莹 +1 位作者 张舒仪 张同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2-369,共8页
探讨了宇宙学模型的简并与分立,改进了区分度因子的定义;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方法对2组哈勃常数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拟合;检查了改进后的区分度因子对模型拟合的影响.结果显示:CC哈勃常数数据集的区分度因子普遍小于BAO哈勃常... 探讨了宇宙学模型的简并与分立,改进了区分度因子的定义;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方法对2组哈勃常数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拟合;检查了改进后的区分度因子对模型拟合的影响.结果显示:CC哈勃常数数据集的区分度因子普遍小于BAO哈勃常数数据集,且CC数据集的置信区间大于BAO数据集,说明区分度因子的确能够反映出数据点对宇宙学模型的区分度;BAO+CC合并数据集的置信区间小于2个原始的数据集,说明使用区分度因子比较数据集的区分能力时,所用数据集的数据点个数不能相差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标准宇宙学模型 哈勃常数 简并与分立 区分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相对论性天文参考系研究进展
5
作者 韩文标 程然 +1 位作者 王在 付万明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9-272,共14页
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在2000年的决议上以两个互相等价的相对论N体多参考系理论——Brumberg-Kopeikin体系和Damour-Soffel-Xu体系为基础,构造了严格且自洽的一阶后牛顿(1PN)的局部参考系和全局参考系,并给出了相应的坐标变换规则。回顾... 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在2000年的决议上以两个互相等价的相对论N体多参考系理论——Brumberg-Kopeikin体系和Damour-Soffel-Xu体系为基础,构造了严格且自洽的一阶后牛顿(1PN)的局部参考系和全局参考系,并给出了相应的坐标变换规则。回顾了IAU2000决议关于参考系理论的核心内容,并指出该参考系理论的主要优点和理论不足。结合决议发表前后国际上对相对论参考系理论的一系列扩展研究,详细总结了在二阶后牛顿推广、参数后牛顿化以及太阳系非孤立引力系统等方面对参考系理论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未来的理论研究发展以及对实际天体测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参考系 广义相对论 标准宇宙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