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leaved-OFDMA中基于子空间的上行链路载波频偏估计方法
1
作者 范达 曹志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9-633,共5页
在OFDMA系统中,通过为每个用户分配不同的子载波可以实现并行数据传输.采用Interleaved子载波分配方法可以提高频率分集和系统容量,但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会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从而导致本用户的载波间干扰(ICI)以及... 在OFDMA系统中,通过为每个用户分配不同的子载波可以实现并行数据传输.采用Interleaved子载波分配方法可以提高频率分集和系统容量,但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会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从而导致本用户的载波间干扰(ICI)以及用户间干扰(MUI).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的两阶段频偏搜索方法,该方法只采用一个OFDMA符号块就可以实现Interleaved-OFDMA上行链路多个用户频偏的联合估计,并且不需要知道接入的用户个数及用户所占用的子信道,因此适用于随机分配子信道的情况.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精确度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多址 载波频率偏移 子空间 标准均方根误差 世界互操作性微波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EP/NCAR再分析风速、表面气温距平在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可信度分析 被引量:90
2
作者 施晓晖 徐祥德 谢立安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9-722,共14页
采用计算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相关分析和EOF分解等多种客观分析统计方法,对NCEP/NCAR再分析风速、表面气温距平在中国区域的可信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不同要素距平的标准化均方根误差均比西部地区的小,说明NCEP/NCAR再分析资料... 采用计算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相关分析和EOF分解等多种客观分析统计方法,对NCEP/NCAR再分析风速、表面气温距平在中国区域的可信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不同要素距平的标准化均方根误差均比西部地区的小,说明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可信度东部比西部要高,可能是受到模式地形和中国地面气象站点“东密西疏”分布格局的较大影响。随着高度升高,NCEP再分析风速距平的误差减小,进一步表明地形对NCEP再分析资料的可信度具有较大影响。另外,冬季再分析风速误差较大的特点在850,500和200 hPa等压面上均存在,表明冬季再分析风速距平的可信度受到再分析模式系统误差的较大影响。相关分析结果和标准化均方根误差计算结果之间具有很好的反向对应关系,即均方根误差大,NCEP再分析资料与实测资料的相关性就差,均方根误差小,则对应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就较好。标准化均方根误差较小的要素,其NCEP再分析和站点实测资料距平EOF分解得到的特征向量空间分布较为相似,各特征向量对应时间系数的相关性也比较好;反之,标准化均方根误差大的要素,其NCEP再分析和站点实测资料距平EOF分解得到的特征向量空间分布则相差较大,对应时间系数的相关性也比较差,因此采用EOF分解方法,分析对应特征向量空间分布相似性及其时间系数变化的一致性,可以对NCEP再分析资料的可信度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认识。综合上述各季节、各要素多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NCEP再分析风速距平在春、夏、秋季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冬季的可信度较差;表面气温距平则是冬季的可信度最好,夏季的可信度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分析资料 标准方根误差 相关分析 EOF分解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C_CSM气候模式对中国区域气候变化模拟能力的检验 被引量:15
3
作者 石彦军 任余龙 +3 位作者 王式功 尚可政 李旭 周甘霖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57-1267,共11页
为了科学评价BCC_CSM气候模式的模拟效果,并为改进和完善此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以NCEP/NCAR 1948—2005年逐月再分析资料作为检验模式对应的实况场,利用距平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等方法对国家气候中心发展的BCC_CSM气候模式模拟中... 为了科学评价BCC_CSM气候模式的模拟效果,并为改进和完善此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以NCEP/NCAR 1948—2005年逐月再分析资料作为检验模式对应的实况场,利用距平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等方法对国家气候中心发展的BCC_CSM气候模式模拟中国气候变化的能力进行了检验,检验要素包括:对流层高、中、低层各季节的温度场、风场、相对湿度场和加热场等。结果表明,除春季外,其他3个季节实况场与模拟场的距平标准化均方根误差都较小;全年相关性都比较好,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均通过了α=0.05显著性水平检验;不同气象要素场的距平标准化均方根误差与相关系数呈现出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模式模拟出了中国不同区域各个气象要素的年变化;与IPCC AR4中的13种模式相比较,BCC_CSM气候模式对中国区域地面温度场的模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C_CSM气候模式 数值模拟 气候变化 相关系数 距平标准方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EP/NCAR逐时分析与中国实测地表温度和地面气温对比分析 被引量:37
4
作者 周青 赵凤生 高文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3-91,共9页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国家大气中心(NCAR)的全球分析资料,不仅应用于气候模拟和预测研究中而且也可作为卫星遥感云检测的初始场资料。通过对2005年NCEP逐6小时全球最终分析资料(FNL)与中国753个台站实测资料的地表温度和地面1.5...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国家大气中心(NCAR)的全球分析资料,不仅应用于气候模拟和预测研究中而且也可作为卫星遥感云检测的初始场资料。通过对2005年NCEP逐6小时全球最终分析资料(FNL)与中国753个台站实测资料的地表温度和地面1.5m高气温进行Cressman插值,从时次变化和空间变化等方面系统地分析和比较了这一年间NCEP分析值与中国区域内观测值之间的差异,得到结果:NCEP分析地表温度较观测值普遍偏低,而地面气温NCEP分析值的空间分布大致表现为在北部地区大于观测值、而南部地区小于观测值;就2005年季节变化而言,NCEP分析值在夏季比冬季符合得好,而在我国东南部比东北、西北符合得好;从时次上看,地温和气温都呈现出随着时次推进(从2时到20时),正值区(NCEP分析值-实测值>0)减弱、负值区(NCEP分析值-实测值<0)加强的趋势;而通过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的分析,可以知道气温的NCEP分析资料在我国可行性比地温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EP逐时FNL分析资料 标准方根误差 时次比较分析 季节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C_CSM气候模式对中国区域500 hPa气候要素模拟能力的检验 被引量:2
5
作者 石彦军 任余龙 +3 位作者 张宇 周甘霖 尚可政 王式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62,共9页
以NCEP/NCAR的1948—2005年逐月再分析资料为实况场,利用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等方法对BCC_CSM模式模拟中国区域500 hPa不同季节的位势高度场、温度场、相对湿度场、风场等气象要素的能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位势高度场的标准化... 以NCEP/NCAR的1948—2005年逐月再分析资料为实况场,利用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等方法对BCC_CSM模式模拟中国区域500 hPa不同季节的位势高度场、温度场、相对湿度场、风场等气象要素的能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位势高度场的标准化均方误差在中国区域的不同季节均小于1,对应相关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水平α=0.05的显著性检验;2)温度场的标准化均方误差在中国区域不同季节均小于1,对应相关系数除了夏季的中国南方外均通过显著性水平α=0.05的显著性检验;3)相对湿度、经向风与纬向风在中国区域夏、秋、冬三个季节的标准化均方根误差都比较小,实况纬向风场与模拟纬向风场全年相关性都比较好,相关系数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能通过显著性水平α=0.05的显著性检验;4)模式模拟出了中国不同地区各个气象要素的年内变化,除中国西南地区的经向风外,各气象要素实况场与模拟场的相关系数均通过水平α=0.05的显著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C_CSM模式 数值模拟 气候变化 标准方根误差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样密度对土壤养分空间插值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建军 王长松 +2 位作者 殷朝珍 颜怡 张月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87-90,共4页
对江苏省仪征市沿江平原和丘陵地区两种不同地貌类型区内的两个村不同采样密度下5种养分因子(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pH、有效锌)的空间插值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用标准均方根误差检验不同密度下的插值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养... 对江苏省仪征市沿江平原和丘陵地区两种不同地貌类型区内的两个村不同采样密度下5种养分因子(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pH、有效锌)的空间插值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用标准均方根误差检验不同密度下的插值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养分在相近的采样密度下,沿江平原的插值精度要明显高于丘陵地区;同一地区相同养分因子随着采样密度的增大,插值精度也随之提高;沿江平原区采样密度在0.12个/hm2时就基本可以满足对上述5种养分因子评价的要求;而在丘陵地区,除有机质外,其余4个养分因子在采样密度为0.42个/hm2时才能满足养分因子评价的要求,有机质还需要进一步增大采样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密度 插值精度 标准均方根误差 土壤养分 仪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线解算精度的GNSS多系统组合平差权比模式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正宇 崔浩猛 +1 位作者 朱号东 赵祥伟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2期67-74,共8页
为确定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加权组合解算中可行的定权方式,提高多系统组合定位精度,选用澳大利亚多卫星系统实验(MEGX)网中,15个均匀分布的跟踪站、2019年1月的实测数据,对4个GNSS单系统进行基线解算和网平差,在评定和对比各单系统... 为确定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加权组合解算中可行的定权方式,提高多系统组合定位精度,选用澳大利亚多卫星系统实验(MEGX)网中,15个均匀分布的跟踪站、2019年1月的实测数据,对4个GNSS单系统进行基线解算和网平差,在评定和对比各单系统独立解算结果后,提出利用单日解基线的标准化均方根(NRMS)的三种定权模式进行定权,分析比较这三种定权模式和等权定权模式,在双系统和四系统组合网平差中对定位结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全球定位系统(GPS)基线解的NRMS平均值为0.16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次之,为0.186,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最低,为0.227;在这四种定权模式下,GPS与其它GNSS系统组成的双GNSS系统加权组合平差的结果,同四GNSS系统加权组合平差的结果比较接近,各测站水平方向的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5cm,高程方向的平均绝对误差均在1 cm以内;以单日解NRMS平方值定权模式,相比于等权、以单日解NRMS定权、和以平均NRMS定权三种模式,据有更高的解算精度,且相比于BD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GLONASS单系统平差的结果有明显的提升,与GPS单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平差结果较为接近,但在高程方向要优于GPS单系统的解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基线解算 标准方根误差 定权模式 组合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